揀盡寒枝[古風]_分節閱讀_115
他郁郁趴在桌上,嘆了口氣。 忽然,耳中卻傳來腳步聲。 甄賢下意識抬頭,看見崔夫人領著小世子和一個乳娘兩個婢女,裊裊婷婷地從遠處走來。 第64章 二十五、王不見王(3) 第一瞬間的反應是回避。 甄賢差一點就要逃走。但他忍住了。 若他就這么走掉,他自己是可以逃過一“劫”,卻難免使崔夫人尷尬。他實在應該對這個已經飽受不公的女子尊重、客氣一些。 甄賢猶豫了一瞬,依舊緩緩站起來,卻并沒有離開。他略側身,迎著崔夫人和小世子走來的方向,低頭攏手行了個禮。 崔夫人似沒有料到他會是這樣的態度,眼中掠過剎那驚色。但她立刻便恢復了沉著穩重,也向甄賢還了一禮,又低頭哄著小世子輕聲道:“快向先生行禮?!?/br> 以年歲輩分論,雖然甄賢是長,小世子是幼,原本也受得起這一禮,但靖王世子畢竟是皇嗣,而甄賢只是皇帝和靖王殿下的臣子,按朝制反而是該甄賢“拜見”小世子的。姑且不論對錯,規矩畢竟是規矩,如若輕易壞了規矩,只怕要惹麻煩。 何況甄賢自己原本也并不十分在乎非要被人敬著捧著,見崔夫人如此反而一陣著慌,伸手就想要阻攔。 但崔夫人卻極為堅持。 “世子雖然身份貴重,但這貴重是天生來的,并不是他自己有什么值得大人們敬他的才干。若他因此而自命不凡,不知道尊師長、敬賢能,將來就很難學到真正的本事,更難長成真正能得臣民敬仰、為家國擔當的人,如此,只怕要辜負王爺對他的期待?!?/br> 尚且年幼的小世子對“禮”其實毫無概念,也聽不太懂崔夫人都在說些什么,只是茫然仰臉望著自己的母親,卻還是聽話地依著母親,嫩生生向甄賢行了個禮。 眼前的女子舉止從容,眉目端方,言語時自有氣度,看她低頭教導世子的模樣,竟有那么一瞬恍惚令甄賢想起了自己的母親。 心中驟然感慨萬千。甄賢一時也不知該如何是好,忙請崔夫人坐下,詢問來意。 崔夫人也不著急說事,又先問了甄賢的傷勢,才笑著開口: “其實,是世子這兩日在王爺的書房玩耍時,跟著王爺背了兩首詩。我見他竟也背得有模有樣的,便自作主張領他來給甄大人瞧一瞧,請大人看看他的資質?!?/br> 她說到此處略頓了一瞬,拿眼仔細瞧著甄賢的臉色,見他并沒有什么明顯的抗拒,才接著說下去。 “大人是詩書高門出身,又是圣上欽點的探花郎、翰林院的大才子,還是昭王殿下的少師。雖然世子還年幼,沒有到開始讀書習字的時候,但若是能得到大人的指教、啟蒙,那自然是再好不過的事。只要大人不嫌棄,我便去求一求王爺——” 話說到此處,甄賢已徹底懂了。 原來是靖王殿下派來的說客到了。 可是以他們如今的關系,有什么話是不能親口對他說的,還需要把崔夫人夾在中間特意尋這么個由頭來迂回婉轉的說?如此行事,又將崔夫人的感受置于何地呢? 他忽然感到一陣厭棄。 并不是對嘉斐的。而是對他自己。 他覺得自己失敗透了。他不但沒做到規勸殿下向善心行善舉,反而使殿下一路往著邪道上跌下去了……簡直愧對職責、愧對殿下。 但此時的甄賢,身在山中,根本察覺不到自己是何等當局者迷,何等為情所擾固執己見,自然也渾然不覺恰恰是這樣微妙的關系,有許多話,靖王殿下反而沒法親口對他說,即便說了,此時的他怕是也絕不會信。 崔夫人一直從旁細細看他,見他臉上陰晴變幻,一時神色僵硬,一時又顯出懊惱,立刻知他又把自己繞進了死胡同里,忙命乳娘和婢女們先領著世子去一邊玩去。她猶豫了一瞬,放低了嗓音,再一次緩緩開口: “有些話,崔瑩想來想去,還是想和甄公子說一說,若是說得不對了,請公子不要嫌我唐突冒犯?!?/br> 她忽然改了口,稱他為“公子”,又以閨名自稱,便是不打算再以靖王殿下的妾室與臣子的身份來與他對話。甄賢不由暗吃了一驚,終于收回神思,難免詫異地看住她。 崔瑩見他終于斂神看向自己了,便垂下眼,靜靜說下去。 “我的父族是山東清河的郡望,雖然并無達官在朝,但畢竟祖上也曾是士族門閥,算得淵源頗為深厚的大家族。四年以前,恰逢圣上恩澤,采女于民間,家中便將崔瑩獻于時任的濟南知府,由是入宮,做了內廷女史?!?/br> 她似十分不適應與人說起這些私事,睫羽明顯顫抖著,局促得一反常態。 甄賢不由微微怔住了。 清河崔氏乃是名門望族,崔夫人出身不俗,這一點毫不意外。但這樣自詡清高的門閥,大多是不愿意自家的女兒被采入皇室的,便是為后為妃也未必肯,更莫提經由州府官員之手入宮做個卑微的下品女官,自會使出種種手段使女兒落選。 除非是有什么緣故,使得這個姑娘在族中頗受嫌棄欺凌。最大的可能,恐怕便是父母早亡,宗伯族老并不愿善待這個侄女兒,但又不愿將她隨便下嫁丟了家族的顏面,于是借“天子采女”之機將她獻入宮中。而這個姑娘既無母族可以倚靠,層層采選的宦侍、官員便也不會給她什么好的待遇,吃苦是一定逃不過的。 又及……“內廷女史”應該只是委婉的說法,皇帝采女,中選入宮者無論品級位份,都是“御妻”。換言之,崔夫人在入靖王府以前,曾是皇帝陛下的后宮佳麗,無論是否受到圣上的恩寵,對靖王殿下而言,都是不該碰的。 寥寥數語,崔夫人說得含蓄平靜,未見有一字埋怨訴苦,但所敘之情事卻何其荒唐殘酷。 這是甄賢從未料想過、也絕不會如是去想的。 四年以前,正是殿下守陵還京初封親王的那一年。才回京城,便伸手要了“父皇的女人”,這實在并不像殿下的作為……除非是有什么特殊的緣故。 甄賢啞然看著崔瑩,實在不知該如何應對才好,只得繼續沉默。 好在崔瑩似也并未期待他能有如何回應,只輕輕嘆了一聲,便又繼續說下去。 “我當年尚幼稚無知,不知道進退,犯了過錯,被罰往浣衣局受笞刑,原本怕是沒有命能活著離開的,虧得皇恩浩蕩蒼天垂憐,巧遇靖王殿下入宮拜謁,憐憫我罪不至死,乞請圣上將我逐出禁城,這才有幸留在王府侍奉殿下,報答救命之恩?!?/br> 浣衣局乃是六局一司中最辛苦低賤的。 靖王殿下身為皇子親王,如何會那樣巧偏偏就在那個時候去了浣衣局那樣的地方,救下了這樣一個女子……只怕是為了讓他“消氣”才編出來哄他的故事。 這想法一瞬間從腦海里鉆出來。 甄賢毫無意識地抿緊了唇。 他當然也知道,他并不應該如是揣測崔夫人,更不該如是揣測靖王殿下??伤膊恢雷约壕烤故窃趺戳?,忽然便如此多疑、頑固…… 他眉頭緊皺著,眼中顯出憂愁糾結之色,崔瑩立刻便察覺了,當下又說道: “公子一定以為崔瑩是故意胡說的。王爺身份尊貴,如何能去浣衣局那等腌臜地方。但這件事千真萬確,公子若是不信,來日有機會,可以向四殿下一問?!?/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