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清歌荀令_第159章
但是讓戲志才主意的不是他的才學,而是其他地方。 這少年不善言談,才學也并非同期之中最出眾的,但是能動手改造工具的卻只有他一人。 尤其這改造的不是旁的,而是耕種的工具。 在這兵荒馬亂的時候,糧草有多重要毋庸置疑,這少年小小年紀就能作出這般成果,若是讓他接著鉆研下去,豈不是讓天下百姓都受益無窮? 并非只有考取功名行軍打仗才算有本事,能在農事上有貢獻,其功勞比之保家衛國也絲毫不差。 可何況,看過這人入學答卷的戲志才表示,在行軍謀略之上,這人的天賦實在比不上他在那些工具上的造詣。 與其浪費精力非要考取功名,倒不如好好引導一旦,好讓這少年做些更擅長的事情。 有戲志才在一旁說著,荀彧終于想起了馬鈞這個名字熟悉在哪里了。 馬鈞馬德衡,這便是被稱為“天下之名巧”的大師??! 曾經在萬花天工坊中見到過這些自古時傳下來的小物件兒,荀彧對這個名字還是有些印象的。 讓他記住這人的不是因為他能做出來多少威力大的武器,而是這人研究出來的東西大部分都是和農事生產以及百姓的生活相關。 在這個動亂的年代,馬德衡悶頭造出來的那些東西,實在是夾雜在諸葛弩木牛流馬之中的一股清流。 不善言談卻精于巧思,若不是被戲志才偶然發現,這人不知道什么時候才能出現在眾人眼前。 現在也好,以馬鈞的性子,真的讓他成為眾人的焦點只怕更是不妥,倒不如依舊這樣安安靜靜的自己想自己的。 感嘆了幾句之后,荀彧和戲志才也沒打算過去,依舊站在他們的角落里觀察著對時事爭的面紅耳赤的學子們。 馬鈞性子靦腆,口齒上又占不了便宜,所以這些事情他向來是不會參與的,就算旁邊友人盡力想讓他開口,大庭廣眾之下他也說不出話來。 嘗試的次數多了,友人也就不做無用功,只讓他一人在角落里看著旁人唇槍舌戰就已經滿足了。 對視線比較敏感,荀彧與戲志才又沒有過于遮掩,因此,在他們轉移了注意力之后馬鈞便抬頭看向這兩位方才看了他許久的先生。 這么稱呼的原因一來是那二位明顯比他大上許多,二來則是他們給人的感覺實在不像還在書院中學習的學子。 即便書院中有比他們年齡還大的學子,從身上的氣質上也能瞧出一些端倪。 大概是城里整日忙于政事的那些先生了。 就是不知道這二位是誰,如今曹公正準備攻打荊州,哪位先生能有時間過來書院,還是特意喬裝打扮過的? 荀彧將琴放在了驛館,身上沒了最大的標志物,一旁的戲志才更是如此,馬鈞也不敢隨意去猜,歪了歪腦袋猜不出來然后就接著低頭想自己的事情了。 荀彧沒來得及查看最新一批學子的情況,但是戲志才已經看的差不多了,看到有生面孔時便直接將人介紹了一遍。 還好他們在的位置沒有其他人在場,如若不然,這些話說出來還指不定能讓那些學子們多驚訝。 在驛館待到了傍晚,在雅集結束之前,悄悄過來的這倆人又悄悄離開了,除了心思細膩的馬鈞之外,期間沒有打擾到任何人。 到書院來轉一圈,也算是出來散散心,荀彧心情極好的和戲志才一起回到家里,然后被告知有他們家主公的信件送了回來。 才走了不到半月,還不到例行信件的時候,主公這時有消息是為何? 和身邊人對視了一眼,二人不約而同趕往書房,神色也都沉了下來。 然而,壞消息沒有看到,而且只從信件之中,他們便可以猜出主公那不知道該說什么好的表情。 大軍南征尚未抵達荊州,劉琮便直接舉州投降,竟是連抵抗的意思都沒有。 第120章 欲言又止的看著被加急送來的消息, 荀彧搖了搖頭,直接將事情扔給了戲志才。 荊州反應這么迅速, 實在有些讓人難以言喻。 劉琮降, 其中必然也是蔡瑁的意思, 蔡氏一族在荊州勢力不小,這是看劉氏靠不住,所以直接將主意打到了他們主公身上啊。 打算是好打算, 只可惜他們主公不是傻子,不會巴巴的過去就迎合他們的意思。 以他們主公的性子, 會是這么好說話的人嗎? “荊州地廣, 即便劉琮送去了降書, 主公一時半會兒也回不來?!睂笌咨系臇|西收拾整齊, 戲志才不甚在意的敲了敲桌子,然后起身和荀彧一起離開了書房。 他們都知道主公要拿下荊州不會耗費太多兵力, 但是沒想到會這么容易,恍然之間總有種不真實的感覺。 向來只會將事情往復雜了想的謀士們覺得這件事太過容易,私下里自然會想到各種陰謀, 這么一來,他們更不能掉以輕心。 從各州傳來的消息總是先送到荀彧府上, 一個晚上的時間, 也足夠他將消息通知下去了。 第二天一早, 沒有留在自家書房,荀彧和戲志才收拾好之后直接去了隔壁議事廳。 他們起的足夠早,但是以之前的慣例來看, 去的最早的卻不一定是他們。 果不其然,荀彧戲志才到了議事廳之后,一眼便看到里面已經有人在那兒翻看著竹簡了。 端坐在自己席位之上的崔季珪聽到聲響,起身見過禮之后便接著回到了自己的位子。 崔琰是個不茍言笑的性子,相處久了他們也都知道了這人的習慣,在一定程度之上,崔季珪和荀公達相似極了。 都是一樣的心思縝密,都是一樣的喜歡面無表情。 幸好現在公達不在昌邑,不然,這倆人一起出現,周圍五尺之內定然沒了聲響,嚇人的效果堪比沉著臉時的呂大將軍。 荀彧和戲志才只要都在昌邑一直都是形影不離,二人一同前來崔琰也沒感到意外。 這兩人在主公心中的地位旁人遙不可及,關系好也正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