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清歌荀令_第125章
皺著眉頭看著周圍破敗的情況,看慣了昌邑城中的百姓和樂,荀彧對這里幾乎和剛經過一場劫掠沒什么區別的樣子更加難以接受。 好好一座城,怎么會是這個樣子。 收回視線看著戲志才,荀彧語氣中帶著些許不解,“許昌一早就在主公治下,就算比不過昌邑也不該差太多,怎么會是現在這般模樣?” 他自認為對兗州各城的情況了如指掌,這些天因為要迎皇帝到許昌對這里更是多了幾分關注,傳到昌邑的消息顯示一切都好,不過短短幾天,怎么會變成現在這個樣子? 還是說之前的消息有誤,有人將許昌的情況瞞了過去? 沒人有這么大膽子敢在消息上弄虛作假,他這些天看到的消息之中也只是一些片面的東西,估計是主公沒有將這些事情傳出去的意思。 總不能是因為主公的到來才導致城中這般模樣。 街道像是許久沒有打掃過一樣,行人也不多,且大都是衣著襤褸面黃肌瘦的樣子,如果不是知道附近沒有出現什么災禍,荀彧都要以為這是被救濟進城的災民了。 這絕對不會是許昌之前的樣子,不然,就算情況再緊急,主公也不會將陛下迎到這里來。 他曹孟德在兗州經營了幾年,不會讓治下城池變得如此狼狽,更不會讓朝廷的人看到這幅樣子。 心中有了些許想法,荀彧抿了抿唇,下意識轉頭看向戲志才,“可是陛下做了什么?” 眼底的歡喜散了不少,戲志才將車窗上的簾子拉緊,而后點了點頭。 “文若應該知曉陛下為何如此緊急召你來許昌?!甭朴普f了一句,戲志才神色逐漸沉了下來,“遷都事關重大,如今雖不是遷都,但是陛下來許昌行宮亦不是小事,所以陛下安頓下來之后,欲在許昌祭天?!?/br> “祭天?” ——鑄銅人以警祭天作為乞求神靈賜福攘災,是謂祭天。 微微睜大眼睛看著戲志才,荀彧不明白小皇帝究竟想的是什么,這非年非節戰禍不停的時候,怎么還想著要祭天? 總感覺這主意不是小皇帝自己想出來的,荀彧還想再問些什么,但是戲志才卻開口制止了,“主公正在府中等候,稍后所有要問的文若都能得到回答,不急這一時?!?/br> 的確不急這一時,他們這邊越慢,陛下背后出主意的人就越緊張,他們著急什么。 聽戲志才這么說,荀彧也不問了,只一個人低頭垂眸想著些什么。 有些事情,不需要多少信息他也能大致猜出來究竟是怎么回事兒。 就是不知道他們這位陛下心里究竟是怎么想的,主公現在又是什么態度了。 祭天不怕,但是在不合時宜的時候祭天,招來的可不是賜福,而是災難。 曹cao不是什么好脾氣的人,如果小皇帝真的做出了什么惹人怒的事情,曹孟德會搞出來什么事情誰也說不準。 那些大臣腦子都留在了洛陽不成,這時候惹惱了曹cao,他們還能過的更好不成? 一路暢通無阻來到曹cao暫住的府邸,荀彧戲志才跟著下人朝著書房而去,兩個人看上去都和往常一樣,不動聲色淡然自若,但是熟悉的人一眼便能看出來,這兩個如今沒有一個心情是好的。 即便是久別重逢,過了之前的激動冷靜下來想想現在的各種糟心事兒,荀彧和戲志才也高興不起來。 曹cao單手撐著臉面無表情的坐在書房之中,眼前一堆竹簡雜亂無章放著,若是平常,曹cao斷然沒有讓案幾這么混亂的情況,但是現在,他卻沒有任何要收拾的意思。 他曹孟德尊漢帝不假,但是這不代表就能被人壓在頭上欺負。 小皇帝這回的要求......真的有些過分了! 荀彧戲志才經過通報之后進了書房,看到那一堆竹簡后眼中不約而同閃過一抹了然。 ——小皇帝又開始搞事兒了。 朝臣們怎么想的荀彧不知道,但是曹cao氣的不輕這一點他卻是可以確定的,畢竟眼前這人的表情做不得假。 不等荀彧和戲志才說些什么,曹cao握了握拳頭便直接走了過去,“陛下聽進讒言,欲要文若溝通上天以證明大漢江山穩固、子嗣長存?!?/br> 咬牙切齒吐出后面幾個字,曹cao對劉協連表面的尊敬也不屑保持,若不是現在留著朝廷有用,他不介意將人趕盡殺絕。 ??? 溝通上天? 小皇帝這是在夢里被列祖列宗罵了,所以來祭個天尋求安慰嗎? 看著曹cao眼中毫不掩飾的殺意,原本有些震驚的戲志才頓了一下,稍稍擋住的荀彧的視線而后問到,“忠出城之時還不曾聽聞這些,怎么短短半日便又有了變故?” 半日? 三人之中唯一一個不在狀態的荀彧沒在意曹cao口中所謂“溝通上天”,反而將注意力放在了戲志才口中的出城半日之上。 這人在城外等了他半天,見面的時候卻半個字也不提,若不是現在說漏嘴了,他還以為這人是接到消息所以才提前在那兒等著。 真是傻的可以。 心中涌出一股暖意,荀彧眸中柔和更甚,只不過旁邊二人在心無旁騖的暗諷著朝中一群蠢蛋,都沒有注意到這點變化罷了。 從一堆竹簡下面扒出來一張明黃色的詔書,曹cao冷哼一聲直接將東西扔了過去,連表面功夫也不肯做了。 “方才送來的詔書,吾也是剛剛知曉?!?/br> 看著被扔到手中的詔書,戲志才眼角抽了抽,總算是知道為什么會有那么多竹簡散在案幾之上了。 這怕是接完詔書之后就直接將案幾上的公文摔在了上面,主公真的是氣的不輕??! 先前只說要祭天,可沒說要文若去做什么“溝通上天”的活兒。 幾百上千年之前才有那些巫師的存在,大漢傳承到現在,誰聽聞過祭天還要巫師? 這冷不丁的讓文若去做這些,接下來該不是要封國師了吧? 戲志才心頭一跳,再看向荀彧之時眼中就帶了些許不明的意味。 若是陛下真的想到了這里,文若是應下還是不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