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樓]且聽一曲將軍令 完結+番外_第98章
滿朝朱紫貴,盡是讀書人。在朝堂之上文官的地位一向比武官高,即使是一個小小的正六品主事都敢上書彈劾當朝正一品的將軍。在歷朝歷代這么多個國家,若是四海升平、八方寧靖,武將的地位就會不斷下降,而文臣的地位也會不斷上升;但如果外有戰事,那武將的地位會一直提高,甚至會壓倒文臣。 滿朝文官不管各自黨派如何,支持的是哪一位皇子、政見有什么不合也好,但他們清楚只有眾志城成把武官打壓下去,保持他們的地位后,他們才可以放心繼續內訌。 年輕人氣盛,不過是一句說話。徐御史又何必深究。李天琰淡然道。 回四皇子的話,正是因為賈家子年紀尚輕,才要更加重視!賈軍侯深受皇恩,定要從小開始教導謙虛謹慎、緊守禮儀,好讓他日后不會妄自尊大、不聽人言才是。徐一敬見是李天琰說話,雖然仍然不敢后退半分,但也是有禮地回道。 本皇子看賈家子也沒有說錯什么,上將軍一生為國立了不少汗馬功勞,偏生你們這次準備的謚號…除了張尚書的靖和勇外,其他可真的有點欺負人了。怕是傳了出去讓我大周數十萬士兵知道后,也會引起不滿。李天玠薄薄的嘴唇微張,一身冷意比李天琰有過之而無不及。 七皇子此言差矣!按本朝……徐一敬知道李天玠在朝中無甚聲望,也不曾聽聞周文帝特別寵愛他,就要抬頭硬氣地回嘴。 夠了!周文帝不客氣的喝道。 賈斂沒有說錯!這三個字全都是垃圾! 周文帝冷冷的注視著文官們,他清楚知道文官們的心思,牛金的謚號就是他們試探的第一環。 要他革去斂兒的軍職、杖責三十,就是試探的第二步。 敕諭,上將軍牛金志懷銳穎,氣干強果。純正不曲,志葉貞醇。詳善服義,砥行棲仁。踐直無隱,基忠有津。智兼二略,藝總六鈞。宣勞邊徼。屢奏膚功。涉歷艱難險阻,不辭勞瘁。不幸身中暗箭,遽爾溘逝。且臨終之前,猶復力疾督師,親臨前敵,實為宣勞超眾,體國忘身。著賞內帑銀十萬兩,經理喪事,并賞給陀羅被。官為相度地基,建蓋專祠,以時致祭,用妥忠魂。朕必親往奠酒,所有任內降革罰俸處分,俱著開復。追贈太子太傅,賜謚武忠,并推恩其子牛繼宗為一品御前侍衛,襲一品國公爵。周文帝眼也不眨的張口就是一遍洋洋灑灑之詞。 這圣旨聽得文武百官俱是一愣一愣的。 武官純屬是聽不明白周文帝文縐縐兼詞匯艱澀的長遍大論,而迷迷糊糊的。 文官卻是全都聽明白,但就因為聽明白了才齊齊驚呆了。 臥糟!皇上你也太…文官們辛苦地把不要臉這三個字咽回喉嚨里,滿臉復雜的看著周文帝,仿佛第一天認識他們這位在位數十年的皇帝。 第五十章 內廷十二監 皇上在所有朝庭重臣親眼目睹的情況下, 堂而皇之的說著瞎話,說得真的是比真話還真!你說牛金那廝什么純正不曲, 志葉貞醇,詳善服義,砥行棲仁也算了!那老混賬怕是連兵書都沒翻過一本!大字也不懂幾個!你居然還說他智兼二略???藝總六鈞???呸!這簡直是荒天下之大謬??!這種超厚的臉皮,已經不是他們這些文官所能企及的, 只能深深的仰望和膜拜。 這也罷了!權當皇上眼瞎、被蒙蔽好了!然而, 武、忠二字可是武官中最高的謚號,如文官中的文正是同一級別的。連赤膽忠心的一代軍神岳飛也只得武、穆二字作謚號,牛金這混賬何得何能能有此謚號! 文官非常不滿,互相擠眉弄眼的希望有人帶頭反對。只是,就算最直腸直肚的御史言官們都知道, 牛金生前你怎樣彈劾他也可以。哪怕是當面罵他、把唾沫全都噴到他臉上, 雖然他絕對會把自己打得桃花滿面開, 但人死為大, 要是誰敢在周文帝已經決定好后仍然反對, 那就是擺明車馬要跟牛金過不去了! 先不說牛金在軍隊中的舊部會不會在下朝時,套自己麻袋一頓暴揍!單說現在就立即會導致皇上的不滿, 甚至厭棄。小則被穿小鞋、官位不保,大則全家性命安全堪憂!誰知道皇上會不會把自己全家苦兮兮的流放邊境, 然后邊境又遇上牛金的舊部的??? 所以, 盡管文官眼神交流得十分熱烈, 但沒有人愿意犧牲自己, 最后所有人都只能一致的道:皇上圣明。 還有。周文帝頓了一頓, 從三品討寇將軍公孫越身先士率,力戰匈奴人身亡。賞內帑銀二千兩辦理后事。并令皇五子帶領侍衛十員,往奠茶酒。所有應得恤典,著禮部察例具奏。 太子不敢置信的睜大眼睛,他可是十分清楚他那個便宜老丈人的性子的,惜命得很,輕易不上前線。而且,前些日子都沒有戰死的消息傳回來,怎么突然就死了? 事有蹺蹊!所有人心里都不其然地浮起這四個字,尤其有爭位之心的諸皇子和他們的黨羽的眼睛更是亮得嚇人。 回去一定要派人打探究竟發生了什么事!想不定能借此事栽太子一把! 宣布完公孫越的死訊后,周文帝不理會太子、諸皇子和眾臣的臉色變化,直接上了由禮部替他準備的天子車輅。要不是公孫越是太子側妃的父親,為顧及太子的顏面,他真的是懶得理會這事。當初他就怎會賜下這場婚事,替太子選了這樣一個蠢人的女兒做側妃,連累太子。 周文帝懊惱當中默不作聲,其他人縱然滿腹狐疑都不敢多說什么,一個個依次緊隨天子車輅。 廠公。旁邊一個光滑微胖,沒有胡須的太監上前幾步,尖聲細氣的道。 戴權狠狠地瞪了他一眼,礙于文武百官也在場,只得小聲地罵了他一句:一群不爭氣的玩意!就撇下袖子,守在天子車輅旁邊,跟隨御駕回宮,再也不看他一眼。 那太監臉帶愧色,恨鐵不成鋼的瞪了身后那幾個等級相約的太監一眼,那幾個年紀稍大的太監也只得訕笑著。 小公子。他主動靠到賈斂身邊打招呼。 賈斂扯出一絲微笑的回應道:黃伴伴。 這微胖太監正是御馬監的掌印太監黃錦。 夏公公、畢公公、童公公、馬公公、安公公、劉公公、鄭公公、張公公、馮公公,多日不見,各位可安好?一圈數下來,內廷十二監的首領太監除卻戴權外,全部都在此,惹得不少朝臣都忍不住拉長耳朵,想要窺聽這群閹黨在商酌什么禍國殃民的jian計,就連諸皇子也極是側目,他們可沒有想過賈斂和內廷太監之間的關系居然這么好。 雖然說就說是內廷十二監,但是當中的御用監早已經被周文帝裁撒,改設廣儲司,分屬名義上由禮部外臣掌管的內務府。 小公子好,咱們都好都好。說出去也沒人相信,這內廷十二監的首領太監居然會對除周文帝外的正常人平易近人,和顏悅色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