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2頁
笑得當時的人們直不起腰來。 也出現過尷尬情況,比如有姑娘長相欠佳,底下沒有男子肯去接繡球。不過這種情況極少出現。 季禮和和宋璇就是在幾年前的這一日定情的。 當然,宋璇選擇的,自然是做個繡球給季禮和啦。 不過因為這種風俗在整個林市都傳承,做多不過各個縣的繡球圖案彩織顏色不一而已,并不能讓季禮和歸于某一個村落來發展旅游業進行扶貧。 季禮和幫助的脫貧的第一個村莊,靠的是蛙神節的最后一日——彩織節。 若說繡球節是互表心意的日子,而且是女孩子主動的時候,那么彩織節則是男孩主動挽回的日子。 這源于一個美麗浪漫的傳說。 有個漂亮美麗的姑娘名叫阿繡,她和一個英俊勤勞的青年阿荊互相愛慕,兩人在繡球花開的時節里互表心意,繡球彩織互相連結,只待明年這個時候成婚之后過幸福平淡的生活。 然而,天有不測風云,阿繡被當地的土司給看上了,要強納她為妾室。土司來人威脅了阿繡的親人,并且扯壞了完整的繡球彩織結,把破碎的彩織搶走帶去丟回去給了阿荊,還把阿荊給打斷了腿,警告他別再肖想阿繡。 阿繡逃不出去,只能流著眼淚傳信讓阿荊別去惹怒土司,她嫁。 阿荊非常絕望,跪在自家供奉的蛙神神像前流淚祈愿。 他的誠摯之心感動了蛙神,蛙神托了一個夢給他。 這里距離該地存在最久、歷史最源長的蛙神廟間有十座丘陵,若是阿荊明日能一刻不停地趕到那里對那里的蛙神祈禱,蛙神將完成他的愿望。 夢醒后,阿荊決意去抓住這個機會,清晨便出門向那座蛙神廟奔去。 十座丘陵,那可不是有起伏的土堆成的小矮山,這十座丘陵里,有著全種著樹木成了一個小森林的,有濕軟泥土還長著一些奇奇怪怪的草的,也有全是亂七八糟的石頭的,更別說最后兩座那是連綿一片的荊棘林。 常人別說一刻不停地走去了,就是能停下來休息,沒有大家幫忙,那片荊棘林沒人能越得去,何況阿荊有一雙被打斷了還沒完全恢復的腿? 但阿荊不放棄,他跑啊跑啊,翻過了小森林,越過了石堆,到了荊棘林面前時,他渾身都是沾滿了泥土草屑,雙腿打著顫,膝上的疼入骨髓,兩條腿軟綿綿的沒什么力氣了。 但只剩下這片荊棘林了。 阿荊就算這時已經跑不動了,就是走都很吃力,但他義無反顧地闖進了這荊棘中,荊棘在他臉上身上劃過數不清的傷痕他都好似渾然不覺。 到了最后,他已經走不動了,整個人也被血跡染成一個血人,但他腿走不動了,還有手,他就是爬也得爬上去。 到了太陽西斜,落日余暉的時候,終于,他來到了這座久經風雨不倒、古樸神圣的蛙神廟,用盡自己的最后一絲力氣虔誠地祈禱,希望阿繡不會嫁給土司。 隨后他重重地倒下去,力竭而亡。 當夜,天生異象,風云變幻,土司家的土地不是發了洪災就是鬧了旱災,所有水稻一夜枯萎,土司府里還天降神雷,把他們家劈了個墻倒籬塌,四處焦火。 但是神奇的是,除了土司一家出事之外,其它人毫發無傷。 當地人們都傳言,土司這是被神靈厭棄,遭了天譴。 這話被迅速傳播,很快傳到了皇帝耳邊。 皇帝聞此異象,也覺得這個土司不祥,于是土司丟官去職,還被抓去充了軍。 阿繡也因此得救,但在阿荊死的那一刻,她所做的繡球一下子失去了全部的顏色,變成了白色,也讓她知道,阿荊出了事。 在白色繡球的指引下,她來到蛙神廟。不知為什么,在阿繡來的一路上,那些什么石頭荊棘要么全部消失要么枯萎。 她在這里見到了阿荊的尸身,阿繡悲痛欲絕。 阿荊死前還緊緊攥著那被扯壞的彩織,阿繡留著血淚把那彩織一點點縫好,重新接在自己的繡球上。 血淚將白色繡球染成了紅色。當繡球彩織重新連結之時,所有開得正盛的繡球花全部凋零,招回了阿荊的魂。 阿荊重新活了過來,與阿繡歷經磨難,終成眷屬。 人們為了紀念阿繡阿荊,設立彩織節,緊隨了繡球節的后一天。 這個節日原本只是懷念這兩位感天動地的愛情的,但是隨著時間的推演,逐漸形成了一種風格迥異的習俗。 一對情侶或者夫妻鬧到分離崩析,但男子依舊想要挽回時,就可以前往這座蛙神廟祈愿。 而女子得坐于蛙神廟中堂,等待男子到來。 若男子到達不了,那么兩人便相散;若是男子到達了,那么就希望女子能慎重考慮再給一次機會。 不過到了近現代,雖然這個傳說依舊流傳著,但這個習俗逐漸銷聲匿跡,畢竟當地人都不怎么重視這一個。 宋璇那時和季禮和過繡球節時候,就和季禮和說過這個傳說,還唏噓了一下那么浪漫美好的風俗的消逝。 倒是季禮和敏銳地意識到了這個被人們遺忘在角落里的節日風俗的商機,問了一下這個起源地。 宋璇便告訴他了,那個阿荊的傳說起源地其實距離小鎮并不遠,還是小鎮的附屬村莊呢,所以宋璇才知道這個已經少為人知的習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