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1頁
瑪德。每每覺得宋璇那眼神是要原諒他了,又立馬換了一副面孔好像剛才是錯覺一樣。 被迫聽了一早上癡情女負心漢古代小說和豪門新聞的季禮和走時候恨恨地想。 他已經打了電話拜托自己的朋友給自己查一查嚴家喬家是個什么情況,他們造出來的黑鍋居然穩穩地扣在了他頭上,等他回去一定不會讓他們有好日子過。 給了比較多的線索了,比如名字叫嚴元禮喬夢婷,還有個喬家的jiejie嫁進了傅家,還是京市大學的學生,應該也快查得出來了。 而且他找的人就是他的一個發小之一傅延,傅家嫡系,他家的人總能查得快一些吧? 嫡支嫡脈加上一些他記得的比較出色的分支,和他一輩的都沒有一個娶的妻子性喬的,總不能那個喬家女子嫁的是上一輩吧? 傅家上一輩的人最小也有四十幾歲了! 還是傅延開始人如其名敷衍起他來了? 季禮和懷揣著這樣的懷疑,來到了政府的辦公室。 今天的氣氛好像格外不同,大家都眉開眼笑的,他一個頂著凄風冷雨的人和他們像是方枘圓鑿。 “有什么高興的事情嗎?”季禮和拉住一個同事問。 “呀!季禮和,你忘了?這個村子可還是你做的計劃扶貧成功的呢!”同事驚訝地看著他。 季禮和:??? 他茫然地看著同事,一時間沒反應過來。 好在同事下一句就告訴他這是什么日子了。 “快到蛙神節了呀!”同事道,“我看看我能不能去找到一個女朋友!” “對的對的!”其他同事聽他這么說也附和起來。 同事里是年輕小伙的,單身的還真的不少。 “就算找不到,但是去蛙神廟看看祭祀舞也很熱鬧,那天放假呢!”說這話的是外地來的同事。 本地的同事去看祭祀舞可不是去看熱鬧的,人家是要去祭拜的,還得去買幾簇又長又好的稻子,帶著家人親手捧著這大稻子去祈愿接下來一年風調雨順。 季禮和想起來了,林市有一個重大的特色節日——蛙神節。 該節已經流傳了上千年,起源是當地人們對青蛙的崇拜。 在南方這里,多是種植水稻為生,而這里對于天氣有一句俗語:青蛙叫,雨水到;青蛙再叫,雨水即停。 在生產力落后的古代,及時的雨水對于種植水稻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而青蛙這種特性就很容易被當地人們視為掌控雨水的神明,正所謂“農家無五行,水旱卜蛙聲”。 所以人們給它修了神廟,為蛙神廟;而當地的信仰圖騰,也是青蛙圖騰。 再加上青蛙繁衍后代非常厲害,這對于希望多子多福的古代人們而言,也是一種吉祥之兆,所以當地人們常常在夏至到小暑之間的一天,也就是青蛙出現數量達到或者即將達到的那一天,去蛙神廟進行祭祀。 因為當地人們喜愛歌舞,而且水稻和青蛙息息相關,所以人們在這一天,會給蛙神獻上祭祀舞以及祭祀歌,隨后則是人們獻上好稻,希望下年來能風調雨順五谷豐登。 慢慢地就成為了當地的一個節日,被稱為——蛙神節。 同時也有了一系列的約定俗成的流程。 到如今雖然現代科技發展起來,但是天氣對當地務農的人們依舊有影響,所以這一節日依舊流傳下來,當地人也從小被家里人教育,對青蛙有一種珍愛信仰之情。 而最先前的同事說的去碰緣分,則是蛙神節的第二日。 蛙神節一共進行三天,第一天是祭祀日,第二天是繡球節,第三天是彩織節。 祭祀日是人們前往蛙神廟祭祀的日子,繡球節則和這里的一個習俗有關,彩織節,則來自一個美麗浪漫的傳說。 第44章 繡球彩織結 夏至到小暑的這段時間, 既是青蛙們成群結隊出現并且繁衍的時間,也是這里繡球花開的時間。 而古代時,在這里, 因為位處于皇朝的流放之地, 禮儀未開,對什么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并不嚴格, 男女大防也沒有中原那么看重, 繡球作為象征愛情的吉祥物,當地人在婚俗上有著繡球擇婿的風俗。 因為繡球花開爛漫,所以一般選擇在這段時間中拋繡球。 當然, 那時能拋繡球擇婿的多是大家小姐, 再不濟也得是富裕家庭的姑娘, 到底是少數。 這些沒有拋繡球條件、或者已經心有所屬的姑娘們, 則會自己做一個繡球, 在繡球節這天, 漫山遍野繡球花綻放之時,親手把自己做的繡球給自己心儀的男子, 以表情意。 而男子同樣對這位姑娘有意, 則將自己帶的彩織配在姑娘給的繡球上, 回贈于這位姑娘。 到了現代,已經沒有人會拋繡球擇婿了, 更多的姑娘是拿著繡球表心意,而拋繡球成為了一項相親活動。 想要找對象的姑娘在繡樓上拋繡球,下面則是覺得這位姑娘不錯可以接觸的, 誰接到,誰就可以和這位姑娘吃頓飯談一談。 還別說,這真的促成了不少對情侶夫妻。 當然, 也有鬧烏龍鬧笑話的,比如姑娘拋的繡球到了一個路過的姑娘或者老爺爺手里,這還是好的,大不了再來一次,但是根據人們口口相傳的趣事里,有一年有位姑娘不知怎么的把繡球拋到了一只路過的牛的角上,那牛還停下來哞哞了幾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