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們都說朕是暴君 完結+番外_分節閱讀_106
書迷正在閱讀:據說談戀愛有助于逃生、六界網紅小藥鋪、女配總是自作多情、當王爺撿到未來腦公、種田的跟爺過吧[穿越]、ABO垂耳執事 完結+番外、我以為我在追求你[娛樂圈]、給反派擋刀的日子[穿書]、[歷史]錦衣衛工作報告、重生民國小模特 完結+番外
“軍中的這幾個將軍,每日輪流帶人去城門下叫陣,氣勢一定要足,隔三差五地試著佯攻,反正要讓城里的人相信,我們依舊一心想要攻城,只是苦于沒有辦法?!庇螐⑹掷锏牡貓D緩緩地合上,“不要打草驚蛇,且等著樊國的這幾個盟友會給我們什么樣的驚喜?!?/br> “屬下明白了?!备睂⒊螐┕笆?,眼底滿含敬佩之意。 這副將也是游彥的舊下屬,當年在西北也跟著游彥沖鋒陷陣過,后來隨著陶姜來了這西南。先前因為郭準的處處為難,讓軍中的這批人總覺得束手束腳,格外的憋屈,直到游彥來了這西南,除掉郭準,主持大局,才讓他們又重新找回當年的感覺。 更重要的是,游彥在戰事之上,從來不按常理出牌,多出奇兵,連他們這些舊將都很難掌握游彥的心思,更別提對陣的敵兵,有這樣的主帥在,全軍上下都多了幾分底氣。 游彥回身,就著炭盆烤了烤手,隨口問道:“今天什么日子了?” “十月初八了?!备睂⒒氐?。 “十月初八……”游彥喃喃重復道,“今日是陶姜下葬之日。只可惜戰事耽擱,不能親送他最后一程?!?/br> 副將朝著游彥拱手:“等到西南戰事終了,徹底剿滅那樊國人,陶將軍泉下有知,也會覺得慰藉?!?/br> 游彥輕輕地搖了搖頭,走到帳門前。方一掀開帳門,冷風便席卷而入,吹到游彥身上,游彥長長地嘆了口氣,看了一眼帳外巡邏的兵士,感嘆道:“這天氣一日冷過一日,愈發的不好過了。轉眼又到了年底,這戰事持續了近一年的時間,將士們也都開始想家了?!?/br> “想來依著將軍的計策,離大獲全勝的日子也不遠了?!?/br> 游彥垂下頭思索了一會:“郭準那里還是什么都沒問出來?” “他大概是知道自己必死無疑,整日里不出一言,什么都不肯交代,”副將回道,“但按照他那幾個參軍所交代,他與那樊國國主之間似乎并沒有什么直接往來,因為他們不曾見到軍中有任何異族人出現?!?/br> “沒有直接往來?那怎么就那么湊巧,樊國人上演了一出誘敵深入,而他就剛好在那一日指使鄔晟在背后給了陶姜一劍,并且斷了所有的外援?!庇螐┪⑽櫭?,“就沒再搜出什么?” “屬下又派人搜查了一遍太守府,只搜出了一封密信,應該是您到太守府那一日他剛收到的,信上提醒他,要小心都城的來人,做好萬全準備,以免露了馬腳?!备睂⑦t疑道,“此外再無別的內容??粗切派系目谖?,應該不是第一次通信,但我們搜遍了他先前待過的地方,再沒找到一絲痕跡,而郭準,也死活都不肯交代這信究竟是從哪里,由誰寄給他的?!?/br> “小心都城的來人?”游彥微微瞇眼,他來西南可以說是轉瞬之間的決定,除了長樂宮幾個貼身伺候的,再沒驚動任何人,連他的家人對此事都毫不知情,只以為他是在宮中休養。直到他捉拿郭準,接手西南的大小事宜之后,藺策才正式在朝中宣布,由他暫代益州總管,負責西南的戰事。那又是誰能那么及時地就提醒郭準? 他眉頭緊緊地皺起來,努力回想在長樂宮那一日宮中可曾再來過外人,自己出城的路上又是否驚動過什么人,卻是半分的頭緒都無。 他與藺策皆是謹慎之人,尤其在此事之上。前來西南之前,他們便清楚西南之中必有蹊蹺,如果游彥拿著圣旨,光明正大而來,鬧得人盡皆知,讓對方有了防備,他查不出問題所在事小,搞不好連自己也會被套進去,所以他處處小心,一路而來可以說是不動聲色。與他前來西南的護衛也皆是先前陶姜為他挑選的那批暗衛,更是忠誠可靠。 如若不是半路出了問題,那難道是……長樂宮之中出了鬼? 但明明先前李埠一案,藺策對長樂宮已經是一查再查,別說是長樂宮,就算是整個皇城,也早應該料理的干干凈凈。 突然之間,某個念頭涌上游彥的腦海,當年李埠一案真的料理干凈了嗎?當日李埠的案宗之中有幾件事實在不像是他的手筆,藺策親去地牢與李埠對質,李埠的回應更顯得疑慮重重,但奈何那幾案證據確鑿,李埠又認的干脆,雖然之后他們又百般調查,依然未曾查出什么痕跡,之后也再無什么事端發生,也只當成是李埠臨死之前故弄玄虛,不想讓藺策心安。 但現在,郭準那封密信里分明看得出來,在都城之中,還有一雙游彥一直不曾察覺的手,一直潛藏在暗中,伺機而動。 第90章 各種思緒涌上心頭,讓游彥的臉色不由變得嚴肅起來。畢竟此事事關重大,如若真的還有這么一個隱患在,而他們又毫無防備,這實在是一件格外可怖之事。 畢竟他們在明,其人在暗,你不知道他是何人,也不知道他掌握著多大的力量,他與郭準勾結只是一時的聯合,還是他早已在暗中謀劃已久,伺機而動? 他甚至能夠掌握游彥的動向,那對朝堂局勢又掌控多少?他能夠在游彥離開都城之時給予郭準提醒,按著口吻應該給予過郭準諸多幫助,那西南這一切,會不會一開始就是設計好的?那這一切最終的目的又會是什么? 游彥放下帳門,轉身回到帳中,在書案前坐了下來,翻找案上的卷宗。 當日樊國在明知實力遠不及南魏之時,貿然攻打零陵城,最終落得大敗而歸的下場,當時游彥心中不是沒質疑過那樊國國主究竟是年輕氣盛,還是另有謀劃。 之后,因為鄔晟的一時冒進,致使西南軍落入下風不得不求援于都城,藺策出于穩妥考慮,抽調三萬人南下支援,這其中有一萬人來自他的親軍,更是以陶姜為帥,為的就是一擊必中,即使這樣,西南還是出了變故,最終游彥不得不親自前來這西南,收拾這些殘局。 游彥盯著卷宗看了很久,頭腦之中的混亂慢慢地清明開來,開始形成一條清晰的脈絡。 一切都不是憑空發生,所有的變故聯系在一起,突然就變得有跡可循。 先前游彥對那個樊國國主還不了解,但兩軍對峙這么久的時間,分明可以看得出來他并不是一個狂妄自大沖動冒失之人。相反來說,此人城府極深,頗有謀略。這樣的人在明知實力不濟的情況下攻打南魏,分明是因為留有后手——他在南魏之中另有援手。 因為有這個援手在,這樊國國主才會硬拖著全國之力與南魏一戰,而西南之中如此之多的變故也就能解釋的清楚。 這么看起來,鄔晟當日的冒進,包括之后郭準求援于都城,到后來縈都城一戰陶姜之死,說不定都是出自事先的謀劃。有人牢牢掌握著西南的局勢,一步一步推進至今日。但這人將自己掩藏的太深,至今日沒有暴露出一絲一毫與自己相關的信息,讓游彥無從揣測他的身份。 因為除了郭準那封沒頭沒尾的密信,再也找不到一絲憑證,只是因為這些變故實在是太過蹊蹺,游彥將所有值得懷疑的地方聯系在一起,才形成的推斷與揣測,而這些推斷有多少是真,游彥自己心中也不敢確認。 但不管是誰,他的目的肯定不止攪亂西南,幫助樊國這么簡單。因為即使拖延至今,戰事到了今日這個地步,樊國依舊還是處于劣勢,尤其是游彥現在來了西南,收拾這殘局已是指日可待之事,不管樊國國主如何的掙扎,不管再發生何種變故,都改變不了兩國從根本上的差距。 想到這里,游彥的雙眉突然緊皺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