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0節
可夢里什么都沒有,只有一片黑暗,她一個人在這片黑暗里走啊走。 忽而,好像聽到陸寒在喚她的聲音。 她蹙緊了眉,明知道不該往陸寒的身邊走,又會被他困在身邊,可卻還是腳步不受控制的往那道低洌酥沉的聲源處走了過去。 而越發靠近,那聲音仿佛就漸漸的變了。 成了一道低低的女聲在喚她。 顧之澄慢慢睜開眼,入目是一雙初春柳葉似的眉。 她皺了皺眉,嗓音有些干澀地開口道:“譚芙......?” “陛下,是我?!弊T芙提起裙裾,遞過來盛著溫水的青花八吉祥紋高足杯,將顧之澄的后背抬起墊了個暖枕在下邊,“陛下,先喝口水潤潤嗓子吧?!?/br> 顧之澄恍惚了幾下,眸子微微轉了一圈,發現這周圍還是再熟悉不過的模樣,唇角牽起一抹苦澀的笑容,“還是失敗了么......?” 譚芙怔了怔,神色復雜起來,最終醞釀了一會兒,才組織好語言說道:“陛下,知道您......薨逝的消息后,攝政王他......直接昏倒了......臣妾猶豫再三,并未繼續按您的計劃往下走,而是將你喚醒了?!?/br> 顧之澄端著青花八吉祥紋高足杯的手一抖,撒了些清水到衾被上,頓時泅濕了一小片金龍線紋。 但她渾不在意濕了的衾被,反而是急色道:“你說什么?昏倒?” 譚芙點頭,將經過一五一十地同顧之澄說了起來,“攝政王歸來時,臣妾按您的吩咐,在清心殿的偏殿里候著。不知他進您的寢殿里做了什么,很快便有宮人急匆匆來告訴我,攝政王昏倒了?!?/br> “......臣妾先替攝政王把了脈,他乃急火攻心,氣血上逆,因此四肢厥冷,脈微細欲脫,昏迷不醒,且......恐難再蘇醒。所以臣妾便遣人將攝政王抬回去攝政王府,并請宮里的太醫前去診治?!?/br> “......至于陛下這兒,臣妾猶豫了小半天,還是將您喚醒了。之前臣妾聽您的吩咐,您的死訊并未聲張,還只有您宮里近身伺候的幾位知道,想必您再只要同他們囑咐一句,說您是昏死過去如今已然好了就是?!?/br> 顧之澄若有所思地點點頭,臉色凝重得不像話,又立刻抬起頭來問道:“你說......攝政王恐難再蘇醒是什么意思?” “依臣妾判斷,攝政王昏倒,氣血上逆,淤血阻于腦絡......恐怕不會再醒過來了?!弊T芙眸色復雜,緩緩說道。 顧之澄臉色越發凝重起來,“你可確定?” “臣妾確定?!弊T芙鄭重的點點頭,“陛下亦可喚太醫院院首過來問話,他午時曾帶了許多太醫一同去攝政王府,方才皆搖頭嘆氣地來過清心殿,想要向陛下稟告,但臣妾推說陛下久病折磨,如今好不容易睡下片刻,讓他們在偏殿等候傳喚?!?/br> 顧之澄忙不顧自個兒蒼白消瘦的枯槁形容,喚了太醫們過來問話。 太醫們說話果然與譚芙差不離,皆嘆氣道可憐攝政王年紀輕輕,前程似錦,竟成了如此這般。 只是他們皆奇怪陸寒不知何故情緒波動這般大,惹得全身氣血逆行。 聽完太醫們的話,顧之澄仿佛失了全身力氣般,無力地擺了擺手,讓他們全下去了。 倚在龍榻上的闌干處,顧之澄腦海里竟然出現了短暫的空白。 她從未想過,陸寒的結局會是這樣...... 她與陸寒糾纏了這么多年,上一世的爭斗不休,這一世的朝夕相處,還有許多許多...... 太過復雜,說不清,道不明,只是沒想到,最后竟然會是這樣。 她曾動過殺陸寒的心思,可是后來,卻發現這一世與上一世不同,陸寒對她許多地方都仁至義盡,她也狠不下這個心來,所以最終不了了之。 可如今,陸寒還是因她,落得這個下場。 不知為何,顧之澄的心里沒有一絲喜悅,只是遺憾,還有內疚。 陸寒......是因為太在意她才這樣的。 不然何以知道她的死訊會周身氣血逆行而倒下? 難道......是她錯了嗎......? 顧之澄的目光漸漸迷離,那雙漂亮的眼睛里,滿是越顯復雜的情緒。 譚芙見狀,忙上前一步道:“陛下,如今最重要的,是您快些調理好身子。如今缺了攝政王,江山飄搖,朝堂之上的事情少不得您?!?/br> 顧之澄掐了掐自個兒的掌心,眸光漸漸暗下去。 譚芙說得對。 沒有陸寒,這顧朝所有的重擔就全落到她身上了。 她沒有心思傷春悲秋想太多,還是得先將顧朝的一切打理得井井有序起來。 ...... 在譚芙和諸位太醫的調理之下,顧之澄的身子一天天地見好。 而所有的折子,也全堆積到了她的桌案上。 不管是上一世還是這一世,顧之澄的江山都有陸寒在一旁協助著治理。 直到沒有她,顧之澄才發現,原來陸寒默默替她承擔了許多。 包括上一世,就算她想要將所有的事都攬到自己身上,不給陸寒一點兒表現和奪權的機會,實際上他也在暗中做了許多事,為她減去了許多負擔。 因政務繁忙,顧之澄一個人應付起來并不自如,所以在陸寒昏迷之后,都沒來得及去攝政王府看他。 一連十數日都忙得不可開交,只有用膳和就寢的功夫,且加起來也不過兩三個時辰。 唯有早朝之時,坐在龍椅上聽著底下的大臣們“嘮嗑”時,才有喘口氣的機會。 可是......這幫大臣仿佛并不想讓她歇息。 早朝時,以張丞相為首的一幫大臣們跪了一地,直接高聲喝道:“如今市井坊間皆傳聞,顧朝天子乃女兒身......區區一介女子,怎可以掌權治國坐擁天下?......臣等斗膽,敢問陛下,傳聞可是屬實?” 作者有話要說: 說了陸寒是最后一個知道的,他就會是最后一個知道的。 全天下都知道澄澄是女孩子了,只有昏迷的陸崽還不知道~…… 我的陸崽真可憐== 明天也會晚點更qwq 感謝在20200319 12:12:17~20200319 17:03:17期間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營養液的小天使哦~ 感謝灌溉營養液的小天使:啊咧咧 7瓶;笑呵呵 3瓶; 非常感謝大家對我的支持,我會繼續努力的! 第101章 【102】七千字 這幫大臣雖都跪在地上, 但臉色正義凜然,仿佛是在替天行道一般,嗓音洪亮有力, 有的是十足的底氣。 這怪不得他們, 實在是謠言傳得太真了。 且還不止他們方才在朝堂上說的這些, 亦有些難以啟齒的話, 沒有說出口。 比如說......陛下乃紅顏禍水,為了江山先是勾.引了從小輔佐她的攝政王, 又狠狠將他拋棄, 所以才致使如今攝政王昏迷不醒。 原本英明神武風骨偉岸的攝政王在百姓心中就是民心所向的存在,知他昏迷后便有許多百姓傷心欲絕嘆惋哀戚。 如今知道罪魁禍首是誰,則傳得愈發沸沸揚揚了。 至于這些知道皇上長什么樣的大臣們, 回憶起皇上那身量身板還有那張臉來,再加上先前皇上被擄時明明應該覺得幸災樂禍的攝政王卻拼了命不顧大臣們勸阻的愿意付出任何代價救皇上回來,他們就覺得這傳聞越發的可信了。 亦有些雖對傳聞略有耳聞卻總覺得這件事太過匪夷所思以至于不敢相信的大臣們, 此時也眼睜睜地看著顧之澄, 想等她一個解釋。 顧之澄差點被氣得背過氣過, 眸色冷幽地看著底下跪了一片昂著頭顱等她答復的大臣們, 冷哼一聲道:“朕要徹查, 這傳聞的源頭到底是何處!” 跪在最前頭的張丞相隱有一愣,而后道:“陛下放心,此事臣已著人去查了。但是這傳聞到底屬實,還是謠言,陛下總得有個說法?!?/br> 說這話時, 張丞相滄桑的眸子里隱隱泛起些鋒芒。 他是陸寒的心腹親信,如今陸寒昏迷不醒,而罪魁禍首卻因此而穩坐皇位,在這雕龍髹金大椅上顯得好不威風,讓他心中如何能痛快? “......”顧之澄杏眸里凝著淺淺的波光,正要說話,卻有人已經替她先開了口。 “澄兒是先帝唯一的骨rou,亦是顧朝皇室僅存的血脈,無論她是男是女,這皇位,除了她,還有誰能坐?!”太后端莊而威嚴的聲音從黃色金龍云頭紋亞麻簾后傳過來,透出一股子震懾感,頓時讓底下的大臣們都噤了聲。 不過這倒不僅僅是因著太后的威嚴,而是因太后這句話的意思,算是變相承認了當今圣上......真是女子。 雖之前心里隱隱有猜測,但如今當真得到了證實,還是讓諸位大臣都驚得半晌說不過話來。 待到回過神時,大臣們才忙跪伏著請安道:“臣等參見太后!太后千歲千歲千千歲!” 太后端坐在簾后,身影模糊卻自肅麗大方,“諸位請起吧。雖后宮不得干政,但如今攝政王不醒,皇帝又仍未及冠,哀家不得不出來說句話,免得顧朝江山因此而亂了套?!?/br> 張丞相忙拱手道:“請太后放心,臣等鞠躬盡瘁死而后已,也會努力保顧朝太平?!?/br> 太后默了片刻,才道:“哀家知道你們忠心耿耿,可方才在朝堂之上如此質問皇帝,歷來可不是什么忠臣之舉?!?/br> 諸位大臣們神色復雜,又忍不住多看了顧之澄幾眼,有些話實在是不知如何說出口。 這女子當皇帝的,古往今來可從沒有過。 難道就要這樣冒天下之大不韙,讓他們擁戴眼前這位弱質纖纖年紀尚小的小姑娘? 盡管她是顧朝唯一的血脈,可她也頂多只能當顧朝的公主啊...... 太后趁群臣們心中糾結之時,冷著聲音道:“諸位愛卿可還有話要說?若無事,就退朝吧?!?/br> 大臣們仍舊措手不及,心中思緒萬千,自然無人敢帶頭出聲,所以都沉默著散了朝,只是每個人腦袋里都亂糟糟的。 踏出這金鑾殿時,看到外頭正是晴空萬里的好天氣,可是每個人都知道,這澄都,只怕是要風云變幻了...... 等群臣們散去,顧之澄也同太后一道回了清心殿。 太后不說話,只好由她先開口,“母后怎的從洛臺山回宮了也不同朕說一聲?” 太后拍了拍她的手背,笑得合不攏嘴,“澄兒,哀家著急回宮,沒來得及同你通傳,這不剛回宮就趕到這兒來,替你震懾群臣了么?” 顧之澄聲音有些壓抑,小聲問道:“出了這樣大的事,母后怎還這般開心?” 太后紅唇彎彎,笑意并未收斂,反倒用欣慰的眼神看著顧之澄道:“澄兒,這件事你做得很好。攝政王一除,顧朝江山就盡在我們的手中了?!?/br> 顧之澄杏眸里劃過一絲極為幽暗的淺光,低聲道:“如今的事態可不如母后想的那般輕松......且方才母后為何要變相的承認那傳聞,大臣們知道我是女子后,人心便難穩了?!?/br> 太后卻一臉無謂的模樣,笑容盛極,“這有何妨?只要攝政王不在,這群大臣就跟盤散沙似的,還能鬧出什么動靜來?且你父皇臨終前吩咐你隱瞞身份,也是怕攝政王以你是女子的由頭想方設法奪走皇位?!?/br> “......如今攝政王昏迷不醒,你父皇又說過待威脅一除,皇位已穩,你自可以恢復身份,成為這古往今來的第一位女帝,在史書上留下濃墨重彩的一筆。哀家,也是第一位女帝的母后,當真是光宗耀祖,千古流芳了?!?/br> 顧之澄:......她可不覺得如今皇位已穩,明明是母后將一切都想得太簡單了。 “母后,你總該遲些再說的,如今攝政王昏迷不過數十日,你怎能如此著急?”到了這個時候,顧之澄也忍不住與太后反駁了起來。 太后卻按著眉心,眼底掠過一絲倦色,“澄兒,你在宮中,并不知坊間傳聞已是何等熱鬧,但哀家知道?!?/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