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節
小姑娘眼里蘊著水霧,“真的嗎?” 簡寧溫和笑著點頭,“自然?!?/br> 小姑娘又轉頭看祖母。 簡寧為何要離開簡家一事,根本沒有瞞齊韻和齊夫人。 若換旁人,或許只會覺得她太過離經叛道,可齊夫人出身將門,最是欣賞她這一份果決,見孫女這一個月下來比以往更能表達自己的需求,自然不會反對。 得了簡寧和外祖母的同意,齊韻眼眶雖還紅著,心情卻是松快了許多,又同簡寧拉著說了許久的話,才祖母牽著一步三回頭的上了馬車。 目送著浩浩蕩蕩的車隊走遠,簡寧才轉頭對著一直安靜等在一旁的孟夏笑了笑,道,“走吧?!?/br> 二人并沒有直接去秋山鎮,而是在梁州城里逛了一圈,買了些東西,并不貴重,都是些糖果點心小禮物。 秋山鎮離梁州城并不遠,不過半個時辰的路程,鎮子三面環山,一面為水。從梁州城過去需要渡虞江,渡江費用五文錢一趟。 船是烏篷船,一輛能容二、三人,船夫每日卯時作,酉時歇。 二人到渡口時,渡口停了一排烏篷船,江邊沒什么游人。 簡寧帶著孟夏上了其中一只船,船夫是個三十來歲的中年人,皮膚黝黑,濃眉大眼,長得憨厚老實。怕兩個小姑娘覺得船艙里頭不夠干凈,還特意進去收拾了一番,才讓二人上了船。 兩個姑娘家出門在外,孟夏總是有些擔心,渾身戒備,將簡寧衣服拉得緊緊。 可再看姑娘,卻似對此地、甚至對船夫都非常熟悉。 她安撫似地拍了拍她地手,然后同船夫聊了起來,不一會兒便打聽出船夫姓常。 孟夏呆呆看著自家素來謹慎地姑娘,卻見她一點兒沒有初到人生地不熟的地方時該有的警覺,反而像是回到了家,眼中都是她在簡家時都未曾見過的安心和溫暖。 孟夏愣了一愣,隱約記得上一次見姑娘這樣,還是七歲那年,老爺牽著她的手,說要帶她回家時。 然而回了那個家之后,姑娘眼底便再沒見了當初那份溫暖。 這樣的姑娘,讓孟夏那顆惶惶不安的心也逐漸安定下來。 秋山鎮人口并不多,左鄰右舍之間都很和氣,簡寧前世在秋山鎮養病三年,這兒對她來說,等同于另一個家。 她喜歡秋山鎮的氣氛,這才想要來這兒定居,同常叔聊了許多之后,便開始打聽房子的事。 常叔聽兩個小姑娘要租房子,先是有些驚訝,然后又覺自己這樣似乎很失禮,憨憨笑了笑,還像是有些不好意思,“我們家倒有一套小院子空著,位置不算太鬧,卻也不偏。領居人都很和善,兩位要是不嫌棄,待會我就讓我婆娘帶兩位去看看?要是不滿意,可以讓我家婆娘再給姑娘打聽打聽?!?/br> 簡寧前世租的便是常叔家的那套院子,深知常叔一家皆為人忠厚,自是不會嫌棄,當即笑著朝常叔施了一禮,道,“那便麻煩常叔了?!?/br> 常叔沒想小姑娘這么多禮,忙地紅著臉又朝簡寧回了一禮,道,“姑娘太客氣了?!?/br> 未多久,小船便靠岸停了下來,常叔帶著兩個姑娘下了船。 孟夏看到小鎮的第一眼,便就喜歡上了,也總算明白了姑娘為何要在此處定居。 秋山鎮臨江而建,分流眾多,鎮內隨處可見河道拱橋,烏篷小船。 街邊店鋪、茶肆林立,各色招子隨風搖擺,街道俱是以青石板鋪就,干凈整潔。街上來來往往人群不少,男、女、老、少皆有,孩童們撒開腳丫兒在街上跑來跑去,少女們三五成群嬉笑打鬧,老人坐在街邊喝茶下棋,女人們聚在一起閑話家常,人人臉上都洋溢著笑意。 人多,熱鬧,卻不喧鬧,儼然如一處悠閑自在的世外桃源。 一路碰到不少熟人,見兩個小姑娘跟在常叔后頭,會熱情同她們打招呼,卻不會多嘴多舌問太多讓人尷尬。 常叔帶著二人穿過大街小巷,最后在一處灰瓦白墻的屋前停了下來,朝著里頭喚了聲,“婆娘!” 不一會兒,便聽到一道中氣十足的女聲,“虎子,去開一下門!” 緊接著又是蹦蹦跳跳的聲音由遠及近,聲音停下來后,門便被開了一條縫,一個濃眉大眼虎頭虎腦的孩子探出頭來,看到常叔身后的兩個漂亮jiejie時,忍不住“咦~”了一聲,而后望向常叔乖巧喊了聲,“阿爹~” 兩只烏溜溜的眼睛看著簡寧和孟夏,似很好奇。 常叔拍了拍小孩兒的頭,笑著對簡寧道,“這是我家小子,兩位叫他虎子就可以了?!?/br> 說著,又瞪了虎子一眼,“叫jiejie?!?/br> 虎子一笑,露出缺了兩顆的門牙,“兩位漂亮jiejie好!” 嘴巴倒是甜得很。 前世虎子但凡去哪兒捉了魚蝦,摘了野果,總會抱過來分一些給簡寧。 簡寧也喜歡這孩子,早來時便給虎子備好了禮物,是梁州城和馨齋的松子糖,他最愛的。 虎子得了松子糖高高興興道了謝,又蹦蹦跳跳進了門。 剛進屋,便有一婦人迎了出來,婦人長得微胖,也是濃眉大眼,看到常叔身后的兩個小姑娘難免訝異。 常叔忙解釋道,“這兩個小姑娘是從京里來的,要在這兒逗留一段時日,老幺家那房子不是空著嗎?就想讓你帶倆小姑娘去看看?!?/br> 常叔家的另一套院子在秋山鎮的桂花巷,這條巷子不算太窄,能容五個人并列通過。小路兩邊都是一水兒的粉墻黛瓦,看著干凈整潔,巷子里頭偶爾有貨郎挑著貨擔吆喝著經過。 “喲!常家嫂子!這倆漂亮小姑娘是你家親戚?” 一道明快的聲音在后頭響起。 簡寧回頭,便見一年約三十有六的婦人提著籃子剛好從隔壁院子出來。 婦人皮膚很白,長得細眉細眼,頭發簡單的挽起,看起來很是爽利。 這人簡寧倒是熟悉,姓楊,是個孀居的寡婦。家里三個女兒,都嫁了較好的人家,女婿也都很孝順體貼,總想著把她接過去照顧。然而她卻總嫌在女婿家里沒有在自家住得自在,怎么都不肯去。三個女兒無法,只能作罷。但每個月都會給她送一些補貼過來,再加她也是閑不住的性子,每日在家里做做繡活,日子倒過得很是自在。 楊嬸這個人心腸倒是很熱乎,前世簡寧來這兒暫居養傷人生地不熟,薛宴不在時,也得虧了她的熱心幫忙,才少走了許多彎路。 然而她還有個特點,就是嘴碎,最喜歡東家長、西家短的。什么事情到了她耳朵里,不出半日,便會整個巷子都知道。 簡寧對常叔和常嬸說的是來梁州投奔親戚,結果發現親戚早已去世,回去又實在路途遙遠,才想在這兒暫居。 常嬸心細,也知道楊嬸嘴快,擔心兩個小姑娘在這兒無依無靠的事情傳出去,惹來許多不必要的麻煩,便笑著應道,“我家那口子的遠方親戚,來這兒小住一段時日?!?/br> 說罷,見楊嬸似還想拉著兩個小姑娘說些什么,忙道,“你若有事就先忙,我帶兩個小姑娘去收拾下屋子?!?/br> 楊嬸一個人住久了,難免會覺得孤單,所以才總喜歡找人說話。方才見兩個剛及笄的小姑娘,想到自己那遠嫁的幺女也是這般大,本能想同兩個姑娘說說話。聽常嬸一說,才想隔壁屋子許久沒住人,確實需要收拾,她也不好再打擾人家,便笑著同常嬸告了別。 常家空置的屋子就在楊嬸隔壁,是常叔弟弟的房子,據聞常叔侄子高中后,他們一家便搬到了盛京?,F在侄子在盛京做官,一家人也很少回來,故而就由常叔幫忙在照看。 院子不大,坐北朝南。打開大門,便見同樣用青石板鋪就的小路直通堂屋,堂屋牽頭有兩棵月桂樹,左右各兩間廂房。東邊的廂房可以做廚房和餐廳,西邊的廂房可以作為主仆二人的臥室和書房,堂屋用來會客。 屋子里頭一應家具都很齊全,因為有常嬸時不時來打掃,也很是干凈。 常嬸見兩個姑娘家孤身在外頭,也沒收太多租金,一個月就四百文,再一個月作為押金,并包辦所有官府文書。 收了房租押金,常嬸又幫著兩個小姑娘把屋子仔細打掃了一遍才準備回去,臨走時還不忘叮囑二人,“方才那個嬸子就住隔壁,人其實很不錯,就是那張嘴沒個把門的。你們兩個小姑娘出門在外也不容易,對外就說是我們家遠房親戚,也好叫旁人知道你們并非無依無靠,多少會有些顧忌?!?/br> 簡寧自是知曉常嬸的用意,也很感激,她向常嬸施了一禮,道,“多謝常嬸提醒?!?/br> 孟夏也跟著施了一禮。 常嬸見兩個小姑娘知情識禮,也心生歡喜,笑著道,“想你們一路走來也累了,我便不打擾你們了,若是有什么需要幫忙的,只管去松口巷找我便是?!?/br> 簡寧應好,道過謝,又親送了常嬸出門。 初來乍到,還有許多東西要買,簡寧見時間還早,便又同孟夏去買了好些必需用品回來。 等到把所有都收拾完時,已經是夕陽西下,兩人又忙地洗了鍋碗開始做飯。 不一會兒,四方桌上便擺了一盆青菜雞蛋湯、一疊醬牛rou、一盤大白菜,還有一壺清茶。 孟夏起身想伺候簡寧用飯,卻被簡寧給按了下來,“你先坐著,我有事情要同你說?!?/br> 說罷,便轉身回了西廂房,再回來時,她的手上拿了一個小匣子。 她拿著匣子在孟夏對面坐下,打開匣子從里頭拿出兩份文書給孟夏,鄭重道,“從今日起,你便不用再伺候我了?!?/br> 孟夏愣愣接過簡寧遞過來的兩份文書,又愣愣打開,卻見一份是身契,一份是戶籍。 戶籍上頭的奴籍不知何時竟已變成了良民。 她茫然抬頭看向簡寧,“姑娘……” 昏黃的燈光下,簡寧神色溫柔,她給孟夏倒了杯水,聲音溫和,“這些年,你跟著我受苦了。我不知道自己能為你做些什么,就在離京前求了齊夫人,讓她幫忙去官府改了你的籍?!?/br> 孟夏自幼家貧,從五歲那年被父母以一兩銀子賣到戲園時,她就已經認命了,從來沒敢想自己有朝一日能夠脫離賤籍變成良民。 看著對面笑得溫柔的姑娘,想到姑娘自顧不暇時還在為她考慮,孟夏只覺得鼻尖一陣酸澀。 她何其有幸,能夠跟在這么好的姑娘身邊伺候。 主仆倆來秋山鎮的第一頓飯吃得尤其慢,等到收拾洗漱完時,已經是月上枝頭。 這一晚,躺在熟悉的地方,簡寧心底是前所未有的安寧,睡得也是尤其的香。 *********** 簡寧這邊睡得香,禹州的安王卻是坐立難安。 安王薛瑯是先帝最疼的兒子,他的封地禹州亦是大周最為富庶之地,在他還未成年時,就自己請旨來了禹州,經過三十多年苦心經營,他在禹州的勢力也早已根深蒂固,便是地方守吏也得受他牽制。誰知一道圣旨下來,把他改封到了云州那荒涼之地,他雖有奇謀,又善于用兵,但這這一改封也只能龍困淺水。 薛瑯自是不愿意。 如今見圣上又沉迷丹藥,身體早已虧損嚴重,儲君又還未定,在幕僚的游說下,便生了異心,這才有了前頭拒不服從調令這一事。 他那皇兄得知后,竟也沒有發火,只派了兵部尚書沈昭只身前來游說安撫。 這本是件好事。 沈昭如今雖為兵部尚書,卻并非武將出身,只是一介文弱書生,陛下此舉,無異于在向他暗示妥協讓步。 然而壞就壞在沈昭在他的禹州境內遇到了刺客,身邊侍衛皆被刺客所殺,沈昭不知所蹤。 等到消息傳到安王這邊時,沈昭已經失蹤了足足五日。 安王府的書房里,碎瓷片已經灑了滿地,安王目眥欲裂。 房里的幕僚跪了一地,皆是冷汗涔涔。 沈昭是奉陛下之命前來勸撫安王,最后卻在安王的地盤被刺失蹤,這事不管是誰做的,安王都難辭其咎。若陛下這時發怒出兵,他們怕只有任人宰割的份,一旦反抗,就是謀逆…… “找!掘地三尺也要把他給本王找出來!” “還有兇手是誰!也要給我查!” ******************** 不管禹州那邊是怎么焦急不安,秋山鎮依舊是歲月靜好。 一轉眼,簡寧和孟夏已經來秋山鎮三日了。 雖則簡寧手頭的銀兩已經足夠她和孟夏二十年衣食無憂,然二人都不是那種能夠坐吃山空的性子。既然決定在這兒定居,自是尋一些活計來做一下比較好。 只是前世簡寧在秋山鎮并沒有做過什么活,難免也不大清楚有什么是她可以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