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4節
第五百一三章 石將軍棧道(加更) 但我此時卻不再害怕了,就像一個旁觀者一樣,用盡全力睜大眼睛向下望去。 看著飛逝而過的山巒墓葬,看著下方從一片混沌變成一個點,再由一個小點不斷地變大,我知道,懸崖并不是很深,最起碼沒有林團長說的那樣是個無底洞。 有底就好,有底就有通往昭陵主墓室的通道,我們這次探路,也就有了進展! 但事實總會與我們的想象有所偏差,正當我努力調整重心,想著該如何在接下來落地的瞬間化解墜落的重力時,卻赫然發現自己看到的并非谷底,而是一條凌空的棧道。 我哪里會錯過這個機會? 用盡全力在空中翻了個身,然后腦袋朝下從棧道一旁滑過以后,雙腿猛地向后彎曲,死死地夾住了棧道一側的鐵鏈子,一個鯉魚打挺翻身而上,整個人算是平穩的坐在了棧道上方。 這時我才有功夫仔細地觀察起來,身下說是棧道倒不如說是一座懸空的木橋,兩邊是手臂粗細的鐵鏈,相隔大約半米左右。中間稀稀疏疏的鋪著木板,這些木板很多都腐爛的不成樣子了,上面長滿了厚厚的青苔。 由于棧道承受了我身體絕大部分的重力,原本就搖搖欲墜的木板紛紛變得粉碎,墜落谷底。 隨著啪嗒啪嗒的一通脆響,我不由傻了眼。 之前這棧道雖然危險,但也有棧道的模樣,最起碼還有幾塊木板,可現在……放眼望去只剩下兩條光禿禿的鐵鏈,還有連結它們的一些網狀鐵絲。 這! 我算是體會到了當年紅軍戰士橫渡大渡河時的心酸。 好在那些網狀鐵絲還能牢牢地將兩旁的鐵鏈固定在一起,我調整了下重心后勉強站了起來。雖然稍微一用力,整個棧道都是搖搖晃晃的,但還算能行走,而且我也發現,棧道晃動時鐵絲與鐵鏈碰撞的聲響,在呼嘯的山風吹過時,會產生凄厲的聲音。 這應該就是我們在山頂聽到的哭啼聲了,我想明白后無奈的咧嘴一笑。 身體后方不遠處就是蒼白的山體,可以清楚地看到棧道盡頭是兩尊巨大的唐代將軍石像,它們分別牽引著一道鐵鏈,因此我也知道沿著棧道一直走下去,可能就會進入昭陵。 不得不說,我心底很佩服當年修建昭陵的先輩們,他們竟然能利用懸崖與濃霧做掩護,造成這里是絕境的假象,卻又凌空建造這樣一條直接通往昭陵的通道。 勞動人民的創造力,確實偉大。 感慨之余,我反而不擔心伢仔了,那小子的身手不在我之下,尤其是他在遇到危險時會自動進入瘋魔狀態,豈能抓不住這小小的棧道?如果我沒猜錯,他肯定已經順著棧道進入昭陵腹地了。 如果說到現在為止遇到的一切都有驚無險的話,那毫無疑問,昭陵深處必定步步驚心!平常伢仔遇到危險可能還知道躲避,就怕他陷入瘋魔狀態后無畏的向前。 獨自一人闖進去,一旦他身體機能消耗的差不多了,伢仔也就完了,想到這些,我不再耽擱,迅速沿著棧道向里走去。 但在這種老山羊走鋼絲的情況下,我又壓根走不快,只能邊走邊祈禱伢仔不要沖動。 望山跑死馬,我看著棧道盡頭的山峰并沒覺得有多遠,可走了半天累得氣喘吁吁,再看過去,發現距離好像還是跟之前一樣。 這樣下去可不行,我按開對講機想給老煙匯報一下,可惜這里完全沒有信號,只有刺啦刺啦的電流聲,現在唯一的方法就是放開手腳加快速度追上去。 我看了眼腰間的自動步槍,把它取了下來,然后小跑了起來。 終于,在我一刻不停的追趕下,棧道盡頭越來越近,看著對面越來越清晰地將軍石像,我更加激動了。 但就當我以為可以平安進入腹地的時候,腳下的鐵鏈突然被一股力道牽引著,左右擺動了起來。 此時我距離對面不足百米,真切的看到原本大致上平穩的鐵鏈如同過蛟龍似的翻滾起來,轉眼間我腳踩的地方也開始翻滾。我下意識的蹲下,雙手死死地抓住兩邊的鏈條,努力將身體放平,準備避下風頭。 但下一秒我就驚駭的發現……這股力道竟然是沖著我來的。 它牽扯著鐵鏈翻滾著,也不再繼續向后蔓延,而是死死地盯上了我。 前后棧道上的鏈子都漸漸趨于平穩,只有我身下這段鐵鏈,發瘋般的翻滾著,忽上忽下,左右搖晃,大有一副不將我甩下去誓不罷休的勁頭。 “伢仔,快出來,伢仔!” 危急時刻,我靈機一動,意識到現在自己可以發出聲音了,扯著嗓子朝著棧道前方喊去。 如果伢仔在山上,他應該能聽到。 不知是不是心理作用,隨著我大聲喊叫,身下的鐵鏈似乎消停了一些。 緊接著,下方隱約傳來伢仔的聲音,“長安……我在下面……” 可能是距離太遠,他的聲音被風吹散了,但我還是能大概聽懂。 雖然很疑惑這小子怎么沒有沿著棧道進去,反而去了谷底?不過既然找到了他,我也不那么急著進入腹地了,就問他下面怎么樣,有沒有危險或者什么發現。 但伢仔這聲之后就沒聲音了,無論我怎么喊都沒回應,就像剛才那聲音是幻覺一樣,但我相信自己的耳朵,絕對沒聽錯。 想到他可能遇到危險了,我也不再猶豫,干脆松開手任由身體向下墜落,反正這小子沒事,我肯定也不會摔死…… 只是我下墜的瞬間,余光無意中掃到了棧道盡頭,隱約看到對面山上閃過一道模糊的人影。 難道山上有別人? 我大吃一驚,睜大眼想看的清楚些,可惜身體一瞬間就墜了下去,視線也被群山遮擋。 很快我就看到了谷底,沒來得及做出反應,就一頭栽倒在地上。 奇怪的是我沒有摔倒,反而像掉在沙土堆中,感受到了一絲柔軟。 難道是沙地?我低頭看去,頭皮瞬間用過一陣電流。 這哪里是什么沙地?躺在我身下的赫然是一具骨骼…… 我正坐在這具白骨的胸腔部位,前沿是它的頭骨。 可能這白骨在這里風水日曬的太久了,已經完全腐化,被我一壓直接碎成了齏粉,化成了灰燼,所以才帶給我一股柔軟。 我仔細觀察著此人的頭骨,發現他額頭上有一個拇指粗的窟窿,看來生前受過箭傷! 第五百一四章 突厥古戰場(四更) 近現代以來,中國武術日漸衰退,箭術更是失傳已久,傳說中百步穿楊的神射已經不存在了,現在的人隔著幾十米能射死一只兔子都算高手了,可此人頭蓋骨竟然被人一箭刺穿。要知道人體的頭骨是最堅硬的,堪比磐石,這得有多大的力氣才能做到? 而且看這尸骸腐化的程度,我可以斷定這人至少死了上千年了。 昭陵、千年前的尸骨……我隱隱激動,站起身向四周看去,想尋找伢仔,同時也想找到有關這具尸體的線索。 但這一抬頭,我身上的血液都停住了。 整個谷底密密麻麻的全是白骨! 數不清有多少白骨或蹲或立,或躺或跪地的布滿了谷底,他們身上多多少少都有受傷的痕跡。我身下這具白骨額頭的箭傷算是比較輕的,就我所能看到的地方,就有很多白骨是殘缺的,有的丟了腦袋,有的缺胳膊少腿。 在這些白骨周圍,還有很多已經腐爛了的金屬兵器。 我哪里還不明白,這谷底分明就是一處古戰場。 而且從他們各種各樣的死法不難看出,這根本不是殉葬,而是實實在在的經歷過慘烈的戰斗。 這是哪門子的殉葬方法? 我腦子頓時成了一團漿糊,這可算是昭陵入口,哪個皇帝沒事做會在自己的陰宅前面搞一處慘烈的戰場? 我看著這成百上千的尸骨,心里琢磨著他們的作用以及來歷,不由得有些失神。 這時,左肩膀忽然被什么東西拍了一下,我猛地一顫。扭臉看去,驚恐地看到一條斷臂正在自己肩膀上撕扯著。 “去你娘的?!蔽掖罅R一聲晦氣,一拳將斷臂轟碎,身子向前一傾,腳下發力猛地轉身向身后踹去。卻看到伢仔正拿著只剩一半的白骨看著我,滿臉的壞笑。 “是你小子,真是閑的?!痹瓉硎沁@家伙在嚇唬我,我先是松了口氣,隨后笑罵道。 伢仔隨手將白骨丟到一旁,聳著肩膀說你這么久才下來,我可不是閑得慌。 這理由……我竟然無法反駁,只好讓他別鬧了,問他為什么下來谷底,下來這么久有沒有什么發現? 伢仔推了推墨鏡,淡淡的答道:“不下來怎么知道谷底究竟有多深?” 我都后悔和他一起下來了,這家伙關注的點總是會讓人感到意外,好在伢仔也沒再開玩笑,轉而一本正經的開口:“跟我來,哥帶你開開眼?!?/br> 看來他在下面還真發現了一些東西,我有些滿意的跟過去,一路上不知道有多少白骨被我們兩個踩碎,我只能在心底念叨著罪過,然后跟著伢仔的腳步,把他踩碎的骨灰再踩一遍。 沒辦法,在這破地方不破壞這些白骨的話,壓根就寸步難行。 一邊走著我還一邊環視四周,發現雖然谷底滿是白骨,但靠近山腳的地方還是有些植被的,尤其是半山腰上的部分,還有一些不大不小的樹叢。 這就奇怪了,兩旁本該光禿禿的石山都能綠樹成蔭,谷底卻寸草不生。 按理說這么多骨灰做養料,谷底應該是片綠洲才對。 《星官要訣》中就有過這樣的記載:“凡骨必有木,無木不成河?!币馑际堑猜裨崴勒咻^多的地方就會有植被乃至樹林,而有樹林的地方從來就不缺少水源,正是靠著這樣的定律,守墓人與盜墓者這兩個特殊職業,才能無數次絕處逢生。 事出反常必有妖,我暗自加了小心,正準備叮囑伢仔一番,卻發現我們面前出現了一塊翠綠色的石碑。 準確的說,這不是石碑,而是用上好的翡翠雕琢而成的玉碑! 玉碑十分高大,與燕京的人民英雄紀念碑差不多。 此時我已經不能用震撼來形容自己的內心了,這樣一座碑絕對是有價無市,無論是它本身的價值和歷史研究價值,都能讓它當之無愧的成為國寶。 “別愣著了,去看看背面的文字,估計你會更震撼?!必笞匈v兮兮地說著,我這才回過神。 他說的沒錯,既然正面空無一字,背面肯定有字,唐太宗李世民是一位驕傲的帝王,或許這玉碑記載的會是他一生的功績。 果然,玉碑的另一側密密麻麻的刻著鮮紅色的楷書,記載的內容與我猜的差不多,但上面并沒有像大多數碑文一樣概括出逝者一生的豐功偉績,而是詳細的講述了貞觀三年的一次軍事行動。 隋唐交替時期,北方草原上的突厥部落迅速崛起,并且趁著中原戰亂不斷南下燒殺搶掠,百姓苦不堪言。李世民登基后決定除掉這個大害,于貞觀三年派名將李靖、蘇定方等人揮師出征。 此戰一舉滅亡了東邊突厥,奠定了大唐在世界上的地位。 看到這里我不由得有些感慨,盛唐時期,萬邦來朝,大唐簡直是世界的中心。如今作為一個中國人,我能站在碑前緬懷那段榮光,似乎已經是恩賜。 講述完這次戰爭,碑文卻沒有戛然而止,下方還有一小段話,表示之所以在這里立碑,就是因為唐太宗在這里滅亡了突厥。 “怎么會這樣?” 看到最后,我有些摸不著頭腦了,九嵕山昭陵所在的陜西,自古就是中原腹地,隋唐兩朝統治者又都是出自關隴貴族集團,如果碑文上記載的是真的,那就意味著陜西曾被突厥攻陷過。 這絕對不可能,唐朝實力雄厚,突厥人在邊境偶爾小打小鬧還行,他們敢進犯三秦大地,絕對是癡人說夢。 想到這些,我就對這塊玉碑失去了興趣,因為它記載的信息不真實,自然沒了歷史價值! 伢仔似乎看出了我的想法,指著我們一路走來踩碎的無數白骨道:“或許是真的呢?!?/br> “什么意思?”我看著白骨沉默了一會兒,心里冒出了一個大膽的想法,卻又不敢相信。 古代帝王駕崩后,喜歡把生前最喜歡的東西帶進墓中為自己陪葬,像秦始皇,為了能夠讓自己歸天后還能夠君臨天下,就把三十萬大秦鐵騎一起帶進皇陵,但秦始皇那三十萬陪葬部隊好歹是兵馬俑,而非活人殉葬。 但我們眼前這處谷底中數不清的白骨,每一具都曾是活人。 如果碑文記載的是真的,真相無疑是李世民為了讓后人永遠記住自己滅突厥的功績,竟然在昭陵外圍真實還原了一處戰場。 這也太殘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