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節
書迷正在閱讀:我家大大又掉馬了、煮蛇姑娘、皇后守則、我有六個天涼王破的弟弟、晚風漪、七十年代養夫記、還不過來抱抱我(甜文)、藏起來、丘子墳、當你閃耀時
逛完經過一樓的小吃部時,看見許多人都圍著玻璃柜,或是買點心小吃,或站在旁邊買不起聞聞味兒。 周燕想著要去拜訪隔壁的馬大爺一家,還有高教授夫妻倆,便停下來,把每樣糕點都要了一斤。 近十種糕點小吃,一下賣掉十斤。這樣出手大方的客人可是很少見,一般來說,出現這種客人,要么求人辦事,要么辦喜事兒,否則不會買這么多。 要知道,買十斤糕點,除了要八塊四毛錢,還要七斤九兩飯票。相當于工人三分之一的工資糧票了,沒有這兩樣事兒要做,誰舍得買這些吃不飽的玩意兒。 售貨員也不含糊,拿到錢和糧票后,把寫好的條子和錢票往木板上一夾,“唰”的一下從鏈接收錢處的鐵絲飛去了另外一邊,不多時又飛了回來,上面帶著找回來的零錢。 把零錢遞給周燕,售貨員就手腳麻利的用油紙打包,不是一斤一斤的裝,而是半斤半斤的裝。這年頭不管是求人辦事也好,自家辦喜事也好,買的糕點點心多數是二三兩裝一封,這樣才顯得吃食多,送出去又不心痛。 不過如果客人沒有主動要求弄成二兩一封的話,售貨員一般就半斤一封用光面大紅紙,上面印著糕點圖案和地方高級糕點幾個字。再拿麻繩一系,方便客人拎回家。 周燕把打包好的糕點趁人不注意丟進空間里,又去勞保物資店,買了電燈電線拖把墩布等等日常物件兒。 家里只有客廳有顆不甚明亮的電燈泡,其他房間不是打手電筒,就是點煤油燈,十分的不便。 周燕買了五個燈泡,干脆把所有房間都安上電燈,省得有客來訪,用電不便。 好在牽電線安燈泡這種簡單的事情,只要拉閘慢慢整就行,周燕的屋子是獨立用電,也不擔心拉了閘會影響別人。 待所有事情都辦妥,周燕拎著點心,還有上水村帶來的咸鴨蛋泡菜神馬的,先去拜訪了馬大爺,再然后去了高教授的家。 高教授不在家,是高太太開的門,看見周燕格外高興,還留她在家里吃了一頓午飯,吃完飯又拿了一包紙袋給周燕說:“你表姐喜歡種花,上回問我有沒有北方的紫藤花花種,我就拜托你高伯伯的侄兒去北京的時候問一問。這不,他這次回來給我帶了一大袋種子,里面什么花種菜種都有。我也分不清哪種是紫藤花種,你拿回去給你表姐,讓她每樣試著種種,等大一些分種出來就行?!?/br> 周燕道了謝,把種子收好回到家里,心里嘀咕,高凱歌回南昌市了?上次他在金三角救她一命,她還沒道謝呢。 可要她登門道謝,她心里怎么想都覺得別扭。她還沒忘記六年前,高凱歌當街踹她屁股的可惡事情。 算了算了,他救了她一命,就一事抵一事吧。她不再記恨他踹自己一事,也不主動去找他道謝。以后在南昌市碰巧見著,就當什么事都沒發生,隨便道了謝就當陌生人一樣,各走各路吧。 接下來的幾天,周燕都在打理家里,順便規劃到哪里上班合適。 她現在是初中的文憑,文化程度就這個時代來說,不上不下的?,F在進廠進工作單位,一般就拿學歷和關系說話。 周燕不想進廠做普通女工,主要現在的廠子任務繁重,從早到晚忙不停,所有人覺悟都很高,都以多勞多做為光榮。 甚至女人們還跟男人一較高下,各種粗活累活搶著做,就為得到“鐵娘子”的稱號。那種把自己累成狗的上班程度,是現代上班朝九晚五,輕松辦公所不能比擬的。 而且現在不是年后,工廠一般不會招那種輕松容易的工種活兒,報紙上還大肆宣傳農業大豐收,鼓勵城里人扎根農村的消息,也就是傳說中的“精簡回鄉”。 想想饑/荒年的時候,城鎮餓死了多少人?反觀鄉下人,因為有自己的地,還有山水弄野菜吃,倒沒餓死多少。 國家領導人怕再次發生災難,也需要人們全面建設新農村,這次的精簡回鄉有諸多優惠政策,比如工分比社員們多點,主動精簡回鄉的工人子女,可留兩人在城里成為鐵飯碗永不精簡等等。 這樣一來,周燕多少就有機會進廠里那些稀缺的職位,每天就在市里各大工廠面前轉悠,看工廠門口有沒有貼出大紅紙招工。 如果有的話,她就拿小本子記下上面寫著招工人的工種信息,再回到家里,看有沒有適合自己的職位。 反正她不著急,她有南昌市的城鎮戶口,就算她不上班,每月還可以去街道領二十一斤糧票去換糧食吃。加上她空間里存的糧食,還種在地里的,就算她一輩子不上班,也餓不死。 不過,她也不是那種懶惰之人,前世上班上習慣了,穿到這個時代,又整日在地里和空間里忙活,根本沒有停歇的時候。 這連續幾天空閑下來,她渾身都不對勁兒,總覺得少了點什么。也難怪老天爺把她弄到這個時代,說不定她就是天生的勞碌命,活該享受不了清閑福。 還好南昌市的招工職位還是挺多的,什么木工,電工,印刷工,礦工紡織女工等等。 不過這些工種,要么是技術活兒,要么男人專屬,要么上班時間太長太繁忙,周燕看了許多都不滿意。 這個時候張云蘭跟她說,呂大成所在的鋼鐵廠,廠委那邊要招三個會計,不過要求的學歷是高中以上,要會簡單的英語算數知識,因為他們廠的會計要時常跑公差,去京市上海等等大城市匯報交流,有時候遇上國外的技術專家,需要進行簡單的交流對話。 張云蘭其實一開始想讓周燕去她所在的紡織廠上班的,可一想到廠里那繁重的活兒,紡織廠女工大半都是小學生文憑的,覺得周燕初中文憑在廠里有些憋屈。 而且她知道周燕被南昌市第一重點高中錄取,周燕卻不知道為啥沒去念高中,她也不好過問。 不過在她看來,周燕既然被高中錄取,那她就是高中生了!雖然沒有畢業,可也可以去呂大成的鋼鐵廠試試。 萬一成功了,那可不就找了個鐵飯碗?畢竟這年代的會計,還是一個稀缺工種,既輕松,工資又高,不正好適合周燕的要求? 作者有話要說: 嗯,近兩章要把雪藏的男主放出來,上大熒幕了拉!哈哈哈哈,就是那位高德地圖!想想都有點激動呢…… 第45章 045 對于張云蘭這種近乎奇葩的想法, 周燕深表認同。 雖然她初中畢業, 可她被南昌市第一高中錄取也是事實。即便要在今年八月中旬才可以去高中報到, 但她現在就是高中生身份, 只不過沒畢業而已。 再者, 前世大學畢業做文職的周燕,會計英語神馬的難不住她。這時候的電腦還沒普及, 又不像現代的會計一樣, 各種考證,數據,盤點,在公司銀行來回校對,弄得頭大。這時代只需要把所有錢財支入出等等計算好就行了吧? 這么一想, 周燕頓時信心大增。直接跑去鋼鐵廠,拿招工表。 鋼鐵廠不同于其他廠,鋼鐵廠是國家支持的大企業, 里面的待遇福利都比別的廠條件好, 什么rou票糖票油票都比別的廠里多。一旦招工, 不管是什么職位, 幾乎都圍滿了人,都想進鋼鐵廠上班呢。 周燕擠開一眾擁擠的人群, 把戶口本掏出來給負責招工的人,那人仔細查看無誤后, 從手里拿了一張表格和一支筆給她。 周燕拿著筆,就在招工的木桌上, 唰唰填寫了基本信息,文化程度毫不猶豫的填寫了高中文化,并且在后面括號添加了南昌市第一重點高中的字跡,再交還給那招工的人。 招工的人是個有點禿頭,長的比較富態的中年男人??粗f過來的表格字跡清秀明目,南昌市重點高中幾個字格外打眼。忍不住抬頭仔細打量了她一眼,然后把表格放在一邊,用一盒大前門壓住。 而其他人遞過來的表格,有些壓在煙盒下,大部分都隨手放在一邊,上面就放了一只筆,風一吹全都卷起半邊嘩嘩作響,隨時都有可能被風吹走。 電光火石間,周燕明白了什么,轉頭匆匆跑去了百貨商店。 “大前門怎么賣?” “三毛七一包,要煙票,限購一包?!毕銦煿衽_前,售貨員頭也抬的回答。 居然要煙票,還限購?周燕大吃一驚,不死心的指著其他煙問:“那大中華、牡丹、恒大、光榮、黃金葉……呢?” “都要煙票,都限購?!笔圬泦T不耐煩的抬頭,上下睨她一眼說:“你要是送人,喏,旁邊那個大生產,九分錢一包,限購五包。但是你要是有錢,其他煙也可以不收煙票,價格嘛,得翻三倍,可以買兩包?!?/br> 哦,原來可以不要煙票買。周燕心說,你怎么不早說?我是缺錢的人嗎。當下把柜臺所有品種的煙都要了兩包,連九分錢的大生產都沒放過。 剛才鋼鐵廠招工的那人,明顯把應召的人們劃分了出來。周燕不懂他劃分的標準是什么,但為了以防萬一自己被刷掉,她覺得還是走些后門的好。 別覺得她多此一舉,無論在哪個年代,關系后門遠比實力重要。周燕自覺自己實力沒問題,可架不住人家在后面拉關系開后門啊。 畢竟南昌市好幾十萬人口,幾萬待業青年緊盯著各大鐵飯碗大廠,鋼鐵廠招三個會計,多少人想進去?光報名就要三天,每天不低于上萬人去報名。要在三萬人中脫穎而出,談何容易?所以這個時候,就得人為的努力下。 那個招工的人,雖然沒有表明身份,可就沖他那微凸的肚皮和頭發,還有在這個大部分男人抽大生產的時代,他卻抽大前門煙的做派。 周燕直覺他的身份不簡單,很有可能是鋼鐵廠的領導親自出來招工。這種事情時有發生,主要為了表現親民,沒有領導架子。于是周燕想著,要不讓呂大成送些禮過去了表心意下。 當然,她不會送的很貴重,在這個時代,尤其是這種國家重視的大廠里,私下賄賂被發現是要批、斗大會,甚至吃槍子的。 她只是投其所好,將她手頭的十幾種煙,藏進她拿的十斤紅薯干,五斤花生里。 這樣讓呂大成打著送老家特產的名義,別人就算瞧見,有心想拿這事兒做文章,可人家送的是自己的糧食,又沒送錢又沒送酒,又沒送糖rou那些金貴的玩意兒。你就算舉報,上頭的人頂多過問下,根本不會做其他事情。 畢竟像這種送幾斤紅薯干和花生給領導嘗嘗,討好領導的事兒大有常在。你總不能因為這點玩意兒就把人抓住批、斗,下工作吧,那這領導還當什么個勁兒? 張云蘭很快就傳來口信說,呂大成已經打聽過,當天鋼鐵廠招工的,的確是他們廠里一個領導,是鋼鐵二區的區長方有德。 南昌市鋼鐵廠很大,分三個區廠制造。每個區分工不同,條件待遇也不同。就比如一區廠車間,掌握的是煉鋼的核心技術,所以里面的工人,工資待遇都比其他兩區的工人工資高,自然就比其他區兩個工人牛氣,經常發生一些小矛盾。 當日鋼鐵廠招工并不只是招會計,還有車間技術工和雜工招聘。之所以招三個會計,主要是三個廠區,每個廠區都要平均分配會計做事。 方有德怕其他兩個區長跟自己搶技術工,安插他們自己的親戚神馬的做會計給他使絆子,沒跟任何人打招呼就親自過來招工。遇到合自己心意的,就把報名單另放,等報名篩選名單后,再統一進行考核。 所以呂大成送過去的禮物,除了干紅薯條,花生外,煙被原數送回。 用呂大成的話說,這個二區的區長不是本地人,是京市總鋼鐵廠派過來的,為人還算正直。三個區廠的矛盾,主要是一區和三區牽扯不斷,二區在其中主要起到調解的作用。 這個方有德怕是在京市呆慣了,行為做事都很小心謹慎,所以不接受任何禮。只說周燕有心,回家等信兒,名單篩選過后會貼在在廠門口公布,到時候她去看就成,工廠是不會挨家挨戶的通知的。 周燕隱隱覺得自己沒做白功夫,雖然煙沒有收。但她初次篩選肯定是通過了的,不然方有德何必提醒她去看公告呢。 也就在這個時候,周燕才知道,呂大成的meimei,呂文靜也報名參加了鋼鐵廠的會計考試。 呂文靜如周燕所料,剛讀完高一,就遇上饑/荒,饑荒過去后,高中雖然恢復上學,但是卻沒了高考。 如今呂文靜高中畢業閑置在家,本來是準備等政府單位給她分配工作的。因為這年頭高中大學畢業的人,都是拿著畢業證直接等分配。 可今年不知道怎么搞的,說是要全面支持下鄉務農政策,所有高中大學畢業的人,都沒分配到工作,只讓閑賦在家,等政府消息。 她娘劉秋菊不知道從哪打聽到,初高中大學生要被強制下鄉的消息,擔心她下鄉吃苦,前段時間給她張羅了一個對象,讓她盡快結婚,以免被強制下鄉。 兩家剛訂完親,就聽聞鋼鐵廠要會計的消息,呂文靜就決定去鋼鐵廠試一試。 本來她高中畢業,就算國家不分配工作,她也可以自己找工作。不過她眼界較高,覺得自己是高中畢業,不同于那些初中小學畢業的,不屑于進廠上班。想進機關單位,干那坐辦公桌的輕松活計。 可這個年代沒有考公務員一說,所有機關單位的工作人員都經過嚴格審核,一般人沒點門路是進不去的。 呂文靜連碰幾次壁,心灰意冷的退而求其次,想去大廠的廠委或者工會上班,再不濟,去車間當宣傳員,總會有合適她的。 無奈她未婚夫楊集不同意,覺得呂文靜年紀不小了,又定了親,就該定下心來安心待嫁。等生完孩子,孩子帶到四五歲能獨自忙活了,再出來上班也不遲。 呂文靜想想也是如此,她未婚夫又是鋼鐵廠的技術工,每個月可領三十八塊錢的工資糧票,她每月可以去街道領二十一斤糧票。結婚以后撐上四五年也沒啥問題。 不過當知道鋼鐵廠招會計,轉正后每個月較之其他清閑工作崗位多五分之一的工資糧票福利,呂文靜又動了心思。 未婚夫再好,也抵不過自己手頭有。當年張云蘭的事情歷歷在目,呂文靜可不想跟她一樣,自己啥都沒有,只能靠著男人,受了委屈欺負都不敢開腔還手。 她自認為自己受過高檔教育,盡管這個時候的高中不像現代的高中,英語課程堆滿,是主課?,F在的高中,英語課只是興趣課,一周就上那么兩三節課,考試都沒有英語試題,單純的就是為大學啟蒙而已。 但呂文靜覺得,她讀書一向認真,雖然沒學幾節英語課,但簡單用語她還是會的。 因此充滿信心,不顧未婚夫和家人的反對,義無反顧的報名去了。 劉秋菊嘴上說著不同意女兒去,其實私心底里也覺得那工作好。便打點了不少東西,也讓呂大成送方有德的家里去,只不過結局跟周燕差不多罷了。 看來這個會計職位真是炙手可熱??!連未來親家的女兒都上了。周燕覺得,該讓呂大成、張云蘭跟呂家攤牌了。不然到時候她和呂文靜都考上了一同競爭,抬頭不見低頭見的,多尷尬??! 第46章 046 呂大成知道張云蘭已經沒有了家人, 周燕是她唯一的親人。 聽張云蘭說, 周燕讓他過她們家吃飯, 順便商討如何跟他父母攤牌。呂大成莫名想到當年周燕暴打周道友母子的場景, 還有這些年她資助呂家的糧食, 自己年紀輕輕就在南昌市買房子的事兒。一看就是個本事人,不好惹。頓時有些緊張, 一陣穿衣打扮, 緊張的都有種要去見未來丈母娘的錯覺。 其實吧,周燕見過呂大成好幾次,對他的印象也算極好的,不然也不會得知奶奶跟他處對象,從頭到尾沒說過什么閑話, 任他們處。 這次見呂大成過來,來了個大變樣。衣裳鞋襪都是簇新的,頭發還新剃了個寸頭, 俗話說, 人靠衣裳馬靠鞍。他生得濃眉大眼, 身材高大, 底子本就不錯,這么一收拾, 還真挺像樣的,比第一次見他時, 看上去至少年輕四五歲。一看就是仔細打扮過的。 呂大成這么重視上門來見她,周燕愈發滿意。見張云蘭臉頰緋紅過去給他開門, 把他手里拎的點心糕點遞給她,周燕笑了笑,扭身進灶房做飯去了。 晚飯很豐盛,三合饅頭、炒臘兔,咸鴨蛋,小蔥炒雞蛋,涼拌黃瓜,白米飯,還有大骨頭燉的蘿卜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