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節
書迷正在閱讀:心火燎緣、嬌藏、穿成反派的病美人meimei、佛系修真日常、回到五零年代末、我家大大又掉馬了、煮蛇姑娘、皇后守則、我有六個天涼王破的弟弟、晚風漪
殷長闌微微頷首,道:“如此甚好。爾等須盡心竭力服侍貴妃,朕自有賞賜?!?/br> 門口的交談聲音量不高,但蒲團上垂首跪坐的少女卻已經姍姍地站起身來。 殷長闌看著她低眉抬手的動作,不知為何心中微微一緊。 他的手仿佛自有主張地探了出去,微微用力,門就在他掌下輕易地推開了。 鑌鐵的戶樞轉動時發出微啞的吱嘎聲響。 他從下車進門就始終是溫和的,阿敏被他突如其來的冒昧舉動嚇了一跳,小聲叫了一句“娘娘”。 門內的容晚初微微地蹙了蹙眉。 她靜靜地看了面前的皇帝一眼,略退了一步,屈膝道:“臣妾見過陛下?!?/br> 秀氣而修長的頸子微微彎了下去,少女膚色如白瓷一般膩而光潔,頸后圓潤的骨節因為動作而稍稍凸顯,東珠般流進衣領里。屋內的佛燈和門口的宮燈兩重暖光灑下來,頸根的碎發蒙著光暈微微發顫,像乳鴉蓬松又可愛的絨羽。 她福著身子,姿態平穩而落落大方,聲音甘冽,以至于殷長闌幾乎要以為那一剎那里她的不悅神色只是他的錯覺。 他微微苦笑。 連他自己也不知道自己方才何以會下意識做出這樣的反應。 他向來不是一個孟浪的人,何況面對的還是這位少年天子留下來的后宮。 或許是那一瞬間看著她的背影,不知道為什么,會讓他想起那個會在他出征的時候,一個人跪在佛前撿佛豆替他祈福的小姑娘。 她少年時吃了許多苦,容貌只能算是清秀,即使眉眼間有兩、三分的相似,卻也沒有容氏女這樣,炊金饌玉養出來的好顏色。 他微微斂了思緒,和聲道:“貴妃請起,是朕冒犯了?!?/br> 容晚初微微挑了挑眉。 聽宮人說他把秦氏逐出門外時,她還不敢相信,倘若不是親耳聽到,她至今也不知道皇帝竟然真的轉了性子,竟會對她說出這樣客氣的話來了。 但倘若是真心的客氣尊重,想必也做不出貿然闖門這樣的事來! 她也跟著客客氣氣地笑了笑,道:“臣妾無狀,不知陛下駕臨,有失遠迎。請陛下恕罪?!?/br> 她這樣說著話,明明面上的神態和說話的語調都十分的溫和,但就有一種拒人于千里之外的疏離感呼之欲出,聽在耳中是“有失遠迎”,品在心里卻是“我不歡迎”。 像根刺扎在人的嗓子里,咽不下去又咳不上來,微妙而明白地彰顯著拒絕的態度。 殷長闌微怔。 ——來的路上,他設想過關于容氏女的幾般性情。 趙王說她在家時“嫻靜”,加上她方才禮佛時的沉謐姿態——又或許尋根究底,僅僅是她與阿晚莫名的一點相似,讓他下意識地認為她也是一個性子柔和的女郎。 原來不是。 而且看起來,她似乎也不是多么想見到這位皇帝。 是因為昨夜皇帝在侍寢上的安排讓她傷了面子,還是她…… 他沉吟良久,卻不知為何,始終沒有說出話來。 容晚初不知道他的來意,見他這樣徘徊不定,微微側過頭去,將目光向阿敏身上一掃。 侍女站在皇帝背后的地方,同樣有些猶疑地搖了搖頭。 容晚初眉梢一蹙。 前一世里,升平皇帝只往鳳池宮來過手指數得過的幾回。 每一次都是因為秦氏,又每一次都以頤指氣使為始,冷言冷語作結。 難道這一次又是因為秦碧華? 是他終于醒過神來,愧疚于自己欺負了心上人,或者索性是只有他自己做得,別人做不得,要為秦氏找一回場子? 她索性開口道:“陛下圣駕屈尊到此,不知有何吩咐?” 以容晚初的判斷,皇帝受了她這樣直白的一問,少不得就要耐不住抖出來意來了。 男人卻仿佛是從恍惚中方才被她驚醒一般,先是怔了怔,才啞聲道:“朕聽聞貴妃為國祈福。貴妃意誠心摯,當昭日月,也務要珍重自身才是?!?/br> 容晚初就微微地笑了笑。 這話說得有趣! 她道:“臣妾慚愧,不過是一點微薄之念,偏勞陛下牽掛,臣妾心中實在不安?!?/br> 態度還是平靜,四兩撥千斤的,繞著圈子,卻一點留下話題多說的意思都沒有。 看來只是不大想見到他了。 殷長闌微微抬起眼來,就對上了容晚初似笑非笑的、寒星似的眸子。 也不知道這個皇帝,究竟是怎么把自己的貴妃得罪成了這副樣子。 他忽而有些意興闌珊。 仿佛有什么東西在他眼前,而他卻始終無法抓/住,又或許是他也竭力地伸出手去,而那件東西卻如水中的花影一般,越是觸碰就越是遙遠。 他的視線落在少女的面上。 他不是第一次見到與阿晚容顏若有相似的女郎——他始終沒有納妃立后的那些年里,曾經追隨他平定天下的部屬中,見過阿晚的人,都曾經想盡辦法,搜羅過世間與她肖似的女子,再想方設法地送到過他的面前。 只是他心里的那個人,從來都不在于一張或妍或媸的臉。 或許那一點乍見的恍惚,也只是因為他并不曾想到,這個小皇帝的宮闈之中,也會有一個這樣的女孩子罷。 這樣的距離和關系太過微妙了,而他也不該與這位容氏女生出更多的牽扯。 殷長闌克制著自己的心中的念頭,沒有繼續深想下去。 他微微斂了眉眼,說了句“朕還有事,便不多叨擾貴妃了”,沒有等到眾人行禮相送,就轉過身去,向著來的方向大步離開了。 外間很快就傳來了“圣上起駕回宮”這樣的唱聲。 一向頗有內秀的阿敏也被皇帝這樣莫名的舉止看得有些茫然。 她上前來扶住了容晚初的手臂,一面不由得嘟囔道:“陛下來這一趟是做什么?難道就為了敲打敲打我們,還是來看看您有沒有真的為他念佛祈福?” 容晚初不以為意地道:“他不挑麻煩,便隨他如何?!?/br> 阿敏就抿著唇笑了笑,道:“娘娘說的是?!?/br> 她看了看容晚初的面色,小心翼翼地勸道:“我聽說德妃娘娘、賢妃娘娘那里,陛下都只是使人送了賞賜去,卻肯親自往咱們這里走一趟,可見到底對娘娘是有幾分看重的。您也寬一寬心才好!” 容晚初卻只是不輕不重地看了她一眼,沒有說話。 阿敏笑著微微嘆了口氣,咽下了口中沒有說盡的話,擲了這個話題,問道:“娘娘是仍舊誦一會子經,還是先用些晚膳?” ※ 天子從鳳池宮回來之后,面色就一直不大好。 李盈進門來換茶的時候,腳步都放得輕了又輕,生怕哪一下不妥當觸怒了君王。 大齊朝開國以來,為了防止內監亂政,便是不曾允許內侍識文斷字的,李盈也不例外。他并不認得皇帝手中的書卷上寫著什么字,但他進來兩、三回,皇帝始終握著書靠在椅子里,目光看似落在了書上,視線卻始終沒有挪動過。 他從進門到出去,又要斟茶換水、揀炭撥香,就是再小心,總也有些微響動,皇帝卻仿佛充耳不聞似的,頭都沒有抬過,連坐姿也一動不動的。 李盈屏聲靜氣。 他提著茶壺,向盞中重新續滿了水,又將蓋子蓋了回去,就要仍舊往后退出去。 許久沒有說話的皇帝卻忽然開了口,道:“李盈?!?/br> 大太監被嚇得手都一抖。 他道:“大家,奴婢在?!甭曇暨€有些驚魂未定的。 殷長闌沒有計較他的失儀,他神色有些沉郁,目光悠遠,顯然仍舊沉浸在某種難以甄辨的情緒中。 他問道:“你對容貴妃了解多少?” 作者有話要說: 殷七:我不是,我不聽,都是假的,媳婦我臟了(猛男落淚 第12章 終身誤(3) 這問題問得十分的突兀,殷長闌也很快反應過來,但他卻沒有改口的意思,目光炯炯地望著李盈。 李盈被他盯著,背上很快冒出了汗,斟酌著開口道:“大家,貴妃娘娘同德妃娘娘、賢妃娘娘一般,都是三位大人家中自行遴選出來,得了您的首肯送進宮來的?!?/br> 上首的皇帝似乎輕輕地“唔”了一聲,聲音中聽不出喜怒的情緒。 李盈絞盡了腦汁,猜測著皇帝想要聽到什么樣的答案。 容貴妃…… 他想起那張燈火下如海棠春枕、天香夜宴般的容顏,腦中忽地靈光一閃。 大婚之前,皇帝并不曾親眼見過入宮的三位皇妃本人,不過是傳來一幅畫卷,即使以他一個閹人的眼光看來,那畫工也遠不足以描摹出真人的一分顏色。 昨日的受冊之禮上,皇妃又是嚴妝,面皮涂得紅紅白白,是以陛下竟是直到方才才見過容貴妃的真容。 男人對女人生出了興趣,才想要了解她的身世和經歷! 他雖然沒膽子插手主子之間的關系,但看到天子終于不再一心掛在秦昭儀身上,如今又有了興致去關注其他的嬪妃,自然覺得是件好事,該說上幾句合適的好話才是。 別看他是個閹人,他也知道,這男女之間的情愛,莫過于“憐惜”兩個字。 李盈心里不著邊際地感慨著,面上卻不敢露出來,只試探著道:“奴婢聽聞容貴妃也是個苦命的人。她的生/母是容大人的先夫人柳氏,昔年在生時也是名動京華的好顏色,可惜天妒紅顏,在貴妃娘娘六、七歲上就因病沒了?!?/br> 他說得纏夾不清、不倫不類的,殷長闌卻沒有喝止他,而是搭著手沉默著聽了下去。 李盈就仿佛得到了鼓勵。 他感慨地道:“柳夫人外家不顯,當時貴妃娘娘才那么一點點大,不知道吃了多少苦!幸而容大人是個信人,守了三年妻孝才續娶了新夫人,那時貴妃娘娘也已經長成了?!?/br> 他話語間頗多唏噓。 容玄明是個信人? 殷長闌微微一笑。 看來這位容大人,在常人眼中的風評果真十分出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