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3節
這時候,市面上大家對于馬丁的死議論紛紛,雖說是抑郁癥,但是之前還好好地,甚至還參加一個峰會,怎么沒幾天忽然就自殺了? 這其中肯定是經歷了什么吧? 也正是在這個時候,忽然一個自稱是馬丁密友的人在網上發了一些聲明,仿佛是要解釋一些事情。 “在最后幾天,我沒有和馬丁聊過,但是在之前幾天,我偶爾從他的話語中得到了一些信息,他說他要去東方找一個那個叫夏云的女孩?!?/br> “他說,菲爾茲獎是他一生的追求,他需要去和那個女孩聊聊?!?/br> “而就在他和那個女孩聊完之后,第二天他就自殺了?!?/br> “我不知道這其中,那個女該扮演了什么樣的角色,我只知道馬丁自殺應該是和菲爾茲獎有關,因為只有這個,才是能牽動他的東西?!?/br> “他的抑郁癥,也和多年在菲爾茲獎上郁郁不得志有關?!?/br> …… …… 這個人說了很多,先不管他是不是有意無意在暗示夏云什么,起碼從他的這番話里,群眾們可以得知,這件事和夏云還真的有點關系。 再加上夏云也是這次菲爾茲獎的獲獎大熱門,那這其中的關系就更奧妙了。 “天吶,怎么這件事還和夏云有關了?” “不是,我好奇夏云和馬丁先生談了些什么,雖然不是說夏云刺激了馬丁,但起碼夏云應該知道馬丁為什么自殺吧?” 夏云看到這些言論的時候,她倒不是生氣,也不急于想撇清關系,她其實隱約也大概知道馬丁是為什么自殺,應該還是抑郁不得志的原因。 但是這雖然說和自己無關,卻也不能說完全無關,她還是挺愧疚的。 不過她也知道,自己肯定要站出去說點什么,不然更大的鍋,可能就會一塊一塊往自己身上蓋下來了。 抖料的人,總有自己獲得料的途徑,而新聞媒體為了流量,自然會不斷問有料的人去買料。 而媒體,為了獲得更多的流量和關注,當然是希望事情鬧得越沸騰越好,當然是標題取得越勁爆越好,一切都是為了吸引眼球。 這一天,幾乎很多媒體都開出了這樣的新聞。 “馬丁自殺所欲為何?” “馬丁生前最后一位與之暢談的人,夏云又和他說了什么?” “馬丁和夏云的矛盾,難道真的是因為菲爾茲獎?” “究竟是菲爾茲獎逼死了馬丁,還是夏云間接逼死了馬???” 第136章 大部分的媒體都談不上有什么良心,一般為了點擊量,基本是無所不盡其用。 雖然這件事原本只是在學術界的一個新聞,但是經過媒體的各種潤色加工,就基本上已經傳成了一個社會新聞。 畢竟這件事本身就疑云團團,大家沒人知道真相,只能越傳越離譜。 夏云一直是關注這個事件的走向的,這事情走到現在竟然風頭都轉到自己身上來了,而且這速度之快,讓她不得不做出點反應。 她能猜到這件事被潤色后,肯定會牽扯上自己,只是沒想到會傳得這么無厘頭。 她是逼死馬丁的元兇? 這是不是也傳得太過離譜了。 但是在這個菲爾茲獎頒發前夕的節骨眼上,這么一說,好像群眾覺得還有點可信度。 可是夏云一直認為,即使馬丁真的是因為拿不到獎而自殺,即使自己的那個拒絕真的是切斷了他的最后一絲希望。 她也不會因此而后悔拒絕了他,她會覺得有些愧疚,但是她并不覺得自己做錯了什么。 馬丁本身就是抑郁癥患者,任何別人的一個決定都有可能導致他的一時想不開。 網上,很多人已經在催促夏云出來說明一下事情的真相,“夏云,你如果知道情況,不如出來說一說,大家現在都是一頭霧水,但是我們相信你,肯定不是你逼死馬丁的?!?/br> “對,大家也就是想知道一個真相而已?!?/br> 這件事當然也讓顧曉玲立刻知道了,她十萬火急地對夏云說道:“夏云啊,趕緊去澄清,這件事和你無關,那馬丁是想找你讓你給他讓出名額,你只是合理拒絕了而已,這事情真不賴你?!?/br> 夏云坐在電腦前,手指在鍵盤上打了一串字,打了又刪,刪了又打,卻遲遲沒有想好要說什么。 她看著顧曉玲焦急的樣子,反而是安慰起了她,“mama,你先別急,這件事我還沒想好要怎么說?!?/br> 顧曉玲嘆了口氣,“還能怎么說?當然是該怎么說就怎么說了呀!” “mama,如果我把事情的真相說出去,那么馬丁在世人心中的形象豈不是完全坍塌了?一個資歷足夠的數學家,竟然為了一個名額,而來懇請我這樣的小輩給他讓出去,這樣他死后一生的名聲也是毀了?!?/br> 夏云這番話,也是她的顧忌,死者為大,她不想在一個人死后,去坐實他有污點的經歷。 顧曉玲:“但是……” 夏云接著道:“但是,這樣的話,我就要背鍋,人都是自私的,我不可能去接這個鍋的,你放心mama,我只是在給馬丁找一個借口,能夠減輕他來找我這件事所造成的污點?!?/br> 顧曉玲聽到這里就放心了,自己的女兒當然不可能去做圣母的,她的是非觀明確得很。 在獨自醞釀了一晚上之后,夏云終于把一篇文章給發了出來,發在了自己的博客上。 “我確實在馬丁先生自殺前,與他見過面,但是談話過程很自然,馬丁先生也沒有任何情緒異常,關于談話的內容是以下這幾點?!?/br> 隨后,夏云羅列了他們談話時候的大致內容,包括馬丁對于自己的請求,也說出了這一切的起因,是因為馬丁認識一個在數學聯盟的朋友,那個朋友說了今年會獲獎的人選沒有馬丁。 不過她的用詞和語氣,是將馬丁會做出這樣的行為,歸結于可能和他患有抑郁癥有關。 “一個略有成績的數學家,我相信他并不會主動去懇請后輩的謙讓,所以馬丁先生應該是情緒不太穩定,才會做出這樣的決定?!?/br> “事情的經過我已經說明,再具體的情況,我自己也不清楚了,我知道的只有這么多?!?/br> 夏云在把自己知道的情況都說出去之后,她也等著媒體和廣大網友的反應。 很快,第一波網友的反應也就出現了。 “我就知道這件事和夏云一毛錢關系都沒,你們這些人能別說了嗎,現在的媒體真的是越來越無良了?!?/br> “馬丁這事做的也不地道啊,竟然去找一個新人后輩要名額……” “等等,你們說了半天,我覺得這件事的罪魁禍首明明是那個馬丁的朋友,在數學聯盟工作的人,他偷偷告訴了菲爾茲獎的獲獎名單?!?/br> 看得出,這件事簡直是連鎖反應,從一開始聯盟的名單被透露,到那個人告訴了馬丁,再到馬丁找到夏云,以及最后的結局,這一切都是一環扣這一環。 可惜,那個朋友是不會主動站出來的,做了這種事,肯定怕數學聯盟來問責。 并且,馬丁的家人也出面說了些話,“馬丁生前確實有想要問年輕的夏女士要名額的想法,但是不知道他有沒有去實施。雖然這想法不光彩,但是我們說出來也是不希望有人白白蒙冤?!?/br> 當然,任何時候,人間都不乏一些懷著圣母心態的人們。 他們看到這樣的澄清后,依舊覺得夏云當初如果不是拒絕,可能慘劇就不會發生。 “夏云當初如果答應了馬丁,就不會有這樣的事了?!?/br> “我覺得吧,馬丁的想法也沒錯,夏云還年輕,完全可以讓一下的,夏云難道不能可憐一下這個一生都被錯過的、執著數學的人嗎?” 還有人提出了對夏云說法的質疑,“如果夏云從頭到尾真沒有說過一句刺激馬丁的話,馬丁怎么可能反應那么激烈?” 當然,這些刺耳的聲音,畢竟是少數。 大部分網友,站在公正客觀的立場上,都覺得夏云的說辭完全沒問題。 “馬丁是一個抑郁癥患者,一點小事都能觸動他,你們說夏云刺激了他,有證據嗎?” “現在唯一的真相就是夏云說出來的,她才是真正坦蕩的人。另外那個偷偷告密的數學聯盟的員工,還有那個背后給媒體抖料的人,他們卻不敢站出來,這些人才是真正的小人?!?/br> “我支持夏云,這獎項是屬于她的,她不讓出去沒有任何問題,這件事本來過錯方就是馬丁,是他想動歪腦筋找到夏云讓名額,然后受不了拒絕去自殺,無論夏云說了什么,這件事都不需要夏云負責?!?/br> 夏云本身對于網上那些圣母和質疑的言論,都不打算放心上,因為并沒有其他證據來反駁她。 僅僅是網上打嘴炮,意義不大。 而且,海量的人還是站在她自己這邊的,群眾的眼睛都是黑白分明的。 此時已經是距離菲爾茲獎頒發的前一日了,隨著菲爾茲獎的頒發來臨,世界各地的吃瓜群眾都參與到這件事情里來了,發表了各種看法。 如今,大家最關心的是,出了這樣的事,菲爾茲獎打算怎么頒發? 美國數學聯盟內,大家也在討論這個問題。 “對于馬丁的事,我們都覺得很遺憾,不過馬丁的遺愿如果是菲爾茲獎,我們不把獎給他,可能會被人們詬病的?!?/br> “雖然大家也都被劇透了,今年是不會有馬丁的,但是現在這情況看來,我們也得講點道義?!?/br> 最后,評委會主席便說道:“也是,那不如這樣,今年就額外再多加一個名額,把馬丁給加進去,這樣也算告慰他在天之靈了?!?/br> 這想法,得到了所有人的肯定。 ***** 第二日,菲爾茲獎的頒獎典禮,在美國的數學聯盟大廈內舉辦。 夏云當天早上就坐飛機飛到了美國去了,她不知道數學聯盟會怎么處理馬丁的事,但是猜測可能會把馬丁的名額加上去,畢竟人都去世了,總得給點面子。 到了現場,很多媒體都已經在那兒了,夏云入座之前,還被不少媒體逮住進行了采訪。 這些媒體很多的關注點,都是在馬丁的事件上。 “夏云,請問你對馬丁的事情,是不是覺得很惋惜呢?” 夏云穿著一件很正式的西裝外套和西裝裙,畢竟在這種學術的氛圍下,肯定是要打扮得精英一些。 當然,對于首次登上國際舞臺的夏云來說,她也希望給國外的人留下自己較為專業的印象。 她回答道:“對于馬丁先生的事,我很惋惜,我希望今天主辦方或許能夠給他一些告慰?!?/br> 主持人瞇了瞇眼睛,“你覺得主辦方會嗎?” 夏云的笑容頗為無奈,“我不知道?!?/br> 很快,菲爾茲獎的頒獎典禮就開始了。 之前的一些開幕詞都是千篇一律的,很快就到了正式的頒獎時刻。 主持人在頒獎之前,說道:“這一次的獲獎者,有一位特殊的獲獎者,那就是馬丁先生,雖然他已經離開了世界,但是他的意愿由我們來為他完成?!?/br> 這算是菲爾茲獎主辦方給的一個交代,而這個交代,大部人也算是滿意了,那些為馬丁先生憤憤不平的人們,也覺得稍微可以接受點了。 而后,正式的頒獎典禮就開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