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1節
書迷正在閱讀:我被愛豆全家調戲了、七零俞貴妃馴夫日常[穿書]、歐皇訓寵指南[星際]、愛豆和我,全網最火[娛樂圈]、重生八零學霸小神醫、冷酷戰神奪命仙妻、和薄少撒個嬌、九千歲家的小女兒、高智商大佬穿成豪門廢柴、親一口他的小可愛
當今天子雖然沒有傳承危機,但以兒女來說,確實不多。任何一個孩子,都是珍貴的!而且就算不論這一點,天下血脈外流,這始終不像樣子。 另外,大家也不會懷疑天子作為一個男人的控制欲!如果陳嫣沒有與他生子,也就罷了!劉徹年輕時也不是沒有過未入宮卻保持了一定關系的美人,比如說當初的淮南王翁主… 但有了孩子,就是另一種安置方法了! 相比之下,就算是實打實的利益也不算要緊了!就算陳嫣在外會給劉徹辦事,這又算得了什么呢,另外找個人來辦事就可以了。在其他人眼中,天下人這么多,總有人能勝任這份差事。 并不是所有人都知道陳嫣在她那份產業當中扮演了怎樣的角色。 而在他們這樣的人樸素的觀念里,這個世界上沒有任何人是不可替代得到… 然而,劉徹卻沒有將陳嫣和小朋友接進宮來,這是第一重懷疑…反常即為妖!第二重懷疑則落在陳嫣身上,如果孩子真是天子的,就算天子不強行讓她進宮,她也沒有必要這么多年不回長安??! 主要是沒必要,真的沒必要!孩子都有了,就算沒有名分,也能借此得到更多天子垂憐才是…有些人倒是知道陳嫣根本不在意所謂的‘天子垂憐’,但退一步說,陳嫣回長安總是一件并不需要多糾結的事情吧? 只要前提是孩子是當今天子的。 因為這些反常,大家的態度都很微妙。一方面覺得陳如意小朋友的爸爸是當今天子,大家無法想象有人真的敢在天子的眼皮子底下和陳嫣勾搭上,而且還造出一個孩子來。另一方面又覺得這件事處處透露著古怪,根本不是那么容易猜測到底細的。 說實話,聯想到陳嫣‘膽大包天’的性格,有些人還真的覺得小朋友的父親應該另有其人。當然,主流還是覺得劉徹是小朋友的父親…真可以說是‘喜當爹’了。 而等到孩子進宮一次,吃瓜群眾又等到了新瓜。 坊間傳聞…天子甚愛無憂翁主,遠超諸公主。 哦,無憂翁主是陳如意小朋友的封號。陳嫣帶著小朋友進宮認人,見了王太后,幾位公主(和陳嫣同輩的),還有劉徹。劉徹這個當表舅的還是挺大方的,賜了一個翁主的封號下去,還讓人研究給她一個實實在在的封地,指明了得是富庶之地。 地界上要么有礦,要么商業發達,總之就是那種收入很高的地方。 同時,無憂也是劉徹為陳如意小朋友取的小字。 隨著天子常留‘無憂翁主’于未央宮,大眾更覺得這就是天子血脈了!不然的話,這態度說不通??! 倒不是說皇帝就不能厚待親戚家的孩子了,當初劉啟非常疼愛陳嫣,這一出大家都記得牢牢的呢!如果這時候劉徹再來這么一出,大家也會表示接受良好。只是按照大家正常的思維,如果陳如意小朋友不是天子的骨血,天子不應該是這個態度??! 陳嫣在很長時間里都被當成是劉徹的女人,如果她的孩子不是劉徹的孩子,這在外界來看就是背叛??!雖然陳嫣不是天子后妃,但大家的觀念是不會改的…背叛了天子,就算天子不好對自己這個表妹以及表妹的孩子真的喊打喊殺,事情也不會這樣落幕! 至少這個孩子的存在就是恥辱的明證,天子厭惡還來不及,又怎么會疼愛呢! 有一些比較老派的大臣已經在暗示劉徹不要讓天家血脈外流,讓陳如意小朋友‘認祖歸宗’了,只是劉徹自己知道這是怎么回事,所以每回只當是沒有聽出那點兒言外之意。 這些大臣也沒有辦法,主要是劉徹和陳嫣都沒有表示出劉徹是這個孩子的父親,其他人總不好說他們兩個都是騙子,大家看到的、推理出來的才是真的吧。再者說了,事關皇家血脈的事情雖然嚴肅,實際說來也不是多重要。陳如意小朋友是個女孩子,撐死了是個公主,這又算得了什么呢? 大家也不可能為了這么個孩子去和皇帝死磕… 至于劉徹對陳如意小朋友表現出來的愛護,在外界就有了表面上和實際上兩重解讀。表面上大家都說這是劉徹類似先帝,當年劉啟就很愛護陳嫣,到了無人不知無人不曉的地步,如今看著,倒是肖父了。 實際上,大家心里都當陳如意小朋友是劉徹的孩子,像是對這個孩子十分厚待,封地超過宮中幾位公主,各方面待遇也優厚這類事,只當是尋常。一方面,天子愛重一個公主而已,有些破格,并不算什么。另一方面,大家想到小朋友的媽是誰,都覺得這件事也就是一個‘愛屋及烏’,沒什么好說的。 “昨日朕帶著無憂見了韓嫣,無憂與阿嫣兒時太過相似,看到無憂,朕總是想起少時事?!眲仡H為感慨地與身邊重臣說著話,語氣十分放松隨意。 今天并不是在宮中,更不朝會上的場合,大家都在上林苑,算是劉徹出來放松一把,眾人奉陪。興致很高的時候,一些心腹重臣就過來一起說話了,這個時候的氣氛自然和朝堂上不同。 劉徹身邊重臣心腹不過三四人而已,有文臣也有武將。文臣這邊,當然是此時風頭正盛的御史大夫張湯,還有一個則是鄭當時…鄭當時本身是九卿之一的大農令,主管的是財務這一塊,絕對是個存在感很強的位置,不過劉徹在財務工作方面一直對他不夠滿意,只是苦于沒有合適的人擔當大任,也就只能先把他放在這個位置了。 這也算是‘將就’了,不是鄭當時不夠好,此人為官多年,資歷深厚,劉徹這里也是多有重用了。只是有些事情很難說,不能讓劉徹滿意就是不能讓他滿意,這種事劉徹是boss,當然只能他說了算。 武將這邊也沒的說,正是衛青和霍去病這對舅甥。 說起來衛青和霍去病能在長安出現,這本身就很不容易了…只能說,今年剛剛結束的對匈奴戰役打的很漂亮,特別是霍去病,深入大漠追殺匈奴王庭,戰功可不小。更重要的是,在這之后留下了兩個非常著名的典故。 一個是‘封狼居胥’,另一個則是‘匈奴未滅,何以為家’。前者幾乎成了后世武將的最高追求…只是似乎再沒有人能夠做到了。 相比之下,衛青這一趟要倒霉一些,并沒有撈到太多戰功。這也不是他的錯,只能說站在他的位置上,他已經不能像外甥霍去病那樣‘瘋’了。 不管怎么說,這一場仗后,衛青和霍去病都成為了‘大司馬’,風風光光地反回了長安。特別是霍去病,長安女郎們特別喜歡他,進城的時候滿身鮮花,全都是女郎們拋灑在他身上的。而回來之后,劉徹已經給他準備了大宅和美姬,還讓皇后注意給他結一門好親事。 霍去病身邊自然已經有了美姬侍奉,但驃騎將軍府還沒有真正意義上的女主人呢! 劉徹也是真的喜歡這個侄兒,大概是從這個年輕人身上看到了很多過去自己的影子吧!在諸多后輩之中,格外欣賞和維護他,這是當年的衛青也沒有的待遇…當然,這也可能是同輩和小輩的差別。 劉徹說起昨天帶著陳如意小朋友見韓嫣的時候,神色里面有一些一般人看不懂的東西,似乎在懷念什么。 而說到‘韓嫣’這個名字,霍去病并不了解,在他懂事之后,這個曾經名滿長安的王孫公子早就已經離開長安。而長安又是一座如此健忘的城市,很快就不記得有這樣一個人了。對于韓嫣,她只知道是天子姨父的少時伴讀,曾經很受寵幸。 后來因為舉止不端,與掖庭宮人有染,已經被打落凡塵,貶到了西南邊陲,是近幾年才回長安的?;氐介L安之后也沒有怎么冒頭,似乎已經泯然眾人矣了。 而除了霍去病,其他人都知道韓嫣這個名字的分量,這個人曾經還是在場其他人絕不能得罪的呢…然而彩云易散,一朝跌落也就是這樣了。甚至能保下姓名,也實屬他運氣好! 這個時候見韓嫣,其他人都若有所感——他們從不懷疑陳嫣對劉徹的影響力,但這個時候無疑又提高了一些評價。他們并不覺得劉徹這是想要重新對韓嫣另眼相待!如果真的抱有這種想法,早干什么去了呢? 說的更明白一些,這件事和‘無憂翁主’脫不了干系!而‘無憂翁主’又代表著陳嫣的影響力。 韓嫣此時在朝堂諸位大佬面前只不過是小角色而已,但就是這樣的人卻被天子想了起來,還鄭重其事了一番——這一切只是因為天子在懷念一些東西,而在也和那些被懷念的時光有著不小的關系。 “無憂這孩子,看著比她母親靦腆了不少。不過若是與她相處就知道了,也是古靈精怪的性子…”劉徹說這些話的時候眼睛里是帶著笑意的。 在場幾人之中,衛青心中十分納罕…不同于其他人,覺得陳如意小朋友真的是天子血脈。他前些日子入宮,聽皇后娘娘提起過這件事,當時皇后娘娘語氣斬釘截鐵。 “不可能,那孩子絕不是陛下骨血!” 這樣篤定,以至于衛青都有些驚訝。他雖然也想過這種可能,但覺得這件事太復雜了,是很難實錘的。 “不夜翁主陳嫣…她和別人不一樣,她從不愛陛下。若是沒有男女之愛,陳嫣絕不會與陛下有肌膚之親,孩子就更不可能了?!?/br> 衛青相信自己jiejie的判斷,當年他與名滿長安的‘不夜翁主’不熟,就算隱隱察覺到她的與眾不同,也很難真的去做什么判斷。他的jiejie則不同,足夠了解天子,自然也就足夠了解天子喜愛的女人。 她都這樣說了,事情自然就是如此。 眼前就是那位滿長安都議論紛紛的‘無憂翁主’,她正在小馬駒身上學騎馬呢!其實也就是安安穩穩地坐在小馬馬背上,由人牽著馬兒走兩圈罷了。但劉徹就是覺得很喜歡,這讓他想起了陳嫣小時候學騎馬的事情。 “這孩子比阿嫣當初學騎馬早多了,當時是父皇親自執韁繩來著…其實若不是父皇身子不好,當初父皇是要親自帶著阿嫣馬上奔馳的?!眲刈约阂灿X得很驚奇,這些記憶已經是很久遠的存在了,他從來沒有刻意去記住。但時間過去這么久,他就是能記得很清楚。 明明那個時候做太子,有好多比這重要的多的事情都被忘記了。 只能說記憶是個神奇的存在,總是會在這種時候昭示它和命運、自身選擇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系。 正說話呢,前方傳來一陣馬蹄聲,劉徹及其身邊的人抬眼望去,兩個紅衣女子騎馬而來,身后還有一縱騎士,都是英姿颯爽的女郎…這些都是陳嫣豢養在身邊的女性健仆,有這些人,在外的日子她會方便很多。 是的,兩個紅衣女子正式陳嫣和陳嬌。 陳嬌似乎有些撐不住了,與陳嫣道:“阿嫣!我是再不成了!” 出于給陳嫣面子,她和陳嫣來到上林苑騎馬。打獵不打獵的倒是其次,最重要的是兩姐妹一起散散心。只是她到底不是少女時候了,又不像劉徹常常鍛煉身體,這個時候騎馬顛簸一番,可不是受不住了么! 相比之下,陳嫣的體力要好得多。這會兒陪著陳嬌回來,灑下一片銀鈴一樣的笑聲:“大姐,少時你可是笑過我的騎術的!” 今時不同往日,陳嫣騎馬已經是一流了! 她笑著跑到小朋友身邊,讓自己的馬兒圍著陳如意小朋友的小馬駒打圈圈。差不多的時候才騎馬來到劉徹這邊,打了一圈招呼之后看到了霍去?。骸叭缫獾哪且黄ゼt云倒是要謝謝驃騎將軍了!” 紅云就和陳嫣的第一匹馬‘追日’一樣,都是最好的馬!據說是霍去病的戰利品,一起從草原上帶回來的。見到小朋友第一面,大家都要意思意思給點兒見面禮,他就送了這個。 陳嫣本來沒想小朋友這么早學騎馬的,就因為這個禮物引起了小朋友的興趣,騎馬課程就提前了。 不過提前的程度有限…還是個五短身材的孩子呢,就算這么早學騎馬,也不可能真的下功夫,最多就是像今天這樣,真的就是玩玩。 霍去病看了一眼這個滿長安都在議論的女人,很快又側過了臉:“翁主言重了,不過是一匹馬罷了?!?/br> 這當然是一匹萬金不換的馬,但對于他們這樣的人來說,確實不是什么得不到的東西。 陳嫣看著霍去病,忽然撲哧一聲笑了:“說起來啊…當年我不是說了么,我若是早早有了個女兒,一定會讓驃騎將軍做女婿…” 此言一出,在場有些人卻是心神一凜!現在霍去病早就不是當年剛出生時那個家伎之子了。也不是漸漸成長起來時普通的外戚貴族,而是真正能撐起一個家族的大人物! 即使他還年輕,一般的貴族公子在他這個年紀還沒上路呢! 陳嫣這話的意思很難不讓人想歪,在場的人大概覺得她是想要和霍去病結親,同時也是和衛氏外戚搞好關系?;蛟S對于曾經的陳氏來說,衛氏連提鞋都不配,陳嬌在宮里做皇后的時候,衛子夫還在平陽公主府做歌伎呢! 但今時不同往日,什么都要向前看!眼見得衛子夫成為皇后,衛太子位置穩當,宮外又接連出了衛青、霍去病兩個不世出的將才。這是什么意思,這正是要富貴不知道多少年的意思! 燒熱灶,這誰不會呢! 唯一沒有錯誤理解陳嫣意思的大概是劉徹了,因為他只道陳嫣是怎樣的人。如果陳嫣真的這么在意所謂‘權勢’,她的人生也不會這樣了。 “能說出此言,大概是從沒真正想過讓去病做女婿了…”劉徹說著還搖了搖頭:“你倒是說說看,去病哪里不好了?你竟然是這樣想的——一見便知這是你的笑言!” 陳嫣笑著看了看霍去病,然后又笑了:“冠軍侯、驃騎將軍…這當然是很好很好的,但就是太好了,所以沒必要!我家如意,這一生是要萬事如意、順遂無憂的!若真是嫁了驃騎將軍這樣的英雄,榮耀歸榮耀,卻不會‘如意’又‘無憂’了?!?/br> 陳嫣這話惹得在場幾人都怔了怔。 最后,陳嫣扭頭看了小朋友一眼:“再者,驃騎將軍人也太好了些——這個不好,若是真的做丈夫,定然會忍不住愛慕他深重,這怎么能行?” “世間女兒容易受傷,也沒有多少選擇的余地…怎么能將自己盡數托付!” “說來說去,竟是都在說去病的好話?!眲芈犞紦u頭了:“這樣的評價,朕都沒有過…” 第386章 終南(12) 覺得似曾相識?恭喜您抽中偽裝魔法!再補買一些章節即可解除。 “要死了!差一點兒,仔細你們的小命!” “快快快!” “唉!要是嫣翁主在就好了……” 此時天色未名,天空中只有數顆明星閃閃爍爍。大漢長安,這個龐大帝國的都城還在沉睡當中,宮城之外的一百多個閭里之間安安靜靜。而未央宮溫室殿內兩邊連枝燈已經完全點亮,這些銅質連枝燈華美而有又繁復,每個可有燈盤幾個到三十幾個之多,一經點亮,整個溫室殿仿佛白晝。 宮婢、寺人忙而不亂,此時正嫻熟地安排晨間事務——然而這只是溫室殿主人面前而已,在溫室殿主人看不見的地方,幾乎所有人都行色匆匆。這就好像t臺走秀一樣,前面看到的是美輪美奐、有條不紊,后臺早就亂成一鍋粥了。 就這樣,還有人在不斷催促‘要快些啊’‘再快一些啊’。 沒有人敢反駁,因為他們侍奉的是大漢天下之主,當今的皇帝陛下! 宮室中散發出草藥熬煮之后特有的氣味,一列宦官趨前,每人手上都捧著一只托盤,托盤上或是湯藥,或是餐具,又或者一些點心。 大漢天子劉啟身體不好已經很久了,吃藥是每日都有的,這不必說。至于說點心之類,這也是應有之義。每當要上朝的日子,從天子到臣工,無一不是早早起身。早朝的時間一般不會太短,若是不提前用一些點心,那肯定是不太舒服的。 “陛下…”貼身宦官奉上湯藥。 這是一個穿著玄色常服的中年男子,面容很沉靜而英俊,身上有一種難言的力量感。他或許身體不太好,但淵渟岳峙的氣度讓每一個人不自覺小心翼翼起來。 他的病纏纏綿綿好幾年了,但眼睛依舊銳利——這是一個精神上強健的人,哪怕是不知道的人也會這樣想。 劉啟斂目,單手拿過盛放湯藥的耳杯,一飲而盡?!尽匾宦暥匦侣浠氐酵斜P。他一言不發只是擺了擺手,示意宦官下去。 奉藥宦官立刻退下,另有宦官奉上清水漱口。 等到稍用了一些點心,溫室殿里早已準備好的宮婢紛紛上前,為天子換上上朝用的朝服和旒冕。中間一聲不聞,安靜有序。 等到天子及龐大的天子儀仗往朝會的宣室殿而去,溫室殿眾人才松了一口氣。雖然過一會兒早朝完畢又是一番忙碌,但這會兒總算是可以稍微休息一下了。有地位的宦官和女官可以吃一點兒東西,但底層寺人和宮婢就沒有這樣的待遇了,要趁這個時候重新整理好溫室殿、打掃衛生,以及為待會兒下朝后的‘饔食’做準備。 漢朝一天兩餐,早上的‘饔’和晚上的‘饗’,前者豐盛,后者簡單。當然了,有錢吃的更好一些的,在兩餐之間吃多少加餐,那就沒有人過問了。 但不管怎么說,‘饔食’都是每天最為重要的一餐,準備饔食對于天子身邊的宦官宮婢來說從來都是一項很復雜的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