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4節
書迷正在閱讀:我被愛豆全家調戲了、七零俞貴妃馴夫日常[穿書]、歐皇訓寵指南[星際]、愛豆和我,全網最火[娛樂圈]、重生八零學霸小神醫、冷酷戰神奪命仙妻、和薄少撒個嬌、九千歲家的小女兒、高智商大佬穿成豪門廢柴、親一口他的小可愛
大家并不認同那是同類,所以吃的時候也就沒有心理障礙了。 現在也是這樣,這些原始部落或者和另一些部落有貨物交換,但那是因為經常打交道,不經意間,那些認識的部落也被很大程度上認為是‘人’了,所以可以交易。但是新來興建港口的那些人不同,他們是真正的異族,甚至有著差別很大的長相! 這種情況下,別說掠奪港口的物資了,就算是殺了港口的人作為食物,那也是很正常的。 這樣的困難被寫在海運號的諸多來信中…陳嫣也沒有辦法,她不可能讓非洲港口那邊的人不抵抗…如果真的是那樣,就完蛋了!所以最后也只能按照這些土著人的規矩來。 和他們打仗,打疼他們!當然了,陳嫣手下的人都已經進入文明世界了,是不會吃人的。 因為武器和戰斗策略上的進步,陳嫣這邊基本上能大獲全勝,這就像是當年歐洲殖民者面對歐洲以外的世界時一樣。 贏了港口周邊的部落,這些部落人口原則上就屬于港口了,這就是這個世界的運行法則。正好,港口業需要人手,留在港口做事的人已經知道該怎么做了——等到幾十年之后,港口人口經過兩三代,新出生的人口會徹底不記得曾經的事情,他們也會成為文明世界的一員。 到時候,哪怕華夏本土這邊失去了和一個個補給港口的聯系也不要緊,總會有有人掌握住這些東西,然后維持這條海上商道上的生命線——因為這是有利可圖的! 陳嫣要的不是那些表面上能看到的利益,她要的是她的這套能在她不在這個世界后還能持續施行著自己的影響力(當然了,如果能得到一些利益就更好了,畢竟她要做的很多大事都很貴,這是需要錢才能繼續下去的事)。 然后就是羅馬那邊了,這樣的直接貿易可不是請客吃飯過家家酒,很多事情都需要仔細籌劃。 那些連接東西方的中亞商人,他們走的是小宗貿易,只不過做的人多、次數多,所以顯得總量頗為龐大而已。而貿易這種事就是這樣,小打小鬧的總是很容易,然而一旦牽扯到大宗,無論是買進還是賣出,就是另一回事了。 首先,她得確定自己到時候是‘單干’,還是找到一些合伙人。當然,這個決定并不難做出,找合伙人的事情很快列入了她的計劃當中。 她就算是在天竺建立港口,進出貨物都要在各大勢力之間運籌帷幄。更別提在羅馬了,至少現在的羅馬共和國很強盛,勝過內戰不斷的天竺…而且羅馬離華夏實在是太遠了! 哪怕是在現代社會,地緣也是一個不能忽視的問題,而在公元前二世紀,這個問題只會更加明顯!這樣遠的距離,足夠陳嫣的影響力降到最低了。也就是說,這一切就算真的失控,身在中華大地的她其實也沒有什么好辦法。 所以,她只能在一開始的時候把各項工作給做細,盡量避免將來的麻煩! 既然完全掌控住一切是不可能的,那么找一個靠譜的合伙人就成為她必須要考慮的事情了。嗯…如果說靠譜不靠譜的,不太好判斷,找許多個能夠相互牽制的合伙人也不是不可以。 只不過這樣做可能會把事情變得簡單,但也或許會導向更復雜的局面——說到底,還是東西方之間隔的太遠了,這個距離,發生什么難以預料的事情都不奇怪!畢竟陳嫣無法及時察覺,更無法做到快速反應。 那么該在羅馬找到怎樣的合作伙伴? 陳嫣并沒有去過羅馬,對羅馬的了解僅限于凱撒、屋大維這樣幾個名字,而很抱歉的是,現在的羅馬還沒有這些人。這種情況下,她是不可能將自己的合作伙伴精確到個人的。 她最多就是將合作伙伴的‘成分’考慮明白,是平民派,還是貴族派——當然,這里所說的平民派也不能說是真正的平民了,考慮到如今羅馬人口的組成成分,所謂的平民派倒是更接近于‘小貴族’的概念。 畢竟這些人往往也是有產業、不愁吃喝、有奴隸的公民呢! 又或者通吃…陳嫣比較傾向這個,畢竟在她的印象中,羅馬的平民派和貴族派常常輪番登場,很難說能夠有一方完全占優勢。而且真要說的話,平民派和貴族派也不是完全對立的,該合作的時候還是會合作。 這有點兒像后世某國的兩黨,表面上看起來是對立的,但本質上并無太大差別。 合伙人的事情其實還不是最緊要的,畢竟這個問題非得和羅馬有了聯系,逐漸有了選擇余地才要做,急匆匆地做決定,什么好結果都不會有。相比之下,渠道等問題倒是更值得考慮。 小打小鬧的時候當然不需要渠道什么的,反正東方的商品受歡迎,供不應求,就算是放在廣場上叫賣也不愁銷售??墒浅纱牭刎溸\貨物,就不得不考慮許多問題了。 陳嫣想到這些都覺得腦袋疼,只能暫且放下這些——因為實在有太多部分無法確定了,絕大多數的事情都得等到東西方正式建立穩固的、直接的聯系才能往下做?,F在就開始考慮某些事,到時候計劃趕不上變化也是白搭。 相比之下,將國內的產業布局一番反而有意義的多! 畢竟,到時候大型貿易鋪開,得有貨物才行!而且不只是單價高昂的奢侈品,相對平民化的貨物也得有!不然的話,就算羅馬的老爺夫人們再有錢,也不可能撐得起一個龐大的消費市場。 所以關于到時候海上貿易送過去什么貨,又從西方得到什么,必需要心里有數。 首先就是絲綢,這個沒得說的!絲綢一直都是最有名的東方商品,至于說瓷器,那是很靠后的事情了!現在陳嫣雖然提前搞出了瓷器,但要等到市場培養出來,也不是一時半刻的事情。 陳嫣的打算是,到時候帶一部分優質絲綢上船,另外又增加一部分質量不佳的絲綢。之所以說質量不佳,可能是蠶絲本身的問題,比如柞蠶絲——相比起桑蠶絲,吃其他樹葉長大的蠶吐絲質量都不太好,但是相對而言,不挑樹葉這也是極大地節約了成本! 畢竟大家都給蠶寶寶喂食桑葉,桑葉緊缺的情況也不是一天兩天了。如果是老百姓家小家庭養蠶繅絲,只要家里種幾株桑樹就夠了,但絲紡大量養蠶繅絲呢?每年買桑葉都是一筆很重的負擔了,而且還經常有‘斷檔’的危機。 柞蠶絲、樟蠶絲之類的,質量大有不如,但相比起此時西方流行的其他織物,依舊是很不錯的。到時候生產這種織物,正好可以販賣到西方,給一些消費不起優質絲綢的人… 說起來這也可以算是一種外貿產品了,畢竟國內這種蠶絲是很不受歡迎的,最多的用途是拿來做被子——即使是這種次等蠶絲,普通老百姓也消費不起。而有錢消費蠶絲的人,就不會吝惜多花一點錢買桑蠶絲。 另外,陳嫣還想嘗試著絲棉混紡。這幾年棉花生產發展很快,畢竟棉布相較絲綢便宜了不少,又比麻布舒服不知道哪里去。這種情況下,市場缺口是明擺著的,年年棉花供不應求! 歷史上華夏引進棉花之后,基本上是棉布的出口國,利潤不高,但是薄利多銷…靠著華夏的棉布,給華夏以及周邊許多國家提供了衣被。然而現在情況恰恰相反,每年的商船還要從天竺進口大量的棉布! 利潤也不算高,但天竺也沒有多少可挑選的貨物了,所以每次販賣貨物去天竺,來的都是滿船滿艙的棉布,至于不足價的部分,就由寶石和黃金補足,這些東西天竺還是頗為豐富的。 絲棉混紡之后的布料,一方面比絲綢更保暖,更耐用,另一方面也比粗粗笨笨的棉布更漂亮(此時的棉布確實無他做到精致,更接近后世家織布的樣子,有銅錢厚,不需要漿就很挺闊了)。 這是個很好的想法,就是不知道研究所那邊什么時候可以弄出來。 而除了絲綢這種老牌中堅貨物,船上還有很多其他貨物。比如說糖,這可是陳嫣準備的拳頭產品! 這年頭,不只是華夏大地缺乏甜味,在西方也一樣!因為缺乏糖分,東西方世界分別走向了兩條路。東方這邊選擇了甘蔗,甘蔗制糖興盛一時。而西方選擇了蜂蜜,不是靠天吃飯收割野蜂蜜,而是養蜂。 實際上,古羅馬時期的養蜂已經很成產業了,日后還會發展的越來越好。 這一方面是地域問題,華夏這邊離甘蔗的原產地近,離當時制糖工藝比較先進的印度也近,走上甘蔗制糖的道路算是順理成章。在這一點上,西方世界的運氣顯然沒有那么好。另一方面是緯度問題,或者說還是地域問題。 甘蔗適合在濕熱的環境下生長,華夏地域遼闊,橫闊多個溫度帶,自然也有滿足甘蔗生長的地區。但是西方世界就不是這樣了,很多國家的整個國家都沒有一丁點兒土地適合種甘蔗…這就堵死道路了。 只是養蜂業雖好,卻遠遠比不上甘蔗制糖…這不是兩者味道的問題,而是價格的問題! 甘蔗制糖是很容易做大的,而且這個過程中使用工具也更加容易。事實上,即使到了二十一世紀,養蜂業也有了不少科技產品的幫助,但總體上而言,依舊需要大量人力,遠遠比不上現代制糖業的工業化水平。 投入產出上的巨大差異是會體現在價格上的!糖的價格確實比蜜低很多。 所以原本歷史上的華夏,在宋代甚至更早以前,蔗糖就不算昂貴了。對于普通小民來說,或許依舊是好東西,但待客、過節、有病人時買一點兒,這總不是問題。但在西方漫長的歷史中,甜蜜始終是不折不扣的奢侈品! 蜂蜜降價就沒有成功過! 用糖來進行貿易,陳嫣一點兒都不擔心前景! 而除了糖,還有甘蔗的另一種副產品‘甘蔗酒’,這也是很好的貨物…當然,羅馬的貴族喜歡喝葡萄酒。但問題是,葡萄酒并不是人人都能喝的起的,走薄利多銷的路子賣酒也是不錯的選擇。 然后就是玻璃器、瓷器了…這個時候西方的玻璃器水平還停留在比玻璃珠子稍微強一些,能夠做簡單玻璃器的水平。至于玻璃器的外形、透明度,就實在不能強求了。 就陳嫣而言,手藝精湛的器具可以做奢侈品賣過去,想來會非常受歡迎。至于粗加工的日常用器皿,則可以大宗交易! 至于玻璃板什么的,陳嫣并不想賣,因為大塊玻璃板比玻璃器、瓷器更難解決防震的問題,弄不好久碎了。倒是小塊的鏡子可以試試,這個不可以多賣,在大漢這邊都還是頂級奢侈品呢!在西方當然也要維持住逼格。 每年送一箱子鏡子就夠了,這東西單價高,一箱頂別的貨物幾船了。 另外還有紙張,這也算是最新列入銷售名單的商品——那些西方學者也使用了白紙,并沒有覺得不適應。在知道白紙的價格如此便宜之后,也說過,羅馬的貴族一定不會吝嗇為白紙付賬的。 或許比白紙更便宜的書寫材料就只有紙莎草紙了,但那個的書寫體驗遠遠不及白紙,只要不是實在窮困,都知道該選白紙——而以現如今世界各地的情況來說,真的窮困潦倒的,基本上也沒機會識字書寫。 所以這個問題真的不是問題。 陳嫣還想到了香水之類的產品,當然,這個時候西方世界已經有香水精油之類的產品了,雖然拼質量的話陳嫣并不虛。但也沒必要,能舒舒服服把錢賺了,和別要麻煩呢? 所以主推香皂還比較好,西方這個時候可沒有香皂…而且羅馬人還很喜歡洗澡,泡澡堂,這種清潔用品就更有市場了! 陳嫣想到了許許多多的產品,這些產品一旦確定要走出口的路子,就得現在擴大生產規模了——原本只是供應國內都力有未逮,更別說還要供應出口了,這個時候不增產,到時候貿易如何做的起來? 除了這些國內的商品,陳嫣還想到了國外的產品,比如說印度的胡椒…這個玩意兒現在在西方世界相當受歡迎,被稱為‘黑色黃金’。 事實上,埃及法老時期胡椒就傳到了西方,到如今長盛不衰!而之所以那樣昂貴,也并不是因為本身珍貴,而是中間商賺差價賺的太厲害了! 到時候陳嫣裝船運過去,一方面她把錢給賺了,另一方面也算是豐富西方鄉親們的飲食了——陳嫣之前有嘗試將胡椒移植,但是氣候不對,總是不太成功。她現在想到了蓬萊島,那邊的水熱條件倒是合適! 這樣一來,甘蔗、胡椒、稻米…蓬萊島又可以多一項財源。 第352章 生民(1) 理論上來說, 夏天是最熱的,但是親身經歷過就會知道, 華夏大地上最熱的時候往往是秋天,所以才有‘秋老虎’的說法。這么熱的天氣,又沒有空調,想要專心工作就會成為一件很難的事情。 就陳嫣自己而言, 最熱的時候她都會盡量避免工作, 選擇一個適合的地方避暑。與其在不適合的時間死磕,還不如好好休息、養精蓄銳, 到了氣候舒適的時候一鼓作氣, 把什么都辦的妥妥當當。 只是有些事情太緊急了, 不得不急事急辦, 這才會在這種時候工作。 但這次的事情是一個特例…嚴格意義上說, 為未來的東西方新航路貿易做準備, 這件事并不著急, 就算著急也不會急在一時, 她大可以按照自己原來的習慣, 等到氣候舒適一些了再著手準備。 嗯…可怎么說呢,還是這件事太特殊了,即使陳嫣在這個時代已經做了很多足以改變歷史進程的事情, 這件事在其中也算是重要又特別的!實際上,如果不是這樣, 她也不會在這件事上花費這么多心血了。 而如今, 這件事就快要成功了, 曙光就在眼前,她因此有點兒過于興奮是很正常的。在這種興奮的加持下,做事的積極性是完全不一樣的。相比起平常的‘什么工作,我的理想是不工作’,她甚至帶有主觀能動性,是主動想要工作的。 所以也不管天氣熱不熱了,開始興致勃勃地規劃起這件事來。幸虧冰塊的供應量是足夠的,勉強保證了一個比較舒適的工作環境。 不過,就在她少見地認真工作的時候,意外發生了。 陳嫣最不喜歡的事情之一就是在自己專注于某件事的時候有人來打擾自己,那會讓她有一種被打擾、不能專心的感覺。不同于平常,她樂于見不同的人,給乏味的生活增添一些色彩,這種時候誰來她都覺得煩。 她會想,為什么我的時間自己無法完全地、自由地支配呢? 是的,這個時候有人來拜訪她了…其實說拜訪也不太合適。來的人是劉徹的使者,給陳嫣送了一些長安的土特產,一些象征大過實際的小東西——這些東西的價值是小事,關鍵是其中代表的態度! 這就像是朝堂大臣從天子手中拿賞賜,就算是一張紙,那也是珍貴的,得供起來!這是一張紙的事情嗎?這意味著面子、圣眷,意味著很多根本說不清楚的東西! 只不過這對于陳嫣來說就算是拋媚眼給瞎子了,她是絕對不會被這些東西影響的。 “不只是陛下,嬌翁主也十分想念翁主,托小人帶了一些東西過來…”做使者的人是個宦官,非常討好地朝陳嫣笑了笑。 陳嫣不愛這個時候被人打擾,但是又不得不面對這種打擾??偛荒苴s人走吧! “勞累陛下與jiejie了…”陳嫣客氣了兩句。說實在的,她人在不夜被人想念或許是真的,但今次拿出這個理由,她覺得胡扯成分更大。此時她才從長安離開多久?滿打滿算兩三個月而已! 兩三個月罷了,說的好像半輩子沒見面了一樣,這要陳嫣怎么相信? 她覺得之所以這次劉徹讓人來找她,可能是因為上次她離開的時候走的太匆忙了,劉徹那里肯定有些疑惑。此時派個代表來看看,更多是為了安心。 好不容易打發了長安來的宦官,陳嫣還得花時間準備一些禮物——人家千里迢迢來一趟,還給了她東西,她怎么能沒有表示呢?長安那邊的親朋好友,怎么也得順一些東西回去。 其他人尚可交代手下的人安排,但陳嬌、母親,這些最親的人,這是需要她自己親手準備的。 “這些東西拿下去!”準備禮物的過程中陳嫣是有些不滿的,手下的人拿出來的東西好是好,但根本不合適! 不是金就是玉,這些都堪稱值錢珍寶之物,價值連城呢!然而關鍵是,禮物有沒有用心,一眼就能看出來。陳嫣自己并不缺那些價格高昂的奢侈品,理所當然的,她的姐妹親朋也不會缺。 送一些根本不缺,甚至已經視若尋常的東西…這算什么? 正在陳嫣讓手下的婢女再多多用心的時候,宋飛熊抱著一個箱子走了進來,笑著對陳嫣道:“翁主,瞧瞧這個!” 宋飛熊主管的是研究所,經常是研究所有了什么新成果,都是要拿給陳嫣看看的。有了陳嫣的肯定,想要申請到計劃之外的經費,事情就會變得容易很多。當然,有些半成品也能趁此機會從陳嫣那里獲得一些指點——有些研究進入死胡同的項目,不得已就會試這么一回! 陳嫣在她把小箱子放下之后也湊了過去:“是什么好東西?” 宋飛熊啟開箱蓋給她看,陳嫣看到成品有些懵——看著到是像蠟燭,就是顏色上五彩斑斕一些,而不是蠟燭清一色的白色。如果說是蠟燭,實在不值得宋飛熊跑這么一趟,畢竟那已經是相對成熟的產業了! 除非發現了新的技術,能讓蠟燭制作效率更高、成本更低,不然陳嫣真不知道宋飛熊給她看這個是怎么回事。 難道是覺得白蠟燭顏色太單調了,所以要調各種顏色? 對于這種創意,陳嫣是不置可否的。如果是生產蠟燭的工廠想到這么做,那倒是恰當,但由研究所來做這件事,就有一種殺雞用牛刀的感覺了。想到各個研究項目的人才短缺現狀,這簡直是資源浪費! 宋飛熊卻不知道陳嫣心里活動這么復雜,這個項目是她一直有跟進的,如今拿出成熟的成品,她首先想到的當然是給陳嫣看。至于陳嫣會不會記得這個她提起過的項目,宋飛熊完全沒有考慮過‘遺忘’的可能性。 這并不是宋飛熊的錯,也不能算陳嫣的錯。陳嫣平時經手的事情實在是太多了,根本不可能做到每件事都牢記在心。至于宋飛熊這個研究項目的參與者,她只不過是完全代入了參與者的身份。 有哪個做研究的人不是覺得自己牛逼,自己做的項目牛逼,自己一定能改變世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