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0節
書迷正在閱讀:我被愛豆全家調戲了、七零俞貴妃馴夫日常[穿書]、歐皇訓寵指南[星際]、愛豆和我,全網最火[娛樂圈]、重生八零學霸小神醫、冷酷戰神奪命仙妻、和薄少撒個嬌、九千歲家的小女兒、高智商大佬穿成豪門廢柴、親一口他的小可愛
這只是一個小小風波,并沒有引起其他人的注意,陳嫣也沒有放在心上,依舊陪著眾賓客,把月神這個身份扮演到了底。 一場酒酣之后,宴會已經接近了尾聲。陳嫣也站起身來,拍了拍手,笑著道:“諸位貴客難得來我這苦寒之地,相逢即是緣分,小神也無別物,只有這些相贈了…” 說著,早就準備好的‘仙女’們捧上一個又一個的匣子。陳嫣當著眾人的面打開:“此物乃是月華制成,可堪把玩?!?/br> “??!”眾人隨著陳嫣打開匣子,忍不住驚叫了一聲,彼此看了一眼,然后迅速打開了自己面前的匣子,果然是一樣的東西! 這就是陳嫣今天的重頭戲了。 “這、這是何物!” 這是鏡子,準確的說是銀鏡。 說起這個鏡子,陳嫣真是有一把辛酸淚要說!正經說來,鏡子的項目開的很早,甚至可以說是陳嫣最早的項目之一,但直到最近才完成。這樣的進度當然不是因為有人偷懶,實在是這個不好做??! 陳嫣很早以前就知道鏡子是一門好生意,無論是國內販賣,還是作為出口品,那都是極好的!試問,有哪個女人能拒絕一面鏡子呢? 華夏用鏡子的傳統也算是源遠流長了,最早是以瓦為鏡,不是瓦片,而是瓦盆,瓦盆盛水之后就是一面鏡子了。這種鏡子的好處就是簡單易得,至于其他就不能講究了。 不過正是憑借這種簡單易得,瓦鏡流行了很長時間。后來在銅鏡、黑曜石鏡之類的競爭中,銅鏡取得了勝利,然而即便是此時,瓦鏡依舊流行…畢竟普通人可用不起銅鏡! 事實上,直到戰國末期到秦代,瓦鏡才真正被淘汰…也只是被淘汰,其實民間還是有人在使用。 現在正是銅鏡在華夏的黃金時代,臨淄附近就有大型的銅鏡作坊,生產出來的鏡子已經相當精美了。鏡面平滑晶瑩,至于其他的部分則極盡精巧,運用了各種工藝——如今的銅鏡,是中產之家婚姻嫁娶時必備的一件物品,地位等同于某些時期的三轉一響四大件之類。 不過銅鏡相比起水銀鏡之類,還是差的太遠了,顏色昏黃、光線暗、鏡面氧化的快,所以才要經常打磨。磨鏡子在古代,一直都是某些手藝人的謀生手段。 陳嫣當時想弄出更好的鏡子,本身只是想找一棵搖錢樹而已,并沒有別的意思。但在開發過程中不斷遇到困難,這些困難不僅沒有讓陳嫣放棄這個項目,反而讓她的擰巴勁兒上來了! 非得弄出來不可! 一開始最缺乏的是玻璃板,陳嫣就讓人打磨了一些透明水晶片——這是做實驗用的,等到技術成熟了,玻璃板一弄出來,豈不是就能配合生產? 那個時候陳嫣心里考量了三種制鏡工藝,即所謂的水銀鏡、銀鏡、鋁鏡。沒的說的,水銀鏡是最簡單的,后面的涂層就是錫汞劑,反復試驗幾回就得到了陳嫣想要的鏡子。但水銀鏡也有自己的致命問題,那就是毒性很大,特別是對生產的人很不友好。 與毒性相比,像是水銀鏡不夠明亮,氧化速度比較快什么的,都不算是問題了!畢竟相比起此時的銅鏡,它各個方面都好太多了。 陳嫣在改變工藝和提高工匠防護水平之間猶豫,最終選擇了前者…說到底,她并不缺賺錢的項目,在有選擇的情況下,何必要做那些違心的事情? 銀鏡和鋁鏡,現代普遍使用的鋁鏡首先出局。它沒有什么不好的,唯一的問題是工藝復雜,復雜到了在漢代根本做不了!倒是銀鏡還可以嘗試一下。 陳嫣在中學《化學》教材上學過‘銀鏡反應’,雖然說,只是知道這個反應不一定能制造出銀鏡,但經過嘗試調整,總是能夠的。 銀鏡反應并不復雜,就是硝酸銀加氨水,得到銀氨溶液,然后加入葡萄糖溶液。葡萄糖溶液中的某些成分能夠將銀還原出來,附著到玻璃板上,得到一面光亮無比的鏡子。 這個反應聽起來也不算難,但實際過程中麻煩死人了!可以說各方面都需要前置條件才能完成。 玻璃板要等玻璃作坊起來,能夠生產玻璃板。硝酸銀和氨水,考驗的是化學積累。要不是陳嫣名下產業積極涉足這方面,酸堿打交道越來越多,哪能說要硝酸銀就要硝酸銀,相對純凈的稀氨水更是別想! 還有葡萄糖溶液…其實陳嫣也知道,可以用于還原的溶液應該不止葡萄糖溶液,但是她真的記不起來了!相比起那些化學成分名稱,葡萄糖溶液實在是太好記憶了,以至于她當時還能想起的也就是葡萄糖溶液了。 而想要得到葡萄糖,這可不容易。葡萄糖本身廣泛存在于淀粉當中,用麥芽糊精之類的原料就可以得到…關鍵是工藝怎么搞。陳嫣上輩子沒有做過這個,最多就是記得水解之類的關鍵詞… 嘗試的過程必然不會太順利,這也是為什么,玻璃板都出來這么久了,如今才見到鏡子。有好幾次陳嫣都忍不住想搞水銀鏡算了,只要在安全上面多下點功夫,影響應該不會特別大,歷史上威尼斯的玻璃工匠就是這樣做的…… 然而最后還是堅持了下來… 堅持下來的獎品就是這完美無缺的鏡子…唔,也不能說完美無缺,這鏡子成本還是有點兒高。工藝就不說了,關鍵是這里面用了銀子呢!雖然只是薄薄的一層… 不過其他人顯然不覺得這鏡子有哪里不完美——事實上,所有人已經驚的說不出話來了。 第319章 鶴鳴(9) “我當日怎么沒來觀此盛景?”陳嬌笑意盈盈地擰了一下陳嫣的臉, 一邊笑還一邊搖頭。 她說的是前幾天陳嫣夜宴賓客的事情。 其實陳嫣夜宴也請了陳嬌, 只不過陳嬌那兩日有些風寒,不嚴重,但也不好出門, 最后只能在永華殿養病了。 等到陳嬌完全好了再出來, 才發現外面的天地都好像換了。明明只是幾天沒有和外界聯系, 卻好像錯過了一整個社交季! 最近整個長安貴婦貴女, 都在談論一件東西,那就是‘月華鑒’。鑒就是鏡子, 指的是陳嫣弄出來的那些銀鏡。雖然大家都知道這東西不可能是月華制成,但那時陳嫣這樣說了,大家也就順著取了名字。 再者說了,大家也覺得這銀鏡很配得上‘月華’的稱呼…畢竟是這樣讓人驚嘆的‘小玩意’。 生活在現代社會的人是很難理解一面銀鏡或者鋁鏡對古代人的沖擊的,如果想了解這種沖擊, 可以看一些相關記錄——現代文明進入一些非洲古老族群的時候,鏡子之類的東西都是要提前藏好的。 這是為了防止嚇到這些土著人,就算要適應,也得有一個過程。 在之前已經有人遇到這種情況了, 鏡子、照相機之類的東西,都可以引起這些族群的恐慌。 漢代人不至于蒙昧到那個地步,但帶來的沖擊是一樣的。 此前雖然也有銅鏡等作為工具,但這些工具都不能完美映出自己以及自己所在的這個世界, 而且自然界天然可以當作鏡子用的, 比如說水面, 也不能做到這個。而成熟的銀鏡不同,真的好像是鏡子后面有另一個世界一樣。 這是超出人類已有經驗的存在。 類似的沖擊,估計和真正的全息游戲第一次出現在生活中差不多,經歷者都會目瞪口呆,覺得這是妥妥的‘黑科技’。對于現在的人來說,同樣是驚嘆,很難想象這是怎么弄出來的,怎么會有這樣的存在。 而在極大的震驚之后,大家立刻瘋狂地愛上了這個。 是的,這是個新商品,但它并不需要培養市場…這一點和很多商品都不一樣?,F在有了銀鏡,相比之下銅鏡真的什么都不算了。 這個時候的銀鏡簡直天然就要來做奢侈品——漂亮精巧、新奇時髦,而相比起一般的奢侈品,它罕見的有實用價值。以鏡子本身的功能來說,它確實比銅鏡強太多了。 至于說銀鏡為什么不定位為日用品,而是奢侈品…首先這玩意兒成本就不低,至少不會比一面中等工藝的銅鏡低!雖然以銀鏡的表現來說,這種成本在大家看來已經和白送差不多了,但成本擺在那里就是這樣,在這個銅鏡尚有不少家庭消費不起的年代,根子上就做不到‘日用品’。 當然,隨著生產工藝成熟,生產規模擴大,價格應該能降下來一些。 然而即使是這樣,銀鏡也不太可能真的在短時間內轉成‘日用品’。這就要說到此時的銅鏡作坊了…無疑,銀鏡興起,銅鏡必然會受到沖擊,而此時的銅鏡作坊大多是官方的!準確一些說,少府自己就包辦了很大的銅鏡生意份額。 其他非少府的,也和官方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系。 就和兩千年后的銅是國家的戰略物資一樣,現在的銅也是如此。一方面市場上用銅料造錢,另一方面,許多的地方都要用銅,銅的缺乏從很早以前就開始了,而往后還會綿延,直到現代都沒能解決這個問題。 這個時候雖然私人能夠開銅礦、鑄錢,但除開極個別的大佬外,一般人就算是搞到了銅礦都是保不住的。 銅鏡差不多是此時除了鑄錢以外,用銅料最多的地方了——其他的,如銅器用銅什么的,誰都沒有銅鏡來的多。銅鏡的市場實在是太大了,一面銅鏡用的銅雖然不多,但禁不住數量大??! 這種情況下,銅鏡作坊根本不是一般人玩的轉的!基本上是被少府和一些諸侯王壟斷了(其實都是姓劉的)。 如果可以的話,陳嫣并不想直接和少府為敵。此前陳嫣也有和少府對上的時候,但那是普通的商業問題,沒有陳嫣也有別的商人來分少府的羹。唯有這次不一樣,是真的能你死我活的。 只要陳嫣下定決心,銀鏡取代銅鏡幾乎就是必然,銅鏡今后除了作為一種擺設,就沒有別的用處了。 而這樣一來,銅鏡相關的利益群體都會成為問題——陳嫣倒是不怕得罪人,她的生意做到現在,得罪的人不知道有多少了。只是有些困難她愿意去攻堅,有些問題卻是她也會回避的。 政府層面的問題就是這樣了。 公元前西漢皇室的少府簡直就是一個怪物!他是后世所有國企的集合。這么個存在,資本力量就不說了,關鍵是它打擊對手的手段可以非常簡單粗暴——比如說鹽業,他覺得對手太強了,就可以推動禁止私鹽。 對手販鹽都變成非法的了,這還怎么玩兒? 陳嫣并不是沒有根基的人,但在面對少府的時候她還是會盡力和對方相安無事。這不是慫…好叭,這就是慫,但是慫又有什么問題?真的一頓cao作猛如虎,想想是很美好的,最后的結果卻會是媽賣批。 不得不承認的是,即使是陳嫣有許許多多超越這個時代的東西,她還是要按照這個時代的游戲規則來玩兒——她當然可以選擇讓一切按照自己的規則來玩,但那需要打碎一個舊世界。這聽起來很轟轟烈烈、很蕩氣回腸,但這本質上就是一個摧毀的過程。 古代的農民起義,歷史書會描述地激昂向上,會描述地勢如破竹,會描述打破舊世界后新世界的美好…但很少會涉及到一個關鍵的問題,那就是這本質上就是一個人口急劇減少、社會財富被毀滅的過程。 所以開國之初人口都很少,國家都很窮。 人口少了,人均耕地就夠用了,于是分土地下去,人民安定下來——之后人口膨脹、土地兼并,王朝由盛轉衰,又是人民起義…華夏古代史很長時間就是這么個循環。 陳嫣做不了那個打碎舊世界的人,所以就老老實實地按照這個時代的規矩來吧。 銅鏡本身就不同于其他的生意…或許在現代人眼里,一個鏡子生意能占多少gdp,誰做不是做,用得著這么在意么!但古代不一樣,人們經濟活動中的商品本來就很少,衣食之外,幾乎就沒有什么‘大生意’了。 銅鏡在其中已經算是很重要的成分了! 如果是為了一些不能退讓的生意,陳嫣還愿意嘗試著去對上少府,現在只是為了銀鏡,她是不愿意在這上面消耗自己的人脈的——雖然這樣說很卑劣,但現實就是,真的沒有辦法了,她可以去找劉徹。 她和劉徹做交易,他給自己行方便,陳嫣則回報些別的…陳嫣手上的資源也不算少了,很多朝廷解決不了的問題,不代表她解決不了。對應不同的問題,政治手段和經濟手段是各有優勢的。 然而,問題是如果是別人,劉徹是沒有必要做交易的!他可以以天子的身份命令,甚至可以將這種資源變成自己的。正是因為是陳嫣,所以才會用做交易的方式來做這些事。 從這個角度來說,陳嫣其實利用了自己的優勢——不過她是不會因為這種‘利用’而良心不安,說到底,這個世界的規則本來就不公平!她明明是公平交易來著!只能說,大家彼此彼此。 總之,因為這樣、那樣的原因,銀鏡被定位為奢侈品。這樣一來,至少不會太過沖擊銅鏡的市場——考慮到銅鏡本來就是供不應求,銅料無法滿足銅料生產,大家買銅鏡都是‘搶購’,這種沖擊就更小了。 因為鏡子這種東西不當吃、不當穿,至少在這個時代和民生毫無關系。所以陳嫣對于銀鏡不能普及到沒一個人也沒有太多糾結…如果換成之前陳嫣在主推的棉布,那就不同了,那個時候陳嫣是微利做生意,如果考慮到前期投資,很長時間甚至是虧本的。 更別說棉布的微利對應它占據的資本,實在不算劃算了… 然而即使是如此,陳嫣依舊在大力推廣棉布。這不是因為她知道現在吃的虧將來都能彌補,而是這種織物能極大程度改善民生…她不算是個圣人,但在自己個人生活舒適的前提下,她是很愿意讓這個時代更好一些的。 做不到就算了,既然能夠做到,為什么不去做呢? “這面鏡子送到長安來也不算容易了…我讓人給大姐送到永華殿吧?!标愭虒﹃悑傻恼{侃避而不答,而是指著一面等身穿衣鏡給陳嬌看。 既然‘銀鏡’要當作奢侈品經營了,其價格自然不低,同時產量也實在稱不上高(有意進行了限制)。 然而即便是價格高的驚人,現在的整個長安的有錢人也都愿意為它付錢! 既然都要提升逼格了,陳嫣自然也不提‘買賣’這種事了。鏡子主要走兩個通道出手,一個是聚寶閣,當作是一種會員福利,一個季度長安這邊的聚寶閣有十箱的份額,三箱、三箱、兩箱、兩箱,做四個拍品進行拍賣。 拍到的人不管是當事人自己用、做人情,還是賣出去,都隨意。 另一個就是選定一個有些實力的貴族,作為長安這邊的代理商,一個季度有五箱的份額——陳嫣沒有走一般的銷售渠道,讓東西到店鋪里銷售,而是采用一種更私人的銷售形式。 代理商手下的具體經營者會使用珠寶交易的方法進行買賣——這個時代能夠買珠寶的人絕對是鳳毛麟角,所以做珠寶生意的人很多都不會開店,而是和貴族、大富商家的女眷建立私人關系,做生意的時候直接將貨帶上們就可以了。 雖然都是賣貨,但這種方式就是抬高了貨物的身價…因為市面上就無法見到鏡子了,任何一個想要買鏡子的人首先要找到人脈,找到一個可以給他們鏡子的人。 有些東西很貴,但單純要錢就能解決問題,那怎么都無法提升逼格! 后世不是有些奢侈品弄出了限量版,為什么有些產品得是之前已經買過許多本品牌產品的人才能買?這都是通過提高購買難度的方式提升逼格。做奢侈品和做日用品很多時候是完全相反的…聽起來或許很可笑,就像是一群人錢多的沒出花了,專門折騰自己。但存在即合理,生意人也就是利用某些心理做生意而已。 關于‘鏡子’的銷售,陳嫣已經定下來了,今后或許會逐漸提升產量,但在十年內,基本上不可能將其推向大眾市場了。不過怎么銷售是未來的事情,對于現在的長安有錢人來說,最根本的問題是什么購買渠道都沒有! 唔…其實為這個季度準備的銀鏡已經運到了長安,只不過陳嫣沒有急著讓人放出來。先讓市場更饑餓一些,等到這種渴求到達一個臨界點,到時候再把商品放出來,會更有效果。 當日,來參加夜宴的人都是長安貴族中的精華了,人數大約五六十吧。陳嫣給每人送了一面小圓鏡,就算是劉徹也是一樣的待遇。這個圓鏡大概就是手掌心大小,并不會比后世分餅盒子里自帶的小圓鏡大多少。 鏡子裝飾的很漂亮,鏡柄和鏡子背面都是銀子做的,鏨刻出花紋,上面還鑲嵌了黃金、珍珠、玉石。說實話,這些‘銀鏡’以外的部件成本更高…不過既然已經打算專門賺有錢人的錢了,也就不用在乎這個了。 對于一般人來說,一個商品是十錢還是二十錢,影響很大,他們可以因為這個價差決定買還是不買。但對于有錢人來說,能為一個非必需品花十金的有錢人,花二十金又很難嗎?只要說服他們,讓他們相信這個東西值得這個價就可以了。 銀鏡本身就很有價值了,看到它的人都相信它是寶貝!這樣一來,其他的配件極盡華美,也只是讓購買者更相信這一點而已。而相比起其賣價,這上面的成本實在算不上什么。 這么個小圓鏡被五六十個貴族帶回去之后就成了圈子里的‘傳說’,男人當然不會隨身攜帶這個玩意兒,雖然他們也覺得這個東西很好,很適合拿來‘裝逼’。但對此興趣更大的還是女人們…所以當日來赴宴的貴族,男性貴族回去之后也把鏡子給了家中女眷,或者夫人,或者母親。 小圓鏡體積不大,藏在袖子里日常帶著也很容易。如此一來,大家這些日子各處交際的時候拿出來給別人看就成了一件很容易的事情,其他沒有參加夜宴的人滿足了好奇心,參加過夜宴的人也獲得了極大的優越感。 雙方都很滿意。 這種情況下,銀鏡成為了大家都知道的好東西…人人都想要,然而卻沒有人知道該去哪里弄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