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0節
書迷正在閱讀:我被愛豆全家調戲了、七零俞貴妃馴夫日常[穿書]、歐皇訓寵指南[星際]、愛豆和我,全網最火[娛樂圈]、重生八零學霸小神醫、冷酷戰神奪命仙妻、和薄少撒個嬌、九千歲家的小女兒、高智商大佬穿成豪門廢柴、親一口他的小可愛
“…算了,辯不過翁主…小人認輸…”王溫舒無奈一笑,最終做出了投降認輸的手勢——陳嫣總是這樣,說些聽起來過于跳脫,但仔細想想,又好像沒什么錯的話。一開始王溫舒還會為了這些反常識的‘胡言亂語’辯論,后來發現根本贏不了,自己還會陷入動搖的悲慘處境。 嗯,就是學聰明了,他再也不會試圖去進行不會贏的辯論。 雙腳浸在涼涼的流水中,頭頂一片樹蔭,吃的是冰鎮后的龜苓膏和冰粉。就算是夏天,也變得討人喜歡起來了。 王溫舒不得不感嘆:“天底下最會享受大概就是翁主您了,連皇帝都比不得。天子雖富有四海,可也需要心憂天下。不若翁主,日日都有好吃好喝好招待?!?/br> “你今日就是為了這些閑言?”陳嫣雖然對于自己‘會生活’這點很自得,但王溫舒這樣抓不住重點還是不行的。沒好氣地看了對方一眼,道:“說吧,到底是什么事兒?你非得這么著急來陽陵邑?!?/br> 五月后王溫舒就被派出去繼續拓展泰和系了,當鋪和錢莊看起來已經很不錯了,但在陳嫣看來也不過是搭起了架子!只在第一批重要城市有分號,這怎么行呢?這種類型的生意,越是要形成一個體系,這才能發揮最大的潛力。 不過在此時的華夏(或者說在哪個時代的華夏都是如此),這樣的生意從來都不是單純的生意經!打入地方是那么簡單的事情嗎?每個地方都有自己的地方豪強!陳嫣是過江猛龍不錯,但這些地方上的豪強表面上不翻臉,實際上有的是法子讓她做不下去! 幾乎每一家分號開起來都是一場攻防戰!贏了就深深扎下,輸了就滾出當地!陳嫣布置得當,也有著強大勢力,但也免不了偶爾灰溜溜滾出某地的時候! 王溫舒的能力有目共睹,攻堅著實是強!之前為了保護他,也是泰和系的第一期擴張完成,所以才讓他回來,打算培養培養他,讓他學會保存自己。而現在,他自己靜極思動,鬧著要出去…這段時間最多就是賣點蔗糖,在他看來毫無cao作難度,可把他無聊壞了。 再加上新一期的擴張又要開始了,確實用得上他…所以陳嫣又把他派了出去。 就陳嫣知道的,他應該去了隴西才對。隴西離長安倒是不遠,這里與匈奴和羌部等外族臨近,算是這個時代的邊區了。 邊區是挺危險的,匈奴時不時過來sao擾,經常是劫掠一波。但邊區又確實是貿易發達的地方,以匈奴為主的許多外族,其生產能力都不行,很多需要的物資只能指望大漢,邊區貿易由此興盛。 畢竟,就算是以劫掠邊境出名的匈奴,他們到底能在邊境劫掠多少東西呢?劫掠成千上萬個平民得到的物資說不定都比不上一個商人帶來的!而且這還不穩定!要想獲得穩定供應,保證部落需求,還是得指望商人。 這有些像是近代的商船,這些大海上的商船往往具有商船和海盜船的雙重屬性。遇到可以發橫財的機會,他們并不介意當一回海盜。但正常情況下,他們始終是做生意的商人。 所以隴西這樣的地方辦錢莊和當鋪是相當有利可圖的,更重要的是能完善泰和系的版圖。 只不過這里是敏感地區,又離長安比較近,所以沒有放到第一批攻堅的城市和地區。而現在,第二批擴張開始了,這里自然也就成了頭號目標。 “還不是用人的事!隴西已經辦下來了?!蓖鯗厥媛冻隽艘粋€相當得意的表情——隴西這塊地方因為是邊區,各路牛鬼蛇神就多了起來。軍方勢力大,本地豪強也不好惹,再加上屢屢有來此發財的外地商人…看起來比別處復雜,實際上是更好拿下的!因為勢力多,也就給了他左右騰挪的空間。但不管怎么說,這么快拿下,也能說明他的水平了! “當真!”陳嫣眼前一亮,吩咐道:“將地圖呈上來!” 立刻有人將一份相當原始的地圖送上,別看這地圖原始,在這個時代已經是稀罕東西了!這個時代的地圖堪稱是國之重器!特別是那些山川地理標注的稍微清楚一些的,都是國家秘而藏之,專給軍方使用的! 陳嫣的這幅地圖其實是一副商路圖,山川地理的內容沒有什么,對各處商路卻標的比較清楚。 重要的是,陳嫣讓人用不同色塊涂染了各行政區?,F在這上面插著零零散散的小旗子,凡是插旗了都是泰和系已經拿下了的地方。她的目標就是有朝一日,紅旗插遍每一塊土地! “這下隴西也入吾榖中了!”陳嫣滿心歡喜,又瞅了瞅王溫舒:“記你一功!” “地方是拿下了…可是人手不夠??!”說到這里,王溫舒總算圖窮見匕,湊過來低聲道:“聽說各分號也有一些逐漸歷練出來的學徒…” 陳嫣白了他一眼,當即道:“最多分你五六人,多的別想了!多招些學徒罷!” “翁主也太小氣了罷!”王溫舒忍不住抱怨。他為什么這么著急趕回來?就是怕另一路攻堅的人先有成果,回來將人都都弄走了! 泰和系擴張第二期的規??杀鹊谝黄诘囊?,更不可能讓王溫舒一個人去擴張!所以現階段是兵分兩路…如果進展順利的話,將來兵分三路、甚至四路也不是沒有可能的。 不同路之間雖是同事,但也是競爭關系!搶集團內部的資源是免不了的。 陳嫣所有的事業幾乎都在高速擴張期,而限制這種擴張的最大因素不是資金或者別的什么,而是人手!沒有足夠的人去做相應的事情,這才是最麻煩的! 作坊里需要工人,店鋪里需要伙計,車隊里需要車夫馬夫,另外職業經理人等更稀有的人才就更不要說了!用人問題即使是在兩千年以后依舊是個大問題,更不要說是在此時了! 這個時代農業的低效率讓大量的人口留在土地上,城市人口比例低的可憐。相應的,會各種技能的工人就更少了…此時也沒什么專門學校去培養這方面的人才,大家都是師傅帶徒弟,效率低的發指。 陳嫣確實可以通過少府買到一些工匠,可說實在的,這既不經濟,也不可持續。 此時的奴隸價格,即使是普通大奴也達到兩萬錢一個了!若是有技藝的工人,那就要單獨估價了…技藝精湛的,價格達到幾十萬、上百萬的也不是沒有。 一個兩個可以買奴隸,可陳嫣需要的是一個兩個嗎?她的事業計劃的太大了,她不得不為以后考慮…總之,一直購買是難以承受的。 更進一步說,在有選擇的情況下,她其實并不愿意進行奴隸買賣…比如之前她從少府買入了一些船工,回去之后她就利用現有的船工培養新的船工。船工在這個時代確實是高技術人才,而且比較冷僻,需要買奴隸也是沒辦法了。 最重要的是,這種有技藝的奴隸,一時買賣倒能供應,可長長久久的也是行不通的——這個國家的工匠本就是有數的,身為奴隸的只是一部分,真當是多啦a夢口袋,怎么掏也掏不空的嗎? 陳嫣已經算是人才培養做的比較好的了,特別是泰和系,從最初第一家泰和當鋪開始就確立了嚴密的學徒制。后來發展各項事業,也少不了內部培養人才的機制。但,這些規模都還不夠! 其他內部培養人才的機制其實更像是干部提高班,選拔優秀的員工進行特訓,完成特訓的就可以升職,這顯然只彌補了高級人才的不足,而缺口最大的一塊,其實是于事無補的。 在這一點上,唯獨泰和系的情況好一點,他們的學徒培養制度陳嫣是參考了歷史上的晉商。但這也就是和集團內其他相比,在這個事業高速擴張期,泰和系依舊是缺人! 為什么王溫舒這么著急回來打招呼,還得是親自,就是為了搶人! 但陳嫣可不能因為他回來的早就把新培養出來的學徒都分給他,不說另外一路的主管會不會鬧,就是不會鬧,事情也不能這么辦!到時候另一路主管開辟出來的分號要怎么經營? 沒有人手,難道就讓一群什么都不懂的上? 陳嫣當然可以因為王溫舒立功了而給予應得的獎賞,但這種應該一視同仁的資源,她是輕易不會手松的。 王溫舒還打算磨一會兒,多要兩個人去就好兩分嘛!至于什么都還沒學的新人學徒,招的再多也只能當跑腿的用!等他們當用,還遠著呢! 不過一封從長安來的急報打斷了王溫舒的啰嗦——陳嫣看到這封急報之后露出一個不明所以的表情。 第131章 靜女(2) 要說從今春起什么生意最火, 無論是臨淄的絲綢,南海的珍珠,又或者昆侖的玉石,通通都比不上交通號旗下的‘柘餳’(也就是蔗糖)。這當然是一樣新鮮商品,但甫一出現就成為了眾人追捧的對象! 作為一種甜蜜的調味料, 和蜂蜜差不多,其價格當然不可能與珠玉之類的寶貨比肩, 但正如最好的商品從來不是奢侈品而是日用品一樣。對比起來, ‘柘餳’在有眼光的商人眼中實在是一種太過于優秀的商品了! 從使用上來說, 它是食品一類,消耗量大是必然的。而且作為用來吃的一種, 它的表現足夠好, 只要有條件的, 誰不愿意吃點兒甜的呢?在這個甜味缺乏的時代, 任何一點兒甜都是珍貴的! 從生產商來說,它是可以批量生產的, 這一點已經從交通號口中得知了——這一點很重要!如果把柘餳當成是奢侈品賣,這會是一門好生意, 就如同珠玉買賣一樣。而現在,既然是可以大量生產的,這就說明至少能拉到絲綢生意這個級別! 絲綢生意和珠玉生意, 前者的規模是碾壓后者的! 陳嫣所奮斗的目標也差不多是這樣…而將蔗糖生意進一步做大,做到醋茶生意的地步(畢竟絲綢對于普通人來說還是貴的),她相信可以做到。但可能她很難看到了, 那需要的是整個社會生產力的極大進步。正常的歷史上,也是在宋明時期才開始達到的。 而且是經濟比較好的局部地區才行。 然而不管更高的目標,光只是再造一個絲綢級別的市場,這就足夠激動人心了!新的市場意味著源源不斷的金錢,凡是搶先搶到位置的,輕而易舉就能養肥一個家族。事實上,除了陳嫣,沒有人覺得柘餳市場能成長到絲綢市場的地步,不過在這些人想來哪怕有絲綢市場的十分之一,這也很驚人了! 舊的市場早就被一個個先行者占好了位置,后來進入的就得和人經過激烈的拼搶,贏得人留下來,輸的人黯然退場。成熟的市場生存不易,而且利潤也比較低,新興市場就不一樣了! 沒有什么舊有勢力,正是跑馬圈地的時候!而且利潤還高。只要吃到初期最為豐厚的那一波利潤,靠這個錢做大自身,就能建立起新市場的霸權! 柘餳、柘餳、柘餳,隨著柘餳交易的事逐漸發酵,市場盡管后知后覺,但也確實覺察到了,有一樣了不得的產品誕生了——現在整個商界都在談論柘餳,人走到哪里都能聽到。 ‘柘餳’二字儼然建元五年上半年商界的最熱詞! 只不過大家對‘柘餳’的了解實在是不多,這種甜蜜的、可愛的小東西到底從哪兒來,又是如何制得的?他們可以通過交通號買到柘餳(當然不是人人都能買到,現在的柘餳正火爆,市場上價格翻了數倍,交通號這邊的存貨有限,一直都是限購的),但完全看交通號臉色行事,這些人顯然是不愿意的。 準確的說,他們不想一直做個下游!要知道這可是個新興的大市場,若是一開始扎下根來,未來可就不得了!利益驅使著他們去打聽一切有關于柘餳的消息。 但‘柘餳’的消息可不是那么容易打聽的,倒不是陳嫣的保密技術有多么高超。這里真正的問題在于,這個時代的信息交流實在是太阻塞了!就算沒有刻意保密,某一項技術從一地流到另一地所花的時間也是數年數十年甚至數百年! 在這個過程中如果失傳了也不奇怪。 陳嫣的甘蔗種植園遠在閩越之地,蔗糖的初步加工也是在那里完成的…有幾個人能追查到那兒?而粗加工的柘餳被送到長安之后直接在陳嫣的陽陵邑別館中加工。日后當然會建專門的作坊,但現在不是沒有么! 別館中知道此事的,不是陳嫣的心腹,就是仆傭。前者不會說,后者也沒有什么與別館外界交流的機會。 到現在為止,整個長安的商界不少人都對柘餳興趣很大,但在最開始他們就被難住了——過去都是他們已經熟悉的生意,多少有個下手的地方,可是柘餳他們實在是太陌生了,以至于一頭霧水。 “長安送來的是什么訊息?”王溫舒覺得陳嫣的臉色有點奇怪,也不是不好的那種,就是純粹的奇怪而已,“需不需回避?” 王溫舒平常隨性慣了,但在基本原則上還是很有譜的。 陳嫣搖了搖頭,此事并非不能說,于是將手中的帛書遞給了王溫舒。王溫舒展開后迅速上下掃了一遍,慢慢的,眉頭皺了起來。 “這是怎么回事?” 其實說來也簡單,不知是誰泄露了出去,說柘餳原料其實和石蜜一樣!原料在南越、閩越都有種植。 事情到這里倒還好,因為世上并不缺少聰明人,嘗過石蜜和柘餳的人其實不難看出兩者的相似——石蜜的滋味遠比不上柘餳,而且每次食用之前還得經過一番過濾,真是好一番折騰!但這并不能改變一些本質的口味,此前其實已經有人懷疑兩者關系了。 不過就算被人知道也不算什么,陳嫣甚至沒有隱瞞的意思。 此時長安市面上有實力的商人,有些已經決定派人去到南越、閩越…他們可能覺得柘餳是一種南邊土產,那邊應該已經有制蔗糖的作坊之流。土人也好糊弄,搞到技術應該不難。 他們要么沒想到這樣技術就是陳嫣的,要么就是明明知道,但陳嫣的技術又如何?這又不能攔住人家發財! 此時可沒有專利權(實際上專利權也攔不住山寨),各家倒是會保守各自秘方??墒侵灰孀銐虼?,多的是人愿意突破層層阻礙,去竊取、強占,甚至搶劫某種技術! 若陳嫣沒有如今的地位,她弄出這個蔗糖制成技術,想到的絕不是悶頭生產!而是制造出樣品,然后賣給感興趣的土豪——匹夫無罪,懷璧其罪!這是自古以來就明了的道理。 現在真正的問題是,少府找上門來了! “少府什么意思?”王溫舒擰住了眉頭。 “能有什么意思,不過是想建一座柘餳作坊,所以找到了交通號?!标愭搪唤浶?。 其實想要搞柘餳生意,有一條再清楚明白不過的線——蔗糖是交通號從外地運來的,別人不了解的底細,交通號還能不知道嗎?就算交通號不知道,至少人家知道柘餳作坊在哪兒吧? 只要帶路,接下來就是少府的事情。 少府的厲害不用多說,放在陳嫣那個時代,大約就是所有國企的集合體。能量有多大,心里掂量掂量就知道了。 更何況如今是皇權社會,少府一手握著‘皇權’,一手捏著‘資本’,可以說是所向披靡!到了地方上,‘買下’個柘餳作坊,將其消化,然后少府像在臨淄經營多家織廠一樣,大面積鋪開柘餳作坊,這有什么難的? “這可是長熟了的桃子被別人摘下,翁主甘心?”王溫舒看出陳嫣的平靜,反問道。 蔗糖生意確實不是陳嫣最看重的生意!到現在為止,陳嫣有兩個最看重的生意,一個是泰和系,另一個就是交通號!至于其他的,即使再掙錢,在她這里都不算看重。 有的時候賺錢確實很重要,但一門生意的地位真不單純由賺錢來決定。就好比后世的一些重工業,論賺錢能力比新興行業,比如互聯網什么的,那真是差多了!而且往往還是重資產。但對比重要性,后者真是不能和前者相比! 后者遇到一點兒事兒,垮了就垮了,沒什么人在意??墒乔罢?,甚至會引來國家扶持,其意義決然不同。 陳嫣很清楚,只要擁有泰和系和交通號,原則上她可以盤活任何一門生意!哪怕她失去所有,只要這兩個基本盤留下,都能以此為骨架,孵化出一門新的好生意。 其他的生意都得依托于泰和系和交通號!這種關系有些像后世的騰訊集團,qq這款產品對其他產品的意義。正是有qq導流,于是騰訊集團能夠在學走別家的產品,然后超越別家產品。 但這不是說蔗糖生意就不重要了,相較于其他的普通生意,陳嫣又是比較看重蔗糖的。 這些年陳嫣倒是憑借自己超越這個時代的眼光弄出了不少好產品,如柿餅,如絲線(烘繭法解決了蠶繭保存的問題,所以她能在人家都沒有絲的時候依舊賣絲),另外還有許許多多其他的商品,市場反響都是超好的。 蔗糖生意相較于其他生意是有其優越性的,其他生意很難達到蔗糖的市場規?!獮槭裁船F在的長安商界為了蔗糖快要瘋掉了,原因就在于此了!這畢竟是一個大市場??! 對于這個時代來說,這是最好的商品之一——這還是一個生產力很不發達的時代,不是說東西越精貴就越好,得契合這個時代才行!現代的好東西多了去了,但大多數在這個時代也就是個奢侈品而已! 普通民眾買不起的商品,又有什么意義? 蔗糖既有市場規模,此時的人又非常愿意消費,這一點上和‘鹽’差不多。只比‘鹽’差一點點兒…畢竟人不吃鹽不行。 這樣的完美商品,即使是陳嫣也弄不出幾個了… 陳嫣卻并沒有因此改變神情,只是看了王溫舒一眼,輕描淡寫道:“看著罷!” 少府的人確實找上了交通號,這份帛書正是交通號的人從長安傳遞來的。 “這交通號辦事怎么如此拖沓?”一個長著一對招風耳的青年男子有些不耐煩了。 這是又過了兩日,少府的人再次找上了交通號在長安的辦事處。這一次不同于之前只是告知一番,而是要交通號將知道的說出來——至少要帶著少府人員去到柘餳作坊的所在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