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節
書迷正在閱讀:我被愛豆全家調戲了、七零俞貴妃馴夫日常[穿書]、歐皇訓寵指南[星際]、愛豆和我,全網最火[娛樂圈]、重生八零學霸小神醫、冷酷戰神奪命仙妻、和薄少撒個嬌、九千歲家的小女兒、高智商大佬穿成豪門廢柴、親一口他的小可愛
也就是日后,土地資源越來越珍貴了,大家才發現豬還是圈養起來最好!和牛羊一樣要牽出去放風吃草不同,豬對環境的要求最低了!放豬的事才越來越少。 為了生活,公孫弘連又臟又臭,備受歧視的豬倌都做過,還在乎一點兒自尊心?要知道此時的養豬常常和廁所有關!豬除了放出去,平常就關在廁所里,吃的是什么就不用說明了! 很多人不理解明代以前為什么豬rou是劣質rou,有錢人都不愿意吃,還當是古人矯情(明明豬豬那么好吃?。?。其實根本不是那么回事兒,按照此時的養豬環境,豬rou非常臟,rou質也很差! 醫書里說豬rou有毒,雖然有一部分是醫家的臆測,但有一部分其實是說中了的! 養豬真的是底層職業中的底層職業了! 公孫弘這段經歷倒是有點兒孟子‘天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勞其筋骨,苦其心智’的意思了。 若是一般人,就此庸庸碌碌生活,那就不值得說了!而公孫弘這個人和別的豬倌不同在于,他始終沒有想過會當一輩子豬倌,一直都有思考怎么改變自己的命運。 最終他選擇了‘讀書’! 從前的他只做過小吏而已,小吏會幾個字就行,而且還是相對簡單很多的隸書!真要說正經做學問,那是沒有的。 也就是說,他四十多歲的時候才開始讀書!而此時首先擺在他面前的就是學什么!諸子百家,每一家的學問都很好,學哪一家呢? 一般人或許會想哪一家的思想更合自己心意,但公孫弘沒有想過,他只是選擇了最有利于自己的選項——一個曾經犯過罪,現在正在做豬倌,已經四十多歲的男人,除了一顆百折不撓、不愿放棄的心,還有什么本錢去做別的選擇呢? 首先那些‘非主流’的學術門派就不用考慮了,縱橫家、名家、小說家…甚至墨家,先不說這些學派能不能接受他,就說入了這些學派將來的前途在哪里,這就是個大難題了! 公孫弘考慮的就是幾大顯學…說實在的,此時他最先想到的是道家和法家。道家黃老派正當政呢!好不好?當然好啦!法家也不錯,似乎無論是哪個學派當政,最終也無法完全甩開法家,即使當政的學派和法家有仇——很多具體的事務還真就只能交給法家的人去干! 但問題是公孫弘沒有門路去投靠道家和法家! 道家就不必說了,黃老派的眼睛都長到頭頂上去了!他們一向走上層路線,收的學生也大多有出身有來歷。偶爾有個把平民弟子,那只能說明人家真的優秀,而且運氣很好。 就公孫弘這種,家里一文不名,早年間自己是個獄吏,現在更是在做豬倌,兼年齡在四十多歲了。道家的門檻都邁不過去! 法家…法家雖然比道家親民很多,畢竟法家的人大多是實干家,英雄不問出處的習氣是很重的!實際上很多法家干吏都是小吏出身??墒?,即使是這樣的法家,對公孫弘這種學生也是敬謝不敏的。 躊躇再三,公孫弘選擇了儒家。而儒家又以公羊學派比較有實干精神,最對公孫弘的口味,所以他開始治《公羊》。 儒家對收學生是最能放開口子的,所以這些年在民間的影響力也是逐步加大的。即使是公孫弘的出身,也沒有成為他求學的阻礙! 一開始是一邊做豬倌一邊自學,后來為了更好的學習,便搬到了臨淄——這里可是學術的中心!無論是高水平的老師,還是志同道合的同窗都是極容易找到的。 如今他也治學十多年了,因為刻苦,也因為頗具天賦,在認識的儒生圈子里算是小有名氣吧。 不過真的也就是小有名氣而已,因為他起步實在是太晚了! 他若是個二三十歲左右的青年人,學了十多年有這樣的成就,那倒是能讓眾人側目,并且對他的未來寄予厚望。但他的年紀…再想想此時的人均壽命,不是人人都能做姜太公的??! 公孫弘卻像是不知道其他人的‘可惜’一樣,始終只是照著自己的想法做事。 奔波于生計之余,其他的時間幾乎都花在了讀書上。他沒有一個固定的老師,但因為儒生們從來不介意有后輩來請教學習,所以他等于是哪一個儒家名士那里都聽過課,請過問。 不過非要說哪一位儒生那里去的最多,那必然是胡毋生了! 不緊不慢地回到家中,公孫弘先是恭恭敬敬地向自己的繼母請安——他在圈子里很有名氣的一個原因就在于這里了!如今他父母都已去世,只有一個繼母,而他侍奉自己的繼母十分孝順。在這個以孝治國的時代,這本身就是一筆很大的資本! “這兩條魚拿去,一條養在盆中下回食,一條煮成魚羹?!睂⑹种械聂~和高粱米交給妻子,公孫弘還不忘叮囑。 正說話時,外面忽然傳來敲門聲。打開門一看,公孫弘微微有些驚訝:“秦兄如何來了…快請進快請進!” 來者卻搖了搖頭,他并不是沒有眼色的人,他和公孫弘之前就認識,所以知道他家生計頗為艱難!他若是留下,少不得得添上好菜好飯食!他自己也是普通人家出身,知道這些事的難處,所以能體諒一二。 只是道:“公孫兄不必忙了,老師還在家中等著我呢——我這是奉老師之命,來請公孫兄的!” “老師有一件事要同公孫兄商議,若是公孫兄明日有空便去一趟老師那里吧!” 說著又壓低了聲音:“就算是沒空,也去一趟,這可是件好事!” 因怕公孫弘留他,急急忙忙地作了個揖,這人立刻就走了! 公孫弘心中有些不明所以,這個‘秦兄’是他在胡毋生那里認識的。讀書的天資一般,但為人最為厚道,胡毋生也最喜他淳樸友善!所以在看出他沒什么天賦之后也多帶在身邊——做官不成、讀書不行,干脆就做了老師身邊管家一樣的人,一邊照顧老師,一邊也負責教導一些剛剛拜入門的師弟。 胡毋生要見自己?公孫弘有些不太明白了。 雖然胡毋生那里是他去的最多的地方之一,但他和胡毋生之間更像是他認識對方,對方卻沒有對他表示過特別的態度。他只是對方眾多學生中的一個,甚至很有可能在對方心里連學生也算不上呢! 畢竟此時收學生是一件非常正式的事情,拜師禮是絕對不能少的!而且一旦拜師,老師和學生之間彼此就有了責任。老師有一定的義務給學生謀出路,而學生呢,即使是發達了,對待老師也必須像是對待父親一樣! 帶著這樣的疑惑,第二日公孫弘天不亮就出門了,趕到胡毋府的時候時間還很早!而在見到胡毋生之前,首先見到了昨天通知他的‘秦兄’。 秦兄將他拉到一邊道:“你隨我來!” 老年人往往覺少,胡毋生也是如此。早上很早就起床了,養成的習慣是用一碗稻米羹,然后開始讀書!這是他的早課,而此時早課還才剛剛結束呢! “老師,公孫君來了!”秦兄在門外道。 胡毋生放下竹簡,輕輕咳嗽了幾聲:“咳咳、進來吧?!?/br> 仆人鋪好了兩塊坐席,胡毋生上下打量了公孫弘一會兒,過了一會兒才道:“公孫在臨淄多久了?” 公孫弘不知其意,謹慎道:“至今已有十三載?!?/br> 胡毋生點了點頭:“你的才學已經很不錯了,日后就是要自己苦讀。只是你如今每日忙于生計,恐怕沒有多少時間讀書??!” 公孫弘這就不說話了,他能說什么呢?胡毋生說的都是現實。但他也不可能因此就丟開生計不管,全心全意去讀書。 要恰飯的嘛。 “昨日長安來得不夜翁主拜訪了老朽,天子和過去的一些老友托我為不夜翁主尋個老師,老朽覺得你可以去試試…就是不知你意下如何?!焙闵]有怎么繞圈子。都到了他這個年紀也沒必要太過小心!就算是說了什么不合適的,那又如何呢? 一開始公孫弘不明白胡毋生的意思,畢竟這種事情在此前他是想都沒想過的。但內心咀嚼了一遍,他就明白了。 他也沒有故作姿態,想清楚之后便向胡毋生行了一個大禮:“此事全憑先生做主!” 別的人或許還要考慮一下,但到了公孫弘這里實在沒有考慮的必要。 不夜翁主他當然不了解,但也知道有這么個人,是當今天子的外甥女,極其寵愛! 現在這位翁主正需要一位老師…有些自矜身份的學者可能覺得接下這份工作有些掉逼格,但對于公孫弘來說,當過獄吏,當過豬倌,至今還是小吏的他,還有什么格調呢? 還是眼睛看得到的好處最為重要! 成為這位不夜翁主的老師,別的不說,生活肯定會變得非常寬裕。同時,只教導這么一個學生,空閑時間也多了,正好可以好好讀書! 甚至他心里還有一個想法沒法和人說——這位不夜翁主一向為天子所愛重,若真成為了其老師,他的名字說不定也會為天子所知。 公孫弘雖然一心想要改變命運、出人頭地、做出一番事業,但真的怎么邁出那關鍵的一步,他其實是沒有太好的想法的。這不僅僅需要他自己努力,也需要極大的機遇! 而現在,這個機遇就擺在他面前了,他當然不會放開! 胡毋生枯樹皮一樣的臉并沒有什么神色變化,之所以會選公孫弘,也是因為合適的人里面只有他肯定不會拒絕! 胡毋生雖然年歲很大了,但精神頭很好,腦子一直都是清楚的。對于這個常常來自己這里請教學問的儒生,他早就看的透透的了! 此人雖然治儒學,但很難說得上是儒學的信徒。對于此人來說,儒學也只是他實現抱負的工具之一而已。 換做某些儒生,或許會因為公孫弘的態度而氣憤!但胡毋生是什么人呢?他如今已經是個今日脫鞋,明日不知能不能再穿的老人家,經歷過多少事多少人?這個世界上他沒有見識過的東西已經很少很少了! 這個世界上諸子百家都有自己的狂熱信徒,這些人看上去能為了自己的學術去死!但更多的人只是看起來算個信徒,實際上是當初巧合學了某個學派的知識而已。真正來說,他們并不忠誠。 如果每一個人都要追究其真心如何,學術界恐怕都要亂套! 所以胡毋生開始‘求跡不求心’,只要行為上完全符合,那么內心就不需要去多想了!話說回來,真的裝了一輩子,那又和真的有什么兩樣呢? 到了胡毋生這個年紀,早就學會了不去糾結,轉而更加豁達地看待這些問題。 他覺得公孫弘是一個很有才干的人,只是錐藏袋中,無人得知而已!如今就是一個好機會——那位翁主想要找一個有才干、有耐心的老師,公孫弘恰好合適!并且可能由此獲得自己想要的機遇。 各得其所。 于是等到陳嫣下午再次上門的時候就見到了公孫弘,由胡毋生親自介紹。 “這位是菑川公孫季,和老朽一般也是治《公羊》的。且早些年通讀過雜學,才干出眾,翁主可愿拜其為老師?” 陳嫣過去從沒聽說過‘公孫季’這么個人,但并不妨礙她相信胡毋生的眼光和信譽。所以沒有什么猶豫的,立刻道:“有公孫先生這樣的大學問家做老師,嫣自然喜之不勝!” 公孫弘有什么名聲?最多就是在菑川地方和臨淄儒生圈子里有那么一點兒名氣而已。對于這位久居長安的貴女來說,應該是一個聽都沒聽過的名字才對! 也就是這個時候,公孫弘意識到,自己這個女學生可能和自己想的不太一樣。 沒有貴族子弟常有的傲氣、不知天高地厚,甚至比普通人家出身的孩子明白事理的更早!即使對著一個一文不名的老師,也沒有想到生氣,而是客客氣氣地將話圓了回來。 公孫弘不知道的是,胡毋生正是了解了陳嫣的性格才會推薦他! 公孫弘有才干,吃虧就吃虧在出身太差,如今也沒有搏出大名聲!天家貴胄找老師,推薦公孫弘去,他的才干是足夠了,可根本沒聽過他名字的貴人該怎么想?會不會覺得胡毋生在敷衍了事——若是只是被這樣認為,那倒是沒什么,胡毋生早就不在乎一兩個人的看法了。 關鍵是就怕因為這件事場面鬧的難堪起來! 就比如說剛才的陳嫣和公孫弘…要是陳嫣一個不滿意,拂袖而去,或者說兩句不陰不陽的話,公孫弘該如何?就算公孫弘是一個講究務實的人,面子上面一向不是太過在意,可也難以接受這種程度的羞辱吧! 真要是發展到那一步,居中介紹此事的胡毋生也會不好意思。 如今這件事既然已經定下了,那么就是安排拜師的事情了…陳嫣也不能在臨淄停留多久,所以就約定明日上門送上拜師禮。而具體的大禮,就在胡毋生府上完成。 另外,陳嫣的老師并不像普通老師。一般的師生,都是學生跟著老師跑,在她這里就要反過來,陳嫣在哪里公孫弘就要跟到哪里。 “公孫先生及家人可隨之一同前往不夜縣——不夜縣臨海,即使是夏日也相當舒適!正適合老人定居于此!”此時還沒有拜師,所以陳嫣也就沒有改口為‘老師’。 在簡單的交談之后陳嫣已經了解了這位老師的家庭情況…可以說是上有老下有小,經濟情況相當不容樂觀。其中最受這位公孫先生看重的是母親,年紀很大了,他得親自侍奉。 另外,還有家庭教師的待遇問題,他們沒有明說,但陳嫣也都是心中有數了——西漢時期,人們一邊將金錢看成是萬能通行證,將貧窮看成是一件可恥的事情??蓪τ趯W者來說,將金錢隨便掛在嘴邊,還是有些不妥當的。 所以待遇什么的,只能是陳嫣和公孫弘的默契,而不能真的拿到臺面上說。 首先,陳嫣自然會負責老師家里一家老小的生活,包括衣食住行方方面面。另外,直接給錢肯定是不行的,所以借著節日、生辰之類的日子送上厚禮…嗯嗯,比如說這一次正好借著拜師禮就能送上一筆‘安家費’了。 事情到此時為止都是賓主盡歡的,陳嫣雖不知道公孫季的水平,但有胡毋生這位大佬背書,也不用擔心。而公孫弘呢,本來已經做好最差的打算,想著這位不夜翁主是個刁蠻貴女了,結果卻相反,比他想過的最好的情況還要好。 對方并沒有對他這個一文不名的老師有任何不尊敬的地方,雖說需要他這個當老師的跟著學生跑,但她說的很客氣,都是說不夜縣適宜定居,邀請他帶著家中老母親前去。 公孫弘可以說是面子里子都有了。 正在此時,‘秦兄’從外面走來,在胡毋生耳邊低聲道:“老師,許師弟帶了上次說的洛陽桑家的人,已經在外面等著了?!?/br> 第64章 擊鼓(1) “這回家中小子之事便拜托先生了!”穿著低調的中年男子看面相是極其面善的,但精于看人就應該能看出這是一個很精明的人, 只不過眼睛里的精光向來是藏著的, 對外則是一副人畜無害的樣子。 此人的身份說出來也是很了不得了!洛陽桑家——洛陽最有錢的大商人是誰家, 這誰也說不清??!哪怕是后世,有這樣那樣的富豪排行榜,大家也就是隨便看看隨便信信!有錢人到底多有錢, 向來是不為人所知的! 但提到洛陽桑家, 排洛陽最有錢的大商人前三名,一定不會漏掉! 這可真是個牛壞了的大家族! 然而并沒有什么用, 此時的桑家家主和任何一個給孩子跑好學校的家長都沒有什么兩樣。對著眼前的青衣文士可以說是小心翼翼…即使這個文士的身家連他家的九牛一毛都沒有。 青衣文士早就受了桑家家主長子的好處,事情也是先前就說好的, 此時自然不會推脫。說起來他們這種文士雖然往往看不太起政治地位低賤的商人,但那是對小商人,真的遇上桑家這種巨賈, 除非是特別‘不合時宜’的,那也多是客客氣氣。 是的, 這些商人除了有錢, 其他的都乏善可陳, 但有錢還不夠嗎?漢朝可是有著貲官制度的!花錢買官合理合法。實在搞不到地方推薦(此時的地方推薦制度門檻太高了, 對于大部分的讀書人來說就是遙不可及的夢想), 有些讀書人就會打貲官的主意。若是此時有一個交好的大商人,這筆錢可就輕松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