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3節
興許是郝新明說話的語氣太過于肯定,毓秀很是認真的看向他,滿臉的不明覺厲。 然而,其實他壓根就不知道該怎么針對性的訓練聽說能力。 郝新明故作鎮定的問道:“你們老師有沒有給出什么好的建議?關于學習方面的?!?/br> “老師說,外語是一門語言,要多聽多說才能會??晌艺艺l去聽說呢?”這才是毓秀最迷茫的一點,如果是其他同學,他們自然會去找同學練習,還有膽子大的人會去公園的英語角,甚至直接去街上找外國人訓練對話能力。 可毓秀行嗎?明顯是不可能的。 偏巧,郝新明也不希望她去找別人練習。那他自己上?假如可以的話,郝新明還真想親自上陣??上У氖?,他也是啞巴英語。再說他那個專業,英語壓根就不是必修課程,他如今都大三了,高中的英語早就忘得七七八八了。最關鍵的是,他還沒犯蠢,毓秀就算英語考試成績一般,可她都說是一般了,就說明不是很慘烈,保不住他還不如毓秀呢。 “哦對了,老師還說過,有條件的學生可以買錄音機和英語磁帶?!必剐阆氚∠?,還真叫她想出了一件事兒來。 這并非她記性不好,而是老師上學期剛開學不久說了這話后,毓秀就沒放在心上。 八十年代末,絕大多數的日用品都已經不需要票證了,很多都是敞開了隨便買的??蛇@里面,顯然不包括電器類。像冰箱彩電這些近乎可以稱之為奢侈品的電器,要么有票證,要么就花大價錢,還有一種就是托人情找門路。錄音機就算沒那么夸張,可顯然也不是隨隨便便就能買到的。 最重要的還是它的價錢。 饒是毓秀對金錢毫無概念,也知道買錄音機要花掉一大筆錢。她隱約記得班上某個人提過,好像是三百塊?還是四百塊?因為時間隔得有些久,加上她當時也沒太在意,這會兒還真就想不起來確切的數字了??赡侵匾獑??甭管是三百塊還是四百塊,她都買不起。 還有一點也是毓秀完全不考慮錄音機的緣故,那就是磁帶。 京市的街頭有不少賣磁帶的店家,可惜絕大多數都是流行音樂。想找英語磁帶?難找不說,勉強找到了,估摸著也是高中生用的,并非像毓秀這種需要專業性很強的英語學習資料。 “沒事兒!包在我身上!”有門就好,郝新明立刻大包大攬起來,“我家里就有現成的錄音機,平常都沒人用的,回頭我就拿來借給你。你不嫌棄是舊的就成?!?/br> 郝新明知道毓秀肯定不會收這種貴重的禮物,他搶在毓秀拒絕之前,先說了是借用,還又補充了一句:“磁帶我也幫你借借看,回頭你用完了再還我就是了?!?/br> 借用? 毓秀不其然的想起了以前還在村里時,她就經常跑去甄家借書看。 如果是借的話,好像是沒問題? “我一定會好好愛惜的,絕對不會損傷一星半點。謝謝你!”毓秀很是鄭重的道了謝。 追求毓秀那么久了,郝新明敢說這絕對是他頭一次接受這般鄭重的對待,雖說是托了錄音機的福,可他還是萬分高興。 之后,他都沒提請毓秀吃飯,就趁著下午沒課,高高興興的坐車回了一趟家里。他家的確是有錄音機的,這一點真不是欺騙,而且買來也有一兩年了,確實是舊的。不過,這年頭家家戶戶對待電器的態度就是極好的,郝新明他媽還親手編織了罩子,仔仔細細的罩在錄音機上面,生怕落了灰。 郝新明一到家就直奔錄音機而去。 他家的錄音機是手提式的雙喇叭錄音機,家里當然也有不少磁帶,但很可惜,跟英語有關的一個沒有。好在,郝家的親朋好友極多,各行各業的都有,他很快就撥通了電話,找的還是親戚里頭跟他關系最好的表哥。 嗯,就是那個好命娶了個大美人當媳婦的表哥。 “哥??!咱嫂子先前不是去外.交部……啥?懷孕了?不是不是,我不關心她是不是懷孕了。哦哦,在家休息呢?那不重要……不不不,我的意思是,你家有英漢字典沒?英語方面的磁帶呢?都有???行行,我這個周末就來??!” 郝新明先拿走了錄音機,夜長夢多嘛,雖說眼下看著應該沒人折騰這玩意兒,可他還是先下手為強,拿著就跑。他還特地先拎回了宿舍里,趁同宿舍其他人問他拿這大個頭干啥時,他借機說出了苗學妹好學的事情,還故意沖著甄卓凡說。 甄卓凡很迷茫的,他的情商真沒比毓秀高出多少來,而且他也不是外語專業的,壓根就沒有絲毫感覺。只是聽到郝新明提到毓秀時,他眼里閃過一絲不自在,雖說很快就消失不見了,還是叫郝新明看了個真切。 從上學期到現在,郝新明不止一次的在甄卓凡面前彰顯他在毓秀那里的特殊性。為的,當然是讓甄卓凡知難而退,就目前看來,效果還挺好的,反正甄卓凡一次都沒主動去找過毓秀,寒假那次不算,再說當時找的是毓秀的輔導員,又不是她本人。 郝新明對甄卓凡的反應既滿意又不滿意,隨后想了想,索性先放在一旁不提了,決定等真正追求到毓秀的那一天,一定要請全宿舍吃頓大餐。 第二天中午,郝新明就把錄音機送了過去,毓秀本來正好是拿著飯盒要去食堂吃飯的,接了東西后,她先送上了宿舍,還十分小心的鎖到了柜子里。哪怕時隔多年,她依舊記得李桂芳曾經教過她,借別人的東西要道謝,還要小心愛護,千萬不能有任何損傷。這要是借書也就罷了,實在不行還能賠錢,錄音機她可賠不起。 仔細的鎖好后,毓秀又返回了宿舍樓下,想到以前郝新明老喜歡請她吃飯,她便道:“你很喜歡吃飯對吧?那我今天請你吃飯,食堂行不行?” 郝新明:…… 請問什么叫做他很喜歡吃飯?! 畢竟是意中人第一次主動跟他約會,哪怕被誤認為他喜歡吃飯……他也捏著鼻子認了!至于在哪里吃就更無所謂了,關鍵是跟誰吃飯! 就這樣,毓秀帶著郝新明去了京大的食堂。 京大有好幾個食堂,毓秀還特地走遠了一點,去了相對而言略好一些的那個食堂??上?,食堂還是食堂,就算是京市最出名的食堂大學,那其實也就是菜色相對豐富一些,滋味也就那樣,跟飯館子酒樓差距真不是一星半點兒。 毓秀還特地問了郝新明喜歡吃什么,郝新明心說,在食堂吃啥不都一樣?面上卻淡定的表示,自己不挑食,吃啥都無所謂。 盡管郝新明這么說了,毓秀還是回憶著以前甄珠愛吃啥。高中那會兒,她們的午飯都是從家里帶過來吃的,那時甄珠飯盒里的菜色永遠都是最豐富的,當然量也是最大的。毓秀想著,郝新明以前那么愛叫她出去吃飯,保不準就跟甄珠似的,是個極為愛吃的吃貨。 抱著這樣的想法,毓秀努力回憶著點了好幾個rou菜,還特地多要了兩份主食。 郝新明驚呆了。 他不覺得毓秀的食量會陡然間增大,那么唯一的可能性就是毓秀太好客了。 那還有啥可說的?吃唄! 在近乎全食堂一半人的注視下,郝新明吃撐了。 同學們簡直目瞪口呆,剛開始是驚訝于毓秀居然把隔壁的風云人物拐來了,就他這種穿著打扮氣質,也敢往這里帶?后來,同學們的想法就變了,不再是震驚毓秀把人帶偏了,而是覺得毓秀真不愧是農村姑娘,瞧瞧,這是把人當豬喂?。?! 最終,郝新明撐著走了。 幾天后的周日下午,他又來了,帶來了兩本格外厚的英漢字典,其中一本還是專業性極強很少在市面上流通的大字典。不單是字典,還有幾盤磁帶,都是沒門路找不到的那種。 “我嫂子給的,你先瞧瞧好不好,回頭我再幫你去借?!?/br> 毓秀一看到字典就兩眼放光,當下就愛不釋手的想要翻看起來,好在她還有些理智,忙真誠的感謝道:“謝謝你!你真是個好人!你嫂子也是大好人!” 郝新明很艱難的崩住了自己面上的表情,還努力的擠出了一個笑來:“嗯,你去學習吧,下回要是有什么新的資料,我再帶來給你?!?/br> …… 這廂,毓秀高高興興的上樓聽磁帶翻字典去了。 那廂,郝妹周末放假回了家,東翻西找的愣是沒找到自家的收音機,略一思量,她就確定了肯定是自家老哥干的好事??! 不止郝家,郝新明的表哥家也攤上了事兒。他表嫂從娘家回來,沒多久就發現書房里少了東西。 “我書房里的磁帶和字典呢?你瞧見了沒?” “……小明借走了?!?/br> “哦,既然是小明要用就拿走吧,不用還了,回頭我再讓我大哥弄一份來?!?/br> 第144章 在別處發生的事兒,毓秀渾然不知, 她只興趣盎然的研究著新到手的收音機。 別看毓秀在人情世故方面顯得分外遲鈍, 學起新東西倒是不算慢。再說了, 這年頭的收音機功能還是很單一的, 就郝新明借給毓秀的這臺收音機, 統共也就只有播放、暫停、快進和后退這幾個功能。毓秀都不用使用說明, 很快就學會了。等英語磁帶一到手,她就興致勃勃的開始了新知識的學習。 同學們都非常眼紅。 其實, 就算是這個年代,也能從專業選擇方面看出一個人的身家背景來。像最熱門的那些個專業,除非是自家長輩就是干這個的,或者是真心喜愛這個專業, 一般來說,選大熱專業的, 很多都還是為了自己將來的工作考慮。 這年頭的大學生還是以熱血青年居多的,可再怎么熱血, 你也得考慮吃飯問題吧?像一些冷僻的專業, 并非真的沒人感興趣,而是想到就業問題后, 再怎么喜歡也只能被迫放棄了。 毓秀所在的專業里, 絕大多數同學的家境都挺一般的。當然,也不是完全沒有條件好的同學, 事實上那種人就是真正在專業里名列前茅的了。 “我本來還想著, 咱們比不得那些個原先就有基礎的人, 還能比不上農村來的嗎?結果你看看,人家前頭還在申請農村困難補助,扭頭連雙喇叭錄音機都搞到手了。嘖嘖,這可真的是急需國家補貼的農村貧困生喲??!” “聽說好像是借的……人家運氣好唄,上趕著有人送溫暖,你說咱們咋就沒這好運氣呢?” “跟這種人當同學,晦氣!” 一般來說,羨慕到最后多半都會演變成嫉妒的,而毓秀這回卻是讓人跳過了羨慕,直接就是嫉妒了。也難怪了,她這個專業畢業后,多半都是從事跟翻譯有關的工作,像同聲翻譯就是國家最緊缺的一類人才,也是工資極高的一份工作。其次,還有筆譯,可筆譯的工資是遠遠不如同聲翻譯的。再一個,同聲翻譯很多時候是能夠參與一些國家級別的項目,風光不說,還很容易接觸到以往根本不可能接觸的高級圈子。相反,筆譯的工作卻是能把人悶到死。 除此之外,當然還能當老師了,運氣好的能夠留校任教,不過這個還是很難的,畢竟他們念的是京大,想要在京大留校任教,那只怕連學霸都沒什么希望,起碼也得是個學神了。好在,這年頭各大院校都急缺外語教師,就算沒辦法留校,還是可以去別的大學,或者高中、初中,等等。 京大畢業的學生,完全不用擔心找不到工作。 事實上從他們接到京大錄取通知書的那一天開始,他們的人生就已經跟別人截然不同了??墒?,當真正入學之后,一份簡單的穩定的工作已經不能滿足他們的需求了。人嘛,誰還不是想著往上走的,眼瞅著別人有好前途,自己卻只能委委屈屈的當個中學英語老師?肯定是不甘心的。 說起來,他們這個專業優點是很明顯的,上可以跟英語系的直接競爭,下可以退一步去當老師,還可以被派遣去其他國家進行漢語教學。然而,缺點也一樣有,就因為他們啥都挨的著,很多時候就會欠缺競爭力了。就好像最熱門的同聲翻譯,人家是有多想不開,放著那么多英語系的優秀人才不要,非要揀這個專業的?事實上,那些外交官家庭出身的,從小就外語溜得很,他們直接去了外語系,而不是尷尬的被調劑到這邊。 他們這個專業更傾向于當一名老師,可假如理想是當老師的話,干嘛不直接去考師范呢?搞了半天,最后還是成為了一名光榮的人民教師……不是說當老師不好,而是原本可以當翻譯官,甚至運氣好的還能進外.交.部,干嘛要想不開去當老師呢? 不甘心之下,有些人會選擇積極向上,用勤奮和實力證明自己不比別人差,但也有人會一時想岔了,忍不住出昏招。 就在毓秀認真的跟著錄音機學習英語時,輔導員接到了一封匿名舉報信。 而在此之前,輔導員就已經十分頭疼了。 她也是前一天剛知道,原來苗毓秀同學早在高中時期,就已經是一名入黨積極分子了,甚至于還在高三那一年成為了預備黨員。 一般來說,入黨是一件很困難的事情,條條框框太多了,典型的高標準嚴要求。有時候甚至不能用是否優秀來判斷一個人能否入黨,而是可能你已經很優秀了,可在上面看來還是不夠。 可問題又來了,毓秀早就已經是一名預備黨員了,事實上她很快就要通過為期一年的考核期了。按照規定,只要她在考核期內沒有太出格的行為,她就能順利的入黨。偏生,看她這一年里的表現,她成功的通過了高考,并被京大錄取,之后在京大中的表現也說得過去,起碼她從入學到現在,從未遲到早退過,缺課曠課更是無稽之談。哪怕她上學期的期末考試成績不算特別好,那也是因為同系里面優秀的人太多了,就她本人來說,這個成績是過得去的。 當然,真要雞蛋里挑骨頭也不是不可能。別的不說,就毓秀那嬌滴滴大小姐的做派,就不符合艱苦奮斗的黨員作風??扇思乙粵]偷二沒搶,不就是買了幾件好衣服,實在是用不著這么上綱上線的。 就在輔導員打算抬抬手讓毓秀過關時,她接到了匿名舉報信。 舉報信一開始就說了要舉報某系某專業某級某班的苗毓秀同學,并且邏輯清晰的羅列了數項罪名。打頭第一項就是質疑苗毓秀作風不好,是典型的資產階級大小姐做派,開學時什么都沒帶,所有一應生活用品全部都是簇新的,之后更是連買數件新衣,還有其他明顯不是必須的高額消費。 講道理,這個真談不上是什么罪名,可黨員的第一要則就是保持艱苦樸素的作風。舉報信明顯是提前知道了毓秀即將入黨一事,當然這個事情也不難打聽,本來預備黨員要轉正,就是需要公示的。一般來說,公示期是半個月到一個月不等,哪怕事實上學校方面還沒公示,可知道這個消息的教職員工太多了,畢竟這壓根就談不上是什么秘密。 輔導員在看到信的開頭時就已經有了心理準備,沒曾想看著看著,還忍不住點頭表示贊同,因為信上說的確實很有道理,不單是羅列了罪名,還緊跟著舉了不少例子,每一個例子都是有確切時間地點甚至還有人證物證的,想抵賴是誣告都不成。 除了作風問題外,舉報信上還指出苗毓秀對于學校組織的集體活動也毫不主動,從開學至今只去過一次,并且中途就離開了。之后,院里系里組織的活動更是一次都沒去。還說她完全沒有團結友愛、互幫互助的行為,更多的是對誰都不理不睬,極為高傲看不起人。 看到這里,輔導員都差點兒要相信了,不過她回憶起寒假里自己跟毓秀接觸的那些日子,摸著良心說。她覺得苗毓秀可能不是高傲,只是天生不愛搭理人。但是吧,高傲和高冷只相差一個人,真要是有心混淆的話,你還真沒辦法澄清。 再說了,苗毓秀同學確實沒有積極參與校園里的各項集體活動。 輔導員頭都要炸裂了,她看得出來舉報人是有著十足把握才寫了這封舉報信,甚至她還敢肯定,舉報人絕對不止寫了這一封信,她這邊收到了,保不準院系里的其他領導也會收到。因此,她還不能直接把事情壓下來。 再看后面,人家還說她學習成績也相當一般,至少在班上是排不上號的。又說她明明生活奢侈,還申請了貧困生補助,直言這是占用了國家資源。要知道,國家每年撥款都是有定額的,你拿了一份,就代表有一個人要拿不到補助了。 而在信的最后,舉報人還提到苗毓秀同學之所以學習成績不好,完全是因為她無心向學,剛進大學就忙著亂搞男女關系,跟有錢人家的公子哥攪合在一起,經常外出約會逛街,收受極為貴重的禮物…… 看完信后,輔導員是迷茫的。 怎么說呢?就算她因為家里老爺子的緣故,更傾向于偏幫毓秀,可她也沒辦法說,舉報信上的內容不屬實。遲疑了一番后,她還是叫來了毓秀了解情況。 毓秀太實在了,問她啥都是照實說的。這么一來,等于就是坐實了舉報信里的內容,畢竟人家真的不是在捏造事實。 唯一值得慶幸的是,在亂搞男女關系上,輔導員費了點兒工夫還是弄清楚了事情原委。也得虧追求毓秀的人只有郝新明一個,而郝新明就算家庭條件是很好,可起碼他本人也不差。論學歷,他是清大的,追求毓秀這個京大學生沒啥的。論年歲,他現在讀大三,毓秀念大一,就算是大了幾歲也是在正常范圍內的。還有就是,所謂的送東西,毓秀解釋,只有開學那一天對方請她吃了飯,之后也只是在上學期期末時,接受了一些吃的。至于收音機則是借的,包括字典磁帶在內,都是使用過的舊東西。 “……那行吧,我試試看幫你解釋解釋?!?/br> 輔導員何止頭疼啊,但凡有辦法,她都不想插手到這個事情里??梢幌氲?,回頭自家老爺子萬一知道了這個事兒,有個什么閃失的,咋辦?老爺子和老太太都是從戰場上下來的,前面那些年身子骨虧損得太厲害了,這不是后面能夠調養回來的。說難聽點兒,誰都不知道兩位老人什么時候就走了,對于老爺子想要護著的老戰友親孫女…… 她總不能真的袖手旁觀吧? 之所以不讓毓秀親自去解釋,那也是因為她擔心這姑娘越解釋越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