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1節
午聰忙道:“將軍一定會心想事成的!” 那日謝無疾問他對勤王的看法時,他未及時作答,惹得謝無疾不快,他心里一直有些擔心。于是眼下逮著機會便急忙找補。 謝無疾卻也沒有那么樂觀。在未成事之前,任何便是都是有可能發生的。他吩咐道:“繼續派人盯住各方勢力,若有任何異動,及時向我報告?!?/br> 午聰領了命令,忙退出去了。 ===== 謝無疾所擔心的異動事實上早已開始醞釀了。 江陵軍營。 天將黑的時候,一名軍官來到主帥帳前,左右張望了一下,確定周遭沒有他擔心的耳目,這才一頭扎進主帥帳中。 “大哥?!蹦擒姽偃肓藥ぶ?,也不朝黃東玄見禮,稱呼時也不叫將軍,可見兩人關系之親昵。 黃東玄忙道:“全都部署好了么?” “大哥放心,全部署好了。等過了子時,兩千名兄弟一起出營,殺進京城去!” 黃東玄又問道:“沒驚動周蛤蟆那邊的人吧?” 那人也不敢打包票,只道:“我們行事十分小心?!?/br> 黃東玄點了點頭。 他們口中的周蛤蟆,也是江陵軍中的一名軍官,和黃東玄分屬不同派系。周蛤蟆本名周易宗,一雙眼睛生得又大又腫,形如蛤蟆,才得了這個諢名。此番江陵軍攏共帶了三千兵卒出來參加勤王會盟,然則這三千人中只有兩千名是黃東玄的親兵,還有一千人是周蛤蟆的手下,也是被江陵府尹派出來監督黃東玄的。 此事便要從黃東玄的出身說起。 這黃東玄今年不過而立,在江陵當了十年的水賊。他性情豪邁,又有智計,十年間逐漸從一名小水賊混跡成了江陵水系上叱咤風云的人物,旗下供他差遣的小弟數千人之多,官府拿他毫無辦法,來往過路的商船都聞他之名喪膽。 然而幾年前,當朝廷下放兵權,各府開始自行招兵買馬的時候,黃東玄做出了一個令人瞠目結舌的決定——他主動率領數千手下投奔了江陵府官府,搖身一變,從賊首變成了官軍將領。 這黃東玄是個極有膽識的好賭之人,善于把握各種時機。他覷準了向官府投誠的好時機,也的確得到了他想要的地位??上墩\后的日子卻不像他想象的那樣順風順水。 江陵府尹固然收編了他的軍隊,也給了他不錯的待遇,卻只是為了利用他清剿參與的水賊勢力,打心眼里根本不信任他,也沒打算重用他。自打江陵水系恢復太平后,江陵府尹便開始大力扶植其他派系,給周蛤蟆所在的派系動輒增兵一萬人,卻連一個人也不肯多給他,對他的防范和打壓之心可見一斑。 此番勤王,實則江陵府尹對此并無多大興趣,然則黃東玄又嗅到了機遇,于是主動請纓。 江陵府尹覺得橫豎此事從面子上說都得參與,讓黃東玄出去損兵折將也沒什么不好,就應了他的請求。但又生怕放他出去他會惹是生非,竟還另撥了周易宗帶一千人的隊伍隨行,一路監督他。 這兩年下來,黃東玄早已對江陵府尹失望透頂。而他這回來中原的目的,就是另擇明主事之。 至于擇什么樣的明主,他還沒想到。他常年待在荊州一帶,對天下形勢并不了解。他這回出來,也不是打算選到了明主就馬上帶著家底跟人走。相反,他是打算借著這個機會揚名立萬,讓全天下諸侯看見他的本事,也好讓那些求才若渴的諸侯們主動來籠絡他。到了那個時候,他也好提出自己的條件,確保日后有大展拳腳的機會,免得再遇上江寧府尹這樣不帶眼識人的蠢材。 那他要怎樣才能揚名立萬呢? 再簡單也沒有——他要帶人打進京城去! 如今十幾路諸侯率著七八萬大軍在中原盤踞了一個多月,一直互相推諉,連一兵一卒也不敢往外派。他黃東玄不一樣,他不需要任何盟友。這一個多月的時間他已經調查好了,事實上京城里的叛軍恐怕根本就不懂得排兵布陣,京城如此有利的地形他們卻不懂得利用,守備頗有幾處疏漏。他有信心,只帶著他的兩千弟兄,他就可以沖殺進去! 黃東玄跟謝無疾不一樣,他的目的是出名,是向全天下展示他的本事。所以他沒有打算攻下整個京城,只要能殺進皇城,救出小皇帝足以;他也不打算攻入后占據京城,一旦事成他就會立刻帶兵回撤,所以他只要一支精兵就夠了;他更不在乎事成之后中原的便宜會被誰撿走、讓誰瓜分,所以他也不必等到諸侯們撤軍再動手。 相反,趁著現在人都還沒離開,但是人心渙散,各方勢力不再互相緊密盯梢的時候,他動手的最好時機已經來了。 黃東玄閉上眼睛,靠在椅背上,感受到自己全身心跳加速,血脈噴張。 他的嘴角微微勾起,隨后越咧越大。 好戲就要開場了! …… 子夜時分,黃東玄披上鎧甲,配上寶劍,鉆出營帳。 軍營各處傳來淅淅索索的腳步聲,是他的親兵們正在出營集結。 一刻后,黃東玄手持燈籠走上高地,向下一望。兩千名士卒已經佩齊裝備,完成集隊,一眼望去,黑壓壓的一片。 他舔了舔嘴角,眼中閃爍著狂熱的光芒:“出發!” 清亮的哨聲響起,黑暗中,士卒們齊整而小聲地向京城的方向進發。 第155章 勤王軍殺進宮了! 天還沒亮時,謝無疾正在帳中休息,外面忽然傳來急促的腳步聲。他睡得很輕,即刻被驚醒,披衣而起:“誰?” 外面傳來親兵的聲音:“將軍,有探子送來急報!” 謝無疾翻身下榻,道:“讓他進來說?!?/br> 帳中燈火亮起,一名探子從帳外氣喘吁吁地跑了進來。謝無疾往各軍營附近都安插了眼線,密切關注各方勢力的動向。她一眼就認出了這人是他派去監視江陵軍營地的。 “將軍,出大事了!”探子匆忙行了一禮,氣尚未喘勻,就已迫不及待地開口稟報,“江陵軍將領黃東玄今晚子夜忽然出兵,帶著幾營的人馬趁夜奇襲京城去了!” 謝無疾怔住。 …… 少頃,延州軍中幾名軍官都被人從睡夢中喚起,匆匆忙忙來到謝無疾帳中。 “什么?!江陵軍出兵了?今晚??” 原本睡眼惺忪的軍官們聽說了這個消息,瞬間驚醒,霎時都炸開了。 “江陵軍一共才三千人,竟然去攻打京城?!他們想干什么??” “只有三千人,縱使他能打進京城去,他要怎么守?!他若守不住,豈不是替旁人做了嫁衣?他怎會在這時候出兵呢?!” “那黃東玄莫不是瘋了吧?江寧府到底有何意圖?” 夜尚是黑的,軍官們的議論卻已熱火朝天。人們甚至一再詢問探子情報是否準確,那探子再三保證是自己親眼瞧見的,仍有人不敢置信。 人群之中,謝無疾面色沉靜,雙眉緊鎖,一語未發。 當人們從震驚中緩過神來,消化了這個消息,就開始迫不及待地向謝無疾請纓。 “將軍,那黃東玄素有善戰之名,既然他率先出兵,我們也不能再干等下去了!” “是啊,我們也趕緊調集兵馬吧。江陵軍只有三千人,必與叛軍陷入苦戰,我們現在去還來得及?!?/br> “將軍,快點下令吧。一旦京城被破,咱們的計劃可就全泡湯了?!?/br> 在人們的嘈雜聲中,謝無疾閉上了眼睛。 黃東玄想干什么?他已大致猜到了。京中叛軍聲勢雖大,實則只是一盤散沙,并不善戰。黃東玄雖只帶千把人,但他是奇兵偷襲,又必然早有準備,未必不能取得戰果。至于兵馬太少守不住戰果,恐怕黃東玄在此時出兵,也未想過要保衛戰果。天下諸侯千態萬狀,有劉松和魯廣那樣膽小拘謹的偽君子,就有黃東玄這樣膽大妄為的賭徒。 黃東玄這一突如其來的舉動的確出乎他的意料,也打亂了他的計劃。他要現在趕緊出兵,爭奪戰果嗎? 在眾人期盼的目光中,謝無疾緩緩睜開眼睛,道:“不。我們不能倉促出兵。讓各軍將士待命,我們靜觀其變?!?/br> 眾軍官愣住,帳內霎時安靜下來。 有人忍不住道:“可是將軍……”話還沒出口,邊上的人暗暗拍了拍他,向他搖頭。那人想了想,欲言又止地把話咽回去了。 謝無疾一旦作出決定,下了命令,就不會左搖右擺,再三更改。既然他這么說了,必有他大道理和考慮,旁人也就不該再多說什么了。 不一會兒,軍官們從帳中退出。在天亮之前,他們還可以回去再休息一會兒。 有人不甘心地抱怨道:“已被江陵軍搶了先機,將軍為什么不讓我們立刻出兵呢?萬一那黃東玄用兵如神,叛軍又太不堪一擊,真讓他三千人成功剿匪勤王,將軍的苦心不就全白費了嗎?” 有人寬慰道:“江陵軍就那么點人,未必有那本事。沒準他們鎩羽而歸呢?” “唉……” 午聰卻搖了搖頭,道:“你們還不了解將軍嗎?將軍是不可能在這種時候貿然出兵的。若非生死存亡之際,他從不打無準備之仗?!?/br> 眾人沉默下來。 的確,謝無疾能成為常勝將軍,不僅在于他懂得如何用兵,最難能可貴的是他的心態沉穩。他幾乎從不感情用事,因此在戰場上也絕不冒進。須知戰場形勢變幻莫測,有時看似機遇,卻是陷阱深淵。那些貪功冒進之人,或許能在一段時間內屢建奇功,可往往也只要一次失誤就功虧一簣。而謝無疾打仗極有原則,他寧可放棄一些唾手可得的戰果,也從不輕率行事。這固然曾讓他錯過一些機會,卻也許多次讓他立于不敗之地。 午聰低聲道:“將軍不僅要為成敗負責,更要為軍中幾千士卒的性命負責啊。貿然出兵,是為大忌?!?/br> 月明星稀,風聲呼嘯。良久沒有人接話。每個人心中都有無盡蒼涼。 良久,人們逐漸散去了。 ===== 夜色的掩映下,一支小隊悄無聲息地摸到城墻根下。人們輕手輕腳地將梯子架到墻邊,順著梯子向上攀爬。還有些身手敏捷的士卒扒拉著凹凸不平的墻縫開始徒手攀爬。 城墻上,有些士卒已蜷在墻邊睡著了,有些士卒則聚成一團,正熱火朝天地賭博。沒有人意識到危險正在逼近。 “大,大,大!” “小,小,??!” “開!” “哈哈哈哈哈哈,贏了贏了!” “媽的,真晦氣?!?/br> “快把錢拿出來?!?/br> “先欠著,下一局贏了就還你?!?/br> “去去去,你都輸了多少局了?你把錢都輸完了還玩什么?趕緊換人?!?/br> “大不了明天找戶人家搶一波,還怕沒錢還你們?繼續開!” “拉倒吧,你打算搶誰去???現在城里還有哪戶人家有錢給你搶?” 眾人噓聲一片,笑著罵著把輸光了錢的家伙哄下場去。 被哄下場的人滿心不服氣,還賴在邊上不肯走,忽然眉頭一皺,抬起手示意眾人安靜:“等一下,你們有沒有聽到什么奇怪的聲音?” “什么聲音?行了,你別輸不起了,要不然以后誰還帶你玩?” “就是就是,趕緊讓位置讓出來,別?;ㄕ辛??!?/br> 那人急道:“你們真沒聽見?好像是城墻下面傳出來的。不會有人偷襲吧?咱們趕緊去看看?!?/br> “偷襲?哈!得了吧?你沒聽說那些來勤王的諸侯都準備回去了嗎?咱們天神將軍可真神,他早說這仗打不起來,結果還真打不起來?!?/br> “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是啊。之前我聽說七八萬大軍來勤王的時候,嚇得我差點逃回家去了。幸虧我沒走。那幫吃官家飯的,一個比一個草包。讓他們勤王,他們敢嗎?” “哈哈……” 眾人嬉笑間,江陵軍的第一批士卒已經登上墻頭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