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0節
果真應了那高文所言,謝無疾想要在勤王中大展拳腳,可蜀軍對此卻十分忌憚。 謝無塵想著想著,不由陷入了沉思。 …… 柳驚風正在屋里百無聊賴地自己跟自己下棋,忽聽下人在外叫道:“柳校尉,謝長史回來了!” 柳驚風忙放下棋子迎了出去。 謝無塵風塵仆仆地走進來,一見手下就吩咐道:“去清點一下,我們這回出來攜帶的錢糧還剩下多少?!?/br> 手下領了命令趕緊去了。 這回江寧軍北上,人馬雖帶的不多,錢財帶的卻不少。柳驚風與謝無疾還有一些世家子弟借著這機會出來游山玩水,順便收羅奇珍異寶,因此江寧軍著實富庶得很。 柳驚風問道:“為何忽然要清點?” 謝無塵不置可否,走進屋內,柳驚風忙跟在他身后。謝無塵脫下披風,又轉身向隨從吩咐道:“遣一隊人帶些禮物,去延州軍駐地,看看他們的態度?!?/br> 柳驚風:“……” 他無語道:“你還是打算援助謝無疾?” 謝無塵頓了頓,道:“先試試他的態度吧?!彪m然仍未把話說死,可這回的態度明顯比上回更加動搖了。 “好吧,好吧?!绷@風道,“你代表謝家援助謝無疾,能離間他和蜀軍的關系。等他仰賴于你,你再斷絕對他的援助,就能讓他陷入孤立無援的境地……這或許的確可行吧??赡阌袥]有想過,他要是得到你的援助,真的出兵剿匪,還真的成功勤王,立下大功勞怎么辦?你到底是想害他還是想幫他?” 謝無塵淡淡一笑,顯然早就想過這一點:“比起離間他和蜀軍的關系……如果給他點錢糧援助,就能讓他去勤王,那這錢糧我就非給不可了?!?/br> 柳驚風一愣。假如不是他了解謝無塵,他都要懷疑謝無塵是不是不想把寶壓在韓如山身上,而想轉押謝無疾了。但這不是謝無塵的性子。難不成,他的目的是讓謝無疾出兵剿匪,然后損傷慘重? 謝無塵卻道:“他勤王成功怎么辦?呵,我就是盼著他成功,他成功了才好!” 柳驚風更是不解:“我不明白?!?/br> 謝無塵冷笑道:“你知道謝無疾費盡千辛萬苦,圖的是什么嗎?他圖的是挾天子,令諸侯!他以為拿住那姓朱的小兒,就可以讓天下歸順,群臣俯首,就能讓江山恢復秩序,就能平息戰亂!可惜他一葉障目,糊涂至極。我盼著他進京,我盼著他入主朝廷,只有等到那時候,他才知道什么叫黃粱一夢,什么叫萬劫不復!” 柳驚風怔怔地看著謝無塵,不知該說什么。 謝無塵一字一頓,咬牙切齒:“我等著那一天早點來。讓他好好看清楚,他這些年到底都做了什么!” 第153章 人人都覺得,他一定會失敗。他會嗎? 他不信。 謝無疾方聽完去京城附近偵查的探子的匯報,午聰便匆匆忙忙走了進來。 “將軍?!蔽缏數?,“江寧軍遣了一隊使者來,帶了不少禮物,說是奉了謝七公子的命令,希望能謁見將軍?!?/br> 謝無疾:“……” 午聰對于江寧軍最近齷齪的小動作和朱瑙將計就計的計劃略有耳聞,忍不住感慨道:“那朱府尹果真有本事,竟真讓江寧軍送禮來了?!?/br> 謝無疾也頗覺不可思議,問道:“人在何處?” 午聰道:“在營地外等著?!?/br> 謝無疾思索片刻,道:“把人帶進來吧?!?/br> 不多時,江寧軍使者來到營帳中。 那使者一見謝無疾,立刻恭恭敬敬地行了個大禮。若讓不知道謝無疾與謝無塵之間齟齬的人瞧見,還真以為那使者在拜見自家主公呢。 那使者道:“小人奉謝七公子之命,特來謁見十二公子。愿公子貴體安康?!?/br> 謝無疾道:“免禮?!?/br> 那使者笑容可掬地說了一番吉祥話,又介紹了自己帶來的禮物。謝無塵出手極是大方,此番不過遣史來試探謝無疾的態度,就送了珍器寶玉銀錢若干。這些錢對謝無塵來說不算什么,對謝無疾而言著實不算一筆小數目。 謝無疾淡淡問道:“江寧軍長史遣你來所為何事?” 那使者乃是謝無塵帶出來的家仆,他顯然想與謝無疾從家族上套關系,因此才一口一個七公子、十二公子。謝無疾卻一句江寧軍長史,瞬間就將距離拉遠了。那使者自然有所察覺,卻只作不知,只更加熱情。 “十二公子離家日久,家中族人對十二公子甚是思念。今日七公子遣小人來……” 謝無疾打斷道:“客套話不必再說?!?/br> 使者:“……” 他干笑兩聲,略過了一大段準備好的話,卻也沒放棄繼續感之以親情:“七公子托我帶話……族人對十二公子思念甚篤,十二公子軍務繁忙之余,若能抽空往家中去幾封家書,族人必倍感欣慰?!?/br> 謝無疾皺眉,已有不耐煩之色。 他有一股不怒自威的氣場,那使者周身一凜,莫名冒冷汗。于是也不敢再多廢話,總算切入正題:“七公子聽聞北方貧瘠,大軍困頓,唯恐十二公子因糧草之事受制于人……兼近日勤王會盟上,他得知有些別有用心之輩刻意為難延州軍……七公子對十二公子十分掛心,十二公子若有任何難處,皆可開口。無論是糧草、后勤、援兵……七公子必傾盡所能,襄助十二公子?!?/br> 謝無疾聽明白了。他道:“謝無塵是想幫我勤王剿匪?” 他把話說得這樣明白,那侍者也沒什么彎子可繞,笑道:“畢竟是自家人,十二公子的事便是七公子的事,亦是謝家的事?!?/br> 謝無塵卻只是沉默。也不知過了多久,那使者已有些心慌,琢磨著想再說點什么,卻聽謝無疾低聲笑了起來。 不僅那使者愣住,就連站在謝無疾身后的午聰也是一愣。謝無疾向來喜怒不行于色,如何忽然這般? 少頃,謝無疾忽然站起來,轉身就往帳外走。 那使者吃了一驚,忙道:“十二……” 還不等他說出什么,謝無疾忽又停下腳步,冷冷道:“把你帶來的東西都帶回去吧?!庇值?,“不必再來了?!?/br> 說罷,頭也不回地走了。 那使者愣在原地,不知所措。 午聰連忙追著謝無疾跑了出去。 謝無疾離開營帳后,徑直朝著蜀軍軍營的方向走。午聰茫然地跟著他,以為他要去找朱瑙??勺叩桨胪?,謝無疾忽又停了下來。 他方才行走時腳步極快,午聰在后面跟得也快。他忽然這一急停,午聰險些撞上他后背,總算也及時剎住了。 “將、將軍?” 謝無疾舉起手,半空中握成拳頭,似乎想抓住點什么,又似想擊打什么,最后卻只是緩緩放下。 午聰不明所以。是方才那謝無塵遣來的使者說錯什么了嗎?謝無疾這是怎么了? 卻聽謝無塵低聲道:“呵……朱瑙……朱瑙?!鼻耙宦暿禽p的,后一聲就念得有些用力了。 午聰小心翼翼地問道:“將軍,朱府尹怎么了?” 謝無疾深吸了一口氣,轉過身,往回營的方向走。午聰繼續跟上。 陽光從斜后方照過來,將謝無疾的臉籠罩在陰影下,午聰看不清他的神情,只聽他低聲道:“他說要讓謝無塵給我送錢送糧,我道他用什么法子,原來是要謝無塵資助我勤王?!?/br> 午聰仍不明白這件事哪里不對。這不是朱瑙給謝無塵下的套么?謝無塵還真鉆了。他送來的東西謝無疾為何不收下?那謝無塵陰謀詭計,不安好心,坑他這一筆,也算給他一個教訓了。 謝無疾卻道:“謝七竟真就送來了。他亦覺得我一定會失敗?!?/br> 午聰怔住。 他終于知道這件事情哪里不對了。 那謝無塵不壞好心,此事雖是朱瑙給他下的套,可他真的鉆了。而他入套的緣由不是別的,是因為他以為謝無塵得到足夠的錢糧和后勤保障,就會出兵去勤王。 顯然,謝無塵可不是真顧念兄弟情深,要幫謝無疾一把。要論兄弟情,亦是謝七對謝三的。他要替謝三報仇,恨不得謝無疾倒大霉才是。而他這樣做,恰恰說明,他覺得讓謝無疾去勤王就是謝無疾要倒的大霉,為此他甚至不惜慷慨解囊! 午聰頓時不知該說些什么了。 他跟隨謝無疾這些年,謝無疾雖不愛言語,可他看得出,謝無疾是有平定天下的野心和志向的。從前郭金里之禍未起時,謝無疾其實就已想過以清君側的名義帶兵進京,鏟除朝中毒瘤,挾天子以令諸侯。然則那時他后方未定,此舉又代價太大,非議太重,才一直未能成行。 如今叛軍作亂,入主京城,給了他一個名正言順的理由,他對這事幾可謂勢在必行。然則這一路過來,朱瑙就已給他潑過數次冷水。如今設下這一圈套,雖是在坑江寧軍,又何嘗不是在借謝無塵的態度敲打謝無疾呢? 人人都覺得,他一定會失敗。 他會嗎? 他不信。 謝無疾忽道:“你覺得呢?” “什、什么?”午聰一時沒反應過來,少頃才明白謝無疾是在問他對勤王的態度。午聰本是想向謝無疾表一番忠心的??稍捯隹诘臅r候他卻猶豫了。于是他嘴唇翕動,有一陣沒說出話來。 謝無疾深深看了他一眼,什么也沒說,睫毛在眼底投下一片陰影,轉身快步走了。 第154章 奇兵出擊 天氣一日日轉涼,轉眼河面上已經結起了薄冰,樹葉也落光了,只剩下一片片光禿禿的樹杈。眺眼望去,一片蕭瑟。 此時天下諸侯共赴中原已近兩月,可勤王會盟卻仍沒有結果。而且會盟非但沒有進展,形勢反而越來越糟糕了。 已經陸陸續續有幾路諸侯想要退出了。 尤其是那些地處偏遠的,他們本就沒有多少勤王的熱情,不過是趁著農閑時間來走個過場??裳鄢蛑呀疃?,倘若再在中原多滯留一陣,回去時恐怕就要錯過春耕。而一旦耽誤了春耕,來年大軍糧草供應困難,需要擔心的就不是京城起火,而是自家后院會不會也跟著起火了。 而一旦有人想要退出,其余各方勢力的人心也都跟著動搖。甚至有些軍隊開始發生內訌——將領們想要留下在勤王之戰中混個功勞,士卒們卻在漫長的消磨中徹底失去戰意,只想著趕緊回家種田了。 一時間,人心惶惶。 勤王會盟,眼瞅著怕是要付之東流了…… …… 又一次會盟結束后,午聰回來找到謝無疾。 “將軍,”午聰稟報道:“今日長樂府、臨安府的使者也沒有出席。算上他們,已有五路諸侯退出會盟了?!?/br> “哦?”謝無疾眉毛微揚,“很好?!?/br> 這幾日來,他們已陸陸續續聽說有些軍隊在收拾行裝,準備拔營回程了。還有很多軍隊在觀望。一旦有人率先離開,大批軍隊馬上就會撤離。 這對謝無疾來說無疑是個好消息?;蛘哒f,一切都按他所預料的那樣發展著。 打從謝無疾第一次聽說廣晉府向各府發出勤王令,召集天下軍隊齊到中原剿匪勤王,他就知道此事勢必不能行。 那劉松許是沒打過仗,也將打仗一事想得太容易,仿佛只要拉來的幫手夠多,往那兒一站,憑借氣勢就可以不戰而勝??烧嬲拇蛘探^非如此。人多未必是好事,而參與的勢力多則一定是壞事。 而劉松拉來的還不是一個兩個幫手,是十幾路幫手。每支軍隊各為其主,中原又沒有一個強悍的領頭羊,這種情況下起內訌是必然的。也叫那郭金里沒什么本事,倘若他是郭金里,別說被十幾路諸侯圍剿了,他甚至能借著這機會把十幾路諸侯一網打盡! 而他明知道勤王會盟注定會失敗,卻仍來參與的原因,便是他在等待時機。 等待會盟告吹,各路諸侯紛紛退出的時候,便是他動手的時候了。待到那時他攻入京城,擊退叛軍,再名正言順也沒有——是其他諸侯放棄了勤王,他發兵合情合理,更是中原百姓的人心所向!他受到的阻力將會很小,其他諸侯也將無話可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