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5節
“衛珩,你有膽子再給朕說一遍!” 守在延和殿外的太監已經跪下了,額頭觸地,屏息靜氣。 大內總管梁湯還能穩得住,輪值的小太監卻渾身抑制不住地打顫,連大氣都不敢喘一下。 偌大的延和殿,里頭就兩人,一位是當今天子,一位是天子往日里最崇信的重臣,吏部侍郎衛珩。 這兩年來,每每下了朝后,倘若入延和殿商議朝事的臣子里有衛侍郎,皇上的心情都會好上不少。 鬧的像今日這般兇的,是衛侍郎入朝做官后的第一回。 放在以往,莫說怒斥了,皇上對衛侍郎的寵愛,甚至能越過太子去。 而事實上,延和殿內的情況,其實比他們想的更嚴重。 因為壓根兒就不是宣帝單面在斥責衛珩,而是有來有往地在爭吵。 宣帝怒火中燒,面色鐵青,整個桌案上的奏折全都被掀落在地。 地面上還有一只碎裂的茶杯,茶水四溢在散落的奏折上,狼藉的很。 而衛珩就跪在那只茶杯后頭,額頭上有明顯被茶杯砸過的紅印,衣衫上還有茶葉和被茶水浸濕的痕跡,瞧上去同樣狼狽的很。 但他神情漠然,語氣毫無起伏:“臣方才已經說過兩遍了,臣是越州霽縣人,父親是越州通判衛成肅,母親嵇氏出身江南,從未來過京城,臣有父有母,絕非圣上親子?!?/br> “你母親如何沒來過京城!現如今那寺廟后頭,還立著你母親的墓碑!朕當年沒護住她,是朕對不起你母親,這五年每逢她生辰,朕都出宮為她守夜賀生,也算為她盡最后一份心?!?/br> 說到后來,許是想起了那個溫柔似水的女子,皇帝原本還暴怒的神情漸漸平靜了下來,微微嘆息,語氣里竟然有了幾分愧疚。 “皇上應是認錯人了?!?/br> 很可惜,跪著的少年并沒有因為天子這樣的態度而有半分動容,嗓音平淡,“微臣親母早在八年前便已逝世,葬在了越州霽縣,是微臣親自守的靈?!?/br> “朕不是傻子!” 皇帝一瞧見他這個油鹽不進的樣子,怒氣再次升了起來,抬起手,又砸了一個杯子過去。 衛珩沒躲,但也沒砸中,因為力道不夠,杯子落在了桌案前,駭住的只有外頭守夜的太監。 “衛珩,你少在這跟朕裝癡弄傻!你這樣的本事,朕不信你半點不知。早在你科舉殿試之時,朕就派人去查了,那衛成肅和你沒有半分親緣關系,你姓周不姓衛,是朕的兒子!” “不是?!?/br> 皇帝瞇了瞇眼睛:“衛珩,你不要以為你是朕的兒子,就可以如何沒分寸!父子君臣,你首先得是朕的臣子?!?/br> “微臣是皇上的臣子?!?/br> 衛珩抬起頭,直視上首的男人,眼神桀驁,“但不是您的兒子?!?/br> “你......” 皇帝拿手指著他,怒火攻心,連印堂都黑了幾分,顫顫巍巍的,因為氣的急了,一個字兒也沒能說出來。 換做是旁人,見著皇帝這副模樣,說不準都已經嚇得磕頭告饒了。 但是衛珩不。 他扯了扯唇角,似嘲非嘲:“倘若我真是你的兒子,我還不如死在娘胎里了?!?/br> “做我父親,你配嗎?” ...... 整個大殿沉默了許久。 靜的連夜風落在折子上的動靜都聽得一清二楚。 “嘭!” 這一次,不是茶盞碎裂的聲音。 而是整個桌案都被掀翻了。 莫說是殿外守著的小太監大宮女,便是伺候宣帝幾十年的大內主管梁湯都忍不住顫了顫。 殿內傳來宣帝暴怒的吼聲:“衛珩,你莫要以為朕不會殺你!” 而下一瞬,里頭就傳來了劍出鞘的聲音。 “梁、梁公公......” “閉嘴?!?/br> 梁湯眉頭緊皺,轉身盯了后頭的小太監一眼,滿是溝壑的臉上全是風雨欲來的威嚇和狠厲。 嚇得小太監一抖,連忙垂下頭,戰戰兢兢地俯跪在地上,一句話也不敢再多說。 里頭究竟是發生了何事,居然鬧到了如此地步。 明明圣上今日剛吩咐人去宣衛侍郎時,心情還極好,晚膳都比平時多用了一碗羹。 怎的衛侍郎才進去不到半個時辰,竟惹的圣上連劍都拔出鞘了。 也不知衛侍郎究竟說了什么,萬一圣上到時一個遷怒,他們這些守夜的太監宮女全都得死。 只盼著衛侍郎能力挽狂瀾,讓圣上怒火平息了才好。 ....... 也不知過了多久,里頭的動靜終于漸漸平息了下來。 殿內靜悄悄的,聽不見半點人聲。 而后又是許久。 若不是還能透過窗戶紙隱約瞧見兩個身影都在動,他都差點要以為圣上真把衛大人給殺了。 隔了好半晌,久到梁湯腿都已經跪的徹底麻透之時,殿門忽地被打開。 竟然是圣上親自推的門,站在殿門口,淡淡瞥了外頭跪著的太監宮女一眼:“梁湯?!?/br> “奴才在?!?/br> “都處置了?!?/br> “是?!?/br> 果然,聽見這話,跪著的宮人們幾乎抖成了一團篩子,卻一句告饒也不敢開口。 宣帝靜默片刻,嘆息一聲,低沉的嗓音有些蒼老:“你來,替朕擬個旨?!?/br> “是?!?/br> “北疆勢重......” 才剛起了頭,皇帝就頓住了,盯著座下跪著的少年,沉默了許久才繼續往后道。 梁湯在一旁擬寫圣旨,越寫越心驚,尤其是當圣上說到“調任衛珩為大將軍,鎮守北疆”時。 一道圣旨不長不短,念的再慢也該擬完了。 圣上甚至連看都沒看一眼,蓋了印,直接就把圣旨丟在了衛大人身上。 那力道大的,說是打出去的也不為過。 衛大人從膝上撿起了圣旨。 神情十分平靜,仿佛這圣旨上寫的不過是一副春聯。 “衛珩,朕再給你最后一次機會......” “不必了?!?/br> 衛珩打斷他,“臣,叩謝圣恩?!薄?/br> 而后站起身,直接走出了殿門。 大步流星,頭也不回。 ...... 梁湯已經完全被他這囂張且桀驁的態度給震住了。 整個大宣,敢這樣對圣上的,衛侍郎......不,衛大將軍絕對是第一個。 “好?!?/br> 宣帝怒極反笑,“好個衛珩!不愧是衛珩!朕倒要看看,他要與朕對著干到何時!” 月明星稀,樹影斑駁。 此時已是深夜三更。 天子腳下,城門重守,到底還是維持了難得的安穩。 但這安穩究竟能維持多久,誰也說不清楚。 滿朝這么多臣子,高官厚祿,享盡安樂,卻尸位素餐,蠅營狗茍。 上不能匡主,下亡以益民, 這大宣不亡,衛珩都覺得是個奇跡。 此時此刻,除了打更人敲著鑼巡夜報時,四處靜悄悄的,什么人聲都聽不見。 這片是滿京城最好的地段,占了無數條街巷,朝中重臣,世家侯門,一大半兒的府邸都在這塊兒。 堪稱是京城的富貴巷。 三更時分,富貴巷里的富貴人都早已睡下了。 沒人知曉,就在兩刻鐘前,在皇宮深院里,暗藏著多少洶涌。 而卷起這洶涌的人,這會子正不慌不忙地漫步在深夜的皇城街巷內。 手里還拎著一卷圣旨。 這封調任的圣旨,雖然已經被宣帝直接丟給了衛珩,還壓蓋了玉璽印章。 但正經宣旨,還是得等到明日上朝后,任命的流程也須得下朝后才開始走。更何況,宣帝甚至都未在圣旨里指明,究竟何時才要衛珩去北疆赴任。 仿佛只是一氣之下,玩笑般地就下了這么一道任命旨意。 說不準在他心底,他壓根兒就不想當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