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節
看著那衣衫,李青荷心里復雜,這人跟人的情分,有時候真不是時間長了能處出來的。趙婉婉自從那一次李福收了夫妻倆的飯錢搬出去后,回家的次數一只手都數得過來,和她這個jiejie,也約等于沒有來往了。 倒是六月的時候聽說,胡言錫關了私塾,去府城趕考了。 他收那么高的束脩,本就是為了趕考的。 李青荷會知道,還是聽青苗說的,她堂哥的那個侄子,現在正沒事在家練字呢。 李青荷兩人也擱家練字,村里人好多去山上薅藥材的,連帶的山上也不好打獵了,就是野雞兔子,也因為人太多而被趕到了更深的林子里,有那人跡罕至的林子,就是周承康也不敢去。 不是不敢,而是沒那必要冒險。 林子里藥材種完,兩個人也不出門了。這一回拿來的藥材基本上把幾十畝荒林占去了大半,主要是林子和地里不一樣,有的地方不合適中,假如有山石,就空了下來。 秋日的午后陽光正好,兩人搬了桌椅在屋檐下練字。 應該是三個人。希鈺也練字,且還似模似樣,就是欠缺了力道。 氣氛溫馨,李青荷時不時瞄一眼父子兩人,忍不住輕笑出聲。 “練字需得靜心,你笑什么?”周承康暗示性的掃一眼邊上的希鈺,這是讓她做個好榜樣。 練字其實是個很枯燥的事,還真就得耐心恒心特別堅定的人才能堅持,明明他自己都不想寫了,幾次走神,還說教別人。 李青荷哈哈大笑,“我得去廚房做飯,你們想吃什么?” “面?!毕b暳⒖痰?。 這小子也早已耐不住了,“娘,我想幫忙?!?/br> 周承康放下筆,一本正經的說教,“你多練字就是幫我們的忙了。我去替你幫你娘?!?/br> 希鈺反應飛快,“不如你幫我練字,我去替你幫忙?” 希鈺愈大,愈發不好糊弄了。 三人笑鬧著去廚房做面,其實面不好做。等到面做好已經是半個時辰之后,搬了個小桌子放在院子里,三人對坐著吃,家里沒有鮮rou,李青荷就割了一塊腌rou炒了放在上面,也很香。 吃完了還沒洗碗,后院門就被敲響了。 一般從后院的門過來的,不是楊家,就是余妍。 李青荷去開門,如果是楊家人,直接不讓他們進院子。 門后面的是余妍,手中還拿著點心,“我們剛從鎮上回來,買了些點心,給你們送些過來?!?/br> 李青荷側身,意思請她進門。 余妍卻沒有立刻進門,而是看向楊家的方向,“方才我去鎮上,聽說了我們村有人買荒林?!?/br> 這倒挺讓人意外的。 一兩銀子一畝,其實不便宜。買糧食都能得幾百斤了,如果買回來只是砍柴的話,完全沒必要。開荒也不現實,里面的老樹根要是想要挖出來,起碼得刨出一個大坑,還不一定挖得干凈,來年開春又會長出小樹苗。要是買到竹林,真就一點用都沒有。 除非……是和她一樣種藥材。 種藥材的投入可不是一點,且不提買荒林的銀子,就是前面請人平地和種下藥材,再有買藥材種子這些都不是一點銀子。好奇問,“誰家???” 余妍伸手指了指楊家,“他買了對面……”她伸手指著村子后面的一片林子,有些陡峭,“那邊的十畝,據說也是種藥材。他們家可真是臉皮厚,做什么都要跟你們家學?!?/br> 李青荷看了看對面的山坡,無言半晌。倒不是對面的山坡不好,而是那些是可以整出來做荒地的,她買下的林子里,有不少大樹,有樹就有枯葉,枯葉爛了之后就是黑色的土,種上藥材之后,藥也長得快。 對面的山坡一大片都是小樹,里面還有荊棘,土也薄薄一層,種藥材……怕是夠嗆。當然了,選對了藥材習性,也還是可以的。 “你要買嗎?”李青荷笑著問。 余妍擺擺手,“我不要,我雖然住在村里,我可沒打算種地。不過是這里清凈,住著人也清凈,不用費心思籌謀……” 不想說楊家的事,也懶得想他們家如今在哪里拿到的銀子,李青荷拉她,“進屋?!?/br> “不去了?!庇噱χ吐暤?,“我回家了,父子兩人不肯在鎮上吃,非要回來吃我做的包子,我得回去了?!?/br> 看著她腳步歡快的離去,李青荷才轉身進門。 楊家買地的事情在村里不是什么秘密?兩三天之后,大半的人都知道楊家也打算和李青荷一般種藥材了。 知道也就知道了,村里沒有人會去幫他們家干活,也沒有人會想著跟他們一樣買荒林。 本來嘛,養魚還差不多,最起碼看得到這幾年都是賺了銀子的。那荒林……有人暗搓搓幫李青荷算過賬,不算買荒林的幾十兩銀子,就是請人平地和種藥材,已經花了十幾兩工錢了,更別提藥材種子的來源,那是有銀子也買不到。這玩意兒根本就不是普通莊戶人家能種得起的東西。 再說,誰知道能不能賺銀子呢? 要不是楊家買的荒林,還能期待一下,畢竟誰家也種不了十幾畝地,請人的時候還能去打幾天短工。但是楊家,幫了忙怕拿不到銀子! 結果,楊家沒想在村里請人,徐昌詰跑出去一趟,不知道從哪里找來了十幾個壯勞力,全部都是男人。據說不要工錢,給飯吃就行,夜里就住在他們早前造出來的魚塘邊上的屋子。 一個屋子擠十幾個人,別人知道了也只是感慨一番。也不知道這些人經歷了什么,有的人臉上還有疤。工錢都不要,只吃飯就行。就這,還聽說楊家每頓只是用番薯熬粥出來給他們喝,算是最簡單便宜的飯菜。還天不亮就干活,趁著月色回來。 第113章 接觸 這么多人李青荷也請過,十幾個人干起活來確實很厲害,rou眼可見的能出來活兒,可以說隔一個時辰去看,就能翻出一大片地。 本來那些人都在對面的山上,隨便一抬眼就能看到,這在村里邊本就是個稀奇事,看的人多了,就發現了不對勁。 那些人,不太像是干慣了農活的人??粗宕笕?,但活兒并沒有干出那么多來,反正是沒有村里人做的順手的。 天氣漸漸地越來越冷,村里人都不太出門,隔壁的那些人還在干活,這日周母來了。 今年她都自己住,一開始還和張?,幰黄鸪?,后來她就自己做飯吃了,偶爾過來看看希鈺。 她一進門就問,“青荷,你們那邊的院墻有沒有圍起來?” 有,隔壁來了那么多陌生人,且看起來就不好惹,周承康就挖了荊棘去種了一大片,直接把和楊家中間的路斷掉,這樣一來,雖然隔壁的人過不來了,但卻也斷了他們自己去鎮上的路,只能從村里繞過去。 不過這只是暫時的,楊家不可能長期養十幾個人,就是李青荷這邊幾十畝荒林,也經不起十幾個人長期沒日沒夜的干。等那些人離開之后,再撤了荊棘也可以的。 撤起來也簡單,直接砍回來當柴燒就是。 見兩人點頭,周母微微松口氣,壓低聲音道,“我今日一大早就聽到隔壁你嬸子說,昨天楊家吵架了,說是那些人偷楊家的魚來烤被抓個現行?!?/br> “我是怕他們過來抓你們的雞?!敝苣竾@息一聲,“那些人一看就不好惹,不知道楊家從哪里找來的,為了雞得罪他們不值得。隔開了好?!?/br> 到了十月底,天上開始下雨,家中就更冷了。而李青荷喂的兩頭豬已經大了,可以找人來殺,十月底的最后一天,家里殺豬,來了不少人幫忙。 因為最近經常下雨,許多人都沒去鎮上,反正天氣冷嘛,rou買多一些也不會壞,還沒過午,一頭豬就賣完了。 還有好多人沒買到。趁著屠戶還在,人也多,干脆讓他們幫著把另外一頭也揪出來殺了。 一頭豬不夠分,兩頭豬就有多的,還剩下了大半。午后的時候,基本上的人都買了豬rou回家了。李青荷也開始讓幫忙的人做飯,張?,幒屠钋嗝?,還有后面的余妍兩人,李福和趙大山再加上屠戶,人還是蠻多的。 眾人正說話的說話,做飯的做飯,大門外又來了人。 來的人是徐昌詰和他二弟。別看住得近,其實兩家根本沒有來往。他一身青色長衫,還是那副斯文模樣,“你們家的rou還有得剩嗎?” 周承康迎過去,“是還有一些 ,但我們家過完年要請人,那些都是要做腌rou的,不賣了?!?/br> 徐昌詰有些失望,又道,“能不能就只賣兩斤給我?最近去鎮上實在不方便,我家也忙。幫我們干活兒的那些人辛苦,他們背井離鄉的,就當是可憐他們?!?/br> “你們家不是有馬車?”周承康拒絕,“真不賣?!?/br> 徐昌平皺起眉,“不用這么小心眼吧?都是一個村的,現在還是鄰居 ,怎么就不能賣了?我看你們家就是針對我們……” 他不客氣,周承康比他還要不客氣,“就針對你們,又能怎么樣?” “我知道,因為我們家又挖魚塘又種藥材。你們家覺得是我們跟著你們學了?!毙觳奖П?,“但是這村里,也沒規矩說就你們一家人能養魚種藥材??!” 應該是他自己也知道這樣不妥當,有些不厚道才會放在心上。 但其實李青荷兩人真沒把這些事看在眼中,那魚,再有十個魚塘也不夠縣城那些人吃。至于藥材就更好笑了,這天底下的人那么多,生病的人也不少,再多的藥材也是不夠的。 這種人,周承康都懶得和他們說,只喊,“大黃!” 大黃撲了出去。 徐昌平轉身就跑,其實狗一般不咬人 ,尤其大黃聰明,但再聰明它也是狗,看到有人跑,它下意識就追,瞬間就攆了出去。 徐昌詰站在原地沒動,微微蹙眉,“周兄,這是不是有點過?” 周承康直接抬手關門,“對不住,今日有客人,不好在這里多與你說。就這樣吧?!?/br> 大黃真的攆出了二里地去,還咬了徐昌平一口才回。 吃晚飯的人挺多的,足足擺了兩桌。到了晚上,眾人才散了。 翌日早上,外面還在下著小雨,窗戶的窗紙都起了一層潮氣,周承康起身去點了火盆烘屋子,才重新躺回床上,還沒躺下呢,外頭就有人罵,“養狗了不起呀,放狗咬人,你們不請個大夫給我男人包扎。這事兒就過不去!” 是個尖利的女聲,聽清楚之后不用看就知道應該是徐昌平的那個媳婦。能夠在嫂嫂的屋子里心安理得的住了這么久的人,還能指望她是個講理的人不成? 道理講不通,就不用講了。周承康出門,把大門打開一條縫,大黃又撲了出去,然后就是女人的尖叫聲越來越遠。 看著人跑遠了,周承康叫回了大黃,重新關上門回去睡覺。 李青荷聽著外面的動靜,嘴角忍不住勾起,笑道,“人家該說你富裕了之后看不起人,直接放狗咬人了?!?/br> 周承康拉被子蓋上,“大黃也不是誰都咬的。我們養了它這么多年,總共也沒咬幾個人?!?/br> 對于兩人來說,隔壁的那兩兄弟算是他們最討厭的人,沒有之一。 經過這一件事,兩家本來就生疏的關系,現在可以說是惡劣了。 兩家本來也沒有來往,關系惡劣就惡劣了。到了冬月里,天上飄起了雪。這會兒是真的沒有人出門干活了,包括隔壁請來的那十幾個人。 其實哪怕是吃番薯,因為沒有油葷,日子一久,那些人吃的越來越多。哪怕不干活兒,人也是要吃飯的。 李青荷一直沒出門,也偶爾聽見有人說,徐母抱怨他們吃得多。 這一日午后,有人上門,來的人算是李青荷李家那邊的本家大哥,叫李青松,夫妻兩人都來了的,邊上還帶著李福。說是家中老人病了,病得很重,就想問問他們有沒有藥材,拿回去給老人熬了喝。 “青荷,我們不是說不給他請大夫,而是大夫已經說了,我爹那病就是熬日子,說是秋日里就會走……現在天氣這么冷,愈發嚴重,真的不給他藥吃似乎也太……”他眼圈都紅了,“已經好幾日水米未進。你們隨便拿些吃不壞的藥給我,回去我熬了給他。興許他覺得自己喝過藥就不痛了?!?/br> 好幾日水米未進的話,這人應該是不行了。說白了,就是要個心理安慰。 李青荷轉身進門,抓了藥材給他,道,“這個藥一熬就黑漆漆的,不用那么多?!?/br> 送走了夫妻兩人,李福進門,“特意上門尋我一起過來,就怕你不給藥?!?/br> 早前確實有人上門來問李青荷要藥材,但這玩意兒那是能隨便給人的?她又不是大夫,萬一給人吃壞了呢?就算沒吃壞,也耽誤病情了。所以,無論誰上門要藥材,一律都給拒絕了,要吃藥就去請大夫。 “當初三哥對我也挺好的 ,沒想到這就……也就這兩天了?!彼麚u搖頭,“人一輩子,其實沒什么意思?!痹捯魟偮?,希鈺就進門了。 李福的臉上立時綻開了笑容,嘴角都咧到耳根后了,“希鈺來了,有沒有想爺爺?” 看他那高興的模樣,可不像是活著沒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