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節
得知事情的真相,婧怡的神色是從未有過的凝重:“看來,大齊一舉殲滅匈奴的時機到了?!?/br> 小王氏贊許地看了她一眼:“不錯,我大齊兵強馬壯,吃虧的就是不熟悉大漠的氣候與地形,若有當地人指引,殲滅匈奴,不過是時間問題。但是,娜木珠的父王相當精明,并沒有獻上完整的地形圖,只是帶來了一位熟悉地形的老牧人,由他口述,我大齊人自己繪圖?!?/br> 婧怡眼前一亮:“四爺曾經深入匈奴腹地,對那處地形應當十分了解,由他來執筆繪圖最是恰當?!?/br> 小王氏點頭:“四郎這一個多月來,就一直在日以繼夜地繪制這副地形圖?!?/br> 婧怡的嘴角已經泛起冷意:“如此行事,擺明了故意拖延時間,為的就是能夠更有力地威脅我朝……比如,逼迫四爺迎娶娜木珠?!?/br> 小王氏神色凝重,并沒有說話,算是默認了。 婧怡從來沒有想過,自己會成為動蕩整個朝局的關鍵……只要沈青云迎娶娜木珠,大齊就有可能殲滅雄踞西北的匈奴,沈青云更將成為千古名將。 多余的只有一個她罷了。 甚至,若她能心懷大義,自請求去,說不定也能成名留青史的一代奇女子。 第110章 急召 聽了小王氏一番話,婧怡已不復先前激動。 至少,事情不像成國公夫人所說,只是一件二女爭夫的風流韻事。 這樣斷章取義地故意曲解,是想激起她的嫉妒與不忿,最好能和沈青云大吵大鬧,甚至攪黃了這門婚事? 婧怡嘴角露出苦笑,既然是皇上都默許了的事情,難道憑她一個弱質女流,還能扭轉乾坤不成? 蔣氏可真是高看了她! 小王氏望著眼前這位面容甜美、神情卻沉穩老成的少婦,心下不由暗暗嘆氣,自己新進門的兒媳婦,年紀還比她還長著兩歲,成日里只顧粘著丈夫撒嬌買癡,半點不知道督促著讀書上進的,自己的兒子本就頑劣,如今看著倒越發不像樣了。 想著心里就有些后悔,王氏當年嘴上沒說,心里怕是有與林家結親的意思,但小王氏雖然喜歡婧怡,到底覺得陳家門第太低,因此對王氏的心思只作不知,將此事揭了過去。 事到如今,到底是有些后悔了。 眼下卻不是想這些的時候,丈夫林元懷的話言猶在耳:“匈奴一戰勢在必行,不過不是現在,眼下最緊要的還是朝中局勢……只要四郎能與云英郡主順利成婚,晉王就等于得到了西域的支持,太子將更加勢弱。而且,沈家軍遠在西陲,只認沈家人手里的虎符,皇上對此一直態度曖昧,軍中將士的俸祿并并不優厚,較其他鎮守西北的軍隊少了三成不止。但若沈家軍成為抵御匈奴的主要力量,情勢又將大不相同,別的不說,至少可以光明正大的招兵買馬,更遑論西域人的資助……”話到最后,已隱隱透出即便真的是太子繼承大統,沈青云也可以率沈家軍入京,助晉王逼宮奪位的意思來。 又嘆著氣:“我和四郎相交多年,他在戰場上是何等的一夫當關、萬夫莫開,萬萬沒想到竟也會英雄氣短、兒女情長,為一個女子置大業于不顧?!编祰@悵然之情,溢于言表。 她卻聽得心驚膽戰,忙問道:“皇上春秋正盛,再有十年是少說的,怎么就突然說起這種話來?” 林元懷面色沉重:“都是父親的意思,想必他老人家是得到了什么消息?!?/br> 總歸,公公和丈夫的意思,如果陳氏真的找上門來,務必將要其中利害關系告知于她,勸他以大局為重。 林元懷說,沈青云此人重情重義,婧怡在關鍵時刻舍身成仁,他必定會感念在心,等他日大局得定,說不定會重新迎她入門。 小王氏卻心中陣陣發涼,她本是性情中人,脾氣最是耿直,聽完丈夫一席話,腦中想到的第一個念頭就是……你們男人爭奪天下、實現抱負,為何犧牲的總是我們女子? 重新入門,怎么個入法? 沈青云彼時已有妻室,娜木珠身為西域王女,就算大齊不再需要西域人的幫助,邦交總是在的,沈青云對她也要有三分禮讓,婧怡又能有什么好的處境?左不過外室或者妾室罷了。 好好的原配,為何要去走這條路? 婧怡也正在沉吟,不過她和小王氏的想法相去甚遠,壓根就沒有往什么小妾、外室那里去。 她想的是,若她執意不肯就范,家國大事面前,胳膊擰不過大腿,說不定會落一個“暴斃而亡”的下場。 而她若與沈青云和離,成為功在社稷的奇女子,說不定也能向朝廷討個郡主什么的做做,或者,求一大筆錢財? 大齊以男子為尊,但婦人守寡或和離之后,自立女戶,也不是不行的。 到時候,日子指不定過得比現在逍遙。 她幾乎要為自己的計劃拍手叫好了。 眼前卻突然閃過一雙深邃的眼睛。 他總用那樣的眼睛看著她,深沉地、含笑地、火熱地,安靜地。 他的寵溺與保護幾乎令她沉淪,兩個寒冷的人靠在一起,終究是產生了溫暖。 她不相信世上的男子,眼下對你好,不過貪戀你的年輕好顏色。 但他曾在寂靜的夜里告訴她,這輩子只要她一個。 男人在床上的話能信嗎? 婧怡猛地回過神來,眼神是從未有過的清醒。 小王氏見她這樣,不禁問道:“你可是想到了什么?” 婧怡點頭:“我有一個問題,想請您解惑?!?/br> “但說無妨?!?/br> 婧怡語氣平靜,說得卻極慢,仿佛一面說一面還在思考:“既然這樁婚事如此緊要,連皇上都已默許,便是我家四爺再怎樣不情愿,想來也無法拖延至今,其中只怕另有蹊蹺……還請伯母解惑?!?/br> 小王氏一愣,似乎沒想到婧怡會問起這個,看了她一會才開口道:“是貴妃娘娘?!?/br> 她先將此事與太子、晉王奪嫡之爭的微妙關系說了一遍,末了才感慨道:“歷來天家無親情,晉王和太子既然已經走到了這步田地,若真的讓太子登上大位,晉王前途未卜不說,皇后是必定不肯放過貴妃娘娘的。換言之,娘娘在此時站出來替四郎說話,實已將自己與晉王殿下置于險境,”嘆了一口氣,“外界傳言,貴妃娘娘最喜愛自己的小侄子,遠勝于親子晉王、魯王,如今看來,所言非虛?!?/br> 又望著婧怡,一字一頓,極認真地道:“別人都說家國、都說大義,我卻不愛聽這些,他們男人家功成名就,若還要我們做女子的犧牲,也就算不得英雄好漢!所以,我只對你說一句,遵從自己的本心,”頓了頓,“不過,你想留住四爺,只怕還得著落在貴妃娘娘身上?!?/br> 這卻都是肺腑之言了。 婧怡展顏一笑:“多謝伯母?!?/br> 小王氏也呵呵地笑起來:“你夫君和我夫君兄弟相稱,你卻伯母長伯母短的,平白把我叫老了!” 二人極有默契,相視一笑。 …… 婧怡沒有在文鼎候府多留,既然知道了事情的來龍去脈,要做的事情就還有很多。 小王氏親自將她送到二門,婧怡剛想上馬車,卻見一輛黑漆平頭馬車匆匆使來,車上所刻正是武英王府印記。 婧怡和小王氏忍不住對望一眼。 只見那馬車尚未停穩,車簾一挑,方氏就火急火燎地跳下車,一把抓住婧怡道:“哎呦我的姑奶奶,可算是找到你了……青天白日的,你沒事往外跑個什么勁呦!”說著,不由分說,將她往自己馬車里拉,“快走,快走!” 婧怡被她搞得一頭霧水:“三嫂,這是怎么了?” 方氏急得幾乎要跳腳:“你怎么還有功夫問東問西……皇上連下三道圣旨召你進宮,滿府上下卻找不見你的人,母親急得差點掀了梧桐院,你還在這里磨磨唧唧!” 一番話說得婧怡心頭巨震。 皇上連下三道圣旨召見她一個外臣命婦,是有什么了不得的急事? 難道,是沈青云出了事,急著要見她最后一面? 一念及此,腦中便一陣暈眩,好在她遇事一向冷靜,這才勉強穩住心神,回頭朝小王氏點了點頭,再不多話,上了方氏的馬車,向外疾奔而去。 按照規矩,命婦進宮是要按品大妝的,方氏為了節省時間,將朝服等帶在了身上,就讓婧怡在馬車中換了衣服,又親自替她梳頭上妝。 末了又道:“知道你來了文鼎候府,傳旨的公公已先行去了宮門口相候,咱們這也就直接過去了?!?/br> 婧怡就問道:“三嫂可知宮中發生了何事,皇上竟親自見我?” 方氏擦了把額角的汗水,搖頭道:“來傳旨的是皇上身邊伺候的人,嘴緊得很,半句不肯多說,不過看他那臉色,多半不是好事兒,你還是小心著點罷?!?/br> 婧怡點點頭:“多謝三嫂?!鄙裆l凝重。 少時,馬車到宮們口,果有一個面白無須的中年太監等在那里,看見婧怡,直接道:“四夫人,走罷?!闭f著,已當先走入宮門。 婧怡只來得及和方氏點了點頭,便也腳步匆匆地跟了進去。 宮道長而寂靜,偶爾碰見幾個宮女,皆是屏氣凝神、神情整肅,默默行完禮就退到了一邊。 雖說宮中規矩大,但今日的氣氛,確實有些不同尋常。 婧怡深深吸了一口氣,讓頭腦更加清醒,腳下的步子也就更穩了三分??觳酵粗那胺蕉?。 …… 春和宮外。 這是婧怡第一次見皇上,高大威猛的中年男子,還穿著朝服,顯然是下了朝直接趕來了這里。 天顏不可窺測,但婧怡仍趁著跪地時偷偷瞄了一眼,見今上四十多歲模樣,面目十分英俊,只是雙眼布滿血絲,神情陰騭??粗瓜袷亲咄稛o路的困獸。 她心念急轉,迅速分析著眼下情勢……皇上帶著一群宮女太監立在春和宮外,她還眼尖地看見了太醫。 春和宮卻大門緊閉,里頭靜悄悄地,半點聲息也無。 難道,皇上吃了沈貴妃的閉門羹? 正想著,只聽一聲悠揚的通報:“皇后駕到……” 婧怡還沒有來得及站起身,便又跪到了地上。 只聽一陣衣裙摩挲聲,高皇后的聲音柔柔地響起:“皇上,這風口上涼,切莫得了風寒才好,還是先回宮罷,龍體康健方是萬民之福?!?/br> 卻遲遲沒有聽見皇上的聲音。 高皇后頓了頓,語聲放得更柔:“貴妃meimei就是有些小孩兒脾氣,等過了這一陣,也就好了。您不若先放一放,等貴妃meimei回過了味,自然就巴巴兒地來見您了?!?/br> 第111章 真相 “你起來?!被噬辖K于開了口,卻是對婧怡說的。 “是?!辨衡Z聲平平地回答,起身的動作不快也不慢,雖然始終垂著頭,身體卻并不僵硬。 顯然并不十分緊張。 皇上注視著這個美麗年少的女子。 自他迎娶沈氏入宮,后宮虛設已近二十余載,他貴為天子,卻因一心癡戀沈氏,一輩子沒有再瞧旁的女子一眼。 印象中這樣青春年少的女子,仿佛還是沈氏少女時的模樣。 這個陳氏是她親自為四郎選的媳婦,原以為會是同她一樣的率性恣意、天真爛漫。 萬萬沒想到,會是個穩重老成、沉得住氣的女子。 還有即將進門的晉王妃顧氏,也是京城有名早慧與沉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