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節
“一愿老師身體康泰,二愿老師十全十美!”謝錦秀退后了兩步,然后遵循了古禮,三跪九叩開始,倒是讓胡學正直接直起來身子,目光清明又透著幾分欣喜。 “善!”說完,胡學正把旁邊放置的一件青衣棉袍給謝錦秀遞了過去,“入我門,當有恒心,自今日起你當努力讀書!” 謝錦秀接過來棉袍,就是拜倒:“弟子拜見老師!” 胡學正這才捋著胡須對著謝錦秀點頭,再次稱善叫起。 “此處房屋,你觀之如何?”簡單的拜師古禮后,胡學正突然問著謝錦秀。 “青竹傲雪挺立,房舍有地熱火盆,南北通透,是為家居所!”謝錦秀又看了幾眼這茶室一般的擺設,開口說著,“清雅的很!也溫暖的很!” 胡學正一聽,哈哈大笑:“你這孩子不誠實!此屋子被人說清雅倒是第一次,老夫用這地熱,可是被好多同僚背后批頭呢!” “如此好的物事,為何不用?沒有煙火炭盆,哪里不清雅?”謝錦秀的話讓胡學正有了幾分共鳴。 “古宋國,讀書人深有正氣,不懼寒冷!”胡學正的這一說,讓謝錦秀抖了一下。 想起來前世的秋褲論和枸杞。 “己身自己不惜,誰能珍惜,生病累及父母,是為不孝,生病只能請假,浪費光陰是為不忠!累朋友同僚掛念,是為不義?!敝x錦秀把自己的這個不忠不孝不義的想法一說,倒是讓胡學正一怔。 “老夫要是知道這一說,那些老小子哪里還敢背后議論!”胡學正覺著有點可惜,好像收弟子收的晚了。 越看謝錦秀越滿意,于是胡學正開始了對謝錦秀進行了愛的教育。 “這幾道題,答出來給我!中午飯食,我會讓人安排下來,這里就是你以后讀書的居所!”胡學正說完,就遞給了謝錦秀一張試卷。 這下輪到謝錦秀愣了,這可是第一天拜師,不應該讓自己準備準備么 “怎么?哪里不滿意?”看著謝錦秀似乎有話說,胡學正直接問著。 “不是,老師,學生還有行李在客棧,還有學籍,學生過來這里不是就讀府學么?”謝錦秀心說這和自己想的完全不一樣啊。 “荒唐,平日要書童做什么?那些行李自然讓你家書童去處理。就讀府學?自然不是!就讀縣學府學,你今年的鄉試別想參加了,他們的進度有些慢,而且我已經從火旺書院調了你的平日考卷,時間有些緊張,你自然要集中學習。對了,還有這個書單!”說著胡學正一樣一樣的拿出來東西。 “按著這個書單讀,給你一個月的時間,全部熟記!”胡學正把寫滿書單的紙張直接直接給謝錦秀遞了過去。 這個樣子,突然就讓謝錦秀找到了高考的感覺,好像是各科老師給學生提供參考書一樣,突然他打了各哆嗦,不會還有十年高考五年模擬吧? 不過看著胡學正暫時沒有再拿出來東西就放下來心。 第72章 胡學正留下考題,再勉勵了謝錦秀幾句,就徑自離開了。這之后,這間正房茶室就歸了謝錦秀所用。 光是想想,謝錦秀就有些好奇的仔細的打量了下。 木色茶幾,地暖,旁邊的古樸的案桌,柜子都有種異域之風,但是在這個冬季,待在這樣的暖室里面,確實舒服的很,以前以為胡學正是個古板嚴肅的老師,謝錦秀手拿著試卷一看,才發現自己大錯特錯。 奧! 仔細看看這些題目。 第一題,“在家靠親情,在過靠君主” 這個啥意思?這得是多么直白的在說家里要吃父母兄弟的,出仕了就要靠皇帝吃皇糧的思想,好吧,這是謝錦秀自己磋磨出來的意思,不過等下答題,他是萬萬不敢把他琢磨出來的這一啃老論寫出來,要不然估計還要被新出任的老師敲打一頓,甚至可能會問,你小子是不是現在要吃老師的?那就凄慘了。 第二題,“乃是人而可以不如鳥乎?詩云:穆穆文王” 嘖嘖,這個截搭題更是厲害,如果是通讀了原文,才能知道這是稱贊文王的,原文是出自《大學》,“詩云:“緡蠻黃鳥,止于丘隅?!弊釉唬骸坝谥?,知其所止,可以人而不如鳥乎?”詩云:“穆穆文王,于緝熙敬止?!?/br> 好嘛,這么前面截一句后面來一句,這就讓人抓瞎了,尤其是《大學》一書背誦的不熟悉的人,肯定會覺著,奧,文王都說了,人是可以不如的鳥的? 一道題,一道題的先看下來,謝錦秀的嘖嘖聲就沒有斷過。 讀書難,做個古代應舉的讀書人更難,怪不得考科舉難,這些涉獵的書籍就不是一般人能夠湊齊的。 因為謝錦秀看的入迷,分析的有趣,以至于他也沒有看到,窗子前有個矮小的小身影,聽著他的嘖嘖嘖,一個勁的流口水。 陷阱,這考題一個個都是陷阱,考題不是截自科舉要考的幾本經書中的,就是思想辯論有幾個都是當代大儒的主題思想,甚至還有時事邸報,謝錦秀要不是掃描了幾個書店,腦子里有許多現在看的書籍批注,現在估計破題一個錯一個,不愧是身為府城學官的學正,這出題真是刁鉆有趣的很。 謝錦秀摸摸下巴,就走到旁邊的書桌前開始做著這與眾不同的考題,邊做題,謝錦秀邊嘖嘖有聲,他有一種進入了奧數班,做著奧數題一般的感覺,大腦里需要急轉,然后有些地方不通的時候,才開始翻閱別人的注解,雖然做的很慢,但是慢慢習慣了后,速度也慢慢的上來了。 “你那小師叔在做什么?”小童子從外面送了謝家云回來,就被胡學正叫到了跟前。 “我那小師叔在嘖嘖嘖??!”小童子有些奇怪,眼睛里面閃現著羨慕,“阿爺,你是不是給了我那小師叔糖,你偏心,為何不給我糖?孫兒今日好乖!” 小童子小胡立有些不明白,為啥阿爺對那小師叔那么好,自己都沒有在那間先修的暖室里面待多久,居然就讓小師叔居住。 “嘖嘖嘖!”胡學正捻著胡須的手就是一頓,“看來我給的書單,對于這個學生可能是給少了?!?/br> 聽了這話,小胡立有些不羨慕謝錦秀了,阿爺的喜好好生奇怪,越是喜歡哪個,越是給好多書看。 書哪里有糖果好吃? 小胡立想著阿爺給小師叔收拾出來的書房,那里的書籍,就是渾身一抖。 “小立啊,童子試問可是背熟了?” 謝錦秀在答題,胡學正沒有去學館,自己也是閑著,直接就盯上了自己的孫兒。 五歲的小胡立立馬癟了嘴巴:“阿爺,你讓我今早接待小師叔的!” “可是童子試問,前日就讓你開始背涌了!不背完,所有的糖果都給你收了!”胡學正嚴肅著臉說著。 “阿爺欺負人!” 謝錦秀自然是不知道小胡立幫他擋了一陣的槍。 等全部的考題做完,謝錦秀才發現屋子里面已經飄起來飯香,早上的小童子正耷拉著腦子,一點一點的背著童子試問。 看著小孩子胖嘟嘟的小臉,就想起來家里的小侄兒們,不過看著比小侄兒們白凈很多,謝錦秀伸出了惡劣的手指,一下一下,就看著小童子睜開眼睛,眼睛迷茫霧蒙蒙的瞅著謝錦秀,把謝錦秀萌的是一臉的血。 “還不背書,居然敢偷懶!”謝錦秀嚴肅的聲音一起來,小童子可能是習慣使然,只見他立刻盤腿坐好,然后嘰嘰呱呱的搖頭背了起來,等背了幾句,清醒了幾分,小童子才一癟嘴巴:“小師叔,你也欺負人!” 看著謝錦秀要打開食盒了,小童子這才正襟危坐,嚇唬著謝錦秀:“阿爺說,你吃完午飯,再過一個時辰還沒有做完題,書單加倍!” 謝錦秀聽了這個懲罰,出乎小童子意料的,臉上露出來笑容:“那可真是太好了,我晚兩個時辰是不是加四倍?三個時辰是不是要加八倍。?!?/br> 聽著謝錦秀說著,小童子的眼睛開始轉起來圈圈,小師叔不應該嚇得哇哇大哭么?自己荷包里的糖塊,不是用來哄小師叔的么? “哇”一下,小童子紅了眼睛,“小師叔,我聽不懂幾倍!阿爺要我照顧好你!你,你太可怕了,我照顧不了!” 說完,碰的一下,小童子小胡立就嚇得逃出了這個暖室,這個小師叔好嚇人,他只知道如果小師叔沒有完成,那屋子非得被書給埋了不可,自己沒有暖室待了。 “哭什么?”正要午休的胡學正直接被哭著鼻子跑過來的孫子弄得無奈了,“不是讓你和你小師叔一起學習么?” “小師叔,是妖怪!”小童子真的嚇著了,因為阿爺說了,只要小師叔書單加一倍,他也要跟著多讀一本書,小小年紀不足六歲的小胡立,可不是嚇得大哭么? 聽著孫子回來說的話,胡學正更是好奇了,自己這個學生真是不按常理出牌,居然期待書單加倍,他一府學正,別的沒有,書籍還是充足的,既然如此,就不要怪自己心狠了。 胡學正卻是不知道謝錦秀是求之不得,別人是一頁頁的要手動翻書,他是掃描,得空就能在腦海中翻閱,讀書的時間可是比常人多出來不少,所以對于有機會收錄書籍,謝錦秀是欣然的。 謝錦秀當然知道這個懲罰對自己是好事,但是過猶不及的道理他也懂得,所以在吃完午飯后,坐了半個時辰消食。就拿著試卷去宅在里面尋找胡學正。 雖然接待是小童子接過來的,但是謝錦秀的茶室外面,胡學正也給安排了兩個仆從一直侍候著。 “小公子!”看著謝錦秀出來,連忙恭敬的行禮。 “帶我去見老師!”謝錦秀頷首,直接說著,其中一個仆從連忙應著在前面帶路,沒想到出了院子往面再走五百米就是另一套大院子,看著里面的光禿禿的樹和青松,謝錦秀還是對自己的小院子滿意的緊。 “小公子稍待,奴去稟報老爺!”仆從行禮后,就踩著小碎步到了廊下跪下稟報,不一會兒,就看著仆從返回,請了謝錦秀跟著走。 真是處處都是規矩,想著胡學正也是農家子出身,一步步走來應該也是不易吧! “進來吧!”胡學正的聲音似乎透著鼻音,看樣子好像剛剛睡醒。 “學生叨擾老師了!”謝錦秀直接把手中的考卷奉上,然后就跪坐在旁邊的蒲團上,等著胡學正看卷。 胡學正接過來,自然的翻閱起來,旁邊就有朱筆,就看著他圈圈點點。 然后胡學正就有些神情復雜的看著謝錦秀。 “你可是下過不少苦工吧?”突如其來的問話,把謝錦秀問著了。 “起碼這手字,蒼勁有力,俊逸不凡!沒有幾年苦工是下不來的!”胡學正心情大好,“比之院試更是精進了!” “家貧所以抄書,應是寫的多了!”謝錦秀俯首說著,他能說自己腦子里面有個圖書館,里面的字帖等先是印記到腦海里,形成印象,然后落筆練習成為習慣么? 這大概就是所謂的先是神似再形似,就比別人多了些底蘊。 試卷閱完,胡學正點點頭:“那書單帶來了吧?” 謝錦秀點點頭,遞了回去,就看著胡學正拿過來書單,直接用朱筆勾起幾本:“這幾本,你多看幾遍!剩下的通背下來就可!” 謝錦秀接過來,應諾,然后一看,就覺著驚異,那幾本勾選出來的,恰好是圖書館中沒有收錄的。 “給你收拾出來的書房里面有這些書,我沒有想到你的底子比我想象的要好,要知道我在你這個時候,可是沒有這么些書讀的!”胡學正感慨著。 “那是學生駑鈍,就想著貼補家用,抄書所得!”謝錦秀自然不能說這些都自己看到的,火旺書院里有的書沒有,書店那邊不能暴露自己寫話本,自然來回去交接抄書,就是貧家子的書生常做的事情,是再正常不過。 “以后,就不要抄書了,書單上的書讀完熟記后,我自有安排,還有君子六藝,你也要熟悉起來,開春后,府城便有各種文會,你也當出席兩個!”胡學正一說,謝錦秀就是一怔,君子六藝他也知道,縣學那邊本來就開了琴藝,只是謝錦秀剛剛認了古琴譜,還沒有進行學習就過來府城。 “學生聽老師安排!”謝錦秀自然的答應下來,至于文會什么的倒是沒有放在新上,但是這個六藝,他真的很感興趣,白衣飄飄,那個琴弦撥動,想想有點小帥吧? 好吧,有種自我培養的感覺了,謝錦秀。 第73章 古宋國君子六藝,也是指進舉的讀書人所要掌握的六個幾本技能:禮、樂、射、御、書、數。 在古宋國,六藝分為大藝和小藝的學習,是根據入學的年齡和知識學習情況來進行教授的,在私塾等初級的學堂,一般連小藝都不會學全,也就是基本的禮法,樂的話,農家子所去的初級學堂基本不會教授。 這就涉及到初級教育和中等教育,和高等教育,而私塾就相當于初級教育,可能開設私塾的人沒有考上童生秀才,他自己本身就沒有樂藝,所以自然也不會教授學生,另個原因就是私塾也想要升學率,所以基本都是傳授與舉業相關的經書和基本書法。 謝錦秀大底就是這個情況,但是好在,六藝當中,有三樣,他還是很有優勢的,比如書,他的書法練習的不錯,比如數,估計任何一個念完了九年義務教育的人,都可以說自己數學比這些秀才們強一些,別的可以慫,數學不會慫,畢竟相較于古代,現代可是以數學為基本學科的。 另個就是樂了,所謂一通百通,作為在少年宮學過素描,學過幾天古箏什么的謝錦秀,別的本事沒有,起碼不會像是真的初學一樣那么笨拙,加上穿越而來,可能是圖書館的存在,讓他的腦域開發的很不錯,幾乎可以說不用掃描都可以達到過目不忘的程度,所以本來胡學正認為謝錦秀學習最艱難的地方的樂,反而謝錦秀入門的最快。 而胡學政以為最簡單的禮,倒是把謝錦秀給難住了。 “你這個小子,真是古怪!”胡學政手拿戒尺,古怪的看著謝錦秀。 謝錦秀嚴肅端坐,不敢回嘴,現在是苦不堪言,他單手握卷,無論是哪個角度都要最顯君子風度,這是小禮,還有許許多多奇怪的禮節,為什么古人這么復雜呢? 什么地方用什么禮節,尤其還分五禮,要不是有強悍的記憶力,估計換個人得蒙圈,這些東西并不是一簇而就的,而是穿插到平時的學習一點點給謝錦秀板著。 謝家云直接被胡學政給打發了回去,沒有別的原因,因為涉及到行走坐臥,須得下狠心調整,謝家云居然放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