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9節
他老人家一個念頭不對,老錢家的三元及第就這么沒了…… 第105章 參加殿試那三百人的文章最先是給大學士們閱覽, 篩掉表現糟糕的, 選出精妙文章給皇上審讀。諸位大學士看過之后, 大概已經知道哪些是名列前茅的,每一屆都是如此,爭議往往只在前幾名上。首先要定下三個人作為這屆最優, 這時大學士們要爭論一番,等到三個人確定了, 哪個第一哪個第二也是個問題。 看到錢宗寶的文章以后,他們都覺得這屆狀元興許就是他了。 文章好是一方面,他又是燕王世子妃的親弟弟, 以皇上跟燕王之間感天動地的兄弟情來說, 有這個機會他能不提拔?難道就讓錢家人安心當商戶去? 心里這么想,總歸還是要為自己看好的人爭取一下, 只要總排名沒出來,機會還是有的。 之后唱出來的排名果然沒辜負他們,不知道皇上是怎么想的, 竟然沒造三元及第的佳話, 只是給錢宗寶點了探花。 有大人猜測皇上也怕底下閑話太多, 左右狀元榜眼探花都能直接授予翰林院官職,點個探花不虧他。 他們沒猜到皇上想什么,皇上不是怕聽閑話, 是出于愛護有意想壓一壓他。 雖說錢宗寶表現出來的心性一直不錯,難說三元及第之后會不會膨脹,這是一個方面。 還有就是做人要一直鼓足勁往前沖最好能有個追趕的對象, 總是拿頭名受人追捧不見得就很好。就好像當太子的想著皇位總會是我的,有時不自覺就懈怠了,其他皇子一個個潛伏著,積蓄財力招兵買馬,只要心里裝著那把椅子,便沒有一刻輕松……從小封太子的,最后登不上皇位也不是稀罕事,前面那些朝代有過太多了。 皇上坐擁山河萬里,他的胸懷和眼界比大臣們開闊得多。 還是學子的身份丟了狀元之位哪怕嘴上不說心里可能會非常遺憾,但要是站在皇上的位置,狀元榜眼探花其實是一樣的,不是說你是狀元分量就會格外的重,翰林院里的狀元榜眼探花還少了?很多一輩子就困在那邊編書修書,終其一生成不了肱股之臣,用后世一句話來說“出道即巔峰”,考上狀元榜眼探花的時候就是他一輩子最輝煌的時刻。 通過殿試選出來的大致上可以分為兩種人,光會讀書空有學識的以及能夠活學活用造福百姓的。 前者一輩子估計就是編書修書講書。 后者才能受到皇帝重用到重要位置上去發光發熱。 殿試這關根本鑒別不出哪個是書呆子,哪個是真正能為朝廷做事的,所以說,這只是個開始。你是狀元起點稍稍高一級,到底能走多遠還是要看后勁。 皇上點他一個探花就教了錢宗寶兩個道理。 第一,只要是人就會有遺憾的事,你首先要接受,不服氣就繼續努力,力爭將同屆的狀元踩在腳下,讓他做你的墊腳石。 第二,人們對你的印象是會刷新的。比如說以前提到錢宗寶,首先會說那是燕王世子妃的親弟弟,當你拿下鄉試第一名,人家會說那是蜀地解元,會試結果出來,人家會說那是本屆會元?,F在你解鎖到探花郎,只要能繼續往上爬,很快別人對你的稱呼和評價還會改,狀元或者探花都是個短期榮耀,要是過去十年人家提到你第一印象還是某屆探花,你這些年不是一事無成? 眼下錢宗寶沒領會這么多,他稍稍有些遺憾,很快又振作了。 人嘛,得要輸得起。 他還是高高興興去游了街,這時候喬氏那頭跟燕王府上都已接到喜報,錢玉嫃很高興的,一直以來她想的都是能進翰林院去就好,這樣人能留在京中,考驗多機會也大些。 至于說沒當上狀元僅僅只是探花郎這個…… 她也還好。 錢玉嫃一直知道,太后和皇上都希望她娘家能起來一些,他們把這個心愿寄托給了宗寶。在這個前提之下,皇上點他做探花必然有自己的考量,讓錢玉嫃看來兄弟未來的成就應該要超越同屆狀元的,不必為這個排名耿耿于懷。 喬氏心情稍微復雜一些。 高興是更多,遺憾也有一點。 本來不知道兒子這樣能耐,他想著能得個進士出身就好,會試結果出來兒子中了會元,喬氏哪能不盼他三元及第光宗耀祖? 探花跟狀元之間的差距也不是太大,這么想他實在可惜。 不過喬氏也就是在心里想想,都沒表露出分毫,面對來道喜的她皆是歡喜模樣,兒子走完流程回來她也大大夸贊了,稱其為老錢家最會讀書的,往上數八代祖宗沒出過進士老爺,別說探花郎了。 “你jiejie已經把好消息傳出去了,過十來日老爺就會知道。娘的好兒子,娘以前從沒想過你能中個探花回來,那可是探花郎,多了不起呢!” 了不起是真的,他今天受了太多恭維,實在有些遭不住。 “我得到那樣多幫助,且在國子監心無旁騖的學了幾年,取得這個成績也不算什么?!?/br> “話不是這么說,哪怕國子監里不也有沒考上的?我兒短短幾年就搏出個探花,已經很給家里長臉了。娘原本還擔心考試若有個意外閃失,怕你的親事生出變數,現在好了,你是探花郎,該配得上伯府小姐,娘這就找官媒婆去,擇個好日子上伯府提親?!?/br> 喬氏早幾年就在cao心兒子的終身大事,現在再也等不住了,立刻想要為他cao辦起來。 錢宗寶又攔她一手,說還是等一段時間,前腳中探花后腳立刻去跟人提親,這也太明顯了一點。 “那你說等多久?” “個把月總是要的?!?/br> 喬氏還在琢磨,現在科舉也考完了,她是跟錢大姑一起回去還是就留在京里為兒子cao持。這個決定很不好做,反正在這頭就會惦記那頭。 錢宗寶道:“咱們一家人也不能總是分開,您沒跟爹商量一下看能否將生意搬上京城?” “生意能搬,茶園搬不走,只要還做這買賣,你爹就走不出來,他不放心每隔些天都要進茶園看看?!?/br> “跟大伯搭伙不成?蓉城那邊由大伯管著,讓咱爹把生意開拓到北邊?!?/br> 喬氏聽了眼前一亮。 這倒是可以考慮,他大伯那個性要開疆拓土不成,守業問題不大,蓉城本地的生意不用cao心,憑錢玉嫃跟錢宗寶就沒人敢動他們,只要把茶園伺候好,由相公出來開辟新市場,南北聯動,沒準還能更進一步呢。 “要不兒子你寫封信,把這想法跟你爹提一提?!?/br> 錢宗寶心想老爹估計早有盤算,畢竟他一雙兒女都到京城來了,哪可能還死守在蓉城?一家人分別兩地隔那么遠叫什么事? 不過寫封信去催催也好,搭伙的事提出來簡單,具體怎么做要反復推敲才行。 連著兩封信送回蓉城,錢炳坤先是聽說兒子中了探花,立刻就要祭拜祖宗將好消息傳達過去。接著又有一封兒子送來的親筆信,信上講夫人喬氏還要留在京里,為宗寶cao辦親事。使父母親分開他心里過意不去,又提到自己可能很長一段時間都會在京城,問老爹想沒想過后面的事…… 父子之間不需要吞吞吐吐,錢宗寶將他的想法全寫在信上,錢炳坤一看,笑了。 要不咋說是父子? 兩人想到一處去了。 他早就在琢磨,只要兒子能順利進入官場,那家里就得變一變,因為以后孫子不可能開倒車退回去做生意,他一定走仕途,茶葉生意再賺,都會面臨后繼無人的窘境。還有他也怕這生意繼續做下去會影響到兒子仕途,錢炳坤打算想跟大哥搭伙,做兩年,等大哥完全上手了,他分筆錢,就可以從商場抽身了。 人呢,在一條道上走到巔峰之后,就會希望取得其他成就。 說錢家生意做到頭了也不對,可他家已經足夠有錢,錢這個東西,超過一定量就會變成個數字,現在對錢炳坤來說,繼續發財的吸引力不如看兒子官運亨通來得大。 說到底,就這世道,能當官誰樂意去做生意呢? 錢炳坤也不著急,先宴了客,然后才就這事跟大哥商量了。這事對錢炳和來說跟天上掉餡餅沒差,你說他本來就有生意,又要入行賣茶葉,恐怕顧不過來? 他一個人忙兩頭確實夠嗆,可他不是一個人,他有兒子。 打虎親兄弟,上陣父子兵。這事對錢老大家就跟天上掉餡餅似的,得知兄弟的盤算,錢炳和也不知道該說什么好。 “我是大哥,本來該我照應兄弟,可不管從前還是現在有本事的都是你,我這大哥當得真不好意思?!?/br> “這話說得……” “是實話,咱家靠侄女兒變好的,現在侄兒有了出息,又給我占了大便宜?!?/br> 雖說以錢家現在要新入行做什么買賣也不難,哪怕出于阿諛奉承的目的,也會有人幫忙捧場。但你自己去搞個生意跟接現成的能一樣? 想當初為了把茶葉生意做起來,錢炳坤吃夠了苦頭,這生意他也舍得讓渡,那真是親兄弟,沒得說。 他二人商量生意上的事,其他那些還懵逼著,尤其跟錢宗寶同過窗的,哪怕知道他這幾年脫胎換骨,還是不敢相信他已經是探花郎了。 尤其是以前壓過他的,說不出心里是什么滋味。 他們也不是最郁悶的,針對錢宗寶中探花這事,更郁悶的也有,就是好不容易逃出去傍上個潛力股的唐瑤。她在姓董的身上寄托了很多,結果姓董的考砸了,會試那關都沒闖過,反倒是錢宗寶,前腳中會元,后腳點探花,好事全讓他占了。 唐瑤也不是覺得錢宗寶就不該中探花,她是沒忍住拿唐旭來對比了一番,當初唐旭跟錢宗寶在一家書院學習,這么些年過去,唐旭一無是處,錢宗寶一飛沖天。 老天爺啊,真是不公平。 她的命比如錢玉嫃好就算了,兩家都是姐弟組合,別人的弟弟能科舉入仕,自家那個只會伸手要錢。 不過她也沒太多精力分給唐旭,董舉人科舉失利讓唐瑤陷入到兩難的境地。 她感覺自己押錯了寶,可都走到這里,也沒有回頭路。 現在的她畢竟不是十七八。 當時瞧不起了隨便踹,現在她名聲不好,又失了娘家,等同于沒了最后的退路,做什么都得慎之又慎,再出個岔子搞不好就完蛋了。 第106章 董舉人落榜的事, 錢玉嫃挺后面才知道的, 倒不是底下人沒去盯,主要前面一段時間只顧著兄弟錢宗寶跟趙二表哥, 勁頭過了才想起唐瑤也在京里。 她找了底下人一問才知道,董舉人那頭生了變數。 “他考壞了?” “會試開考前出了些事, 他大概受了影響?!?/br> 錢玉嫃一挑眉, 底下的就把前后的事講出來。 這事兒吧, 乍一聽說感覺唐瑤真是倒霉, 仔細想想,她暴露的可能性原也不小。唐家上衙門報案找過人是一方面, 陳家發現她與人通jian生下野種的時候直接綁了人送回唐家, 那時候也有些陣仗,出來很多看熱鬧的。 以前哪怕省城也不是那么大, 本地人很多互相都認得。即便是大戶人家的姑娘, 又不是一年三百多天全在宅院里待,還是會出門, 唐瑤生在蓉城長在蓉城,認識她的能少了嗎? 跟上京城本來就是無奈的選擇,誰讓董家人不承認她? 本來想著上京城以后自己少出去幾次, 盡量多在客棧里待, 等男人考出個成績謀到官職就跟離開……結果唐瑤再一次證明了自己就是有那么衰。 如果說做一件事,結果可能好也可能不好。 讓錢玉嫃去往往是吉星高照,給唐瑤攤上哪怕前期一切順利到最后關頭也會翻車。 得知唐瑤現在找的這個倒在會試這關以后,連謝士洲都沉默了好一會兒, 最后感慨了一句:真沒有她帶不垮的男人。 許承則就不說,為了她被家里掃地出門。 馬駿是抽身快,只白瞎了一片真心。 陳二爺其他都還好,就是頭上綠了。 現在這個鄉試排名很高,一到會試沉了……董舉人本來機會很大,結果呢?比他差的有兩個通過會試取得殿試資格,他卻乘興而來敗興而歸。 “現在呢?人出京了沒有?” “還在客棧住著?!?/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