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節
在明白了顧文景的真正用意后,七皇子也不氣了,放緩了語氣道:“顧大人不必多慮,本殿下必然會將賑災銀子全部都用在災民身上的?!彼粗种械馁Y料,微微一笑,“至于這車馬費,本殿下就自己掏腰包了,反正也是用在本殿下自己身上?!?/br> 顧文景微微錯愕的看著七殿下,面露微笑道:“殿下大義,微臣敬佩?!?/br> “既然殿下用不上這五萬兩,那么將其拿去加購布匹木棉和柴碳,梁州那邊日夜溫差大,白日還好,夜里天冷,災民們只怕受不住?!?/br> 七皇子微笑著點了點頭。 顧文景看著七皇子,見他似乎能聽得進去自己的話,頓了頓,又繼續說起賑災過程中該做哪些工作,比如防止瘟疫、安撫災民的方法。 七皇子越聽越驚喜的看著顧文景,等他說完,七皇子忍不住溫和又親切的道:“顧大人當真才華橫溢!” 顧文景微微垂頭,恭敬又疏離的道:“殿下謬贊,微臣只是多讀了些雜書罷了?!?/br> 七皇子也意識到自己剛剛的態度有點轉變太快,但這么一個人才擺在面前,實在讓他不得不見獵心喜,恨不得立馬將人拉入麾下。 只是想到自己目前的處境以及顧文景的身份,七皇子不再急迫,微笑道:“顧大人不必過謙,你年紀輕輕就能坐上現在這個位置,足以證明你的本事了?!?/br> 七皇子沒再久留,與顧文景交接好,就當著他的面兒珍而重之的將那份他親手寫的賑災資料收入懷中,然后才離開。 顧文景看著七皇子離開的背影,心中嘆了口氣,不愧是未來贏家,確實道行比其他幾位皇子高多了。 起碼七皇子剛剛那禮賢下士的態度就做得很令人舒心。 身為堂堂皇子,將臣子的手書如獲至寶般的收起來,哪怕只是做戲也比其他皇子那種表面禮賢下士實則傲慢無比的態度要令人心悅誠服多了。 還有七皇子剛剛對他的贊美,顧文景可不覺得自己之前侃侃而談的一番話就能輕易說服七皇子。 哪怕七皇子覺得聽起來挺有道理的,但他心中依舊會存在疑慮,只有等他實施后確認無誤才會相信顧文景說的都是真實的,而非紙上談兵。 但就算七皇子只是半信半疑,他也表現出一副全然相信并且嘆服的模樣,換個人在這里只怕就被他忽悠得虛榮心爆表,他再親切的暗示一下招攬之意,立馬納頭就拜了。 可惜七皇子卻不知,這一切也都是他算計好了的,目的就是為了引起他的重視。 第22章 男主是表哥 顧文景忙碌了很多天就處理完賑災相關的事情,因為七皇子要他幫忙聯系藥材糧食等物資的采購渠道,他在七皇子面前塑造的形象就是一個關心百姓的好官,所以在力所能及的情況下肯定不能推脫。 而顧文景穿越前是一個創建跨國大集團的大商人,談生意這種事算是他的老本行了,他不光能拿到最優惠價,還能讓那些商人們喜笑顏開的給他送優惠。 這份出眾的辦事能力自然讓七皇子格外欣賞,顧文景發現七皇子對他的態度越發親切,隱隱有拉攏的意思。只不過七皇子一直沒明確表態,他也就假裝不知道。 慧眼識珠的人當然不止七皇子一個人,顧文景在賑災一事中表現出來的辦事能力讓很多人都為之側目,他也再度迎來了其他幾位皇子們加大力度的拉攏。 不過好在當今皇帝越發看重他與寧遠侯父子倆,作為皇帝心腹的寧遠侯府,還不是這些奪嫡的皇子們能強行逼迫的。 既然不能用強硬手段,于是皇子們就把主意打到了聯姻上。 顧文景還有兩個庶妹沒有出嫁,侯府三姑娘還不到及笄之年,但二姑娘已經在相看中了。 顧文景某日下班回家,就收到寧遠侯震怒的將二姑娘和其生母姨娘關了起來的消息。 顧文景去正房給袁氏請安時順便問了一下是怎么回事。 袁氏說道:“你二meimei心氣高,她竟然與四皇子私相授受!今日四皇子派人來提親,還拿她的貼身帕子做信物,可把侯爺氣壞了?!?/br> 顧文景臉色也不太好看,這古代可不同于現代,古代大戶人家嫁女娶婦都是聯姻,每一樁婚事背后都要考量許多許多因素,有情人終成眷屬什么的都要建立在雙方家世差距不大且沒有仇怨。 而他這個庶妹,身為侯府庶女,嫁給四皇子頂天了就是做個側妃。這也沒什么,畢竟寧遠侯和他父子倆實權在握,侯府也不算高攀,侯府與四皇子也沒什么仇怨。 但問題是,四皇子提親的目的不純??!他是想以此關系拉攏寧遠侯府,而寧遠侯府卻并不想上四皇子的賊船。 這種情況下,聯姻勢必不可行??深櫸木斑@個二meimei私底下與四皇子私相授受,將侯府擺在了不利的一面,連拒絕都沒法拒絕了,否則會壞了整個顧家的名聲。 顧文景心里知道四皇子是條破船,也氣二meimei不知自愛,心思多,心氣高,什么也不懂就想攀高枝,以為自己嫁給皇子就是高嫁,將來日子好過,殊不知四皇子奪嫡失敗,她的日子就比嫁給普通百姓還要難過。 這種涉及到侯府以后站位的大事,顧文景匆匆去前院書房見自己父親寧遠侯。 “父親,我聽母親說二meimei她……” 寧遠侯沉著臉道:“這種情況只能答應下來了,否則鬧開了你三meimei沒法嫁人,族里其他姑娘的名聲也壞了?!?/br> 這世道對女子名聲極為看重,若是有哪個女子壞了名聲,與她同族的姑娘都會名聲有瑕。 顧家可不止寧遠侯府這一支,還有其他嫡支旁支的親戚呢!寧遠侯作為顧家的族長,總要為家族名聲考慮。 <<<<<<<<<<<<<<< 這種情況,顧文景也沒法幫二meimei說情了,“那父親您的意思是……” 寧遠侯嘆了口氣:“嫁出去的女兒潑出去的水,她自己選的路,就讓她自己走,我是不可能為了她一個人把整個顧家都賭上的?!彼粗櫸木?,嚴肅的道,“文景,你要記住,只有一直緊跟著龍椅上的那位,不偏不倚不摻和,才是長久之道??!” 顧文景心神微震,心中沉思了起來。 寧遠侯這話確實驚醒了想得到從龍之功的顧文景,他是知道大致的劇情,知道未來的贏家是七皇子,這從龍之功是十拿九穩。但若是讓顧家嘗到了甜頭,那么下次奪嫡之爭中,顧家還能堅持保持中立嗎? 如果顧家因為他這次成功的押注更上一層樓,往后顧家后人也因此習慣在奪嫡中站位怎么辦?世事無常,總會有押注后輸得一塌糊涂,全族發落的時候。 雖然顧文景是半路穿越過來的,但顧正鴻卻是他的兒子,往后顧家的繼承人都是他的子孫,他總要顧家日后的長久打算。 于是顧文景默默的在心中打消了投靠七皇子的念頭,顧家必須保證永遠不要摻和進奪嫡之爭中才能長久的興盛下去,他不能開這個先例。 顧文景抬眸與寧遠侯對視,沉聲道:“父親放心,兒子謹記教誨,絕不會摻和進去的?!?/br> 寧遠侯滿意的點了點頭。他雖然不知顧文景之前暗中的打算,但他就怕顧文景因為自己二女兒嫁給四皇子,就被四皇子拉上賊船。光他自己把持住沒用,兒子文景是他的繼承人,未來的顧家族長,也要兒子跟他一條心才能保證顧家無憂。 顧文景遲疑一下,問道:“那父親,二meimei真的不管了嗎?” 他這個二meimei雖然是庶出,他也不是原裝的,跟這個meimei沒什么感情基礎。但人心都是rou做的,二meimei時常做些扇套絡子等物送給他和程玉華夫妻倆,還給他兒子顧正鴻做小鞋小襪。 東西雖小,但心意到了,不管她做這些事是懷著目的來討好他們夫妻的還是怎么樣,起碼意思在那里。 比起時常有小禮物送過來的二姑娘,早已出嫁的大姑娘和年紀不大的三姑娘可從來不見平日里主動送過什么,這么一對比,就顯得二姑娘會做人了。 顧文景不至于因為這點小事就把二姑娘當做嫡親meimei寵愛,但也愿意把二姑娘當做親戚家的meimei看待,能伸手幫一把就幫一把。 顧文景是個很有責任心的人,像是袁素素,哪怕他都那么煩她了,都會因為她是他表妹對她照顧一二。與他幾乎沒什么交流,連話都沒說過幾句的庶出大姑娘,出嫁后他照樣讓程玉華送節禮送的豐厚點,為她在夫家做臉面。 但實際上他心里對她們只有應盡的責任,要談有什么感情完全是笑話,甚至可以說并不在意。 而在意與不在意的區別就在于,二姑娘會做人,讓顧文景有那么一點在意,所以他今天就在寧遠侯面前多問了一句。 寧遠侯見顧文景關心meimei,沉默了一下說道:“等事情塵埃落定了,好好照顧你二meimei就是了?!?/br> <<<<<<<<<<<<<<< 因為二姑娘這事鬧得不體面,所以她嫁給四皇子做側妃的事,寧遠侯答應了下來,但卻表現得很冷漠,就連給二姑娘的嫁妝也依舊是按照庶女本該有的分例準備,沒有因為她嫁的是皇子就多加半分。 二姑娘在知道自己嫁妝居然比自己庶姐還少一點,不滿的鬧騰起來,結果被寧遠侯毫不留情的呵斥:“長幼有序!你jiejie是長女,她的嫁妝自然要比你多!你一個庶女還想壓過自己長姐一頭不成?還有沒有規矩?!” 二姑娘覺得委屈,她嫁的可是皇子,jiejie嫁的只是個寒門進士,現在也就是個六品小官的夫人,她們兩人嫁的門第不一樣,她不該多得點嫁妝嗎? 然而寧遠侯寧可多貼嫁妝讓她換個對象,也不樂意她嫁給四皇子??上幻靼走@一點。 寧遠侯呵斥過后就讓她繼續禁足,一直禁足到出嫁那日。這個時候她才意識到在自己這場婚事上自己父親有多么不滿。 而本以為娶她做側妃就能拉攏到寧遠侯府的四皇子,在把人娶回來后,看到她那嚴格按照侯府庶次女的分例準備的簡薄嫁妝,頓時臉色就黑了。 四皇子知道自己這是娶了個棄子,白白浪費他一個側妃名額。每個成年皇子都被皇帝封了王,而每個王爺的側妃名額都有定數,是用來拉攏重臣的利器。結果現在白白浪費在侯府二姑娘身上,還沒能拉攏到寧遠侯府,四皇子豈能不氣。 他遷怒到二姑娘身上了,但也不敢真磋磨她,畢竟她出身寧遠侯府,要是他把怒火發泄在她身上,指不定保持中立的寧遠侯府就要站在他的敵對方了。 能在奪嫡之爭中占據一席之地的皇子都不是傻子,他們固然自傲,卻深知該忍時就要忍。四皇子哪怕心里因算計失敗對新娶的側妃不滿,對不識相的寧遠侯府不滿,但他卻不會在這個關鍵時刻得罪寧遠侯府。 因此二姑娘在王府也頂多是不那么受寵,沒有想象中的風光,日子過得倒也還可以。 寧遠侯讓袁氏在二姑娘三朝回門時提點了她一番,讓她在四皇子府上安分守己,別摻和不該摻和的,否則侯府就真對她徹底撒手不管了。 在經歷了四皇子的態度大變后,二姑娘深知娘家才是她的依靠,對寧遠侯和袁氏的話不敢不聽,一直安安分分的,倒是極少被四皇子后院里的那些戰火波及到。 第23章 男主是表哥 侯府二姑娘出嫁后,又快到會試了。 因為侯府中還有一個要參加這一屆會試的表少爺,所以這段時間顧文景倒是又感受到自己當初考會試時的緊張氛圍,他推掉了這段時間的應酬,準時回府來指點彭盛的文章。 對于彭盛的文章,顧文景也拿捏不準這水平能不能上榜。 他當初是考中了會元和狀元,但那是因為他繼承了原主的能力,并且他的確有用心苦讀,再加上他和原主寫文章都挺有靈氣的,所以水平很高。 彭盛的水平跟他比起來相差較遠,顧文景也不太清楚會試要什么水平就能上榜,畢竟當年他也沒看過名次比他差很多的考生文章。 所以對彭盛的水平,顧文景唯一能斷定的是,肯定拿不到前三名。當年他考會試時,除了他之外的第二名和第三名考生都是才華極為出眾的,現在都在翰林院任職。 彭盛水平在顧文景看來有點差勁,但表面上他還是一副滿意的模樣,鼓勵他:“進了考場好好發揮自己真正的水平,放寬心態,得中的可能還是很大的?!?/br> 顧文景拿不準彭盛是能考中還是落榜,反正考前心靈雞湯來一碗。 彭盛不清楚顧文景的想法,還以為狀元表哥親口說他能考中,自己水平肯定是能中的,頓時喜笑顏開的抱著顧文景布置的作業走了。 會試如期而至。 袁氏按照當年顧文景考會試時一樣的考試準備套餐來了一份,給彭盛準備的妥妥當當。 顧文景倒沒在放榜這一天特意請假,之前為了幫彭盛考前沖刺,他算是把假期都用得差不多了。 等他從戶部回府,就感覺府上半點喜氣都沒有,心里有了數,他也沒問彭盛的考試成績,要是考中了府上肯定喜氣洋洋的。 顧文景主動找上彭盛安慰他:“你才十幾歲,再等三年也還很年輕,別泄氣!” 彭盛嘆了口氣,雖然心里還是很失落沒能一舉得中,但落榜就是落榜,他再失落也改變不了事實。不過也正如顧文景所言那般,他還年輕,年輕就是資本。 “讓表哥擔心了,我只是覺得有些對不住大家對我的期待?!?/br> 顧文景拍了拍他的肩膀,“你接下來打算怎么辦?” “我打算回渝州了。彭盛道,“這一年打擾姨夫姨母和表哥了,不過我都一年沒回家了,心中思念父親母親?!?/br> 顧文景對彭盛打算回家的打算也沒說什么反對的話,畢竟距離下一屆會試還有三年,總不能讓彭盛在侯府再住三年吧?彭盛又不是沒有家,而且他也到了婚配的年齡。 于是顧文景道:“你回家也好,小姨想必很是想念你。我老師與渝州的一位大儒關系不錯,我請老師為你寫一封推薦信,到時候你在渝州可以去請教那位大儒?!?/br> 彭盛臉上露出驚喜之色:“多謝表哥!” 這種幫助對顧文景來說只是舉手之勞,但對彭盛來說卻是一個機遇。 <<<<<<<<<<<<<<< 顧文景打消了博取從龍之功的念頭后,就想為顧家弄一件護身符。而再沒有發現高產量糧食讓天下百姓吃飽肚子更重要的功勞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