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節
顧文景看了一眼程玉華,對她那點小心思也沒說什么。 程玉華說的‘母親也說不要讓夫君分心’這句話,看似是為袁氏說話,實際上是給袁氏上眼藥。 不過顧文景即便知道了程玉華這點小心思,他也忍不住對袁氏的做法產生了一點不滿,袁氏讓程玉華瞞著他,只怕不是為了不讓他分心,而是為了保住袁素素吧! 顧文景閉了閉眼,覺得有點心累。 袁素素其實不算什么,殺傷力也沒有那么大,她不會撒潑打滾,不會散布謠言,也沒有下毒暗害誰,她只是想勾引他然后上位,想求得一生的富貴榮華。但只要顧文景不接招,任憑袁素素百般手段也無可奈何,男人把持得住,小三就沒有插足的機會。 可偏偏袁素素是袁氏親侄女,而袁氏是顧文景如今的親生母親,有袁氏摻和進來,本來很簡單的事情,愣是變得這么復雜。有袁氏撐腰,袁素素就能被顧文景摁下去后再度滿血復活,繼續搞事。 顧文景有一萬種方法整治袁素素,但他得顧慮到母親袁氏,顧慮到他那早死的舅舅。 袁家舅舅英年早逝,袁家諸多人脈最終都留給了袁氏,也等于是留給了顧文景。這種情況下,光是這份情分,就注定了顧文景不能薄待袁素素這個袁家唯一后人。 哪怕顧文景身上也留著一半袁家的血,但他不姓袁,所以在世人看來,唯有袁素素才是袁家的后人,哪怕她一個女孩沒資格繼承袁家人脈關系。 這種種情況,都讓顧文景在對付不安分的袁素素時束手束腳的。 <<<<<<<<<<<<<<< 顧文景睜開眼,嘆了口氣:“這件事你別管了,我去與母親說清楚?!?/br> 顧文景本來覺得,看在母親袁氏和袁家的面子上,讓袁素素留在侯府,保證她一生富貴。但隨著時間流逝,袁素素一直消停不下來,時不時就要搞點事,他覺得現在正好借這個機會跟母親袁氏直接攤牌。 第二天早上,顧文景去給袁氏請安時,路上恰好遇見了同樣來請安的彭盛。 已經好些日子沒見了,表兄弟二人打過招呼后就聊了起來,顧文景問他:“馬上就要會試了,你準備得如何了?” 彭盛微笑道:“有表哥指點,我覺得比剛入京時長進了很多。只是會試能不能得中,還要考過才知道?!?/br> 顧文景點了點頭:“前些日子我比較忙,沒多少時間。如今得閑,表弟你可以將你的文章拿來給我看看?!?/br> 彭盛當然是高興的一口答應了下來。 對于顧文景這個比他大不了幾歲,卻早早就中了狀元,如今又升任正三品戶部侍郎的表哥,彭盛心里是敬佩的,畢竟他父親至今還只是個從四品知府。 雖然這其中少不了家世的作用,但家世再好,沒有足夠的能力,也不可能這么年輕就坐上正三品實權官位上。朝堂上的那些官員哪個不是老狐貍,戶部侍郎這種搶手的官位,若是個靠家世背景的平庸之輩,根本就不可能占據。畢竟寧遠侯府雖然是京城一流的人家,但其他更關系背景的人家也不是沒有,侯府之上還有國公府呢! 顧文景和彭盛一起進了正房,給袁氏請安。 結果一進門就瞧見本該禁足在西院的袁素素偎依在袁氏身邊抹眼淚。 看到袁素素在這里,顧文景下意識的用眼角余光注意著身邊彭盛的反應。 然后他就看到彭盛目光清正的避開了袁素素,只對著袁氏請安道:“給姨母請安!” <<<<<<<<<<<<<<< 顧文景給袁氏行禮請安過后,就找地方坐了下來,而彭盛則是找了個理由告退了。 從始至終他都沒有多看袁素素一眼,目光清正守禮得很。 不過想來也是,哪怕袁素素再怎么楚楚動人,彭盛一個讀書人,從一開始就不會去接觸自己表哥的妾室,哪怕這個妾室也是自己的表妹。而不接觸,袁素素百般手段也在彭盛身上沒有作用。 彭盛守禮避嫌,但袁素素故意接近彭盛的行為,不管意圖為何,成功與否,都讓顧文景心生不滿。 所以在彭盛走后,顧文景就冷漠的看著袁素素:“你不是該禁足在你院子里嗎?怎么出來了?” 袁素素眼淚又流了下來,袁氏心疼的為她開脫道:“是我讓素素來陪我這個姑媽的,你別怪她?!?/br> 顧文景這次沒有給袁氏面子揭過此事,他沉著臉道:“母親,袁素素為什么會被禁足,母親難道不知原因嗎?!” 袁氏臉色有些尷尬,她本以為顧文景不知道內情,現在顧文景直接說開了,她也為自己侄女感到羞恥。 袁素素泣道:“表哥誤會我了,我只是心情煩悶才時常去花園里賞花,并沒有跟彭盛表哥多接觸……” 袁氏也道:“是啊,文景,素素她只是偶遇了彭盛幾次,都是你媳婦小題大做,平白壞了素素的名聲!” 顧文景表情冷淡,他對袁氏和袁素素的話根本就不能全信。 袁素素很懂說話的技術,避輕就重,她并沒有與彭盛多接觸?只怕不是她不想將彭盛發展為她的備胎,而是彭盛規矩守禮不愿與她多接觸吧! 而袁氏因為對程玉華這個兒媳婦天生不對付,婆媳關系不好,總是無條件偏袒袁素素,覺得袁素素這個侄女哪兒哪兒都好,出了問題也全怪程玉華陷害。 所以顧文景直接無視了袁素素和袁氏的辯解,他對袁素素說道:“我已經對你的忍耐達到極限了,你還是老老實實待在西院別出來了!”說完,他看也不看袁素素蒼白的臉色,轉頭對袁氏道,“母親也別插手兒子房里的事情,哪家都沒有抬舉妾室打壓正妻的道理,還望母親注意分寸!” 袁氏臉色也不好看,她還是第一次這么被顧文景強硬的下臉面,即便是幾年前程玉華剛嫁進侯府,她算計著讓程玉華接納袁素素做貴妾,顧文景也沒這么給她這個母親臉色看。 然而顧文景對袁氏的耐心也快要到極限了,以前他還顧忌自己與袁氏的母子關系,只是讓寧遠侯幫忙跟袁氏提一提,讓袁氏不要給袁素素撐腰了。但后來袁氏只平靜了不到一年,袁素素也就只安分了不到一年,現在兩人又聯合起來了。 顧文景也不想再通過寧遠侯提醒袁氏了,他直接對袁氏表明了自己的態度。 對袁氏來說,如今她的地位穩固是來源于他這個兒子,只要顧文景立得住,哪怕觸怒寧遠侯她也不在意,因為寧遠侯再氣,顧及到顧文景這個兒子也要給她臉面。 可顧文景毫無掩飾的表態之后,袁氏卻是不敢與他反著來,擔心他與她離了心。畢竟顧文景才是她后半生的依靠。 看著顧文景堅定冷漠的表情,袁氏緊緊的捏著帕子,緩緩的道:“文景,我會約束好素素的,你就看在你英年早逝的舅舅面子上,給素素一條后路?!?/br> 她之所以這么幫著袁素素,不光是因為看程玉華這個兒媳婦不順眼,更多的還是擔心袁素素以后的日子怎么過。 袁素素只是個妾室,她這個姑媽年紀大了,護不了她一生。所以袁氏就想讓袁素素早日有個孩子傍身,未來有依靠。畢竟看顧文景對袁素素的厭惡程度,將來也指望不上他。 可現在顧文景的態度都這么明確了,袁氏她要是再折騰,只怕別說袁素素了,就連她都要未來堪憂了。 顧文景見袁氏妥協了,面上也緩和了許多,放軟了聲音道:“母親放心,只要表妹安分別鬧事,兒子自然會照顧表妹一生,把她當做親meimei看待?!?/br> 這意思就是讓袁素素做侯府一輩子的小姐,不會虧待她的。反正偌大的侯府也不缺這一雙筷子。 袁素素不甘心的想要開口說些什么,卻被袁氏按住了,她盯著袁素素道:“素素??!聽見你表哥的承諾了么?你安安分分的,別鬧騰?!?/br> 袁素素與袁氏對視了一會兒,又看了看顧文景毫無心軟的樣子,張了張嘴,卻一個字也說不出來,最終流著淚點了點頭。 第21章 男主是表哥 在顧文景直接捅破窗戶紙的攤牌下,袁氏放棄了折騰,沒了袁氏撐腰,袁素素也安分了下來,她從此之后就住在西院里,不再試圖往顧文景身邊湊,也不鬧什么幺蛾子了。 顧文景觀察了一段時間,發現袁素素是真的安分下來了,他為了讓袁氏放心,就對程玉華道:“往后就把表妹的待遇提一提,就當她還是侯府表小姐?!?/br> 袁素素做表小姐時,一應待遇都是朝侯府正經的小姐看齊的,后來自降身份做了妾室,哪怕有袁氏補貼,她明面上的待遇也不如做表小姐的時候。 現在顧文景提升她的待遇,還專門提到和袁素素做表小姐時的待遇一樣,就是為了向袁氏表示,只要袁素素不搞事,他就把她當成侯府小姐養一輩子。 程玉華跟顧文景相處了這幾年,也算畢竟了解他的,一聽就知道他的用意,連忙答應了下來:“夫君放心,妾身會照顧好表妹的?!?/br> 后院的火滅了,顧文景也能全心全意的投入到自己的仕途上去。 如今他年紀輕輕就是戶部侍郎,剛坐上高位,他光是辦事得力還不夠,他得努力立功才能更快的升官。 只是立功這事兒不是那么好辦的,而且在戶部想立功,難免會觸及到某些勢力的利益,反而對他的仕途不好。 顧文景還在思索猶豫的時候,梁州傳來了河水決堤淹沒良田,災民無數,請求朝廷賑災的消息。 早朝上,皇帝將賑災一事拿到朝堂上與百官商議,就為了一個賑災人選,許多官員都吵得不可開交。 顧文景站在自己的位置上沉默的聽著其他人的爭辯,心里默默的琢磨著這些官員究竟是哪一派的。 當今皇帝已有五十多歲了,身體也不是很好,膝下有十三個皇子,其中八個皇子成年入朝議政。 而這些皇子們沒一個是中宮嫡出,所以除了大皇子占了長子的名分,有許多看重傳統的老臣支持,其他皇子們基本就看各自母家給不給力了。 目前八個成年皇子中,只有大皇子、三皇子、四皇子、六皇子勢力最強,聲勢最大,也是斗得最兇的?,F在為了爭奪賑災人選,這四個皇子手下的門人一個個爭得臉紅脖子粗的。 除了這四個皇子之外,二皇子是個病秧子,常年臥病在床;五皇子醉心書畫,上朝就是做個樣子,目標是閑王;七皇子表現得存在感很低,母家也不出眾;八皇子是大皇子的鐵桿支持者,剩下的九皇子等五個皇子都還年幼沒成年,還住在皇宮中,每日去上書房讀書。 不過那五個沒成年的皇子中,十一皇子是貴妃所出,貴妃是皇帝最寵愛的妃子,連皇后都要退避三舍,而她的兒子十一皇子自然也是皇帝最寵愛的兒子。 再加上貴妃娘家勢力也不弱,十一皇子雖然還未入朝議政,隱藏的力量也不簡單。 <<<<<<<<<<<<<<< 顧文景目光不著痕跡的看了一眼站在六皇子身后板著臉不說話存在感不高的七皇子。 他是從系統那里知道劇情的,自然是知道這些皇子中最終贏家就是這位看著毫不出眾的七皇子。 現在還是七皇子的蟄伏期,要不了幾年,等大皇子、三皇子、四皇子和六皇子爭得頭破血流,七皇子異軍突起,與皇后聯手,被記到皇后名下成了名正言順的嫡子,又被皇帝立為太子,沒兩年,對七皇子最有威脅的十一皇子還沒能成年,皇帝就因病駕崩了,七皇子登基成了新帝。 如果在不知道誰是最終贏家的情況下,顧文景當然是保持中立,不會站隊,反正寧遠侯府不站隊也沒哪個皇子敢下黑手逼迫。但他知道七皇子是真龍,難免會想得到送上門的從龍之功。 只不過現在七皇子太低調了,他根本就沒敢拉攏重臣,不管是位高權重的寧遠侯,還是顧文景這個進入皇帝眼中的新秀,七皇子都沒嘗試拉攏過。 顧文景倒是接到過大皇子等人遞來的橄欖枝,他都沒接,對他們的暗示他裝作什么也沒聽懂。 坐在龍椅上的皇帝忽然開口打斷了朝臣們的爭吵:“就讓老七帶隊去賑災罷!” 一直保持沉默存在感很低的七皇子上前領旨,所有人的目光都集中在了他身上,尤其是那些爭奪賑災人選名額的皇子們目光尤為不善。 不過七皇子依舊表情平靜,似無所覺。 皇帝撥了百萬兩賑災銀兩,這筆錢當然是從國庫出,而管著國庫的就是戶部。 顧文景這個戶部侍郎被戶部尚書派來與七皇子交接。 之前顧文景一直沒找到好機會與七皇子接觸,現在倒是現成的機會送到面前了。不過他并沒有主動湊上前去。 主動送上門的當然沒有想方設法拉攏來的人才更受重用。 而且皇子們都是多疑的性子,又正值奪嫡最激烈的時刻,他這主動湊上去指不定還被七皇子當做是其他皇子派來試探的,畢竟一個侯府世子主動向一個表面上看沒什么競爭優勢的低調皇子投誠,怎么看怎么覺得有陰謀。 所以在面對七皇子時,顧文景表現得不卑不亢,拿出一份詳細的表格資料來:“七殿下,這是賑災銀兩的用處,百萬兩雖然對災民們來說杯水車薪,但也足夠他們渡過這段困難時期,重建家園了?!?/br> 七皇子接過資料看了起來,只見里面將這百萬兩賑災銀兩的每一文錢的用處都寫得清清楚楚,比如花多少錢購買藥材,去哪家商行購買藥材能拿到最低價,花多少錢用來購買糧食,去哪個產糧大城購買糧食最劃算……一筆又一筆的預算計劃得極為詳細,可以說他完全可以按照這份資料賑災了。 七皇子心中是震撼的,如果這上面寫的全是屬實,那么這個顧文景的能力還真是不容小覷。 不過七皇子又注意到其中列出來的一筆較大的開支,他忍不住抬眸看向顧文景問道:“這筆賑災隊伍的車馬費是什么意思?區區車馬費用得著五萬兩嗎?” <<<<<<<<<<<<<<< 顧文景看了一眼七皇子指著的那條‘車馬費五萬兩’的字樣,恭敬的道:“殿下與其他幾位大人千里迢迢前往梁州,車馬勞頓吃穿住行總要有花費?!?/br> 七皇子皺著眉,沉聲道:“本殿下是去賑災的,不是去游山玩水的!” 顧文景并不因七皇子的隱隱動怒而惶恐,語氣依舊平靜:“微臣只是希望梁州災民能得到朝廷的救濟,不至于像七年前的那次賑災?!?/br> 七皇子被這么一提醒,也想起了七年前自己大皇兄去賑災,結果他貪了三萬兩的賑災銀兩,他堂堂皇子帶了個壞頭,于是底下人有樣學樣,偌大一筆賑災銀子被一層層刮油水,最終落到災民手上的還不足兩萬兩。 他頓時明白為什么顧文景會特意寫了這份詳細資料給他了,其中羅列出來的五萬兩車馬費,其實就是顧文景從賑災購買藥材糧食等方方面面省出來了五萬兩給他這個皇子的。 七皇子心里不禁又氣又感嘆,氣是氣顧文景這小子是把他當做跟大皇子一樣的人了,以為他去賑災也會學著大皇子那般貪墨賑災銀子,干脆就省出五萬兩以車馬費的名義給他,以免鬧出七年前一樣的悲劇。 不過七皇子心里也不得不承認,顧文景不光是有能力,還挺有愛民之心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