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5節
“必須的,有咱們學校的培養,一二十年后肯定是數學家!” 說完后,大家看向打電話的人。 “招生辦接電話了嗎?你也別愣著,給聯系海省一中啊?!?/br> 偏偏那邊打電話的數學系老師們發音不清。 招生辦老師重復道,“房允研?” 感覺這名字奇怪中透著耳熟。 這會兒o的余威還沒過呢,作為唯一一個沒有簽約清北保送的學生。 招生辦老師對‘方云煙’這三個字可真是記得清清楚楚。 “對對對?!睌祵W系這邊老師說,“就是這個名字?!?/br> 旁邊有人催問,“你到底發音對不對???上面只有拼音,到底是不是這三個字?” “我感覺是,相信女人的第六感?!?/br> 事實證明,一般這么說的,都不能信。 招生辦老師被她的‘對對對’給砸懵了,然后去打電話給海省一中。 教導處主任也一臉懵逼。 他說:“您好,我們盡快、一定、非??斓恼业竭@位學生,然后跟她說保送的事情?!?/br> “好,清華歡迎她,等她的好消息?!?/br> 教導主任連忙應下。 還不等他去篩選名單,又一個電話打過來的。 北大。 “房韻顏?好好好,我知道了?!?/br> 過了會兒,中科大。 “方筠演?” “對對對?!?/br> 緩了緩,教導主任感覺自己好像明白了什么。 第83章 教導主任看著自己紙上抄著的三個名字。 房允研、房韻顏、方筠演。 他想,能被清北中科大的老師打電話過來,直接開口要人。 這些學生一定有哪一方面特別特別突出。 而且,應該是學術方面。 可問題來了,他對這些名字一個都不熟悉。 甚至他打開教務系統,檢索了一下,都找不到同名同姓的人。 “難道打錯了?” 他這么想著,隨即又覺得這個可能性微乎其微。 一個學校打錯了也就算了,三個名牌大學的招生辦老師如果都打錯了…… 那就是他們學校給電信充錢了。 教導主任死死的盯著這九個字,總感覺有什么地方不太對勁。 fang……yun……yan? 念了幾遍后,他覺得這三個陌生的名字里透著一股子熟悉的感覺。 真的,特別熟悉。 好像,在哪兒聽到過這個名字,還不止一次。 教導主任靈機一動。 方!云!煙! 這三個名字的共同點,完全可以組合成一個他熟悉的學霸,方云煙。 而且也是高二年級、海省一中的,一點都沒錯。 教導主任原本要直接叫云煙過來。 但想了想,還是先給這幾所大學的招生辦老師們打個電話。 再確認一番,以免搞出什么烏龍事件。 最后,三方確認之下。 發論文小姑娘名字真真切切就叫方云煙。 “雖然已經錯過了保送時間,方云煙同學好像也沒有其它特長,有點不太符合我們學校的保送規定?!?/br> 招生辦老師說道,“但這篇論文真的非常出彩,我們學校的數學系教授都很看好方云煙同學的潛力,所以才讓我先打個電話過來通知?!?/br> 教導主任略微有些迷茫。 ——沒有其他特長。不符合保送規定? 不是說參加數學競賽集訓隊,就可以直接保送了嗎? 大家說的應該是同一個方云煙,對吧。 反正海省一中也找不出另外一個方云煙了。 招生辦的老師們都按照規章制度辦事。 繼續說,“雖然這個特殊通道保送可能會有點麻煩,但只要方云煙同學愿意來,我們學校自然敞開大門歡迎?!?/br> 教導主任摸著腦門上的汗水,小聲說:“我想要再確認一下,的確是我們一中,高二七班的方云煙,對吧?” 那邊的招生辦老師皺了皺眉,“沒錯,我們已經再三核實?!?/br> “那……您知道方云煙其實拿了全國高中生數學聯賽的第一名,直接破格進入國家隊的事情嗎?” ——我們的方云煙早早的就滿足了保送資格。 教導主任如是想著。 o比賽剛結束那會兒,他辦公室的電話都快要被打爆了啊。 雖然不太明白現在這些老師口中的‘潛力’是什么,但總歸都是些錦上添花的東西。 教導主任最開始沒當一回事。 畢竟高中生在國際雜志上發論文,這種概率真的太小了。 更別提,還是數學界的知名雜志。 教導主任只聽到那邊‘哐當’一聲,電話就斷了。 留著他拄著電話筒,有些不明覺厲。 緊接著,三所學校的老師們都得知了這件事。 清北的老師們還好,畢竟學校名氣在外。 早些年不知道成績盲填志愿,他們還做不到壟斷全國范圍內各省的前幾十名學生。 可隨著志愿制度的改革,每個省的前六十名基本上都會報考清北。 o的全國第一名自然也是一樣,自己學校不搶,絕對會被隔壁搶走。 那……只好先下手為強。 不出三十分鐘,海省一中教導主任,屋內的座機再次響起。 “保送,方云煙同學打算保送來我們學校嗎?獎學金咱們可以商量,另外,貴校能培養出方云煙這樣的好苗子。數學系老師們決定今年多給貴校三個推免名額,如果考試合格,將會直接保送……” 教導主任:“……”差一點點就答應了。 真的。 這條件簡直太誘人了! 可方夫人是本校最大的校董啊。方云煙都還沒決定的事情,他不敢強硬著勸說方云煙。 教導主任強忍著激動,“我這就跟方云煙同學說明此事,可我們還得尊重學生和家長的意愿?!?/br> “我們都了解的,麻煩您了?!?/br> 另外一邊,因為一個o全國第一名,中科大老師們的心涼了半邊。 他們學校實力也是頂好的,但卻做不到壟斷全國的尖子生。 招生辦的老師們甚至問:“那個……我們還打電話過去嗎?” “……” 這個問題略微有些心塞。 過了會兒,老師們咬咬牙,“高二學生,數學競賽第一名,獨立推導出西塔藩猜想。我去給老葛打個電話,咱們兩校聯合培養?!?/br> 幾十年后,絕對能培養出一位數學家來。 對一科目的研究越是深入,越是到他們這種地步,就越知道——有些學問,必須是依靠天賦的。 沒有天賦,都是走不長遠的。 過了會兒,這邊聲音陡然拔高。 “什么?這位同學還沒答應進你們學校?” “雖然說起來有些沒面子,但事實就是這樣。當時o決賽那天,她一所學校都沒簽約?!?/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