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節
羅孝然笑容略有些苦澀,又道:“這是我們羅家的內宅隱秘,你千萬不要告訴別人,也別讓我母親發現你已經知道此事了?!?/br> 映容點點頭,“你放心 ,我不會告訴任何人的?!?/br> 她看的出羅孝然在擔心什么,在心虛什么,不過庶出嫡出這個事她是真的不在乎。 再說哪個深宅大院里沒有一點陰私呢? 無需多管閑事,了然于心便足夠了! 第六十一章 春闈過后,羅孝然補了吏部修錄的職,而后便一直在吏部做些修訂文冊,校錄典籍的閑活,時間也算清閑。 他心里明白自己才入官場,只能從低位做起,但總歸有點意難平,好歹是進士出身,自幼在學堂里一直名列前茅,秀才,舉人,進士都是一次就中,文人心中多多少少是有些恃才為傲的,如今頗有種壯志難酬懷才不遇的感覺,但也更堅定了他要發奮上進的決心。 日子過的一天快過一天,從春日邁步至夏日,又是一年的炎炎烈陽之際。 盛夏時節,園子里愈發枝繁葉茂,隔著一道夾水帶湖的假山林,周邊是蔥郁繁茂的柳樹,杏樹,梧桐樹,綴以點點吐蕊的花,裁紅點翠,鮮妍芬芳。 一行穿著綠絹衣,粉白裙的丫鬟們端著漆盤往梧桐院過去,夏衣單薄,一水兒的翠色細絹,粉中透白的素裙,幾縷濕發貼在面頰上,走起路來搖曳生姿,像湖中的一朵蓮,交映著走廊兩側探枝而入的雁來紅,更添幾分夏日嬌美。 梧桐院里的兩棵樹已經冠蓋蓬密,樹陰處幾乎遮住了半個院子。 耳房里敞著兩扇雕花小窗,窗外是新栽的桂花樹,一陣陣的清香飄進屋里。 映容坐在小窗前看游記冊子,頭發松松綰著,插了支極簡潔的玉簪固定住,簪子上既無雕刻也無裝點,只打磨的觸手光滑,有一半的頭發沒綰上,一并攏在肩前,衣裳是很少穿的水桃色,淺淺的粉夾雜些許艷麗的桃紅。 映容手里拿著游記冊子,露出半截皓白的手腕,腕上戴著白玉髓的鐲子。 玉髓比起翡翠瑪瑙算不得珍貴,但清透柔和,映容膚色偏白,戴上玉髓自有一番溫和之意。 黛容坐在旁邊剝橘子吃,兩人有說有笑。 黛容已經過了十歲,也開始蓄起指甲了,顯得手指修長,面前放著剝好的兩個橘子,黛容小瓣小瓣的放進嘴里。 映容還在看游記冊子,托著腮聚精會神的看,黛容吃著橘子,心里默默感慨,二jiejie總是能給人安全的感覺。 只要二jiejie在她身邊,她心里就有底,因為知道不管多難的事二jiejie都會站在前面,這一年以來,二jiejie也的確幫了她很多。 夫人給二jiejie請的繡藝師傅,二jiejie叫她一起去學。 再者她讀書不多,從前在家里并沒有覺得有什么不好,可如今跟著夫人去別的官宦人家赴宴,聽到那些大家小姐吟詩弄賦,可她一句都插不上嘴,這時候她心里才知道著急了,回來告訴二jiejie,二jiejie又給她請了教書的女師傅。 平日里帶著她赴宴,帶著她讀書繡花,教她管家理賬,教她所有不會的東西。 二jiejie總是那么端莊得體,在人群之中也能談笑風聲,她卻總是躲在人后不敢說話,有時候黛容覺得,二jiejie就是她人生的目標,她多想有一天她也能成為二jiejie這樣的人。 只是二jiejie馬上就要及笄了,及笄之后她就要訂親出嫁,就要離開余家。 從前她想,到底什么樣的人才能配得上二jiejie,后來知道是羅家的表哥,她心里怪怪的,就覺得不般配。 她也曾經偷著告訴三jiejie,覺得羅表哥不配二jiejie,結果三jiejie氣的要死,罵了句配不配要你多嘴,就甩衣裳走人了。 其實誰不是這樣呢,從前大jiejie出嫁的時候,家里姐妹也覺得那個有妻有子肩挑兩房的姐夫配不上大jiejie,可人家的日子不也這么過著了嗎? 有時候出嫁二字,對女子來說更多的是負擔。 黛容低頭剝橘子,映容看著冊子笑的開懷,黛容抿了嘴,想著二jiejie還真是一點不覺得自己低就了,若是別的女子,或多或少心里也有點不樂意吧,再說這可是一輩子的大事,二jiejie卻總是不大在乎的感覺,讓人看不透她,看不懂她。 黛容吃了半個橘子,把剩下了一半放在小幾上,用白絹擦了擦手,問道:“jiejie及笄禮的事可安排妥當了?” 映容的臉被冊子擋住了,眼下聽見黛容問話,把手挪開了點,笑著道:“都準備完了,帖子也發出去了,贊者請了佟夫人,正賓請的是胡家的太夫人?!?/br> 黛容思忖道:“胡太夫人兒孫滿堂,夫妻和睦,她來做正賓倒是合適,只是贊者怎么請了佟夫人呢?若是請家里的親眷豈不是更好?” 映容道:“安陽離這里遠,舅母她們舟車勞頓的趕過來,不好再折騰麻煩了,佟夫人也很好,佟家又一直和咱們家交好,再合適不過了?!?/br> 黛容低頭笑笑,“羅家姨母其實也是可以的?!?/br> 映容點她額頭一下,“你個小妮子,還知道打趣jiejie了?!?/br> 黛容忙笑著躲閃,又問道:“眼下jiejie和羅家的事只有咱們自己家里知道,等及笄禮過后總該告訴外邊了吧?羅家可說了什么時候下定?” 映容撐著下巴思考,“這個我也不知道,母親沒跟我說過,不過及笄禮之后應該差不多了?!?/br> 黛容想了想,“也是,總得先等祖母的孝期過了?!?/br> 兩人又說了會話,到了晌午時分,黛容才起身回自己院里。 * 再待三日,映容的及笄之禮將至,除了京中的親朋至交,遠在安陽的舅母和幾個姨母也紛紛趕來京城赴禮,府里賓客滿堂極是熱鬧,上一回承祖辦滿月時的熱鬧都不及這一次,趙氏想著映容出嫁之前也就只能再熱鬧這么一回,更是費心費力的下了大工夫cao持。 映容一大早就被叫起來,由攜素和拾蘭給她梳妝打扮,今日是極少見的嚴妝華服,柳梢眉用螺黛描的一絲不亂,服帖的順著眼彎,臉頰上撲了一層細膩的香粉,點了些許胭脂,顯得氣色極佳,唇上也抿了胭脂。 對著銅鏡淺笑,似是一朵鏡中花。 烏黑的發綰成整齊的元寶髻,戴著琺瑯壓發珠花,左右各綴一朵攢珠,發頂的髻未飾分毫,需得等到及笄禮上由贊者親自戴簪,一旁的漆盤里便放著那支及笄禮時要用的點翠鑲寶石簪。 梳妝過后,采萍和摘月捧了新衣過來,銀紅繡團花如意紋的及地長衫,細袖平襟,衣擺壓了一道杏色的緞邊,換上衣裳,再配上香巾,珠鏈便差不多齊整了。 映容對著銅鏡又理了理頭發,可巧趙氏進了門來,看著自個的閨女正當風華,心中萬千的感慨皆化作眼眶中的濕潤。 趙氏擦擦眼角走至妝臺前,將手搭在映容肩上,感慨道:“如今真成大姑娘了!” 映容轉過頭來牽起趙氏的手,笑著道:“母親怎么過來了?” 趙氏抿唇,“過來瞧瞧你收拾的怎么樣!”扶了扶映容發髻上的攢珠花,又道:“好看!” 拾蘭站在一旁道:“外邊差不多要開始了,夫人和姑娘一道過去吧!” 映容起身,與趙氏一同出了門。 及笄禮擺在堂廳,映容和趙氏一起過去,再由余文軒帶至前廳見過各位賓客。 贊者是佟夫人,正賓是胡太夫人,二人凈手之后,再由婢女奉上發簪,胡太夫人吟誦祝詞,為映容加笄,佟夫人為映容梳發正簪,映容謝過贊者和正賓之后,還須拜過父母與賓客才可退下。 及笄禮有條不紊的進行,胡太夫人念完祝詞之后,將那支點翠珠寶簪插在映容的發髻上,映容后退兩步拜謝胡太夫人,行止之間得體有度。 座下賓客云云, 秦家的夫人小沈氏也帶著媳婦何氏過來了,眼下看著及笄禮,小沈氏便說了句,“余二姑娘我見得不多,原先也沒細看過,之前老六說她長的不錯,我還沒覺得,今日仔細看了,倒還真是挺好看的?!?/br> 何氏聽了一下子如芒在背,眼神也不自然的往前邊正在加笄的映容身上看,但不敢在小沈氏面前表現出來,竭力掩飾自己的坐立難安。 坐了半晌,還是沒忍住,小心翼翼的問了句,“六爺從前認識余二姑娘?” 小沈氏瞥她一眼,心里更加瞧不上何氏,又想小門小戶出來的就是小家子氣! 何氏嫁進來不到一年,已經徹底惹惱了小沈氏,管家也不行,氣度也沒有,三天兩頭就病一場,弱的跟個小雞崽子似的,這樣的媳婦能給他們秦家傳宗接代嗎? 這也就不說了,忒小家子氣,忒矯情! 小沈氏如今是怎么看她怎么不順眼,心里更是一萬個后悔當初就不該鬼迷心竅的跟何家結親。 京城里的大家閨秀再怎么樣也算大大方方拿得出手吧? 這個兒媳婦真是帶出去都丟人! 可何氏又何嘗喜歡這個婆母呢? 她也知道婆母嫌棄她,看她做什么都不順眼,她是小輩,婆家門第又高,只能忍氣吞聲低眉順眼的受著,還不敢跟夫婿說,就怕婆母恨她吹枕頭風告狀,她已經樣樣容忍退讓了,可婆母還是不待見她,怪只怪她非要高攀,說到底原先結親的時候婆母就嫌棄她娘家,若不是不得已,何氏真恨不得一輩子不出院門不見小沈氏。 可她心里還是在乎秦六爺的,眼下聽得小沈氏說六爺曾經提起余家二姑娘的相貌,實在讓她心里不安。 小沈氏靠在椅背上氣定神閑的坐著,老六之前是提起過余二姑娘,可他是跟霆哥兒一道提的,老六也就順嘴說了一句長的不錯。 可何氏這么扭扭捏捏的試探著問她,她反倒想氣氣何氏,嘴上便冷哼一聲道:“那是自然,余家跟秦家都是京城大戶,常有往來,老六當然認得余家的姑娘了,再說除了余家,還有許多家的姑娘都跟老六熟著呢!” 說完又深深嘆了口氣,帶著些許無奈和懊悔之意,目光望著前方道:“現在說這些陳年往事也沒用了!” 何氏在旁邊大氣都不敢出,只有手指一個勁兒的抖。 這邊說著話,旁邊的殷夫人聽見了,便轉頭笑道:“秦夫人就愛說玩笑話,你瞧你媳婦都嚇著了!” 小沈氏哼道:“她三天兩頭嚇著,不必管她!” 殷夫人尷尬的笑了笑,也察覺出來這對婆媳之間的氣氛不好,再看何氏低著頭攥著手的可憐樣兒,心里生出幾分憐惜之意,便開口安慰何氏道:“六少爺自幼肅重得體,你婆母跟你說的玩笑話呢,別當真!” 何氏默默點了點頭,幾欲垂淚。 殷夫人拍拍她的手笑著說:“余二姑娘也喜事將近了,到時候你可得賀喜賀喜她??!” 殷夫人本意是安慰何氏,可此話一出,反倒把小沈氏嚇得一驚,連忙問她,“你從哪聽來的?莫不是胡說吧?” 小沈氏反應太大,殷夫人也有些懵,旋即又笑著解釋道:“我怎么會胡說呢?我家姑娘跟余二姑娘關系親近,的確聽說了她家要跟表親家結親的事,只是如今還沒放消息出來,說起來我也不該多這個嘴,人家的喜事總該人家先說不是?” 小沈氏干笑兩聲,“是,確實是!” 可心里已經急的火燒火燎了,不久之前災民北上一事剛剛平息,傅伯霆說了想請她來余家提親,可沒想到眼下人家姑娘已經要定親了,居然一點風聲都沒傳出來! 要不 是今日湊巧從殷夫人這里聽到,到時候人家定親的消息放出來,可叫他侄子怎么辦呢?就算傅家是國舅家,也沒辦法做出搶親這種缺德的事吧? 可聽殷夫人這意思,顯然余二姑娘這親事是商量好了的,再想轉寰只怕也難! 小沈氏連嘆幾口氣,現在換成她坐立難安了。 等及笄禮一完,小沈氏連歇都沒歇,便急急忙忙帶著媳婦何氏走了,何氏雖然不明所以,但也跟著婆母一路上了馬車。 等二人坐上馬車后,車夫問小沈氏,“夫人回府嗎?” 小沈氏凝著眉道:“先不回府里,去侯府?!?/br> 第六十二章 及笄禮之后,趙氏便跟羅家提起了訂親一事,只是兩家商量著日子還尚未定下。 羅孝然在吏部依舊閑散,這些日子他也托了人去幫著置辦宅院,買奴買婢,想著映容是從伯府里嫁出來的,總不能隨意弄個小院叫她受委屈,雖說嫁過來頭兩年的日子肯定是比不上伯府里的錦衣玉食,但他總會上進讓她過上好日子的。 這一日在吏部上值,羅孝然將桌上已修撰好的四冊典籍一冊一冊的磊上架子,又叫一旁的另一個同級修錄官員拿一枚鎮紙過來。 兩人正說著話,忽然外邊進來一群人,個個穿著赤底墨紋的繡緞官服,團補上有繡著白鶴的,有繡著麒麟的,一眼望過去,最低品級的都是三品官。 一眾人威風赫赫的穿堂而去,身旁簇擁著六部的官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