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9節
她們知道自己留在后宮的目的是什么,她們可以花枝招展用盡心機手段勾引皇太子,也可以陰謀算計趁虛而入,八仙過海,各顯其能,成王敗寇,等她們得償所愿,誰會在意她們是怎么成功的?可是有所為有所不為,有些手段不到萬一還是不要用的好,以免雞飛蛋打、兩頭落空。 周太后和胡令真就曾經有過這個打算,而且還是在朱瑄大婚之前,可惜朱瑄向來冷靜自持,好幾次看到胡廣薇沒有任何反應。 胡廣薇當時雖然害羞,但知道舍不得孩子套不住狼,只要能讓朱瑄留意到她,她不在意用什么法子,反正天下男人都一樣,只要床上伺候得好,他根本不會在意你是怎么爬上去的。 不過宋宛是多么冷傲啊,冷傲到不屑和宮人虛與委蛇,她居然也會生出這樣的心思? 宋宛蒼白的臉上浮起諷刺的冷笑:“在宮里待久了,怎么可能還有高傲可言?胡女史應該也明白,你我這樣的人,即使才華滿腹,飽讀詩書,在他們眼里都是一樣的,鄭貴妃只是個宮女,卻能榮寵這么多年,老太后固執跋扈,仗著是皇帝親母,誰敢說她一聲不是?那些妃嬪,哪一個不是用盡手段挽留皇帝?” “只要能成功,我就贏了?!?/br> 宮人告訴她鄭貴妃已經安排好了一切,她只需要在最適當的時機出現就行,她信以為真,等了一整天,朱瑄果然來了,而且看起來情形不大對。 她沒有想太多,緊張地整理了一下發鬢,按著宮里掌事女官教過的,裊裊娜娜地出現在長廊深處。 燈下看美人,更添嫵媚嬌柔。 皇太子和她說話的時候多么的溫和有禮。 她差一點以為太子真的心動了。 宋宛閉了閉眼睛,抬起下巴,秀麗的眉眼間透出一股倔強:“事已至此,我輸得一敗涂地,就看胡女史怎么施展本事了?!?/br> 胡廣薇仍是苦笑,低頭看著緊緊箍在手腕上的一對鑲金玉鐲子:“宋女史太高看我了?!?/br> 進宮以前,她嬌小苗條,弱柳扶風,腕上的對鐲能一直擼到胳膊上去,現在對鐲緊緊繃繃地套在手上,連張帕子都塞不進。 宋宛靠在苔痕斑駁的墻壁上,淡淡一笑:“認清自己的本分也好,我是沒什么指望了,惟愿胡女史日后前程似錦,一展壯志?!?/br> 她們曾經勢不兩立,如今兩人都是失敗者,回想之前種種,竟然生出點惺惺相惜的感覺。 胡廣薇呆呆地站了一會兒,用力取下手中的金鐲,拔掉金簪銀釵,取下耳邊丁香,扯掉簪子上鑲嵌的珍珠,用帕子一股腦包了,塞到宋宛手里。 宋宛一愣,臉上神情屈辱,渾身輕抖,甩開帕子:“我不要你來可憐我!” 珠玉綠翠滾落一地。 胡廣薇嚇了一跳,跪在地上,一一撿起那些首飾,重新拿帕子包了:“到了這個地步,你就別計較這些了。你也知道,太監最為陰毒!你現在落到他們手里,不知道還要受多少苦。我好歹和你相識一場,這些東西你留著打點那些人,派不上什么大用場,至少可以讓你好過一點?!?/br> 她說完,小心翼翼地把帕子往前推了推,推到宋宛破破爛爛的鞋子邊。 宋宛眸中寒光閃爍,扭開了臉不看她。 胡廣薇嘆息一聲。 不多時,太監打開牢室的門,催促胡廣薇出去。 她不敢耽擱,轉身就走,離開牢室之前,回頭看向角落。 宋宛蜷縮成一團,一動不動,頭發披散下來,遮住了整張臉孔,看不清表情,像是睡著了一樣。 那團帕子已經不見了。 胡廣薇嘴角微微翹了一下,眼眶卻微微發紅,跟隨太監出了刑堂。 小滿在外面等她,一句話沒說,示意她上馬車。 馬車晃晃動動駛出院子,那股揮之不去的sao臭腥氣仿佛還縈繞在鼻端,胡廣薇手心冰涼,抬起眼簾,偷偷觀察小滿臉上的表情。 “公公……”掙扎許久后,她努力擠出幾絲討好的笑容,“宋女史亡故后,會不會通知宋家人來認領她的尸首,讓她入土為安?” 小滿掃一眼胡廣薇,嘴邊一抹諷笑:“你問這個做什么?你想幫宋女史料理喪葬?胡女史倒是有情有義?!?/br> 胡廣薇一驚,想及自己的處境,好不容易鼓起的勇氣瞬間煙消云散,不敢吱聲。 一路沉默著回到東宮,胡廣薇雙腿發軟,衣衫層層濕透。 小滿目送她踏進偏殿,忽然開口叫住她:“胡女史就不必為宋女史cao心了,再過五天,宋家人就會進京來接宋女史回鄉,宋家可以自行聘嫁婚姻?!?/br> 胡廣薇怔了怔,驀地轉過身:“宋女史不會死?” 小滿白她一眼:“誰說宋女史會死?” 胡廣薇嘴唇哆嗦了幾下,眼眶酸脹。大起大落之下,渾身都在發顫。 能活著就好。 就算回到家中可能會被姐妹親人恥笑,至少能活著。 胡廣薇邁著蹣跚的步伐回到自己的屋子,躺倒在架子床上,忍了一路的淚水奪眶而出。 …… 月末的時候,金蘭收到枝玉寫來的信。 枝玉和祝舅父已經到四川了。蜀地的蜀錦馳名天下,扇子也是一絕,每年都會在成都府舉辦扇市。她買了不少象牙、烏檀扇骨的灑金扇子送回京師,知道金蘭喜歡折扇,特意一樣買了一整箱,每一把扇子都請各地有名望的書畫名家在扇面上題詩繪畫。 宮人們湊趣:“這么些精巧扇子,殿下就是留著賞人也送不完!” 金蘭哭笑不得,幾口碩大的紅木箱子,一口箱子一百柄折扇,攏共四五百柄,確實送人也送不完。 她吩咐宮人把扇子送去庫房。 掌事太監進殿通稟事情,送來節宴上的賓客名單。 蔞蒿滿地蘆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時。京師還彌漫在一片灰撲撲的沙塵之中,楊柳未綠,花枝清瘦,南方新鮮的蘆筍、櫻桃、各色鮮花已經送抵京師,供宮眷們享用。初茬的青韭,油鹽淡炒,輕軟脆嫩。新開的玫瑰、牡丹制成糕點,鮮美馥郁。 宮眷們翹首以盼,等著在西苑舉辦賞春宴。 金蘭接了這個差事。 掌事太監奉上禮單,神情有些為難,小聲問:“殿下,您看長興伯夫人的座次可妥當?” 金蘭一笑,沒有看名單,直接道:“很妥當?!?/br> 掌事太監頓時心驚rou跳,明白這是她故意安排的,忙恭敬應是。 金蘭淡淡地道:“這事我知會過太子,你們只要照著吩咐辦事就行了。真出了事,有我呢?!?/br> 掌事太監收斂了驚懼之色,神情敬畏,賠笑著說:“但聽殿下吩咐?!?/br> …… 轉眼就到了春宴這一天,西苑樹木蔥蘢,濃陰匝地,花香鳥語,蝶舞蜂喧。 朝臣和內眷的宴席分別設在太液池南岸的軒館亭榭之內,四面軒窗大敞,坐在宴桌前可以遠望清波粼粼、碎金瀲滟的湖面,抬起頭就能眺望對岸鱗次櫛比、高低錯落的朱樓殿宇。 教坊司在綠柳掩映中的水榭里排演歌舞,笙簫管樂聲越過青山綠水,遙遙傳入亭中,夾雜著清脆悅耳的鳥鳴聲,猶如仙音。 德王妃和慶王妃頭戴金絲冠,身著赤紅禮服,站在曲橋上,環顧一周,滿眼旖旎錦繡風光,恍惚又回到了一年前,她們陪坐在周太后身旁,焦急地期盼皇太子的目光能停留在自己身上。 太子卻中途離席。 兩人觸景生情,不免心生感慨,聽見橋頭響起一片奉承聲,忙回過神,上前迎接周太后的轎輦。 此時鄭貴妃剛剛落座,周太后姍姍來遲,眾目睽睽之下,她不得不起身做出迎接的樣子,心中惱火,冷著臉對身邊的金蘭道:“太子妃安排的好宴席?!?/br> 金蘭微笑:“娘娘謬贊?!?/br> 鄭貴妃噎了一下。 歡快響亮的鼓樂聲中,眾人推辭謙讓,各自落座。 鄭貴妃無心賞春,提醒金蘭:“宴散后太子妃別急著走,陪本宮抹牌?!闭f著看一眼德王妃和慶王妃。 德王妃、慶王妃嚇得一哆嗦,心里暗暗叫苦,臉上卻得笑嘻嘻地道:“娘娘可別忘了我們?!?/br> 鄭貴妃滿意地點點頭:“你們也來,正好湊牌搭子?!?/br> 看德王妃和慶王妃多么乖巧順從,知情識趣!她一個眼神掃過去,兩人就知道該說什么,比金蘭乖多了。 鄭貴妃心氣順了,胃口也好了,拈起筷子吃菜,目光無意間掃過主宴桌,眉頭微微一蹙。 身邊宮人以為夾的菜她不喜歡,忙撤走碟子,另夾了一枚櫻桃餡的不落夾。 鄭貴妃沒有動筷子,指指宴桌前一位年紀五十歲上下的婦人:“她是誰?本宮怎么從來沒見過?” 婦人也是一身禮服,頭上也戴滿簪環首飾,舉止大方,并無局促模樣,看得出不是頭一次入宮赴宴,但是不論衣裳還是首飾都是往年時興的花樣。 在座的貴婦哪一個不是從小在富貴錦繡堆里打滾長大的?一眼就看得出婦人這一套裝束是臨時置辦的,又或者是估衣鋪里租賃的,可見她家境落魄。 宮人仔仔細細打量那婦人幾眼,臉色驟變,手里的長筷險些跌落在地。 “娘娘……” 她壓低了聲音湊到鄭貴妃耳邊,低語了幾句。 鄭貴妃愣了許久,又看了看那婦人,眸中精光閃爍,一臉興味地瞥一眼金蘭,雖然極力克制,但是仍然難掩詫異之色。 第130章 不甘心 席間眾女眷也在悄悄打量那位頭發花白的婦人, 許多人覺得她有點眼熟,就是一時想不起來什么時候見過。 安遠侯老夫人陸老夫人今天也應邀出席,兒媳婦齊氏坐在她身后。 齊氏和陸瑛成婚不久,宮眷命婦們都對她很好奇,拉著她說話,問她陸瑛平時是不是和打仗的時候一樣勇猛。 這話問得促狹, 齊氏漲紅了臉,羞答答的不敢張嘴。 陸老夫人心疼媳婦,替她岔開話。 眾人哄笑:“老夫人果然疼媳婦跟疼女兒似的?!?/br> 陸老夫人笑著道:“我這個兒媳婦比兒子貼心多了, 不疼她疼誰?” 正說笑, 一位前年才入京的兵部侍郎家的夫人指指那位衣著迥異的的老婦人:“那位不知道是哪家長輩,我怎么從沒見過?” 眾人看向陸老夫人。陸老夫人平日深居簡出, 不怎么見外人, 不過她身份清貴,陸家歷經幾代而榮寵不衰,不論朝中哪位得勢, 宮宴上總少不了陸老夫人的身影。公卿巨宦家的貴婦,沒有她不認識的。 陸老夫人順著眾人好奇的目光看過去,她年紀大了, 眼神不大好, 仔細看了一會兒,認出老婦人, 臉色微變。 兵部侍郎是陸瑛的下屬, 陸老夫人朝侍郎夫人使了個眼色。 侍郎夫人立刻噤聲, 示意身邊伺候的宮人給自己添茶。 陸老夫人收回視線,囑咐兒媳齊氏:“待會兒不要去主宴那邊湊熱鬧,好好地坐在這里,別多話,也別到處張望。別人和你說話,你別怕,就和在家時一樣。要是有人不客氣,你不想理會她們,別繃著臉,笑著走開就是了?!?/br> 齊氏點頭道:“娘,我記住了?!?/br> 旁邊一位相熟的老夫人扯扯陸老夫人的衣袖,小聲問:“那位是誰?我看你臉色都變了?!?/br> 陸老夫人正襟危坐,眼睛看著曲橋外波光瀲滟的太液池,嘆息道:“我的老jiejie,你也認不出她了?她是長興伯家的夫人,以前先太后還在的時候,咱們幾個一起抹過牌?!?/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