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3節
戰事一起,萬兩白銀眨眼就沒了,軍糧戰馬、武器盔甲,耗費起來嘩啦啦如流水。 且這兩千萬兩不可能全部投入戰事,至少要留一半下來以備日后支用。 皇上在臺階上踱來踱去,“還有兩三月便可征收秋稅……” “皇上!”申老出聲打斷了皇上的思緒,“不可將軍餉的負擔壓在百姓頭上!去年年初遭逢二十年難遇的寒冬,南方大片土地春耕推遲,百姓損失慘重,今年才稍稍緩過氣來,加稅萬萬不可!” 皇上皺了皺眉,辯駁道,“朕知道,朕并未想著加稅,兩月后照常征稅,那時國庫自然寬松一些,只要……” 只要嶺南先撐一段時間…… 站在后排的姜煜暗暗冷笑一聲。 他前頭的戶部侍郎轉過頭來小聲問姜煜,“朝曄,這事不好辦啊,我們戶部接下來可沒什么寬松日子過了。你怎么看?” 姜煜笑了笑,“趙侍郎,此事與戶部干系頗大,無論怎么做都要承受皇上的怒火,若是可以不經由戶部,便將戰事平息了,自然是最好的?!?/br> “這……怎么可能?” 趙侍郎唉聲嘆氣,為首的申首輔又道,“皇上,等到秋收,嶺南興許已經淪為他國國土!” 若是別人說這話,皇上必定要訓斥的,可說話的是申老,皇上半點脾氣也沒有。 皇上看向蘭尚書,“朕記得年初的時候國庫尚且充盈,現在怎么只剩兩千萬兩了?” “皇上,二月底的時候,戶部給姜大將軍送去了五十萬兩白銀,三月上旬,西山修建行宮,支出五萬兩白銀,四月下旬……” “停,停停?!被噬先嗔巳嗝夹?,“朕知道了?!?/br> 此時有人抱怨,“皇上,大將軍那里費得太多了!去年就投進了數百萬兩白銀,還沒有將西涼拿下,若是今年還打不下來,不知又要耗費多少!” 聞言,姜煜出聲道,“萬大人,幸而家父正在戰場為朝廷賣命,沒有聽見你這番說法,也不至于心寒?!?/br> 申老立馬維護姜煜,“皇上,老臣這學生年紀尚輕,不懂規矩,這才頂撞了萬大人?!?/br> 皇上擺擺手,“他說得沒錯,大將軍征戰西涼是朕的決定,軍餉也是得了朕的批準?!?/br> 萬大人默默斂了怒色。 這時趙侍郎出聲提議,“皇上,是否可以另辟蹊徑,和平解決南疆戰事?” 皇上聞言看過來,“哦?” 趙侍郎身后的姜煜神色不變。他在溫泉客棧招待趙侍郎之時,就假作無意地提起三公主年已十八還未婚配,不知皇上什么意思。 只這么順嘴一提。方才又對他說,若是有不經由戶部的法子,便可解救戶部。 這趙侍郎此時想必靈光一閃,當即提議,“皇上,南國想要什么,無非是錢與糧,若我朝與南國達成和解,耗費的錢財必定比打一場硬仗要少得多?!?/br> 朝中主和派立馬活躍起來,一個個建言獻策,一會兒說姜大將軍正在征戰,兩頭作戰實在不理智,一會兒又扯來申老惠民變法的大旗,稱此時大動干戈于百姓不利。 “皇上,不如與南國和解……” “對,最好兩國聯姻,結秦晉之好,可保大周南疆百年無虞?!?/br> 皇上聽見“聯姻”二字,目光銳利地往階下掃了一圈,“你們,要朕把女兒送去和親?” 有臣子覺得皇上好戰,其實他只是想為太子打下更大的基業,最好能有□□時期那樣廣袤的國土,另外,不至于叫自己的女兒落到和親的地步。 他兒時最喜歡的小姑姑,溫柔美麗的馥陽公主,便被他的皇祖父送去北疆和親,幼時的皇上哭了好久。 丹陛之上,皇上一字一頓道,“不,可,能?!?/br> 群臣一靜。 “還未開戰,你們便先認了輸?”皇上冷笑,“不是還有兩千萬兩白銀?為什么不打?” 見皇上動怒,底下嘩啦啦跪了一大片,“皇上息怒——” 此時一道不和諧的聲音響起,“皇上,你忘了木家軍的瘟疫了?這仗誰打?” 姜煜一看,是那個罵起人來最難聽的嚴閣老。 諫議大夫出身的嚴老,那是連皇上都懟的人。 寧大學士難得站了嚴老的邊,附議道,“請皇上三思!” 群臣一齊道,“請皇上三思——” 莫大的壓力沉甸甸地壓在皇上的肩上。 姜煜默默想,木家家主這一招瘟疫,可來得太狠了。 ☆、婚期在即 一口郁氣堵在皇上心間, 他垂眸看向這些跪地不起的臣子, 感到一陣寂寥與無助。 庭雪死后, 再無人事事以他為先。 掃到那個最先提出和親之法的趙侍郎,皇上直想一個硯臺砸過去,忍了又忍,沉聲問他, “趙大人,你不是想要朕將女兒送去和親么?來,繼續說你的看法?!?/br> 這趙侍郎在戶部待了十多年,勤勤懇懇,從不懶怠,可他年過不惑已久,還未看見升官的苗頭, 這些年越發心急,便將后生的業績拿來算在自己頭上。 他不敢動姜煜, 但也總忍不住將姜煜那些好點子記在心里,好向蘭尚書進言。 姜煜也正是看中了他這一點, 這幾個月才會刻意走近他,頻頻與之交流。 趙侍郎有些口干,見皇上陰沉的眉眼,心里發怵卻騎虎難下, 唯有將姜煜閑談時說過的話拿來用,“皇上息怒,臣聽說南國有一王子, 年僅雙十,高大英俊,最受南王喜愛,且還未娶王子妃,若三公主與之和親,日后誕下王孫,等到王孫登基,南國不就成我大周國土了么?” “你想得倒美?!被噬衔⒊蹲旖?,仿佛在嘲笑趙侍郎這番異想天開,但面色卻真的緩和了些,叫趙侍郎松了口氣。 群臣見皇上略有松動,紛紛出聲,“是啊皇上,那南國小王堪當良配!” “且公主嫁過去,他們敢慢待么?公主的背后可是我們整個大周!” 皇上冷著臉看這些臣子你一言我一句,心道馥陽姑姑背后也是整個大周,可嫁過去沒兩年便香消玉殞。 除了不忍三公主遠嫁,皇上還想消磨嶺南木家的兵力,只是這事不能擺到明面上來。 “此事延后再議?!被噬铣雎暣驍嗔顺甲觽兊淖h論,“容朕好好想想?!?/br> 皇上退了這一步,臣子也不好咄咄相逼。 “太子,你認為該如何援助嶺南?”皇上看向太子,期望他能有條不紊地拿出辦法來。 太子不緊不慢地出列,“父皇,此時嶺南最短缺之物當屬藥材與糧食,白銀倒是其次,應當先送萬石軍糧與藥草若干,再遣青年醫者前往嶺南?!?/br> 說起來容易做起來卻難。 先不提糧食藥草夠不夠,單是青年醫者就叫人發愁。 大周上至御醫,下至鈴醫,大多上了年紀,年歲輕一些的,不是醫術不精,便是心高氣傲。年紀大的大夫從京城趕到嶺南,耗時至少三月,途中險些顛散了那一把老骨頭,待趕到時,嶺南的黃花菜也涼了。 “秦院使,太醫署正值壯年的御醫有多少?” 秦院使心底極為不愿,他將太醫署那些個年輕御醫都是當眼珠子護著的,好從中挑選一個最頂尖的接他衣缽,如今嶺南正鬧瘟疫,誰舍得將寶貝徒弟送去那種地方?不說要吃多少苦,能不能活著回來都未可知。 “皇上,木大人在信中只說軍餉不夠,并未談及醫者,想必并不缺乏。臣手底下那些個年輕御醫都還未經受磨練,恐擔不起這重任,臣只怕他們要辜負了皇上厚望啊?!?/br> 皇上氣笑,“朕用俸祿養著你們,一遇事,你們便只知推諉?!嶺南有難,你們只曉得動嘴皮子,誰去支援嶺南?朕親去嗎?!” 底下又嘩啦啦跪了一大片,“皇上息怒——” “息怒息怒,你們分明是想要氣死朕!” “父皇,重金之下必有勇夫,不怕沒有大夫去嶺南……” 皇上連太子的面子也不肯給了,“重金重金,如今的國庫能給多少重金?” 太子暗暗皺眉,不說話了。 “皇上,這也不行,那也不行,依臣之見,公主和親當為首選?!庇质菄览?。 皇上心生厭煩,卻不得不忍住。朝廷之上必須要有個敢于諫言的耿介之臣,他須得容忍。 “朕說了此事延后再議!秦院使,朕令你挑選出五十人前往嶺南——” 皇上話還未說完,秦院使噗通跪地,“請皇上三思!那些年輕御醫并無救治瘟疫的經驗,送去嶺南與送死何異!”秦院使聲淚俱下,“皇上,這些人上至御醫世家,下至寒門子弟,能進太醫署者都是個中佼佼,他們本該有大好前程,實不該命喪嶺南??!” 無論秦院使有多少私心,這片對后輩子弟的拳拳愛護之心都叫人動容。 連與秦院使最不對付的人都說不出“你的御醫是人命,嶺南的士兵就不是命了?”這般話來。 在眾人心里,這些御醫是京城之人的寶貴財產,而嶺南士兵效忠于木家,折了……也就折了。 皇上讓了一步,“此事也……延后再議?!彼j然坐在龍椅上,“退朝?!?/br> 魏公公立馬高聲喊道,“退——朝——” 今日這事算是沒議出個結果來。 大臣們逐漸散盡,皇上步入紫宸殿,魏公公殷勤地跟在皇上身邊,“皇上,秦院使不愿送御醫去嶺南,實乃人之常情……” “朕知道,朕也不愿,可這番爭執是必要的?!被噬仙裆讶绯?,“這筆記下之后,日后史家也不能怪朕?!?/br> 魏公公笑道,“皇上英明?!?/br> 至于公主和親的問題,魏公公是怎么也不敢問的。 …… 嶺南戰火燃起的消息如同長了翅膀一般飛入世家與鄉野,無論世族與平民,都對此事議論紛紛。 大將軍還未凱旋,大周可謂腹背受敵,令人不安。 不只是誰先起了頭,提出了公主和親的主意,酒樓茶肆一片應和一聲,若舍掉一位公主便能換來大周的和平,那真是再劃算不過。 文人士子之中還興起了對此事的探討,以公主和親利與弊為題,諸多文人作了文章。 有人大談和親有損大周風骨,有人卻覺得公主和親平息戰火是惠國惠民的大好事。 此時的三公主自然得了消息,她是皇帝膝下唯一一位還未許親的公主,如若和親,必然是她。 三公主又氣又急,摔了不知多少花瓶,嘴角也起了燎泡。 她等到十八未嫁,不過是心有所屬卻愛而不得,而后喜歡上了周旋在各位世家公子之間那種高高在上游刃有余的感覺,她可不是為了和親! “皇上,三公主求見?!?/br> 皇上微微皺眉,而后點頭,“宣?!?/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