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7節
第208章 顧為民拍拍他的肩膀:“上面的旨意, 你能有什么辦法將人留下,更何況你自己也是差點就見了閻王, 沒人怪你的!” 謝一林心頭仍然是悶悶的:“就算是在京城處斬了,他也不會受這樣的罪?!?/br> “處斬, 尸首兩分,比臉和臉皮分開還嚴重!” 謝一林:這位大舅哥的安慰挺另類的。 難過卻也松了一口氣。 這一切的主要人物已經被處斬, 其它的也不會再有任何的機會離開祈臺城了。 只是可惜了那些因為這些外域探子的作為丟掉性命的人們。 蔡平安作為蔡家人,可惜亦可悲。 只是,沒有如果,這一切都是蔡家人自己惹來的, 后果成為這樣子, 確實怨不了別人。 想到這里, 謝一林不禁的有些苦笑。 年紀大了, 想的事兒也越來越雜了。 謝一林看著陪著他坐在地上的顧為民, 想到來的時候, 自家媳婦的提醒了。 顧家有打算要走科舉之路,所以在這個時候說是最合適的。 “大哥,顧家這邊你一定要看顧好, 想要走科舉的話,從今年開始三年后可以參加,到時候孩子也大了, 有些一試未嘗不可!” 顧為民卻搖頭道:“你嫂子說的話,就讓明月聽聽,不要往心里去?!?/br> 謝一林一怔。 顧為民繼續道:“科舉之路并不是適合所有的人, 顧家人心直口快,不適合在官場上,現在不缺吃不缺喝,擋不著別人的路,還能平安到老,否則……” 顧為民沒有再繼續說下去,謝一林也沒有再搭話。 謝一林聽明白了。 蔡家就是一個最明顯的例子。 蔡太師手里捏著外域敵國的情報怎么樣,將自己的女兒送到宮里成為貴妃又怎么樣,因為不作為,結果不還是家破人亡? 普通商戶的家族,倒是沒有那么大的危機。 畢竟在官場上的人,還真沒幾個大善的。 大善之人在官場上能好好的活著嗎? 這個還真難說。 謝一林也看著那無字的墓碑。 每個人都有著自己的路要走,顧家以后怎么樣他不會過多的過問。 不過他相信,顧為民能夠想到這一步,對于以后顧家的路要怎么走,肯定會有一個更明確的方向。 * 謝一林離開祈臺城的時候,城外又集結了很多人。 謝一林不悅的掃了一眼趙致遠。 趙致遠連忙道:“大家這幾天一直都在這里等著的,真不是我?!?/br> 侍衛們也連忙道:“大人正是如此,我們攔也攔不住?!?/br> 好吧,其實是不想攔。 他們也想送出來。 這次的事情能夠解決的這么徹底,謝大人可是救了他們的命了。 再讓那些人繼續下去,祈臺城的水井都被下了毒,以后有沒有活人都難說。 謝一林自然是知道他們的心情的。 “老鄉們回家去吧,咱們以后還能見的!” “大人,您一定要?;貋戆?!” “有機會一定會的!” 這個機會當然是皇上的旨意了。 沒有皇上的話,他就算是想回來也不可能。 村民們準備了不少的東西要給謝一林,不過最終謝一林離開的時候,卻是什么也沒收。 這幾個月的 祈臺城,吃喝之物都是少之又少的,已經和顧為民商議好了,再接下來的幾天,顧家還會再繼續施粥,以讓祈臺城的人都能夠順利的渡過這個時候。 所以肯定是不能收村民的東西。 目送著謝一林帶著欽差衛隊離開,眾人俱都淚目。 謝大人對他們真是太好了,可是他們能為謝大人做的卻不多,現在唯一能做的就是目送大人平安回京。 謝一林回到京中。 將趙致遠的奏折和葉將軍的奏折遞上去,同時又將自己的奏折也奉上。 在奏折中仔細的將祈臺城的一切都說的清清楚楚明明白白的。 盡管沒有想要特意拿蔡府的事說,可是三本奏折同時遞上去之后,一下子就擊中了皇上的心思。 將奏折刷的就拍在了龍案之上。 “膽大包天,膽大包天??!” “陛下息怒!” 太監等侍候的人都跪倒在地。 謝一林也躬身道:“陛下保重龍體要緊!” 皇上很少發這么大的火。 要說是其它人,或者是比較生氣,治罪之后也不會再生氣了。 可窩藏者是那些蔡府的人就是另外一個說法了,就算是蔡府的部分人也受了罪丟了命,比如蔡平安等死在地窖里的那些人,可是這也不能作為為蔡府解釋的理由。 對于謝一林將一眾主犯斬首的做法,皇上認為太輕了,應該將所有人都給斬了。 欽差即為代皇親到。 已經是下了判令,就不可能再更改,那些人在徭役所一輩子也算是抹去了皇上的一些怒火。 不過另外的一部分的怒火,卻仍然是蔡府的其它人承擔的。 皇上當即下令:“曾經的太師府蔡氏一門,其遠親,門人,五十年內不準參加科舉,以后待議!” 圣旨所到之處,嚇倒一片。 真擔心皇上會再將他們給拎來弄死。 好在,只是不讓他們五十年內不得參加科舉。 他們的命暫時是不用擔心了,可是沒有了曾經的親戚身份,又不能為了科舉努力,以后的他們只會越來越糟糕。 不過和丟掉性命相比,已經算是賺了。 這次的差事,謝一林辦的漂亮,已經是丞相的他,官職是沒法再往上了,不過仍然是被皇上賞賜了好一堆的東西。 同時又給他加了一個重擔。 那就是在空閑的時候去御史臺協助一下。 謝一林兼任御史臺御史中丞,同御史大夫王子謙一起兼理御史臺。 圣旨一下,朝臣都快瘋了。 已經被這師徒二人給壓迫的快抑郁了,現在陛下更是給了一個這么方便的后門,還能不能讓他們做個安穩的臣子了。 大家都挺不容易的是不是,和諧點多好? 有這樣想法的大臣不少,不過卻是沒有一個人敢真的到皇上的面前去說去。 嫌自己的命太順溜了嗎? 陛下這才下了圣旨,你們就跳上來反對,這不是給自己找不痛快嗎? 當然了,也有人去找陛下了,而且還是特別的理直氣壯的去的。 王子謙一進來就躬身施禮,說出來的話卻是讓皇上差點翻白眼:“陛下,說好的讓老臣告老還鄉的呢?” 這些臣子最能鬧騰的就是御史臺的這些老家伙了,可是作為皇帝他最能容忍的也是這些老人家。 可以說如果不是這些能折騰又特別耿直的老人的話,他還真不一定能夠安穩的 坐在這個位子這么久。 這才剛穩定下來多久啊,這位御史大人就一直要求休致回鄉。 皇上都快被問愁了。 全天下的人都知道御史大人的老家沒有后代,沒有親戚了,你回鄉……誰信? 可是這話也不能當著御史大人的面說,誰還沒個尊嚴了? 自己作為皇上也是要顧及一下臣子的心理的嘛。 更何況這位還是老御史大人…… 眼看著王子謙還躬身,只好向著旁邊的太監使著眼色道: “王愛卿請起,起來說話,坐在地上算怎么回事???” 王子謙:“陛下,老臣扭著腰了,站不起來!” 皇上:“……那也不能坐著?!?/br> 太監連忙小跑著到王子謙的旁邊:“大人,老奴扶著您,這樣多累??!” 在太監小心翼翼的幫助下,御史大人仍然是堅持的坐在御書房就不愿意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