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4節
他本就是出自羽林衛,這么多年跟在謝一林的身旁,在處理一些官場上的事情時,比韓理更有優勢。 四個人又將接下來要做的事情捋了一遍,在他們說完之后,謝一林給了他們每人一張紙。 上面列舉著他們眼下需要做的事: “刑部司,尋大理寺核實最近的一些案件,將所需要匯總的全部交接清楚,需要協調處理的,做成急件上奏陛下,迅速完結!凡是有貪污受賄等案件涉及到官員的,均以急件上報!” “都官司整理出一份關于俘虜,奴隸的明細簿錄,將衣糧醫藥等列表呈上,存檔收錄!” “比部司的則是要將所有缺少的物資盡快盤點出來,缺什么補什么,所需要的錢銀都由本官親自前往安排!” “司門處就按以前的就可以,不要有遺漏!” “是!” 很快,經過三天的核查,謝一林所要求的都已經盤點清楚。 只是所差的銀兩數額巨大,就在風齊寒等人擔心謝大人去戶部要不來的時候,戶部卻是已經給送來了。 三位新任侍郎:…… 戶部這么好說話的嗎? 要知道以前不管哪個去要銀子,哪次不是拖三推四的。 后來三人才知道,他們的謝尚書根本就沒有去戶部,而是直接將他們盤核的結果送到了御書房,陛下當即大怒,著兵部,吏部,戶部,工部,禮部尚書馬上協作處理。 處理不到位,六部均有職責。 至于所缺的漏洞,就由上一任刑部尚書承擔。 上一任刑部尚書在牢里一聽,差點沒背過氣去。 那是多少年之前的積壓了,怎么能全由自己擔著。 再說了,以前的那些刑部侍郎早就死的死,回鄉的回鄉了。 上一任刑部侍郎:……老天,天大的冤枉??! 可是沒人替他說話,誰讓他在上任的時候,沒有理清呢? 你不擔,誰提? 所差數額巨大,據說還是后來陛下發了善心將上一任刑部侍郎的家業沖公之后,其它的都給抹去,才算是了結了此事。 從這件事之后,謝一林的刑部尚書算是做塌實了。 有了皇上的支持,其它五部就算是想要鬧騰也沒這個能耐。 太師府的蔡太師倒是鬧騰了幾次,只不過在金鑾殿上就被懟回來了。 以御史臺為首的御史,清一色的全部都支持著謝尚書的作為。 其它的太師門下的人倒是想要幫著,可是嘴角不行,懟不過御史臺的那些家伙。 御史靠的就是一張嘴,更不用說那么多的御史了。 其實對于這些御史,不管是謝一林還是王子謙都沒有任何的威逼利誘,就連多一個字也沒有提,全部都是這些御史們自動自愿的。 原因也很簡單,那就是他們比較熟悉的人近期都高升了,他們都高興啊。 人一高興了,這戰斗力就暴漲。 當然了,那些人很巧合的就是在刑部任職的人。 在御史臺就說明他們會得罪很多人,有的時候彼此玩的好了,也會被人左右著,這么多年了,終于能夠出一口氣了。 盡管謝尚書并不是為了他們才升的人,可是間接的幫了他們啊。 作為御史臺的一份子,誰再敢說因為他們是朋友才升不上去的,就將那些家伙的名字拍過去,嚇死他們! 為官,不易??! 都不易,那就一起相互照應下唄! 所以,也沒有鬧騰出來什么大的結果,倒是將謝一林這個尚書之位給鬧的更加穩固了。 知道實情的蔡太師:……氣煞老夫! 從新皇繼位開始,蔡太師的日子就不太順了。 尤其是在謝一林回京城任職之后,必須要想個辦法盡快處理了這個家伙,然后遠離這里才行…… 幾個月之后,謝一林理順了刑部的公務,謝家人也被接來了。 謝大力老兩口,謝志安兩口子,還有趙全謝枝落兩夫妻也帶著孩子跟來了。 謝枝落是不放心想要讓趙全跟著來,結果趙全和京城派去的人一商量,人家二話沒說的就同意他們一家子也跟來了。 趙全回去說這事的時候笑的像個二傻子:……本來只想自己跟來的,現在一家子都能跟來,當然開心! 一大家子人在離開下河村的時候,可是全村人都夾道送出來的。 那派頭,那感慨,快到京城了,謝老爺子還興奮的了不得。 謝宅,是新皇賜的府邸,本來謝一林想要花銀子自己買下來的,不過皇上賜了四進的宅子,也不能空著啊,所以就沒有再買別的住處了。 家里人一到,就被接到謝宅。 謝家人進到謝宅之后,都差點看傻眼了。 太大了! 他們幾家各一個院子還特別的寬敞。 謝大力和白氏兩人都激動壞了。 第195章 在祈臺城住了那么多年, 地方是不小,可是當時去的時候實在是太破了, 后來雖然也修整了,不過也并沒有大動,總覺得不是自己的家。 可是到了京城卻是沒有這樣的感覺了, 這就是家。 在京城的家。 只所以來的這么慢,就是因為帶的東西比較多,而且有老有小的,所以路上耽擱了不少時辰。 現在看著院子這么的寬敞, 自然是要好好的收拾收拾了。 顧明月先是幫著老兩口收拾完,又去了公婆的院子,最后才是他們自己的院子。 吃過晚飯, 躺在床上,顧明月緊緊的抱著謝一林。 就從成親之后,夫妻兩個還是第一次一下分開這么久,說不想是不可能的。 謝一林反手摟著媳婦,一把就把人壓到了被子上…… 吃飽喝足的一晚上…… 有了家里人的家,才是真正的家, 完整的家。 趙全和謝枝落在京城呆了七天, 就急忙趕回去了,趙家的事現在大部分都交到他們兩夫妻的手里了,總不能一直扔著不管。 倒是幾個孩子,謝一林讓他們回去好好學習,等放假的時候就到京城來, 到時候會考校他們的功課,學的不扎實的,是要挨批的。 幾個外甥都連忙應是。 和舅舅親是親,可是還真是有些怕這個舅舅。 帶著謝一林讓顧明月給準備的禮物就離開了京城,在回去的路上,趙全緊緊的摟著謝枝落。 謝枝落笑了笑,當著孩子們的面也沒說什么。 因為謝枝落清楚,不止孩子們怕自己這個當了尚書的弟弟,這個相公也一樣怕。 都怕了這么多年了,不但沒輕還嚴重了不少…… 謝枝落一家離開了京城,日子就算是這樣的定下來了。 謝一林在刑部非常忙碌。 因為謝一林要求上任之后,將以前積壓的案件全部都重新核查,結案。 只要是有所牽連的,一并連案。 這么一來,效果出來了,牽連的人也多了,不過上面有御史大人王子謙的提點,再加上皇上也是有心要將仁政實施下去,所以謝一林的整治就特別的合皇上的心思。 如此,就成了有案必結,有聯必查,有貪必辦,有賄必懲的結果。 眼下有一樁案子,是三年前積下來的,本來謝一林也沒有怎么干涉,不過在后來并案的時候,才發現同樣的案件竟然有三起,涉案銀兩更是達到數萬兩。 謝一林親自查看之后,就明白了,當即帶著整理好的卷宗和奏折一并去了御史臺。 在御史臺才得知老師王子謙被皇上給安排出京了,謝一林言明并不是來找老師的,而是來狀告朝廷命官的! 御史臺的人本來還挺高興的,這么多官員,和這位謝尚書合作是最和諧的。 不過當看到狀告的人時,御史們倒吸了不少的涼氣。 這位,太大了! 就算大也得接。 因為御史們都清楚,就算是他們不接,等御史大夫王子謙回來之后也會接,到時候他們一樣也得接。 既然被訓斥一頓得接,那就不如現在接了。 接了案之后,御史侍郎就和謝一林一起進宮了。 言官有特權! 可以直接入宮面見皇上啟奏,謝一林為了避免被人泄漏出去消息,所以就通過御史的特權直接面奏遞上奏折。 新皇見到謝一林來的時候,眉頭還跳了幾跳。 這位刑部尚書一般不會來見他,就連逢年過節的時候也只會讓王子謙幫忙捎帶著一些禮物過來,自己都不帶來的。 現在竟然會和御史一起過來,看來,要鼓搗大事了。 奏折打開,皇上的臉色慢慢的就變了。 尤其是看到上面的具體的數字時,皇上恨不得將奏折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