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帝紀事 完結+番外_分節閱讀_91
景帝又拖了幾日,眼睜睜地看著衛家那里還是沒有什么動靜,衛衍母親的病始終不見好轉,他終于忍不住了,派了田太醫去衛府診治。 田太醫是太醫院的第一高手,是景帝御用的首領太醫,不是隨便什么人都能有這個面子請他去家里診治的。景帝派他去,對外是在展示他對衛府對衛衍的恩寵,讓人明白他對衛衍的看重,對內則是在敲打衛家,若柳氏真的病著,就讓田太醫好好開方治病,若在裝病,他現在已經知道了,提醒他們適可而止,不要把事情做過分了。 田太醫從衛府回來,向他稟告的時候,話說得頗為巧妙,他既不說柳氏的病沒好,又不說柳氏的病好了,而是說:“以臣看來,寒癥不足為慮,衛夫人實乃憂慮成疾?!?/br> 他這句話很滑頭,誰都不得罪,不過景帝馬上就懂了。 田太醫的言下之意,就是柳氏寒癥不要緊但是有心病,所謂心病還要心藥醫,毫無疑問,衛衍的莫名失蹤就是那心病,而衛衍此時在跟前侍奉,就是那心藥。只要衛衍在她的跟前,柳氏的心病自然會慢慢好轉,若是衛衍不在跟前的話,那就…… 混賬東西,竟然敢這么明目張膽地從他這里騙走人! 此事很詭異的猜測,終于被證實了,然后,景帝覺得自己快被這些人氣笑了。氣過笑過以后,偏偏他又不能把他們抓過來,狠狠打一頓,出一出他心頭的郁氣,他就更加郁悶了。 景帝有時候也很納悶,衛家怎么敢篤定,他一定會憐惜衛衍的孝心,而放他回家,又怎么敢篤定,他因為要顧念衛衍的感受,絕對不會當著衛衍的面,去拆穿這病的真相。 或許衛家只是無法可想之下,想要賭一把,結果很明顯,他們賭對了。景帝就算明知衛衍的母親在裝病,也不可能去拆穿,因為如果他就這么拆穿了,某個笨蛋到時候肯定會鉆牛角尖,不知道要自責到哪里去。 他不忍心,所以,他現在只能忍,并且衷心希望衛家能夠見好就收,否則等到他忍無可忍的時候,就不要怪他出手太狠。 衛老侯爺上次把事情鬧到太后跟前的賬,他還記著呢,到時候前賬后賬一起算,看他們怎么辦! 這世上的事向來都是福無雙至,禍不單行。景帝在為衛衍的事情煩心的時候,上次被他用肅清吏治搪塞過去的采選一事,又一次浮出了水面。 這一次是皇后親自上表,開啟了此事的序幕,很快就有朝臣跟進,迅速在朝中形成了強大的輿論攻勢,挾持著民意,硬要逼景帝點頭答應。 為皇帝挑選秀女充斥皇帝的后宮,是皇后的職責之一,當然皇后力主此事,倒不是因為她有多么得賢惠,她純粹是因為危機意識,出于利益考慮,需要一些新的助力入宮,以便重新調整皇帝后宮女子的勢力分配。 朝中大臣的勢力強弱,可以影響皇帝后宮女子的得寵程度,同樣的道理,皇帝后妃的受寵程度,也可以影響到朝堂上的勢力分布。 強大的外戚家族之所以存在,并非全部是由于君王們無能或者被美色所惑,而是有其存在的客觀緣由。在深宮之中,深得君王寵愛,卻沒有強大家族在背后做倚仗的女子,根本就不可能活得長久。這個事實,已經被無數血淋淋的歷史所證明,身為君王卻無法護住自己心愛女子的教訓,在史書野史上比比皆是。 所以,就算是再賢明的君王,只要有那么一個想要保護的人,都免不了會有一人得寵,雞犬升天的時候。在這點上,明君和昏君的最大區別,不過是程度上的不同。 此時,皇后力主,朝臣力勸,堅持要景帝答應采選,不過是想趁此機會,在景帝的后宮中放入己方的棋子,以期最后能夠改變棋盤上的走勢。 只不過,皇后并不知道,目前景帝的心情很糟糕,直接導致了這事根本不會有她想要的結果。好像每次這事被提起時,都是景帝心情不好的時候,只能感慨皇后實在是運氣欠佳。 這一次景帝并沒有用血腥殺戮來轉移朝臣的視線,而是直接無視所有的輿論,任朝臣喧囂sao動,他自巍然不動,只當是欣賞一場熱鬧的大戲。 閑暇的時候,他就命人去衛府打探打探衛衍的情況,警告他不要由于他不在跟前盯著,就忘了泡腳用湯藥,偶爾再敲打敲打衛老侯爺,順便找找衛衍兄長們的麻煩,暗地里逼迫衛家悄無聲息地自動了結此事。 衛衍不在跟前的日子,他的確過得很郁悶,但是很明顯,比他還要郁悶的大有人在,也就能讓他稍微欣慰一點了。 被皇帝如此無視,皇后當然不肯善罷甘休??上龓追m纏,還是被皇帝徹底無視,無奈之下,皇后終于到了太后跟前哭訴,要求太后做主,所以太后還是找到了景帝頭上。 這對天家母子之間的感情,雖然已經有了很深的裂痕,不過于此事上的看法卻非常一致,那就是,皇帝的權力不能受后宮或者朝臣太多的掣肘,就算皇帝的確應該答應此事,也不能被逼著去答應。 “后宮不寧,非社稷之福,偶爾也要學會以退為進,皇帝?!?/br> 最后,太后示意景帝從源頭上去解決這個問題。 帝后伉儷情深的傳言是不是從那時開始流傳的不得而知,不過次年的那一紙詔書最終坐實了那個傳言卻是事實。至于真相如何,卻不是那么重要的事情了。 后世的野史中,文人sao客的筆下,這對生時勾心斗角恨不得插對方兩刀的帝后,死后卻成了一段廣為流傳的佳話,時不時就要在小說里戲曲中演繹一場情深意重的大戲,你說一段青梅竹馬兩小無猜,我唱一曲非卿不可無人可替,他再來一折空置后位以茲懷念,專注政事郁郁寡歡的高潮。 至于事實,那真的不重要。有些事,當事人看著猶如笑話,旁人看著依然是神話。因為,世人大多只相信他們愿意相信的,從來就不在意事實的真相。 反正,終有一日,所有的真相都會在時光中被抹去,縱使留下一點不該存在的痕跡,也不會再有人相信。 第四十九章良緣 天熙二年的夏日,是一個讓人痛苦難捱的夏日,消停了才短短兩個月的皇帝陛下,到了大熱天的時候,不知道是不是被天氣熱昏了頭,又開始不消停起來,很多人因此過上了水深火熱的日子,衛老侯爺就是其中之一。 先說說前事,那日宮中送來一紙書信后,衛府就再無衛衍的消息,雖然衛老侯爺和柳氏見了他的信,知道他并無大礙,可是見不到他的人影,他們的心里總是放心不下。 只是兒子身處深宮,落在皇帝手中,他們就算放心不下,又有什么辦法? 他們在家里日日念著,苦苦盼著,盼了快兩個月,依然沒有衛衍的一點消息。 柳氏苦熬了良久,精神便有些不濟,某夜受涼后沒能撐住,第二日就發散了出來。做母親的偶染微恙,讓兒子請個假侍疾是天經地義的事,就算是皇帝也不好阻攔,除非皇帝真的不打算要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