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6節
安義侯府主院的堂屋里。 安義侯帶著徐青安進了門,徐青安抬起頭看到了坐在椅子上的宋成暄,一臉驚詫的神情,宋成暄不是已經離京了嗎?不過,如果他沒有離京,自然不會在半路上遇見譚家人。 宋成暄抬起眼睛,目光閃爍間透著幾分清冷的寒意,不過他還是起身向安義侯見了禮,雖然這禮數十分的敷衍。 安義侯想到了洪傳庭的話,此人一向待人冷淡,他自然也不會將這些細節放在心上,不過人既然上門來,今天又不著急,自然可以好好打量宋成暄一番。 武將和文官不同,對于禮數規矩并不那么嚴苛,行動坐臥也會更加隨性些,安義侯早早就入了軍營,整日里與將士同食同住,自然對此十分了解,穿上甲胄是一個德行,脫下戰袍在人前就要裝出個人樣來,倒不是怕失禮被人詬病,而是嫌棄之后帶來的麻煩。 宋成暄此時就該是抱著這樣的心思。 徐家下人端了茶,宋成暄拿起來嘗了一口,抬起眼睛,兩道目光清冽。 安義侯忽然覺得此人在戰場上定然不會輸給旁人,即便現在斂去鋒芒,也是咄咄逼人,他之前覺得此人的眉眼有些熟悉,可現在端詳起來,似這般冷漠而張狂的人,他之前從未遇見過。 安義侯道:“譚家從前于徐家有恩,這次宋公子救了譚家大爺,我代譚家人感謝宋公子出手相助?!?/br> 宋成暄瞇起眼睛,一個侯爺能夠說出這樣一番話,可見與譚家的恩情。 安義侯當真是個有情有義之人,無愧這個“義”字。 譚家的事無關痛癢,安義侯才會這樣吧,如果被裹挾進一樁大事之中,安義侯會不會立即抽身。 宋成暄淡淡地道:“舉手之勞,無論是誰遇見都不會置之不理?!?/br> 安義侯道:“宋公子可看到了兇徒?” “不曾,”宋成暄道,“若是遇見了,必然現在已經送去了順天府,我們追過去的時候,只見到譚家大爺躺在路邊的草叢中?!?/br> 說到這里,宋成暄目光微深:“等譚家大爺醒過來之后,侯爺應該仔細問問,那兇徒到底生的什么模樣?!?/br> 安義侯一凜,宋成暄這樣性子的人,絕不會無緣無故說出這樣一番話:“此事可有什么蹊蹺?” 宋成暄放下手中的茶杯,大周勛貴中,安義侯算是少有的聰明,果然不用他多費口舌:“剛找到譚家大爺時,他說兇徒是個身材偏瘦,腿腳靈活的男子,將他送上馬車之后,我追問整件事如何發生。 譚家大爺說,他從驛館出來想要透口氣,卻忽然被人從背后掐住了脖頸,頭也被禁錮在那人臂肩之處,他還沒來得及驚呼,脖子上一痛,頓時眼前發黑,最后的意識就是身體騰空而起,仿佛被人扛上了肩膀?!?/br> 徐青安聽了明白:“能夠掐住他脖頸,又將他按在臂肩之處,那人個頭定然比他要高,雖說身材瘦小的人不一定沒有力氣,但是譚家大爺身高體壯,能將他輕易扛起帶走,著實不易。 譚光耀兩次的說法不同,他定然是隱瞞了什么,可這就很奇怪了,一個殺自己的兇徒,為什么要替他遮掩?!?/br> 安義侯沒想到兒子還能有這樣一番見解,他看向徐青安,只見徐青安眼睛發亮,安義侯立即想到這小子出去打架回來的模樣。 能說出這樣一番話,想必是這小子多年惹禍得來的經驗。 安義侯厲眼看過去,徐青安感覺到了嚴父的惡意。 看到父子兩個眉來眼去。 宋成暄腦海中也浮現出父親那慈祥的神情,他微微斂目,不想繼續坐下去,站起身來道:“我聽譚家管事說,譚家最近生意不順,在常州丟了不少貨物,既然侯爺與譚家有交情,定然能將這些事弄清楚?!?/br> 安義侯隱約感覺到宋成暄此次前來還有別的話要說,不知他為什么突然改變了想法。 可是既然宋成暄要走,他也不便阻攔,吩咐徐青安:“送一下宋公子?!?/br> 徐青安心中不情愿卻還是追了上去。 宋成暄走到院子里的一棵桃樹下,經過了這么多年,這棵桃樹倒是一直長得枝繁葉茂,他還記得多年前的端午節,安義侯折了桃枝別在他腰間。 轉眼之間物是人非。 宋成暄加快腳步走出了安義侯府。 “宋公子?!?/br> 宋成暄還沒有上馬,就被清脆的聲音喊住。 宋成暄轉過頭,看到了站在不遠處的少女。 她等在這里,仿佛已經料定他不愿意在安義侯府久留,其實在此之前,他從來沒想過會再一次踏進安義侯府大門。 “宋公子追查譚家,想來也是對此案十分感興趣,如果宋公子不插手,譚光耀必死無疑,如今的情形是兇徒始料未及,譚光耀活下來對于兇徒來說是個威脅,下一步兇徒必然會有所補救?!?/br> 這些事她都能料到,但也有許多內情不知曉。 徐清歡道:“宋公子是如何知道兇徒下一步會對付譚家?” 她的思路清晰,立即推斷到下一步兇徒可能有的舉動。 也許這正是他此行的目的,利用她的聰慧,推出更多的線索。 既然他救了譚家人,他就要從她嘴中獲取足夠的消息,才算是公平交易。 宋成暄靜靜地看著徐清歡。 月光落在她眉眼上,她眼睛輕輕眨動,長長的睫毛就像是一只展翅的蝴蝶。 “還有什么?”他問過去。 徐清歡道:“譚家來安義侯府應該是要求助,譚光耀應該是認識或者已經猜到是誰刺傷了他?!?/br> 否則譚大太太不會避諱報官。 …… 郎中從內室里退出來,徐太夫人去看過譚光耀離開,只有譚大太太不愿去歇息而是守在兒子床前。 直到譚光耀恍恍惚惚地睜開眼睛。 “耀哥,”譚大太太喊出聲,“你現在覺得怎么樣?有沒有好一些?” 譚光耀點了點頭,吞咽一口想要說話。 譚大太太立即端來水:“先別急潤潤嗓子再開口?!?/br> 譚光耀喝了一口水,向周圍看去。 譚大太太低聲道:“沒有旁人,你有什么話想跟母親說?!闭f著她將耳朵湊了過去。 “是他,”譚光耀道,“我看……到了,是他……” 譚大太太不禁顫抖:“他竟然為了一個女人,來殺他的親哥哥?!?/br> 第一百一十二章 溫暖 譚光耀舔舔嘴唇,用十分虛弱的聲音道:“母親……別怪二弟……二弟也是……身不由己?!?/br> 譚大太太緊緊地握住了兒子的手,他的手冰涼:“他有什么身不由己,都是被那女人迷住了,怪我平日里寵壞了他,我是個沒用的母親?!?/br> 譚大太太小聲哽咽著:“現在又讓你差點丟了性命……早知道我應該到了京城就求侯爺幫忙?!?/br> 譚光耀的手一緊,身上的疼痛讓他額頭上滿是冷汗:“母親別這樣說……兒子這次趕來京城也是要阻攔母親……母親千萬不要啊……若是……二弟被捉……那就會丟了性命……” “那女人被捉了,”譚大太太低聲道,“我來京里就讓人打聽了,那女人被送去了順天府,我一直擔驚受怕,怕她供出你弟弟,不過看樣子她什么都沒說?!?/br> 譚大太太說到這里又慌張地向周圍看去,生怕已經有人聽到了她們母子的細語:“我也不知道怎么辦才好,難道真的要跟衙門的人說,讓他們去捉你弟弟?!?/br> “不行,”譚光耀焦急一下,喊出聲,整個人也抬起身子,但是很快因為疼痛就摔在床上,“母親不能這樣,否則不要說二弟,我都不會原諒母親?!?/br> “好,好,好,”譚大太太急忙安撫兒子,“你好好養傷,有什么事以后再提,只要你好起來,母親都聽你的?!?/br> …… 雖然快到初夏,但是天氣還有些涼。 徐清歡抬起頭看向宋成暄,他的眼角仿佛結了層冰霜。 “宋大人,我們到旁邊的小草廬里說話吧!” 徐清歡說著向前走去。 安義侯府緊挨著的一處院子是翰林院楊大人購置的,楊大人是個喜好高雅的人,沒有將院子修葺的華麗,只是種了一大片翠竹和菊花,又學著隱士改了間小小的茅草房,用楊大人的話說,躺在房子里聽外面風雨交加,就能生出幾分詩情來。 一切籌備好了,楊大人搬進來住了月余,身子就有些吃不消,最終放棄了這種隱士的日子搬回了楊家老宅,只有在天暖的時候才來遛遛園子。 前幾年楊大人致仕歸鄉,父親就將園子買了回來,徐清歡覺得,父親買下園子的本意是要將哥哥放逐在這里,沒想到哥哥沒給他這個機會,惹了禍直接遠走他鄉,這處園子也就一直空閑著。 這兩日她正尋思著要怎么將園子收拾出來,還沒想出個好主意,鳳雛就在草廬里安置了不少的東西。 花斛里插著今天新剪的花枝,架子上放著各種瓶瓶罐罐,其中就有鳳雛自己做的果子干,幾套干凈質樸的茶具。 一眼瞧過去還真的有幾分古樸、雅致的氣息,這一點上鳳雛可比楊老大人更像個雅士。 鳳雛燒了一壺茶,又將屋子里的暖爐點好,徐清歡坐下端起茶杯,等著外面的人走進來。 宋成暄站在草廬門口。 安義侯十分寵愛這個女兒,就連她想要做什么都如此縱容,對于一雙兒女態度如此不同,不過還是怕女兒有任何的閃失,就在他踏入這處院子開始,至少有五六個人上前守在周圍。 如果他有什么舉動,立即就會有人前來阻止。 他能做什么,無非就是與徐清歡論案情,他們之間一直都是這樣互相提防互相利用。 即便從前……他們曾有過婚約,但是小時候的那個他早就已經死去了。 她先一步走入草廬,一定認為他會跟過去。 他今日出現在這里,會不會也在她預料之中,除了破案之外,她就像一開始一樣,也在探聽他的底細。 如果他現在轉身離開,她的所有思量就都會落空。 心中如此想,抬起眼睛卻看到草廬的燈光一盛,顯然是有人又點燃了一盞燈,屋子里的燈格外的溫暖,將院子里襯得格外漆黑、寒冷。 他并不怕冷,哪怕小時候泡在海水之中,海水冰涼刺骨,將他身體凍得僵硬,他也會咬緊牙關熬過去,因為在他看來,這是讓自己變強的必經之路。 如今他更不怕冷,無論何時都能讓自己的身體保持強壯、溫暖,所以是黑暗還是光亮于他沒有任何意義。 他之所以會插手這樁案子,是想要弄清這背后的一切,他不能容忍有人借著當年那謀反案再做文章。 想到這里,宋成暄向那屋子走了過去。 高大的身影出現在門口,徐清歡倒了一杯茶擺在對面。 暖爐已經燒好,小小的屋子里有股淡淡的花香。 徐清歡抱著懷中的暖爐覺得舒服了許多,對面的人自然不需要這些,看他的模樣很是不情愿留在這里,所以她還是快點將話說完,大家也好各自離去。 孟凌云進門走到徐清歡身邊:“就像大小姐想的那樣,譚大太太遣走了屋子里的人,與譚家大爺低聲交談,可他們聲音太低,到底說了什么內容我們沒有聽清。 到了最后聽到譚家大爺喊‘不行,母親不能這樣做’?!?/br> 徐清歡點點頭看向宋成暄:“譚家母子應該是在議論刺傷譚家大爺的兇徒?!?/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