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節
姜老太聽了這趙瑤的來歷,倒是松了一口氣,條件不好沒啥,條件太好了才怕,這要是太好,那肯定要自家兒子入贅的??蛇@趙家姑娘自己被退親過,趙家哪好意思開這個口。 四郎幫趙家做了這么多年的賬房,也從來沒見趙家提過這事,眼瞅著二郎中了秀才,趙家忽然就提起這遭,擺明了是覺著姜家往后的日子差不了。姜老太倒不覺得趙家勢利還是什么,誰家說親事都是這樣,往好了挑,好好養大的閨女,誰愿意嫁個沒出息的男人。 姜錦魚聽得仔細,掰著指頭算了下,上輩子四叔也是這幾年成親,不過那時候娶的可不是什么趙掌柜的女兒,不過這輩子發生的變化太多了,姜錦魚都懶得去想了。 況且她還太小了,四叔的婚事可輪不到她來cao心。 哪曉得,便是這門親事,給姜家找了個大麻煩。 作者有話要說: 更新的阿白來了 jj讀者評論現在不是公開顯示啦,但素你們評論,阿白后臺看得到噢~ 所以,來跟阿白說悄悄話吧~~ 第15章 白手起家的姜四郎 初七算是過完了年,姜老太就跟著姜四郎去了一趟鎮上,回來兩人的表情便有些不大對勁了。 姜錦魚會看臉色麼,見一向笑瞇瞇的四叔都沉了臉,貼心端了兩碗熱騰騰的大棗茶,軟軟道,“奶,四叔,喝茶?!?/br> 見小侄女小心翼翼看他們臉色,姜四郎覺得心里暖暖的,倒是把在趙家遇到的糟心事給放下了,反過來安慰娘姜老太,道,“娘,趙夫人既然這么說,這門婚事便作罷就是,反正兩家不過還是探口風而已,算不得什么。要我說,趙家小姐眼界高,瞧不上咱們小門小戶的,咱們也不必高攀她家。男兒何患無妻?!?/br> 姜老太一想到趙家人說的話,心里就來氣,拍著桌子嚷嚷,“趙家說的那叫人話麼?!” 今日兩人赴約去了趙家,一進門還沒受什么刁難,也聊得好好的,可談起正事的時候,趙夫人便挑剔起來了,又是嫌棄姜家在鄉下,她女兒可干不了農婦干的腌臜活兒,又說姜家兄弟多,一人做十人吃,要成親就先分家,她可不想自家女兒用嫁妝養姜家,話里話外把姜家嫌棄了個遍,就差直接說,“你姜四郎里里外外,從個人條件到家世,都配不上我女兒”。 說到這份上,姜四郎自然不會眼睜睜看著外人羞辱自己家人,也不愿與那趙家小姐見面了,直接便帶著姜老太走了,婚事自然也就吹了。 可回到家中,姜老太又是氣又是怕,氣的是趙家狗眼看人低,怕的是,自家四郎畢竟還在趙掌柜手底下干活,今兒鬧了這么一處,恐怕這賬房也是做不下去了。 姜老太急得發愁,“這可怎么辦?!” 姜四郎那時候既然踏出了趙家的大門,自然也想到了后果,丟了趙家的差事,他自然能找著別的,可總得費些功夫。眼下二哥要準備今年的府試,大侄女又要定親,正是開銷大的時候,若是因為自己這些小事,而耽誤了二哥科舉大事,那他就成了家里的罪人了。 他心中嘆氣,嘴上卻是寬慰姜老太道,“娘不必擔心,今日之事是私事,想必趙掌柜也不會公私不分?!?/br> “四弟,我不同意你繼續去趙家酒肆。聽你口吻,趙家人并無容人的肚量,你便是去了,也呆不長久?!?/br> 屋外傳來一聲溫和的聲音,但語氣卻十分堅定。 “爹爹?!苯\魚回頭,就見不光是爹爹,爺、大伯等人都在門外站著,個個面上帶著怒容。 “四郎,你二哥說得對!”姜老爺子怒氣沖沖道,“咱家就是窮死,也不能讓你去趙家受這樣的委屈!這親事是趙家主動提的,咱家上門了又這般做派,這樣的人家,能是什么好人!” 姜四郎露出苦笑,“爹、二哥……” 姜二郎卻是語氣堅定,不容拒絕,“我知你是為了家中,既如此,那我這個做兄長的更該以身作則。我如今是秀才了,便是去書院謀個夫子的差事,也能補貼家中,總好過讓你去趙家受那等屈辱?!?/br> 姜大郎與姜三郎也是同仇敵愾,“就是!趙家不過在鎮上有個酒肆罷了,有什么可看不起人的!四弟,大不了做哥哥的養你,本來也是這個道理!” 見家中眾人這般,姜四郎也只好妥協,道,“二哥,我聽你的,不去酒肆了。你不可再說不去院試這等傻話,你若是能考中舉人,這才真正狠狠打了趙家人一個巴掌,也算是為弟弟出氣了不是?” 可把姜四郎不去酒肆的事給定下來了,管錢的姜老太眉頭皺得死緊,“歡姐兒馬上就要定親了,二郎八月要去參加府試,都說窮家富路,這可怎么辦?” 姜老爺子倒是想得開,干脆把家里的情況給眾人說了,“家里的情況,我跟你們娘也不瞞你們,前些年給你們幾個娶媳婦,同你們幾個爺爺借了些銀子,這些年賬是還清了,可前年老呂家賣田,我尋思著農戶人家還是田地是根本,添置了三畝上等水田,去年分房住的時候,東屋和西屋都修了一遍,如今家中攏共二十余兩的銀錢,省著些,應當也是夠的?!?/br> 二十兩銀子,說多不多,說少不少。姜老爺子是個心里有成算的,余著的銀錢放著也是放著,還不如添置了田地,反正家里壯勞力多,多少水田旱地都管得過來??涩F在一時半會兒,卻是沒法子賣田籌錢,尤其是鄉下賣地,那是要被長輩指著鼻子罵敗家的,沒到最后一步,姜老爺子當然不肯賣田。 姜仲行見一家子唉聲嘆氣,心中陡然生出個法子來。 姜老爺子見他臉色,便道,“二郎可是有什么法子?” 姜仲行見眾人都把期盼的目光望過來,不負眾望點頭,道,“其實四弟遲早是要從趙家辭工的,四弟聰明又有手藝,何苦一直為別人做嫁衣?!?/br> 姜四郎一聽二哥這話,眼睛一亮,“二哥的意思是,讓我自立門戶做生意?”隨即又失落道,“我倒是有這等打算,可那也是日后的事情,眼下家里哪里拿得出本錢來?” 姜二郎微微笑了下,“自立門戶自然要自立門戶,四弟算賬早已出師,酒肆如何經營,想必四弟也是了然于胸。不過咱家到底無甚本錢,怕也只能從賺些辛苦錢開始?!?/br> 姜錦魚這下子是聽懂了,爹的打算可比爺奶他們長遠多了,爺奶頂多是想著如何度過眼下的難關,爹爹想的卻不僅限于此,他是想給四叔找條出路。四叔有算賬的本事,人又機靈會來事兒,讓他跟著家里種地,只能屈才,干脆借著這次趙家的事情,讓四叔放手大干一場。 姜四郎是個聰明的,一下子豁然開朗,激動起身,“二哥說的有道理,是我想岔了。我支個小攤,不過半兩銀子便能置辦,何苦一開始就去租那十兩一月的鋪子,豈不是打腫臉充胖子!” 姜老爺子咂摸了一口旱煙,皺著眉看著激動的姜四郎,“四郎,這能成?”他是老莊稼漢,一輩子沒做過生意,自然覺得還是種地最穩妥。 姜四郎到底是個見過世面的,講起生意經來那叫一個利索,“爹,娘,你聽我給你們算,按現在的物價,置辦個小攤子,攏共半兩銀錢,其余皆是小錢便能買的。就拿做吃食的當例子,您別看人一天到晚辛苦,可收入也是很可觀的,素面五個銅板一碗,加rou的略貴些,要十五個銅板,另加菜還另算,您可知道,一碗素面的成本不過兩個銅板,加了rou的也只貴上五文錢,買的差些,一天總有五十碗,一天便可賺三百文左右?!?/br> 眾人聽得眼前一亮,孫氏激動道,“我的老天爺,一天就三百文,那一個月可就九兩銀子?!” 姜老爺子還是有些猶豫,“這做生意真要這么掙錢,那不大家伙兒都去做生意去了?” 姜四郎自信滿滿,“爹您這話有道理,可您想想。旁人一不懂進貨的竅門,二不懂經營的門道,三無膽量,自然不會想到做生意??晌以谮w家待了四五年了,說句不好聽的,便是偷師也偷出個門道了。單說進貨,這靈水鎮哪家的菜新鮮又實惠,哪家的屠夫好講價,我可都記在心里,也個個都打過交道?!?/br> 姜錦魚聽得連連點頭,心里快要崇拜死四叔了,難怪上輩子四叔生意越做越大,聽聽,人家可不是在趙家做賬房就做賬房的,人肚子里貨多著呢! 姜老爺子聽了倒是動搖了,但沒把話說死,只是道,“這不是小事,你讓我和娘商量商量,明天給你答復?!?/br> 姜四郎倒是笑瞇瞇,半點不著急的樣子,“哎,那我明天先去鎮上摸摸情況,心里也好有個底?!?/br> 這天夜里,姜老太躺在床上,翻來覆去睡不著,猛的起身了,下榻穿鞋。 老頭子納悶,“老婆子,你去哪???” 姜老太頭都沒回往外走,“我去綿綿屋里,我得去問問綿綿,讓不讓她四叔做生意?!?/br> 姜老爺子追都追不上,只能眼睜睜看著老妻出了門。然后片刻又美滋滋回來了,一口咬定,“我問過了,這事成!咱就讓四郎干!” 姜老爺子覺得荒唐,“老婆子,這么大的事,咋能讓孩子做主?她知道啥??!” 姜老太倒是對自家小孫女的福氣堅信不疑,道,“他爹,你想想,綿綿可是老神仙說過的命好,旺咱家。自打她生了,她爹立馬考中秀才了,這還不叫有福氣?你瞅瞅那謝院長和謝夫人,鎮上丫頭那么多,偏偏相中綿綿做干女兒,這還不叫有福氣?還有那一尾金色的鯉魚,我可是瞧得真真切切的!綿綿都說成了,四郎這生意肯定能賺錢,差不了!老天爺能讓他閨女吃苦?不能??!” 姜老爺子越聽越覺得,居然有點道理,還真是!要不……要不就聽四孫女的? 這邊姜老爺子糾結著呢,靈水鎮上趙掌柜家里卻是正吵著鬧著。 趙掌柜一回來,就跟妻子打聽親事說的怎么樣了,還沒開口,就被妻子指著鼻子一通罵,“趙大頭啊趙大頭!我看你真是被外面養的狐貍精迷了心了,居然要把女兒嫁給那樣的泥腿子!你還有沒有良心!” 趙大頭這下是真的頭大了,女兒是他親女兒,他當然是看好姜四郎,才會主動提這門親事。姜四郎家里條件是不如何,可為人有本事,肯吃苦,他本來還嫌棄姜家太拖后腿,可姜四郎二哥不是中了秀才,做秀才的哥哥能不幫著自家兄弟? 聽了妻子的話,得知今日妻女將姜家得罪了個徹底,趙掌柜無力嘆氣,指著妻子氣得說不上話來,“你……我看你是瘋了!姜季文是鄉下人,可他哥是秀才啊,還是廩生!你以為瑤兒被退了婚,還能高嫁麼?行,往后這事我不管了!” 說罷,氣急甩袖離開,留下趙夫人有些懵,半晌才恨恨道,“秀才弟弟又怎么樣?!又不是秀才本人!我女兒怎能嫁給這樣的泥腿子!” 作者有話要說: 姜家開始發家致富了。 咱們要科舉賺錢兩手抓嘿嘿 后臺的評論阿白都看到了,回復一下,咱們文文里頭的科舉是參考唐朝科舉制度,加了作者一點點私設~ 咪啾~ 第16章 生意和分別 第二天,姜錦魚起床梳頭發時,迷迷糊糊想起昨晚上,奶似乎來自己屋里了,回憶了半天,依稀就記得奶把她搖醒了,然后好像是問,四叔的生意成不成。 她當時迷瞪著呢,迷迷糊糊說了一句,“成?!?/br> 回想起昨晚那一幕,姜錦魚沉默了一下,奶現在的做法,似乎有點像她待的后世那里的學生,每逢考試就轉什么錦鯉。 所以,奶也是把她當錦鯉了? 這一天,姜錦魚就沒瞧見自家四叔的人影,直到傍晚,天色都擦黑了,才瞧見四叔從外面回來,這么冷的天,愣是跑的滿頭大汗,不過看他興沖沖的神色,今天這一天跑下來,還是有很大收獲的。 果然,等一家人用了晚飯,姜四郎便開口了,道,“我今日將鎮上的情況摸了一遍,我的想法是,若是要做,最容易入手的便是晨食。家中嫂嫂們手藝都不錯,我先前在趙家,也是與菜販子等人打交道多些,做起來也趁手。我去鎮上木匠那里問了價……” 姜老爺子聽姜四郎說的頭頭是道,與老伴兒姜老太對視一眼,等姜四郎止住了話頭,便道,“四郎,你做生意這事,我和你娘同意了?!?/br> 姜四郎提著的心一下子落地了,露出了輕松的笑意。 姜老頭又道,“這些年,你交回家的銀子,你娘幫你攢了些,就當作你的本錢。只是你既然還要你嫂子們搭把手,那咱們還得按著章程來?!?/br> 姜四郎笑瞇瞇,起身拱手道,“那是自然,等開了張,免不了要哥哥嫂子們幫襯,再者,這生意也不是我一人的,待我這幾日擬個章程,準備妥當,過幾日便開張,正好趕上早市開張?!?/br> 姜四郎是個說干就干的性子,幾天功夫就把準備工作都做好了,因為想先試試水,所以準備的食材并不多,但靠著他與那些商販的交情,還都是按低價拿的貨。 晚上,何氏幾個便下廚,做出來給家里人嘗嘗。姜四郎準備買小餛飩跟炒面,這兩樣簡單好上手,而且做得好吃了,還賣得出價。 何氏在娘家時手藝就好,孫氏吳氏兩人略差些,但跟著有樣學樣,倒是很快把餛飩跟炒面做好了。餛飩是鮮香和酸辣兩種口味的,鮮香的就只加雞湯,撒些蔥花,原汁原味,很養人;酸辣口的就稍微重口味些,不過家里女人嘗了,普遍覺得酸辣的更合口味,大冬天的一碗餛飩連湯帶水下肚,肚里都暖烘烘的。 炒面種類就多了,何氏只做了個rou絲的跟酸菜的,炒面油水多,又是主食,男人們倒是偏愛炒面,說飽肚子。 家里眾人試過,第二日四叔他們便起了個大早,等姜錦魚起床的時候,發現家里都沒人了。 姜錦魚乖乖在家里待著,偶爾去書房看看溫書做卷子的阿爹,做個貼心小棉襖給爹解壓,再要不跟著哥哥認字。 她上輩子沒怎么念過書,跟家里哥哥學了幾個字,這輩子倒是學的認真,乖乖聽講不說,握著筆描紅時都認真得不行。 顧衍見她一向笑瞇瞇的小臉居然格外嚴肅,和平日里完全不一樣,看得十分有趣,便時不時往那邊瞥一眼,不妨被姜宣給瞧了個正著。 顧衍不著痕跡收回視線,沒繼續盯著小姑娘瞧了,小姑娘是軟乎乎好捏的很,可小姑娘的哥哥可是個護妹的。小姑娘家里寵得厲害,長輩個個都寵著,還有這么個虎視眈眈的哥哥,日后想娶這小姑娘的男子,可不大容易。 意識到自己有點想多了,顧衍咳了聲,沉下心,將注意力集中在筆下。最后一個字收尾,顧衍一抬頭,就發現桌子旁邊一個毛茸茸的腦袋,下巴搭在桌子上,睜著一雙大眼睛,好奇的張望著,遠處是這丫頭的哥哥皺著眉看過來。 姜錦魚見小顧哥哥寫完了,才哇的一聲,“小顧哥哥,你的字真好看?!?/br> 顧衍的字是真的好看,清雋古樸,觀字識人,讓人覺得寫這字的人,也必有古時君子之風。姜錦魚看得眼熱得不行,再看看自己的狗爬式的字,頓時悄默默紅了下臉,太……太羞恥了。 顧衍看了那歪歪扭扭的字,也是嘴角微微抽了下,而后在心里給小姑娘找理由,畢竟年紀還小,再長大些便好了,全然忽視了家中差不多年紀,但已經寫的有模有樣的庶妹。 姜錦魚原以為四叔他們得中午才能回來,結果才十點多就回了,出門時裝得滿滿的推車,此時也是空無一物了。 再看四叔面上的表情,激動中帶著喜悅,將兜里的錢袋子往桌上一擱,沉甸甸的,哐當一聲。 姜錦魚哪里還不明白,看來四叔還真是賺著銀子了。 不等四叔開口,大伯母孫氏就喜滋滋道,“娘,您是不曉得咧。我們攤子剛支起來,路過的見我們調料配菜都擺在外頭,就過來問,小叔可能說了,三兩下把人給招呼過來了,說那叫啥……啥"眼見為實、耳聽為虛",看得著,吃了才放心。還讓客人來看咱家的餛飩餡兒,還把雞湯罐頭里的雞rou撈出來客人看,全都是貨真價實的東西。好家伙,三兩句話,就有客上門了。后來人越來越多,我跟弟妹們都快忙不過來了?!?/br> 姜四郎謙虛道,“都是嫂子們手藝好?!比缓笥值?,“爹,娘,這是我們今天賺的的銀子,方才路上數過了,一共五百余文。今日準備的食材少,沒想到賣的那樣順利,明日多準備些,應當還能再多些 “五百文?!還能再多些?”姜老太簡直不敢相信,拿著錢袋子數了好幾遍,加上碎銀子,還真是滿打滿算有五百文。也就等于說,刨去食材成本,今日姜家一早上便凈賺三百文,按這樣的收益,不到半月,就能把投入的本錢給收回來了。 姜老爺子夫婦這下是真正放心了,倒是姜季文,還反思總結了一遍今日的生意,“咱們賺得不少,可到底是開張第一天,好些人還只是湊個熱鬧,吃個新鮮,要讓他們成為回頭客,接下來還得幾位嫂嫂在菜色上多多費心些。那些不小心做廢了的,咱們寧可倒了,也不可上客人的桌,掙不了幾個錢不說,因小失大,壞了咱們的名聲?!?/br> 姜老爺子聽得連連點頭,“這是當然,我也是這個意思,二郎畢竟是秀才,咱們便是做生意,也得正正經經做生意,不可走那些歪門邪道,壞了二郎的名聲?!?/br> 姜仲行見家人這般為他著想,心下感動,承載了家人的期望,一時之間心里的壓力倒是更大了些。 姜四郎緊接著又道,“還有件事,我想著,嫂子們都跟著我去了鎮上,一來用不了那么多的人手,二來家里的活計全都讓娘一人做了。大哥三哥也是,若是都跟著去鎮上,咱們家的地便要爹一個人管著,爹娘的身子也吃不消?!?/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