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9節
慘痛的記憶浮上腦海,劉氏忍不住打了個哆嗦,連忙道:“好,我聽你的,以后再不找他們家的麻煩?!?/br> 說到底,還是自己的小命最重要。 “不光如此,以后也別想著去大哥他們那里搗亂,二嫂家的所有生意,您也別想著去分一杯羹。安安分分的呆在家里,等過些日子,我就把您接過來一起住?!?/br> 最后一句話,讓劉氏神色轉喜。 “當真?” 季遠臉上帶了笑,“兒子何時騙過您?” 他從來都是個會審時度勢的人,既然知道周氏投靠了娘家,為了自己以后的科考仕途,那是萬萬不能有丁點得罪的。 只有錢沒有勢,也同樣被人踩在腳底下。 所以季遠從未想過要分周氏家的錢財,他想要的,是入仕。做了官,還怕沒有錢? 大概是終于意識到周氏是自己得罪不起的人物,劉氏倒是真的消停了,除了還是時不時的跟村里其他人顯擺兒子的有出息以外,便是和他人的口角之爭,都少了。 終于在過年前,她得到了好消息。 袁氏懷孕了。 季遠為顯示對這個孩子的重視,便對岳父大人說,請自己的母親來照顧妻子。自己的兩個孩子,都是母親在照顧,有經驗。而且袁氏現在懷孕了,沒太多精力照顧早已搬過去住的季云和季松。請了他母親過來,也能幫袁氏減少一些負擔。 袁掌柜慎重思慮過后同意了。 就這樣,劉氏便高調的帶著季云和季松搬去了蘭桂鎮。她走的那天,特意讓丫鬟放了鞭炮,要讓全村的人都知道,她要去鎮上跟著兒子過富貴日子了。 有人羨慕,有人默然,有人不屑。 如果季還夫妻還在村里,大概會送她,可人家早就搬去了登縣。劉氏自我感覺良好,卻早已失了人心。 最為開心的,當屬季云和季松了。 兩個孩子都不小了,尤其是季云,過了年就九歲了。母親死后,奶奶對她不好,她跟父親說過,父親只讓她恭謹孝順,別頂撞奶奶。熬了將近一年,父親娶了后母。 不,是入贅別家。 她和弟弟也跟著有了衣食無憂且仆從伺候的日子。 最開始,季云知道自己即將多個繼母的時候,內心里充滿了茫然和惶恐。 她聽村里的婦人說過,天底下的繼母沒一個好東西,都不會真心對前頭原配生下的孩子。 她怕得不得了,甚至在袁家來人接她和弟弟的時候,她抓住奶奶的手不肯走。 來接他們的人,轉頭就把這事兒告訴了袁氏。袁氏自然心中不悅,縱然先前有心善待他們姐弟倆,現在這心思也淡了。 不過袁氏也沒苛待他們。 她對季遠是有感情的,不然也不會嫁給他,還答應把他與前頭原配生的孩子接過來自己養。所以便是為了和季遠的夫妻感情,她也不會虐待季云和季松。 她派了丫鬟婆子伺候著,吃穿用度沒虧待分毫。 可沒了娘又驟然來到一個陌生家庭的季云十分敏感,總覺得袁氏不喜歡她,遲早會把他們趕出去?;袒滩坏媒K日之時,繼母懷孕了。 季云簡直如遭雷擊。 其實她知道,父親重子嗣。繼母生的孩子終歸是姓袁,父親不會拋棄她和弟弟。但父親有了新的弟弟或者meimei,是不是會對她和阿松更為冷淡? 心中擔憂害怕,吃不下睡不香的,直到她聽說父親要把奶奶接過來跟他們一起住。 奶奶雖然脾氣好,但總歸是自小跟他們生活在一起的。季云知道奶奶的脾氣,肯定會在繼母面前端長輩的姿態。而且有一點奶奶和母親一樣,注重季家子嗣。 所以,奶奶一定會護著他們。 尤其是,在袁家衣食無憂了,奶奶不會再使喚她做這做那,還會像分家之前那么疼她和阿松的。 …… 季菀是在除夕的頭一天,才知道劉氏搬去了袁家的事兒。這段時間太忙,火鍋店一經推出后受到廣大群眾的喜愛。一連半個月,季氏火鍋的生意居高不下。因為是獨一家,所以每天食客爆滿,排隊都要排好久,每天預約的號都排到了數天后。店里的伙計們,全都忙得腳不沾地。 到現在,每日的純利潤,都在三十兩到五十兩之間。 照這個勢態,還會持續增多的。為此,季菀又招了好幾個伙計。新伙計不是外頭招的,而是在義村里招的人。 以前和他們家關系好的,馮家、吳家、趙家…壯勞力可以負責搬運等粗活,另外還有負責傳菜的,招呼客人的。婦人便負責洗碗刷盤子,打掃清潔等雜活。 連賬房都新添了三個,都是齊糾送過來,絕對信得過的人。 既招募了村民做伙計,自然會有人把劉氏搬去袁家的消息告訴季菀。季菀其實已經不再關心這些事兒。 只要劉氏安安分分的,別來找茬,她也不會跟那對母子過不去。 至于她那個三叔季遠,也已不再她關心的范圍內,因為京城皇宮里,陛下又下達了圣諭。 第096章 冊封鄉君(四更) 雖然早在溫室蔬菜種出來的時候,齊太守就遞了奏折去京城,同時也在北地推廣。一個月來,已見成效。但做為天子,心懷天下,一舉一動都有人盯著。在頒布任何一項決策之前,必然會再三斟酌。 所以在看到齊太守的奏折和那不再新鮮的青菜,他欣喜之余,不忘按照奏折寫的法子,栽種溫室蔬菜。 直到親眼見證了結果。 天子龍顏大悅,獎賞自是頗豐的。 除了金銀珠寶是上次的數倍以外,竟還破例封了季菀為鄉君。 平民百姓,這般的封賞,史無前例。 季菀聽著那宣旨公公口中吐出來的一字一句,再次懵了。 鄉君啊,這可是皇族宗室子女才能得到的敕封。她一個小農女,就這么飛上了枝頭? 天了嚕,她不是在做夢吧? “季鄉君,接旨吧?!?/br> 宣旨公公笑瞇瞇的將圣旨遞過來,季菀尚還未回過神來,倒是周氏比較鎮定,用胳膊肘碰了碰女兒手臂。季菀這才如夢初醒,忙雙手接過圣旨,高聲道:“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br> 宣旨的公公態度特別好,近乎諂媚,不停的說著恭維的話。 這次陸非離沒有特意壓下消息,所以登縣的所有地方官都來了,呼啦的跪了一大片。 周氏讓孔mama給了那公公一個大紅封,然后再由知縣安排這些人住進了驛館。 送走了所有道賀的親朋好友,周氏帶著兒女們進了屋。 jiejie做了鄉君,季容與有榮焉,歡呼的抱住jiejie的手臂,滿臉都是歡喜之色。 “鄉君啊,這可是正四品,有俸祿的。jiejie,你真厲害?!?/br> 五歲的季珩還不大懂敕封是什么意思,但他知道,肯定是大喜事。因為他看見了丫鬟們捧著的那一箱箱的金元寶和許多漂亮的,母親和jiejie們都喜歡的首飾。 所以他也跟著笑。 “大jiejie真厲害?!?/br> 周氏看了眼明顯有點不在狀態的長女,笑道:“本朝重農業,或許你覺得自己做的事不足一提,卻能造福天下百姓,這的確是大功一件。再加上你那個造冰術,傳至南方,不知多少人欣喜若狂。你若是男兒,陛下必然會直接授于你官爵?!?/br> 不過陛下直接冊封女兒為鄉君,還是有些讓周氏意外。 她猜測,或許這其中有周家的推波助瀾。 祖父是天子之師,素來得陛下敬重。若是有心人把自己的身世透露給天子知道,天子額外恩賞,也不是不可能。 心中這般猜測,但她沒說出來。而是在陸非離登門拜訪的時候,直接問了出來。 陸非離笑道:“夫人慧眼?!?/br> 話至此,已不用多說。 …… 周家大姑娘榮獲陛下恩賞,冊封為思品鄉君,這事兒很快就在登縣傳播了開來,很快,整個延城幾乎是家喻戶曉。 道賀的,送禮的,拜訪的人絡繹不絕。 周氏幾乎忙得停不下來。 而隔壁江家,江老夫人正在祠堂內,看著江家列祖列宗的牌位,神情幾多悵然。 若說先前她還抱有那么一分和周家結親的希望,現在便是徹底死心了。 鄉君…京城周家,不知該有多顯赫。 這樣的人家,怕是普通官紳都高攀不上吧。 長孫到底是沒這個福氣的。 “祖母?!?/br> 江沅扶她起來,“夜了,回去吧?!?/br> 江老夫人看著長孫溫潤俊逸的眉目,苦笑,“沅哥兒,季家,是再沒指望了?!?/br> 江沅臉色平靜。 “孫兒知道?!彼Z氣溫和依舊,“命里有時終須有,命里無時莫強求。這種事,強求不來的?!?/br> 失望嗎? 好像也沒有。 遺憾嗎? 似乎有一些。 江沅不否認對只見過一面的季菀有好感,但兩人之間的交談屈指可數。彼此對對方的了解,都是從周圍人口中得來的。那些贊譽褒獎之詞,聽在耳里,終究有些入了心。 他知道,季菀是個好姑娘。也想過,以后兩人或許能喜結良緣。 如今知道高攀不上了,江沅的心情…約莫類似做了一個甜蜜的美夢,當晨間第一縷陽光照下的時候,他醒了,夢也破碎了。 胸中難掩空落和悵然。 不過他還是慶幸的,慶幸未曾與那姑娘深入接觸,不曾太過入心,兩人也未曾有婚約。 沒有牽絆,她從來就不屬于他。 想通了這一點,那些縈繞在心底的落寞情緒,也就慢慢散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