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3節
洛白無城扔了1個地雷 大魔王扔了1個地雷 第111章 第111章 終究還是下了這道令。 傅縉身邊就站著馮戊, 馮戊當場點人, 他點的,俱是跟隨多年的好手。 小舟能上的人不多, 很快就點好了,傅縉看了一眼,隨手點了一個換下:“梁榮, 你一同去?!?/br> 馮戊梁榮俱一詫。 他們兩個昔日是主子身邊的近衛隊長, 一正一副, 如今換了親衛營,也是如此。 兩個隊長,總有一個得留在主子身邊才是,怎好都去了。 但很快, 馮戊梁榮二人便反應過來了, 也無異議,拱手應道:“標下領命!必竭盡全力,護少夫人周全!” 二人領著選出來的另外四名好手, 匆匆趕往前頭登舟。 那一抹深紫色的聲音仍立在船頭,秋風瑟瑟中,身影備顯瘦薄。 她左右顧盼, 可惜天太黑,始終沒能和傅縉視線對焦。 他告訴自己, 這是最后一次。 似強調一般。 下次肯定不會了。 …… 蘆葦搖晃,白絮紛飛,黑幢幢的岸邊人頭攢動, 楚玥一一仔細看過,她并未能尋到傅縉。 輕輕嘆了口氣,也是,回顧這兩個多月來他的態度,他想必也不愿意跟來了。 有些失望,也有些釋然,正當楚玥要轉身鉆入小蓬之時,卻見黑幢幢的茂密蘆葦一分,馮戊奔了出來。 她一愣,馮戊已跳上了小舟。 緊接著,后面是梁榮,還是四個非常臉熟,是時常跟在傅縉身邊的貼身近衛。 馮戊已拱手見禮,“主子命我等前來?!?/br> 楚玥心一顫。 她立時往馮戊等人奔來的方向望去。 太黑了,她看不清,仔細分辨,才隱隱見得一個高大的身影立在暗處,正面朝小舟方向。 非常熟悉的輪廓,楚玥一眼就認出來了。 心里驟一陣酸楚,不知為何,平靜了兩個多月的情緒忽就翻涌起來了,眼眶有些熱,心頭很難受。 她喘了兩口氣,努力壓下眼內忽涌起的潮熱。 “少夫人,進艙里頭吧,要開船了?!?/br> 楚玥退后兩步,不過她沒進蓬艙,而是就在蓬艙前坐下來,不耽誤撐船,也很好保持平衡。 才坐下,她又轉頭望去。 那高大的身影仍在。 暗沉沉的河岸,黑幢幢的河面,細微的船槳劃水聲,小舟悄然無聲蕩了開去,逐漸遠離,河岸的蘆葦蕩和人都漸漸小了,到慢慢看不清。 寒涼的夜風颯颯,楚玥感覺到冷,只她除了冷以外,更多的是擔心。 她忍不住喃喃道:“馮戊,這次大軍能脫困的吧?” …… 時至今日,噩夢基本少有能參考的訊息了。 原因無他,“她”是個典型深閨女子,內宅如數家珍,外頭的事情,卻除了非常大的少許還能有所耳聞,其余一概不知。 在這極其稀少的大事耳聞中,恰好有一場關于傅縉率寧軍于盤水大戰役。 傅縉所率的寧軍被西河大軍圍困盤水之側,西河軍兵力足足超過其近兩倍,四面楚歌,絕境孤軍,世人聞訊皆搖頭,寧軍必全軍覆沒矣。 但就是這么惡劣艱險的環境下,傅縉竟率寧軍成功突圍而出,繼而大敗西河大軍,在大梁史上譜寫下一場以多勝少經典戰役。 至此,傅縉之名傳遍大江南北,如雷貫耳。 至此,寧王大軍才開始扭轉戰局,傅縉一戰接著一戰,竟硬生生將當時已是龐然大物的西河王擊潰,取得最終的勝利。 戰功赫赫,揚名天下。 按照這個夢境,豈不是楚玥不需擔憂? 但其實不是的,都是盤水孤軍被圍,夢中那場戰役其實在明年。 現實中,由于楚玥的鼎力相助,寧王比夢中發展要快多了。 她真的很擔心,此戰非彼戰,這類戰役差之毫厘謬以千里,她真的很怕自己的蝴蝶翅膀扇出了什么來。 忐忑不安,心神緊繃,楚玥擔心傅縉,也擔心己方大軍,可偏偏,她什么也做不了。 她問馮戊,馮戊也無法回答她,只能道:“我們軍心穩定,未必不能尋得生路?!?/br> 這是安慰楚玥,也安慰他自己,幾條小舟上氣氛都很緊繃,馮戊說:“我們先回易州,說不得到地方,主子他們也回來了?!?/br> 楚玥勉強扯了扯唇角:“你說的是?!?/br> 但愿如此。 …… 盤水南岸。 目送幾艘小舟漸漸遠離,那抹抱膝而坐的窈窕身影沒入黑暗之中,傅縉收回視線轉身。 諸人回到方才位置,坐下商討。 這場議事很沉默,眾人反復思索,總無法找到半個突破點。 議了半個時辰,屆時如此,氣氛異常沉凝,卻無一人提出投降,這樣寧王沉重之余,也極欣慰。 “既然議不出來,就不議了?!?/br> 傅縉站起:“我們先盡我等所能,準備明日大戰?!?/br> 既然想不出來,就動手,竭盡所能準備,總比坐著好,且意隨心動,說不定還會在動手之中被啟發得出良策。 這話說得很是,寧王也站起:“正該如此!” 換了一個話題,確實好多了,最起碼眾人有話能說,樊岳道:“西河王有五千驃騎營,此必為先鋒軍?!?/br> 五千驃騎營,就是五千匹好馬,騎兵殺傷力十倍于步兵并不是夸張話,更何況還是足足五千的騎兵組成的騎兵營,這可不是一加一等于二。 西河王連連大勝,這驃騎營功不可沒。 寧王這邊也有騎兵,可惜只勉強二千,且己方被圍困,無沖鋒余地,騎兵的優勢就完全凸顯不出來了。 若說備戰,頭一個想的就是西河王這驃騎營, 這個傅縉已經有了想法,“中軍靠前位置,我們連夜掘一大坑,采竹伐木,削成尖刺,固于坑底?!?/br> 戰馬是很寶貴的資源,即便交戰敵對,雙方不到必要時候,也不肯損傷。但很明顯,現在已屆必要之時。 傅縉已觀察過地形和敵軍營帳,心里有數,命取來臨時繪制的地形地形圖,點了一個位置,“西河王必會在此進攻?!?/br> 他食指一繞,劃了一個“凹”字形,“陷坑要這么挖?!?/br> 驃騎營前方陷入,跟在后面的肯定會剎住止損的,未能達到重創驃騎營的目的,但兩邊這么一挖,卻有截然不同。為防堵塞后軍被推入,剎住的騎兵必散往兩邊,正好中了下一著。 此策對付驃騎營極佳,眾人叫好,于是傳令下去,傅縉嚴令,不管是挖坑伐木,俱不能被西河哨兵發現。 好在情況也有利,雖營帳已不全,但為防被西河軍窺視,大部分都是扎在最外圍的,篝火滅掉一些,伐木的再小心些,沒有大問題。 漆黑夜色中,寧軍悄然無聲地動起來了,被告知這是脫困一環,兵士們心里一安之余,十分用功,干得熱火朝天,不過一個時辰,就把陷坑挖好了,繼續忙碌著在削竹削木。 黎明前,肯定能妥當,這個不用擔心。 只不過,寧王一行心內并未輕松分毫。 解決了驃騎營,那接下來的步兵呢? 陷坑也不好使了,就算沒填滿,人不是牲畜,前頭這么大的動靜,早就反應過來了。 二十余萬西河精兵。 傅縉重重吐了一口氣,擰眉不語。 諸人也如是。 江邊水汽甚重,風也極大,暮秋的夜風已極寒,吹拂得人渾身冰冰冷,親衛們奉上灌了熱水的水囊,只接過后,卻無人有心去飲。 天地漆黑一片,夜幕籠罩,四顧茫茫無路,正如被困的寧軍。 傅縉揉了揉眉心。 天時地利人和,一絲俱無,兵力極劣,又被重重圍困,饒是他極善軍事,也想不出半絲脫困思路。 他將水囊扔回去。 親衛正探手去接,這時風驟一猛,才挖起堆了一大片的的黃土被揚起,一下子被瞇了眼,他反射性閉了閉眼,手上一頓,那水囊就“砰”一聲落了地。 親衛眼睛還睜不開,他不得不低頭先費力去揉。 電光火石,傅縉倏抬目:“不對!我們有天時,還有地利!” 他目光灼灼,視線穿過穿過亂揚的泥塵,在黃土堆上一掠而過,定在身后高聳巍峨的山嶺上。 眾人一愣,心臟狂跳,寧王道:“承淵有何良策?且快快道來?!?/br> 傅縉手一指:“諸位且看,此山高聳延綿,從江畔一路蔓延向南?!?/br> 諸人當然知道這山,就是它,擋住前方去路,才致使他們落到這層層被圍的甕中捉鱉絕境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