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4節
永平帝雖然早就知道二皇子等人還有隱藏的勢力,卻沒想到他們能收買到黃籌。甚至他見到二皇子等人堂而皇之地帶著人帶著兵器入宮,都以為他們是尋了別的暗道或者用了其他方法,絕對沒想過黃籌居然會背叛自己。 黃籌的面上也呈現痛苦之色,他在永平帝面前跪下,紅著眼睛道:“圣上,罪臣對不起您!” “好,好得很!”永平帝踉蹌了兩步,差點直接仰倒。幸好后面有人及時把他接住。永平帝轉頭,就見到了身著袆衣、頭戴九龍四鳳冠的李皇后。 “皇后,你怎么在此?” 李皇后扶著永平帝坐下,一手替他背后捋氣,一邊從容不迫道:“宮中出了此等大事,臣妾與圣上夫妻一體,自是應該共同面對的?!?/br> 他們二人從前也是恩愛非常,但自從隆讓太子的事后,李皇后閉宮不出,彼此的關系一度陷入冰點。就算是后來楚承昭恢復身份,李皇后打開了坤寧宮的大門,夫妻之間到底是不比從前了。 是以永平帝也沒想到在這種危急關頭,李皇后居然愿意來到這大殿之上同他一起面對。 見到永平帝面色緩和了一些,李皇后看著二皇子等人冷冷地道:“什么忠孝禮義本宮也不和你們多說,反正今日你們做出這樣的事,也把那些都拋在了腦后。本宮只提醒你們一句,你們的皇子妃、母妃還有冷宮的那位選侍可都在后宮。你們做事之前也掂量掂量,看看是你們的動作快,還是本宮的人手里的刀子快!” 李皇后此話一出,二皇子和四皇子、七皇子面上得意的笑容都是一滯。 第141章 永平帝聽到李皇后的話, 面上的神色也是不由一松。 他這幾個兒子雖然大逆不道, 但還不至于滅絕人性??隙ú粫押髮m里的那些個親眷置之不顧。而且就算退一萬步說, 即便是他們已經壞到了骨子里, 被權欲迷了眼, 不惜犧牲被牽制在后宮的親眷, 但文官百官在場,他們真要做出這么冷血的事,今日就算真的打著清君側的大旗奪了權, 頂著這種名聲也會被史官記下,遺臭萬年。 是以不到萬不得已,他們不會走那到那一步。 殿內一時陷入僵局。 二皇子和七皇子都是面色鐵青, 尤其是七皇子,是個什么都寫在面上的直腸子, 此刻更是喘著粗氣,握緊拳頭緊緊盯著李皇后,恨不能撲上去活撕了她。 七皇子是練武之人,又參過軍, 上過陣, 身上的威壓說是能嚇哭小孩兒也不為過。 可李皇后依舊那么淡淡然然的, 對七皇子攝人的氣勢熟視無睹。 就在局勢越發僵持的情況下, 四皇子突然輕笑出聲道, “父皇和母后不必如此,兒子們此番前來也并不是欲行不軌之事,而是實在擔心外頭那愈演愈烈的流言坐實, 只要父皇和母后交出東宮的那位宋側妃來,此事也就結束了?!?/br> 在場的大臣聞言都不由跟著松了口氣,能說出這樣的話那說明二皇子他們尚存著幾分善念,情況并沒有糟糕到必須兵戎相見的地步?,F下帝后交出宋側妃也能暫且穩住局面,等之后太孫楚承昭班師回朝,自然能輕易解決這件事。 然而李皇后卻沒有順著四皇子的話說下去,而是依舊冷冷地道:“宋瑤乃太孫側妃,上了玉牒的命婦。豈能因為外頭一些沒有證據的流言,本宮就把她交到你們手上?這傳揚出去,圣上和本宮可還有半分威信?況且現下太孫正在前線浴血殺敵,平定內亂,他日他從前線回來,你讓圣上和本宮如何面對他?” ……這似乎說的也沒錯。怪力亂神之說古來有之,但大多都是空xue來風,并沒有任何實質性的證據。二皇子幾個明顯是借了宋瑤當筏子而已,帝后若是這么輕易就把宋側妃交出去,帝后的威信受損不說,恐怕也會寒了上陣殺敵的楚承昭的心。 二皇子嗤笑出聲,“不過一個小小東宮側妃,怎么到了娘娘口中就如此金貴了?娘娘方才不是還拿著福王妃和兒子們的皇妃作要挾?她們可也是上了宗牒的女眷,娘娘以她們為人質要挾兒臣們的時候,可有過想過她們的身份?” 李皇后同樣嗤笑道:“本宮何曾以他們為人質了?本宮身為大耀的皇后,留她們在宮里本是很平常的事。本宮也確實派了人寸步不離地守著她們,但那都是伺候的人,又并非什么窮兇極惡的歹人。只不過今日你們突然帶兵入宮,本宮怕刀劍無眼,提醒你們幾句罷了?!?/br> “你、你……”二皇子又被氣的不輕,‘你’了半天也沒說出一句完整話來。 這時候還是四皇子面色不變地接過了話茬,道:“兒臣想娘娘也是誤會了,今日兒臣們讓您和父皇交出宋側妃,也不是不分青紅皂白地就要將她怎樣。只是兒臣們請了她家鄉的故人來和她對質而已,若證實外頭那些流言真的是空xue來風,兒臣們非但不會對他怎么樣,甚至還會在人前對她賠罪?!?/br> 說罷四皇子一揮手,她的手下便帶了幾個衣著樸素的百姓。這幾人戰戰兢兢,低垂著頭,半眼也不敢亂看的樣子。 李皇后抿唇不語,久久沒有做回應。 四皇子見她如此便乘勝追擊道:“娘娘為何不做回應?難不成是不敢讓宋側妃上殿來……還是說,宋側妃自知理虧,不敢和故人對質?” 四皇子既不占嫡,又不占長,卻能成為奪嫡的中堅力量,自然有他的過人之處。他早就看穿帝后對宋瑤的愛屋及烏,料想到事發之前,帝后肯定會想辦法將宋瑤和那兩個孩子送出宮。他也并不準備阻攔,相反,帝后的這種做法正中他的下懷,讓他有的放矢。 此時殿內便有不明情況、立場不堅的大臣出言勸道:“圣上,娘娘,請恕微臣多言。幾位殿下既然說此行只為和宋側妃對質,不若就請宋側妃移步太和殿。這大殿之上,眾目睽睽之下,微臣等人必不會讓宋側妃吃了啞巴虧!” 又有人附和道:“這怪力亂神之事本就沒有實證,只要宋側妃出來和故人對質,澄清流言,微臣倒要看看,幾位殿下對今日帶兵入宮之事如何辯解?!” 四皇子伸手碰了碰二皇子的的手臂,二皇子此時也發現了李皇后神色很不對勁,一時間怒火也消下去了,負手笑道:“幾位大人說的不錯,娘娘只管請宋側妃上殿來,若證明外頭的流言真是子虛烏有,空xue來風,兒臣幾個立刻讓人退下不說,還會在這殿上公然負荊請罪,但憑父皇和娘娘處置!” 話說到此,帝后卻遲遲不能有回應。 李皇后自然知道這是四皇子的攻心之術,但無奈宋瑤已經被他和永平帝送出了皇宮?,F下宋瑤不出現,反倒成了他們的筏子…… “父皇和娘娘為何遲遲不做回應?難不成真讓四弟說中了,那位宋側妃自知理虧,早早地就躲起來了?”二皇子說著便皺起了眉,故作為難地道:“那可就難辦了,兒臣們既冒天下之大不韙帶兵入了宮,可不能空手而回。便是父皇怪罪,兒臣們也不得不為了!來人吶,闔宮搜查宋側妃!” “朕看誰敢在皇宮造次?!”永平帝扶著李皇后的手用力地拍著龍案,他腳步踉蹌,臉色青白交加,顯然是氣的不輕。 李皇后用力的扶著他的肩膀,這才沒讓永平帝輕易倒下。 他們二人心里都十分清楚,二皇子此舉搜查宋瑤是假,趁機救出被困在后宮的福王妃等人、掌控整個皇宮的守衛才是真。屆時只要他們把永平帝和朝臣隔開,隨便使個什么法子讓永平帝駕崩,弄一份假圣旨出來,皇位便岌岌可危了。 再看這朝堂之上,雖平時看著不少都是忠心耿耿的,但到底誰也沒長個鐵脖子,怕是到時候為了保住自己的腦袋,敢反抗的也是少數,便是有那等不怕死的,力單勢薄,也不是二皇子等人的對手。 眼看著二皇子等人帶來的侍衛便要抽刀四散開來,眾人面色都很不好看。 正當這時,殿外突然傳來一道清越的女聲—— “誰說我不敢上殿與人對質?” 眾人循聲望去,只見宋瑤頭梳高髻,身著艷色迤地宮裝,不徐不疾地進了殿內。 她面不改色地經過了二皇子身邊拔刀的侍衛,而后拾級而上,一路到了永平帝和李皇后的身邊。 “幾位皇伯、皇叔既信誓旦旦,此刻便讓那些故人來和我對質便是?!?/br> 宋瑤目光清朗,面無懼色,顯得很是磊落。相反之下,倒是二皇子他們帶來的那幾個百姓舉止畏縮,顯得很是心虛。 “你這孩子怎么回來了?”李皇后憂心忡忡地望著她。 宋瑤握住了李皇后的手,同樣低聲道:“娘娘放心,兩個孩子現下已經安全了。既然他們拿我做筏子,若我躲了去,矛頭豈不是直指圣上和娘娘?妾身微末之身,便是擔上惡名也無妨,但萬萬不敢連累您二位……” 李皇后輕不可聞地嘆了口氣,只是越發用力地握了握宋瑤的手。 她們也沒來得及多說旁的,那幾個百姓便被推搡著上前。 還不待他們開口,宋瑤一邊用眼神掃過她們,一邊一個個指出了他們的身份,“趙家阿嬤,田家大叔,王家嫂嫂……一別經年,想不到今日再見卻是在這樣的地方?!?/br> 她指出眾人的身份后,這幾人心里就越發忐忑了。 她們自然不是真的確信什么鬼怪把宋瑤奪舍了,只是二皇子他們派去的人說的有鼻子有眼睛的,把如今的宋瑤說得簡直像個媚主禍國的妖精,簡直就是現世版的妲己。 他們本就是沒什么見識的百姓,聽信了那說客的話,念著昔日和宋瑤的情分,這才答應說一起上京來幫著分辨分辨。 可入了京城,他們就被二皇子等人控制起來,并以他們的身家性命為要挾,讓他們在人前無論如何都要一口咬死現在的宋瑤是被鬼怪奪了舍的…… 可現在宋瑤立刻就點出了他們的身份,他們就覺著那怪力亂神之說多半是虛構的,只是二皇子他們用來對付宋瑤的手段。 一邊是他們看著長大的孩子,一邊是自家一家老小的性命,他們的心里也很是不好受。 他們心無城府,滿肚子的糾結都寫在了臉上。 宋瑤早就猜到他們定然也是身不由己,此時看他們這般滿腹心事的反倒松了口氣——他們自覺理虧了,自然就不能發現她和原身的不同,只能被逼著作偽證。 而這大殿之上的文武大臣也不是傻子,自然能分辨這幾人的口供是發自真心還是被逼被迫。 宋瑤凄然地嘆了口氣,慢慢地道:“過去我娘還在世的時候忙于生計,是趙家阿嬤、王家嫂嫂幾個長輩東家一口,西家一口地把我喂大。還有一年我半夜里發燒地厲害,還是田家大叔背著我挨家醫館求醫,這才把我救了回來,沒讓我就那么燒成傻子……昔日沒有你們相助,阿瑤怕是也活不到現在。阿瑤知道你們都有難處,所以今日你們無論說什么,阿瑤都不會怪罪你們?!?/br> 宋家阿嬤等人回憶起從前的事,不由自主都面露動容之色。只是他們并非孤家寡人,就算是不要自己的命,也不能不顧一家老小。所以王家嫂子紅著眼睛,哽咽著道:“這位側妃說的事都是子虛烏有,我們不、不認得她……” 說到此處,王家嫂子已經是泣不成聲,再不能言語,其余幾個婦人也是跟著一道啜泣了起來,便是那田家大叔,一個孔武有力的中年男子,也是不由紅了眼眶。 他們這般模樣,在場一眾大臣的眼睛也不是瞎的,立場就越發分明了。 這個道:“果然奪舍之事只是子虛烏有?!?/br> 那個道:“這幾個百姓都是不擅撒謊之人,孰是孰非一目了然。幾位殿下以勢逼人,未免可恥!” 宋瑤見自己目的已經達到,這才偷偷地松了口氣。別看她面上好像絲毫不帶慌張,但到底也不是見慣了大場面的人,早在進殿之時,她的腿肚子就一直在打抖,只是她身著繁復的盛裝,不容易被人發現罷了。 第142章 永平帝拍著桌子怒斥道:“爾等逆子出身皇家, 卻聽信民間無稽之談, 更以權勢逼迫普通百姓, 如今還有何話辯解?” 此時寶慶公公也帶領著一對侍衛前來護駕, 為首的正是厲景琰和趙武全、陳新年三人。 寶慶公公是和宋瑤一道回來的, 到了太和殿外寶慶公公發現事情不對, 便讓宋瑤先行進去,拖延時間,他則帶人去另外行事。 他和黃籌同是潛邸的老人了, 以他對黃籌的了解,此人并無大能,心慈手軟, 照理說本是不能當大任的。但永平帝卻念他老實忠誠,便把皇宮最重要的職責安到了他身上。 這樣的人, 寶慶公公不信他會有通天的手段能籠絡所有御前侍衛,也不相信他有那個膽子把那些侍衛都結果了。 幾乎沒怎么費工夫,寶慶公公就在侍衛所找到了厲景琰等人。 原來之前二皇子等人伙同御前侍衛統領黃籌將自己的人帶入了宮內,卻沒有那個本事能策反全部的御前侍衛, 是以事發之前, 黃籌利用職務之便在一眾侍衛的茶水里下了迷藥, 再把他們捆了起來, 命人看守。 此時厲景琰等人都是氣紅了眼, 若是沒有寶慶公公前去搭救,他們今日瀆職釀下大錯不說,日后傳出去指不定就成了亂臣賊子! 一時間殿內拔刀的拔刀, 拔劍的拔劍,氣氛緊張到了極點,一觸即發。 “老二,你方才不是說若宋側妃出來和你對質,且沒有證據坐實流言,便讓你的人都退下,在這大殿之上負荊請罪嗎?你現在這是在做什么?!”永平帝巨怒之下開始劇烈地咳嗽,臉上也呈現了不自然的紅暈,這一刻的永平帝可謂是老態畢現,李皇后連忙遞過一盞茶,永平帝尚未喝茶,就噴出一口血來。 “圣上!” “父皇!” 一時間眾人都大驚失色,二皇子倒也不是真的泯滅人性,只是之前被楚承昭壓的太多,又被四皇子一攛掇,想著再不背水一戰,等楚承昭打了勝仗回來,坐穩了太孫之位,日后這京中更是連他站的地方都沒有了,更別說他絲毫不覺得楚承昭能念及什么骨rou親情,怕是一條殘命都不會饒給他…… 所以他們兄弟三個就約定好了,借著清君側的大旗舉事,然后就挾持永平帝寫下詔書,由他來在他們中間挑選一人傳位,其他兩人則為攝政王,賜丹書鐵券,一世榮華富貴。 先不說四皇子和七皇子如何,反正二皇子是從來沒想過要自己老子的命,如今看到永平帝差一點就要被當場氣死的模樣,他一時間也是慌了手腳。 “二弟,你糊涂??!”大皇子此時將將也趕到了。 雖然大皇子早就歸到了楚承昭的陣營,但是二皇子和他到底是一母同胞,想著今遭不論是事成還是事敗,只要不是他登上皇位,自家胞兄或多或少都會卷入其中,是以二皇子早就想了辦法,趁著他和嘉平縣主在外為大皇子妃采買藥物的時候,把他們父女兩個一并擄了送出了城。 大皇子在出城的馬車上醒了,先是嚇出了一身冷汗——他和女兒出行雖然沒帶幾個人,但隨行的侍衛也都算是武功高強,對方光天化日之下數十人圍攻他們,不惜在鬧市殺光了他們的護衛,用心之可怖可窺一斑。 然后當大皇子看清挾持自己的是二皇子的人,而且自己和女兒都安然無恙之后,他稍作猜想,也就猜到二皇子他們要做大事了——畢竟更早一些的時候,他還是奪嫡之爭中的一員,對那幾個兄弟也是知之甚深。 心急如焚的大皇子什么都顧不上了,二皇子都念著兄弟情義,他這當兄長的自然也不會看著自己的親弟弟走到絕路。 看二皇子手下的人在計劃著帶他們父女去哪里哪里暫避風頭,大皇子掏出自己貼身的匕首就抵在了自己脖子上,以自己的性命威脅他們帶自己進宮。 照理說二皇子的人自然不受大皇子的策令,無奈二皇子派他們出去之前下的是死命令,讓他們萬事都以大皇子和嘉平縣主的性命為先,逼不得已的時候不惜以他們的性命做交換…… 僵持了半個時辰之后,大皇子的脖子都被割出數到血痕,對方怕大皇子真就這么死了,又想著他只身一人,也沒有什么武藝,就算入了宮也不會影響大局……當然他們想的還是回宮有一段路途,這半路上他們想法子把大皇子給制住了,事情也就了解了。 可大皇子還真就這么用匕首抵著自己的脖子抵了一路,一直到太和殿外他才把匕首隨手給扔了。 二皇子此時見到前襟滿是鮮血的大皇子先是不由一愣,接著便愕然道:“你怎么在這里?我不是讓人把你……” “我呸!就你那幾個人還想困住我?”大皇子毫不客氣地拍了二皇子的后腦勺,“不是當哥的瞧你不起,你要真有那個狠心能眼睜睜看著父皇死在眼前不動容,你就不是我認識的二弟!” 這舉動不由讓二皇子發怔,年少時他們是高高在上的嫡子,天下間的好東西那都是唾手可得??伤麄儚膩頉]有發生過矛盾,加上兄弟倆年歲差的不大,好的恨不能穿一條褲子。那時候母親就告訴他,他兄長是嫡長子,將來是要繼承皇位的,他這當弟弟的就要努力輔佐兄長,治理這天下江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