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古代行商這些年_分節閱讀_19
“一文錢六個?!崩罟苁抡f。 這個價格他事先就跟東家商量過,宋家給村民們的價格是一文錢四個,他們是大單理應便宜,先出一文錢六個,若對方實在不錢五個,看似各讓一步,實則望海樓占了便宜。 不過,李管事現在知道宋菽難對付了,并不認為他這么容易打發,已經打起了十二分精神,準備好跟他扯皮。 然而,這個讓他連吃閉門羹的小子卻一口答應。 李管事松了一口氣,看來他剛剛舉的柳家那例子發揮作用了,這小子也曉得了跟望海樓合作的好處。早知道他該多費些口舌,跟他講講望海樓大師傅們的待遇,沒準他就答應直接去望海樓做工了。 “不過那材料,卻需要貴樓提供?!彼屋挠终f。 李管事才松了的氣,又提了起來:“小子,你別不識好歹!”這小子太過分,買他饅頭還得提供材料,哪兒有這么好的事。 “李管事消消氣,并非我不識好歹,這也是為貴樓考慮。您且聽我先說說,再下結論?!彼屋牡?,“您剛才也說了,柳家的蒸餅供應給您的與本鋪不同,相信不少客人也是沖著這一點,才特地去你們望海樓買蒸餅的?!?/br> 這一點宋菽倒沒有說錯,柳家供應給他們望海樓的蒸餅更大更好吃,當然也更貴,但那些富戶貴人們并不在乎,不論自用、送人還是祭祀,都會去他們望海樓買,而非柳家本鋪。這也是為何,他們訂購蒸餅的數量如此之大。 看來這小子還有點見識,李管事想,不動聲色地繼續聽他說。 “與蒸餅不同,若只是更大,望海樓的饅頭不見得比我家的更好,所以在做饅頭的材料上必須精益求精?!?/br> 說到這里,宋菽頓了頓,等待李管事的反應。 李管事心里挺認可他的話,但面上不表,只是讓他繼續說。 “我想用精白面粉,無根之水,以及果木柴。并可改變它的形狀,從圓形變成刀切。如此,望海樓的饅頭必可脫穎而出,賣得高價?!?/br> “你就不怕把材料告訴了我,我便不在你這兒買了。過兩日你的幫工們學成,我隨便找個人去望海樓做饅頭,絕對比跟你買便宜?!崩罟苁抡f。 “嗯,我同意,那李管事為何還要跟我談呢?”宋菽笑瞇瞇地看著他。 李管事被噎得說不出話來,他還在跟宋菽談,當然是因為東家的要求。其實買饅頭只是一節,他們本完全可以像剛才所說的,找宋家幫過工的來。然而東家卻說,宋四郎不簡單,值得交好。具體哪里不簡單,反正李管事看不出來,不過他東家早年一直走南闖北,很是見多識廣,眼力是他們這些人比不上的。 宋菽不想讓李管事太難做,很快又開口接話:“其實于我而言,做饅頭并不算什么,李管事撿了一回便宜卻不見得有第二回?!?/br> 他這話,讓李管事看到了一丁點不簡單。 在這之前,李管事只當他是抱著饅頭這塊金磚的孩子,略施手段把金磚搶過來便是,可現在宋菽告訴他,饅頭不是他的金磚,他本人才是一座巨大的金礦。 “我如何知道你不是信口開河?”李管事道。 “李管事閱人無數,自有判斷?!彼屋钠鹕?,“我與您的東家一樣,希望這是一次長期合作,如果李管事現在拿不定主意,可過幾日再來,菽定掃榻以待?!?/br> 作者有話要說:謝謝支持,么么噠~ 第9章第九桶金 “阿兄,為什么要精白面粉、無根之水和果木?”李管事走后,五娘拉拉宋菽的衣袖問。她說話的語速偏慢,一句話的功夫,夠六娘說上三五句了。 “我們平時用的面粉會磨上兩道或三道,里面參雜著麥麩,口感較粗。而精白面粉只取第一道磨出的粉,是麥子中口感最好的部分?!彼屋睦?,也慢悠悠地說道,屋子的門關著,他刻意營造出一個相對安靜舒適的環境,這樣與五娘的交流也能更加充分。 “無根之水就是雨水,相比河水井水,它的雜質較少,與果木灰一起制出的堿水比我們如今用的更好?!?/br> 宋菽解釋的時候,五娘看著他,等他說完,她又低下頭不知在想什么。 片刻后說:“阿兄,一文錢五個更好?!?/br> “嗯?”她的思維忽然跳到這里,宋菽有些意外,緊跟著問,“為什么這么說?” 五娘想了想,似乎在組織語句,過了會兒才道:“要付給工人工錢?!蔽迥镞@話,把宋菽也說楞了,他的確想過等二十天過去后,花錢雇愿意做工的村民留下,繼續開他的饅頭作坊,卻一直也沒打定主意。 主要是因為貴。 原本這時代的人工并不貴,相河村現今的情況,說到底還是宋菽自己作出來的。 如今做饅頭買賣的村民,每天能賺個一二十文不稀奇,這對當前農民的生活水平而言,已經是非常高的收入了。而當他們自己也能做饅頭,可以自產自銷之后,這個利潤會被進一步擴大。 自己做買賣的好處是賺得多,但同時也更辛苦,且有虧本的可能。而做工的好處則在于穩定,只要作坊不關門,他們的收入就是有保障的。 那么,如果請幫工,應該給每人多少錢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