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古代行商這些年_分節閱讀_18
現在背饅頭出去賣的人最多是背一百個,因為這是背簍能裝下的極限,如果再多就得用驢子運了??赏鞘怯旭R的呀,他們會不會一口氣買上兩百個? 宋三娘被自己大膽的猜想嚇壞了,但又覺得這樣氣派的酒樓,一口氣買上兩百個饅頭應該也不算太難吧。 宋菽帶李管事進正屋時,五娘也在里面,她一見宋菽和陌生人進來,立刻跑到宋菽身邊,雙手拉住他的胳膊,半個身子藏都到他身后。宋菽告訴她他與李管事有事要談,問她想不想留下。 五娘不愛見生人,但又有些好奇,她思考了許久。 宋菽也不催,面帶微笑等著她回答。 最后五娘點點頭,留下了。 經過一段時間的相處,宋菽對五娘也有了些了解。這是個內秀的女孩,她的話雖然比宋阿南還少,有時因為溝通障礙,甚至顯得有些楞,但其實是個聰明孩子。宋菽教她們饅頭面團的配比,煮堿水的方法等,就數她領會得最快,干活也最細致。 有了了解后,宋菽有心培養她,這樣的孩子得慢慢來,而且最好有自己陪著。今天這個機會倒是正好。 李管事進來打量了一眼屋子,對這家人的生活狀態已經有了基本判斷。 窮,貧農。 他來前聽手下伙計說過,這家原是寡婦當家,最大的兩個兒子在成丁前就被征去當了兵。按本朝律例,每家有二十畝永業田世代相傳,另外男子十八成丁可分到八十畝口分田,六十以上老男和篤疾、廢疾者分四十畝,寡妻妾則只有三十畝。 五十畝田,卻要養這么一大家子人,更別說這幾年的年景都不大好,在李管事看來,這群小子能活著已是天大的福氣了。 而自己今天帶來的,則是更大的福氣。 昨天,他把從程家村買來的饅頭交給大師傅們和東家嘗,幾人一致說好吃,并決定在望海樓出售。 在大涂縣,任何一種吃食,只要能與望海樓沾上邊,那就是頂好的。任何一個廚子只要在望海樓謀到差事,那都會變成香餑餑。 “抱歉,但我不能去?!?/br> 多少人對望海樓趨之若鶩,這個宋家的小子也不會例外……嗯? 李管事眨眨他的小眼睛,他常年在外奔波,皮膚曬得很黑,人又高又瘦,且總一臉嚴肅,手下的伙計們都怕他,可今天,他準備好的一番恭喜宋菽的話直接被堵,不知該笑該怒,臉上的表情一時間滑稽無比。 連沉默的五娘都笑了。 宋菽拒絕,這在李管事看來絕不可能,但他的東家卻有所預料,給過他另一方案。 此刻,李管事不由在心里狠狠佩服了東家的深謀遠慮,并當作沒有聽到五娘的笑聲,重新扳起臉。 “如此,很是可惜。那么,可否向望海樓供應你做的饅頭?” “那當然,任何人想來我這里買饅頭,我都不會拒絕?!彼屋男?。 李管事的神情差一點又僵了。采買是個朝南坐的差事,他接觸的那些農戶,乃至村長和富戶,哪個不是對他客客氣氣、有求必應?那些人但凡聽到望海樓的大名,都沒有一個不字。 可今天,他卻在這鄉野小子這兒,連吃了兩回閉門羹。 他剛才這話好像是同意,實則還是拒絕,他說任何人來買都不會拒絕,言下之意就是說望海樓和任何人一樣,要來買饅頭就得乖乖排隊,沒有特例。 難道讓他望海樓也每天一大早派人過來,像其他農戶那樣排隊買饅頭嗎? 不可能。 望海樓什么時候做過這么掉價的事了。 城里的柳家蒸餅鋪也給他們供應蒸餅,人可是按照他們要求的規格,每天準時準點按需送來的。什么時候讓他們的人去排過隊? 李管事很想立刻轉身走人,但東家說了,宋家的饅頭必須拿下。 無奈之下,他只好耐著性子,跟這鄉野小子仔仔細細說了他們的要求。每個饅頭要一般大小,品相要好看,并且在每天卯正前送到。 “你們跟望海樓的合作是長期買賣,初期我們每天要兩百個,之后會逐步增加。柳家的蒸餅也在望海樓有售,比本鋪賣的更大更好,每天的訂購量是五百個,逢年過節能高達兩三千?!崩罟苁绿匾馓崃?,就是給宋菽看看實例,讓他知道跟望海樓合作有多少好處,免得這個鄉野里出來的小子短視。 “這樣啊,”宋菽仿佛思考了一會兒,說,“李管事也瞧見了,我家連頭驢子也沒有,白天還要做饅頭,實在沒功夫給您送,要么您遣人每天來拿吧,我卯初……啊不,寅正給您備好,您拿回去剛好卯正,一點也不耽誤?!?/br> 真是一點也不耽誤。 李管事要吐血。宋菽他們送,那望海樓饅頭這塊卯正開工即可,宋菽他們不送,望海樓可得丑正就派出人手,一來一回四個時辰,哪里不耽誤了? “那李管事打算給我什么價格呢?”宋菽又問。 李管事的氣終于順了點兒,這小子總算知道讓步了,還曉得跟他們談個優惠價??此@么識相,他們望海樓派人來取就取吧,反正他們人手多。李管事想著,絲毫沒發現,自己已經掉進了宋菽的思路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