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6章
琳妮婭眼里閃爍著晶亮的光:“當然!” 人魚的聽覺是最靈敏的,琳妮婭“噔噔噔”地跑回船艙,去拿她的紙和筆:“雖然沒有聽全,但我能聽出來,這是一首足夠精彩的作品!” 忙碌的水手重新繞到了船頭,露西塔叫住了她:“愚人船里只有瘋子,沒有別的人嗎?” “原本是有的,大人?!彼衷僖淮伪淮驍嗔嗣β?,有些許不耐煩:“原本船上都是有船工的,但是誰愿意和瘋子待在一起呢?很多船工拿了政府的一筆雇傭費后,將船開到遠處,就搭載別的船回到岸上,神不知鬼不覺,也沒人會查這樣的事?,F在船沒人開,也只能在這兒漂著?;蛟S,指望那些瘋子自己開?” 水手笑起來。 露西塔抿了抿唇。 別的她不敢肯定,但剛才唱歌的人,不太可能是個意識混沌的瘋子。 那是一段盡管低沉,卻清晰進入她耳朵里的、完整的旋律,滿懷著歌唱者的情緒。 憂愁、迷茫、向往、痛苦,仿佛來不及越冬的椋鳥在雪地里望向天空的最后一眼。 “它死在來年春天降臨之前 新生的椋鳥輾轉唱著哀悼的歌 在第二個冬天降臨之后 依舊歌頌著北風和樹間大雪 ……” 她低低地哼唱了一遍,又看向愚人船消失的方向。 被放逐的瘋子,也會唱這樣的歌嗎? 一天后,她們抵達了此行的終點。 維克托黎不愧是世界上最繁華的城市之一,相比同樣繁華的格蘭德,它的建筑風貌顯得更加整齊有序、威嚴厚重。 上次她們去格蘭德的時候,正是瘟疫肆虐的大蕭條時期,因此,嚴格意義上來說,這是她們第一次看到人類城市的繁華圖景。 不同于格蘭德有點雜糅的建筑風格,維克托黎的建筑風格非常統一,表現出明顯的巴洛克傾向,多是二三層的橫排平拱樓,有的已經換成了磚木結構,有的依舊保留了潔白大理石作為建筑主材,具有優雅的裝飾線條和紫荊紋鐵窗。 精巧的小型人像雕塑安插在凸出的柱頂和平臺上,它們的瞳孔上貼著金箔——露西塔隱約懷疑這與她們遠古歷史流傳下來的巨龍崇拜有關。 這與書本上的維克托黎給露西塔的印象不太一致。那個在二十年前還在被稱頌的莊重樸素的城市,現如今修修補補,已經增添了無數繁冗的裝飾,看不出本來面貌。 能依稀看見舊日光景的,也就是那些高聳的教堂和修道院了——在低矮連綿的建筑頂線之間,不時出現的幾座高聳的哥特或羅馬式建筑,創世神的教堂、或是住著修男的修道院。高高的尖拱、門廊上的座鐘,給整個天際線增添了一段跳躍的韻律感,又仿佛教義中的清規戒律,莊嚴地鎮壓著人間的欲望。 街道已經十分寬闊,但還是難以避免地擁擠,罪魁禍首就是中間那輛公共軌道馬車。 軌道馬車急促地響著鈴,那是大多數小商人和職員們最主要的交通工具,即使是蒸汽火車也不能替代。 小型的私家馬車是貴族和大商人們的出行工具,坐在馬背上的、蹬著騎士禮靴的往往是貴族女子,她們陪同車內的兄弟或長輩來逛街、或者是去哪一座城堡參加舞會。 在馬車之間,便宜得多的人力車也夾雜其中,這種車輛的客戶主要是那些財富不夠卻又需要維持優雅的落魄貴族男子。 同是男子,有的坐在人力車的后座,有的卻和那些滿身臭汗的女人一樣在日頭下拉車。他們不僅需要趁年輕販賣自己的力氣,甚至因此鍛煉出了一身肌rou,犧牲了最重要的美貌,成為年輕女男戀愛活動中被剩下的那一批。 平民們在街道上扮演的角色正是如此。 上等人在這里揮金如土,下等人在這里維持生計。道路的兩旁分布著她們維持生計的攤子,木制的小推車上擺著木板架——賣花的、賣菜的、賣面包的、賣糖果的…… 會在這樣的小攤前停留的,除了從軌道馬車上下來的職員們,就是同樣勉力維持生計的工人們了。 有馬匹在街上行走,露西塔的五只小羊也顯得不那么顯眼了,更多的人們看了一眼就收回目光,充其量也就疑惑一下這賣羊的穿得還挺講究。 真的有人湊過來問:“這羊怎么賣?” 露西塔搖搖頭,一邊解釋著“不賣”,一邊拉著最小的琳妮婭扎進人流,一路問旅館的位置。 維克托黎最大的旅館就在這條街上,瑪瑙街11號,門楣上釘著大型的橢圓木牌,上面用規范的花體寫著燙金的一行店名:白珍珠旅館。 它不愧是維克托黎最大的旅館,經營范圍十分廣泛,上至大商人專供的高級套房,下至販夫走卒的低矮單間,都有不同的服務提供,成功地讓當地人提起旅館就是白珍珠這家。 當然,這樣的旅館給職員和商人們住一住還算足夠,但東城區那些真正的王公貴族們甚至不屑投來一個眼神,畢竟消費水平有巨大的差異。 正常的中產階級,一個單身女子一年不到五百金幣就可以過得很豐裕,但五百金幣在真正的特權階級那里也只是一套一次性裙子的價格。 據說白珍珠旅館在東城區有一個專供貴族的分店,傳言中裝飾得極盡奢華,在貴族圈子里也是廣受好評的,這都是外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