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0節
書迷正在閱讀:韓先生情謀已久、愛豆竟然暗戀我、金屋里的白月光[穿書]、這蘇爽的豪門生活、再撩我就親你了、夫君他是科舉大佬、說好的白月光呢(重生)、護妻狂魔:龐總戀愛了、枕邊有你[互穿]、你的濃情我的蜜意
徐明禮囁囁嚅嚅,心虛得不敢再看她一眼。 可關于她的夢, 愈發變本加厲。 盛夏的某一日, 母親和于嬤嬤帶上二弟去城外辦事, meimei明初如常到藍家玩耍, 剩徐明禮乖乖在書房讀書。 書童不知所蹤之際,慕秋笑瞇瞇碰來一碗參茶。 徐明禮訝于她未隨母親左右,她則笑說晨起不適,得以留在家中歇息。 依稀記得那日,慕秋說想學認字,代替書僮陪伴。 徐明禮喝著參茶,瞥見她衣裳單薄、雪膚如凝,鼻血毫無征兆地濺落于前襟。 慕秋溫柔替他擦拭、更衣,不知怎的,他便墜入她異常柔軟的眼波中……事情發生了。 頭一回,徐明禮緊張萬分,手忙腳亂,記憶中有過某種短暫且神秘的快慰,草草了結。 他慌了神,深知觸犯徐家大忌,既想去母親面前認錯,看如何安置這名丫鬟,又恐真傷透了她的心。 母親在家道中落后獨力撐起徐家,他作為長子,理應以身作則,而非終日懷藏不該有的念想。 慕秋似乎看出他的為難,說自己親目看著他出落成英俊少年,心生愛慕,情不自禁,請他不必內疚,也無須向夫人稟報。 此后,她果然對此只字不提,除了私下撞見時,臉上帶有淡淡羞澀。 一個月后,慕秋再次于家中無人時前來。 徐明禮雖食髓知味,卻不敢擅動,最終被從外趕回來的阮時意發覺端倪。 徐明禮垂淚跪于母親跟前招認過失,懇求原諒;而慕秋則口出驚人之語,聲稱已懷有身孕。 其時,府上有一位三十歲出頭的府醫,診視后稱慕秋已有孕一月。 阮時意素來心慈手軟,自然不可能向懷著自家骨rou的弱女子下毒手。 她把慕秋單獨軟禁在一座獨門獨戶的小院內,安排照顧起居飲食的丫鬟,但不允許其外出。 徐家世代從軍,祖訓明文規定,不容許子孫踏足青樓,拈花惹草,不允許有姬人、通房丫鬟等,除非嫡妻七年無所出,否則不得納妾。 徐明禮因此被攆至北山祖墳前思過。 五日后,他滿懷歉疚回府,被阮時意鄭重告知,沒有孩子這回事,一切全是騙局,慕秋已被她逐出徐府,此事休得再提;且徐家已和周家正式定下婚約,只等他年滿十六便成婚;在此期間,他必須專心讀書,不可再生枝節。 平心而論,徐明禮對慕秋的情誼起于熟悉和親切,因抵受不了誘惑而失陷。 聽聞慕秋受驅逐,他只道是母親為保住他的婚約,用藥打掉了未成形的胎兒。 他日夜難安,悔不當初,自責無力改變,只能遵從阮時意的意愿,沒再過問。 然則過了數月,他輾轉聽人言,慕秋離京南下,小腹微隆,應是真的有孕在身。 他未親眼目睹那一幕。 但那成了他年少時翻來覆去的噩夢,直至后來娶了妻子周氏,誕下徐晟、徐媛,在日復一日的恩愛甜蜜中慢慢解開心結。 他兢兢業業,忠于職守,位極人臣。 往事爛在心底,沒人再當回事。 可隨著那名容貌與自己有幾分相似的徐畫師現身,徐明禮花了半輩子強壓在心的不安,悄無聲息涌起,日漸蠶食他的鎮定。 顯而易見,那人擁有他父親的超群畫技,所作所為,皆圍繞著徐家子孫。 有備而來! 乍眼看,因蓄胡子之故,“徐待詔”絕不止二十四歲,可若刮掉那故作老成的胡須呢? 別忘了,有些人,面相天生比實際年齡成熟。 徐明禮真心怕對方為自己流散在外多年的骨血,正計劃以“娶首輔義女”的方式,回歸徐家。 這無疑是個認祖歸宗、謀取家產的好法子。 誰曾想過,外界謠傳的“徐首輔義女”,會是徐首輔的親娘? 慕秋事件,是阮時意與徐明禮母子之間數十年來唯一不可提及的話題。 他不能當著妻兒,把事情翻到明面上。 ***** 如徐明禮所料,在阮時意回府的翌日,全城解禁。 寂靜數日的大街小巷陸續多了往來行人,小商小販推車而過,神色古怪打著招呼。 登閣東望,視線未能遠及城東南的籬溪,阮時意心思已悄然隨風而往。 說要冷靜三日,可擔憂已填滿所有冷靜的時間。 她反復安慰自己,有五條警覺性奇高、戰斗力非凡的異域大犬相助,徐赫與阿六,必將平安無事。 意外的是,當日下午,不光徐明裕、徐明初兄妹前來探視,首輔府還來了另一位稀客。 ——阮思彥。 阮思彥掌管翰林畫院與京城書畫院,官居從五品指揮使,因才華出眾,備受皇帝重視。 其相貌不凡,俊朗如玉,待人謙和溫雅,除去相傳的“好男風”外,幾乎沒任何令人詬病之處。 他平日多半在阮府作畫,隔三日才去翰林畫院處理事務,逢初一、十五到城南的書畫院授課,閑來巡視手下經營的書畫生意,日子頗有規律。 作為徐家人在京城中屈指可數的長輩之一,阮思彥在堂姐“去世”后,極少親臨徐府。 此番忽然造訪,徐家上下頓時忙得不可開交。 阮時意猜出堂弟前來所為何事——地下城一案,由徐家兄弟掀出,直達天聽,又供出阮家祖輩曾為密衛,無可避免殃及他本人。 于情于理,徐家人理當給他一個說法。 眾人禮迎下,一襲水色廣袖道袍的阮思彥神態平靜,清雋容顏溫雅圓融。 “自家人何須客氣?”他笑意慈和,“我就怕你們搞這一套……才沒好意思常來!” 徐明禮歉然:“地下城一案波及五舅,外甥沒來得及跟您商議,實在過意不去!” 阮思彥信步而入:“若事前向我報信,反倒惹來圣上猜忌……如今公事公辦,甚好!反正我清清白白,無懼大理寺調查?!?/br> 當大伙兒邀他步向偏廳,他袍袖一揮,溫聲道:“好不容易來徐府,我先為堂姐上柱香?!?/br> 徐家兄妹一怔,連忙請他到供奉徐家祖宗牌位的和光堂。 見徐晟慢吞吞落在后頭,阮時意笑道:“對罰跪之事仍心有余悸?” 徐晟聳肩:“倒也沒真跪多久,只是被困了半個月,沒把我悶死!” “徐家列祖列宗當前!你說此等大逆不道之言,活該被悶死!” 徐晟哭喪著臉:“我錯了還不成么?” 二人小聲對話,尾隨“長輩”們,畢恭畢敬向“徐太夫人”及徐家祖輩的牌位行禮上香。 阮思彥背向眾人,面朝燈火,佇立良久,喃喃道了句:“她終究隨師兄而去……” 阮時意乍聞此言,心頭漫過說不出的熟悉感。 只聽得阮思彥語帶寥落,“留在大宣阮家人……僅余我一人而已?!?/br> 阮時意吸了口氣,仿佛空氣中醞釀著微微酸澀,以至于鼻翼也隨之泛酸。 驀然回首,她這一生與女兒不睦,和蕭桐鬧翻,與洪朗然常年處在不尷不尬的狀態……種種問題,已在重獲新生的一年內全數解決。 唯獨與共患難的堂弟,漸行漸遠,疏淡如水。 舊日回憶翩然復至,她險些想道出真相,與之冰釋前嫌。 目視阮思彥朝牌位深深一鞠,轉身步出小祠堂,她話到嘴邊,強行咽回。 在門外靜立半晌,阮思彥整頓儀容,低聲問道:“明禮,秘道當真與我阮家有關?” 徐明禮被迫搬出對外宣告的那套言辭,謊稱無意中發現母親遺物云云。 阮思彥轉而目視徐明裕:“我倒聽人傳言,是明裕的手下最先進入秘道?看來,堂姐在天之靈指引你們兄弟,齊心協力,端掉皇城底下最大的禍患,造福百姓,立下大功……可喜可賀!” 徐明裕謙遜道:“五舅見笑了,想來阮家祖輩留下這份圖紙,也沒想過后世有人膽敢為此惡行!我們只不過盡己所能為善罷了!” 阮思彥嘆息:“沒想到我阮家……竟藏了驚天大秘密!還好圣上寬宏大量,未禍及咱們這一輩人。那地下城那些可怕傳聞,是真的?” 三人邊聊邊漫步行出小院落,阮時意提裙跨檻時,不自覺回頭瞥向院內那只拆了一半的石亭。 縱然徐明禮已派人堵死,可她想起曾有人輕而易舉避過府兵仆役,直達她靈前,依舊毛骨悚然。 阮思彥順后輩們之意回廳落座,卸下哀思,言談舉止恢復慣有的風度。 他逐一關心孫輩們的狀況,邀請他們得空到阮府走動,優雅品嘗茶點,禮貌告辭。 送別阮思彥后,徐明禮慨嘆:“五舅這些年,倒像沒怎么變化,一如既往風姿儒雅。這事……是我沒處理好,本該由我們兄弟拜會致歉才對!竟勞他老人家登門問話?!?/br> 徐明裕亦分外慚愧:“母親‘走后’,他老人家算是往來最密切的長輩,改日咱們哥兒倆帶上晟兒、昊兒,備上厚禮跑一趟?” 徐明初垂下美眸,唇角略微輕勾:“我這當meimei的,嫁人了便如潑出去的水?” 她明指兄長們事事將她排除在外,暗指他們至今仍不肯透露母親尚存人世的秘密。 兄弟二人不由自主偷望阮時意,阮時意笑而岔開話題:“話又說回來,今兒小秋澄沒陪您?” 徐明初語氣幽怨:“那孩子怕也是到了‘潑出去’的年紀了!說是要去武器鋪子,定制新的長鞭……” 徐晟憤憤插言:“小丫頭竟沒喊上我這大表哥!” 阮時意無端想起一人,莞爾道:“你也別啥事都插一腳!” 徐晟猶自忿然,徐明初則拉了母親的手:“阮姑娘若無事,隨我四處散散步唄!” 阮時意自是欣然同意。 因未透露相認一事,余人且當她們在以新身份重新熟悉,均自竊喜。 ***** 母女二人親密攙扶,踏著卵石小徑,裙鋸翩然。 同樣螓首蛾眉,同樣百媚千嬌,同樣風華綽約,同樣仙姿佚貌,無論動或靜,均是亮麗風景。 行至無人處,徐明初搶先開口:“您怎不把我爹帶回家?” “他害羞,難不成我把他綁回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