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節
書迷正在閱讀:韓先生情謀已久、愛豆竟然暗戀我、金屋里的白月光[穿書]、這蘇爽的豪門生活、再撩我就親你了、夫君他是科舉大佬、說好的白月光呢(重生)、護妻狂魔:龐總戀愛了、枕邊有你[互穿]、你的濃情我的蜜意
阮時意唯恐記不住,另摘抄一份,悉心保存。 她廚藝馬馬虎虎,但如有機會,或許能親手做一份維系半生情緣的點心。 月底,持續數日天晴,天氣不冷不熱,秋風颯爽,正是出游好時節。 偏生最期待借“學習”為由出行的徐晟,臨時接到任務,未能如約出游。 阮時意原想著取消計劃,奈何秋澄在赤月行館和書畫院呆得發悶,硬是拉了她同行。 當假姐妹真祖孫同坐一輛馬車,在七八名仆役的簇擁下抵達北山山腳,只停留不到半盞茶工夫,另一條分岔小道上傳來細碎馬蹄聲。 揭開窗紗而望,山坳盡頭,一青袍身影騎著青白色駿馬,悠哉悠哉而至。 阮時意已有多年未見徐赫騎馬。 身為將軍府三公子,他有著將門世家公子應當具備的騎射與功夫,卻極少在人前展露。 婚后,他常在家中與她歪歪膩膩;游離在外,他也非要和她擠一輛車;再后來,他只帶親隨書童遠行…… 因而此時,遠眺徐赫騎馬,于阮時意而言,竟無端有種新鮮感。 他本就俊朗無儔,臉上胡須修得整齊,顯得成熟穩重,舉手投足自帶風華。 昔日常穿樸素袍子,遮掩本身銳氣;如今興許為了游山玩水,改換考究衣袍,更具俊彩豐神之氣。 阮時意心中嘀咕,這家伙冒充書畫先生,好好的,緣何弄了一匹馬? 下一刻,秋澄笑靨如花,眼光閃爍贊許:“哎呀!我就知道!先生騎我這高頭大馬,就是好看??!跟畫上摘下來的人兒似的!” 阮時意心跳漏了一跳,裝作好奇:“你把馬借給先生了?” “我有那么小氣嗎?是送給他!”秋澄不悅,“我赤月國最不缺就是良馬!聽說先生每日來回奔走城南城北兩地,我怕他勞累,便送了他一匹?!?/br> 阮時意無從辨別此舉出自師生之誼或男女之愛,沉吟未語之際,徐赫已催馬而近。 他面龐迎光,透出平日罕見的豪情崢嶸。 下馬與祖孫招呼過后,他眼光落向二人來路方向,長眉一擰,平添幾不可察的狐疑與隱憂。 第36章 閑談幾句,徐赫收起眼角眉梢的慮意, 翻身上馬, 帶領馬車, 悠然踏入漫山遍野紅黃交接間。 阮時意借欣賞窗外風景為由, 時不時偷望他的背影, 試圖捕捉泄漏的審慎與警惕。 然而,目睹他青袍似淡日籠遠山,被秋色襯托出一股離世出塵之姿, 竟讓她怔然出神。 “jiejie, 你目不轉睛盯著先生,不怕我大表哥生氣?” 秋澄不合時宜地蹦出一句, 聲音雖極低,仍誘發徐赫微微一顫。 阮時意自是猜出他在憋笑, 暗自咬牙,對秋澄道:“我在欣賞你所贈的馬兒, 神清骨駿,毛色油光水滑, 一眼知是非凡之物……你竟舍得割愛相贈?” “jiejie有所不知,我從先生處……討了一幅外祖父的山水小品, 保存極佳, 印鑒、章子、題跋和落款全是對的,是真跡!連書畫院的老先生們都忍不住驚嘆, 追問我從何得來, 嘿嘿……我當然保密呀!如此說來, 我賺大了!” 秋澄樂得嘴不合攏。 阮時意內心瘋狂翻白眼——三郎這個騙子!是真保留了老畫?抑或用新作做舊? 若連書畫院的老先生也辨認不出,必定到了以假亂真之境地。 所幸,他是真的徐探微,即便造假,也假不了。 阮時意莞爾一笑,挽了秋澄的手,靜下心細賞秋山風光。 行至山崖邊緣,道路蜿蜒曲折,偶有數處急彎,一側為山壁,一側為懸崖峭壁,叫人心驚膽寒。 每挨近危險地帶,徐赫便走在外側,連聲提醒車夫緩下來、注意安全。 秋澄笑容燦爛,連聲夸他“觀察仔細、人也貼心、實在太會照顧學生”云云。 阮時意深知這孩子歷來愛恨分明,喜歡的會一味狂夸,討厭的會直接痛扁一頓。 她這個外祖母,始終拿捏不準外孫女的心思。 以秋澄的公主之尊,大抵不會隨便對“書畫先生”抱有奇怪念想。 可小丫頭保留了徐明初當年的刁鉆古怪,想法異于常人,萬一做出驚世駭俗之舉,豈不麻煩? 阮時意極力轉移秋澄的注意力,有一句沒一句談起赤月國風貌,也以“阮姑娘”的身份,問候了赤月國王后徐明初。 “前些天收到我娘的信,她問我何時回去……說是要派人馬來接,倒沒提身體康復了沒,不過我父王必定會召集各族名醫來為她治病,沒什么好擔心的?!?/br> 秋澄輕松一笑,她在熟人前提徐明初,不再用“母后”之類端架子的稱呼。 “看來,傳言道赤月王很愛王后,半分不假?!?/br> “那是!我父王當年來大宣,原是想娶個公主,結果路遇我娘,一見鐘情,迫不及待便搶著娶回去了!” 阮時意唇邊笑意苦澀:“噢!原來……如此?!?/br> ——還真會哄孩子??! 秋澄覺她笑得古怪,搖晃她淺青色袖子,問:“你該不會……聽說別的細節吧?外祖母可有跟你提我娘的事?說來聽聽唄!” “提過,”阮時意眸色一冷,“可我忘了?!?/br> 她并不愿意提那樁談不上光彩的陳年往事。 外界均稱,赤月王喪偶數年,意欲求娶大宣國公主;偶遇徐明初,愛得不能自拔,才不顧跨越身份地位提親。 只有極少數人知情,徐明初和赤月王的邂逅,全是她自己設的局。 那時,徐明初乃將軍府沒落后代,性子張揚,與貴女們格格不入;父親徐探微雖名動天下,終究已“不在人世”;母親經營書畫文具生意,實為商賈之家,富而不貴;長兄徐明禮高中狀元、初入仕途,政局尚未穩定;二哥徐明裕走南闖北,一度虧得血本無歸。 徐明初獨立特行,不愿聽從阮時意安排嫁入藍家,選擇在赤月王登山時,“與丫鬟走散、迷路昏倒”,為年長她十幾歲的赤月王所救。 因她生得美麗,又身份不明,赤月王只能先帶回行館,悉心照顧。 當徐家人急不可耐四處找尋自家小姐時,徐明初的貼身丫鬟還裝出張皇失措的自責,帶著大伙兒滿山遍野亂找。 殊不知……徐明初正淚光泫然、病態嬌軟,慵懶躺在彪悍威武的赤月王懷中。 等到她“痊愈”歸家,跟隨在后的,是赤月王的大堆聘禮。 英雄救美,引為佳話,轟動全城。 隨著徐家攀上了異國王族,“探微先生”再次獲得高度追捧,兼之徐明禮資歷漸長、聲望日隆,徐明裕生意蒸蒸日上…… 最大的壞處,莫過于阮時意與閨中密友鬧翻。 蕭桐當年滿心認定徐明初會成為她的兒媳,轉頭見自己喜愛的后輩嫁給了幾乎能當爹的一國之王,氣在頭上,大罵阮時意心機重、見風使舵,罵她罔顧舊情,慫恿女兒攀龍附鳳。 阮時意早早為徐明初的狂妄任性而大動肝火,再被好姐妹冤枉潑臟水,更是怒火中燒。 她將努力維持的溫婉從容全拋諸腦后,毫不客氣回懟,二人從此老死不相往來。 十七年過去,事實證明,徐明初當年的那步險棋,確實是徐家重新登頂的轉折;且她自幼經歷家族動蕩、成長過程中缺乏父愛,而赤月王地位尊崇,待她百般寵溺,不失為理想對象。 至于他們夫妻二人如何向秋澄美化相愛過程,已不重要了。 幸福美滿,就好。 ***** 過了那段險路,沿途野果累累無人摘,霜風卷落紅黃褐葉,鋪展了一路。 沿著小道抵達一處平臺,再往上走為泥濘小道或石階,阮時意與秋澄帶了貼身侍婢棄車而行,只留車夫、雜役原地待命。 徐赫牽馬在前引路,偶爾回頭與祖孫二人討論林木的種類、山石的形態,作畫時該如何表現、如何取舍,半句不提私事。 他有武學根基,攀山時臉不紅心不跳;秋澄、護衛與靜影同樣會武功,亦無任何壓力。 只苦了阮時意,縱然擁有少女體魄,終歸柔弱。 往上攀登數十丈,那張芙蓉臉在淡青衣裳的映襯下越顯緋紅。 徐赫屢屢回望,放緩步子,眸底如有憐愛。 靜影見狀,搶上兩步,攙扶阮時意徐行。 待眾人登至山頂松畔亭,仆役取出食物、茶水等供他們享用。 秋澄領著侍婢到處溜達,阮時意累得坐在石凳上,彎下腰,雙手不住揉腿。 徐赫信步入亭,眼光掃向她時,低笑:“你體力比起以前還差,難不成……缺乏‘鍛煉’之故?” 阮時意抿唇瞪他,耳尖隱隱發燒。 往時游山玩水,她每回走不動,他便哄著抱著背著,不止一次嘲笑她體力不行,說回家要多加鍛煉。 ——鍛煉實則是……床笫之歡時對她的種種折騰。 徐赫從她的慍怒一瞥,猜出她未忘當年的調情之言,笑而搖頭:“有些人,常說自己年紀大記不住事兒……也不知是謙虛還是虛偽?!?/br> 阮時意干脆不理他,省得他得寸進尺。 徐赫見除了靜影在側,再無旁人,從懷內摸出一小瓷瓶,想遞給阮時意,猶豫半晌,改而塞給靜影。 “回去給她抹一點,否則明兒保準走不動路?!?/br> 靜影一臉狐惑,見阮時意沒吭聲,乖乖收下。 阮時意腦海里冒出的卻是,他為她親手抹藥、觸發內力、加以按摩的場景。 按摩最后總會發展為從外而內,由身到魂,鬧得她無從分辨,那些嬌哼軟吟,究竟源自皮rou酸痛或是他的征戰撻伐。 停停停! 她最近是瘋了嗎?老被他勾起曖昧旖旎的回憶,顯得她好像有多渴求他似的。 靜坐片晌,侍婢端來洗好切好的瓜果。 見秋澄未歸,阮時意不好開動,遂換了個話題:“上山前,先生神色凝重,是否覺察什么問題?” “總覺你們等待時,遠處林子有人影晃過……”徐赫換上正經語氣,“恰巧我出門那會兒,巷口也有人窺探,只是我馬快,對方沒追上?!?/br> 有了他這番說辭,阮時意心里發虛。 莫非……被雁族人盯上了? 徐赫淡淡一笑:“不必擔心,都是蝦兵蟹將,不像身懷絕技……你那小丫頭足以應付?!?/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