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節
正因為是黛文婷教會他們的,二年級的孩子們唱得格外認真,有些孩子緊張的臉都憋紅了,聲音卻絲毫沒抖。 坐在臺下的黛文婷似乎也想起了自己一字一句教孩子們唱《相逢是首歌》的場景,漸漸淚盈于睫,忍不住悄悄抹起眼淚。 大合唱再長,每個節目也不過就五六分鐘,一個小時過去,孩子們的真情演唱就結束了,開始了個人表演時間。 即使是山村小學的學生,也有不少拿手的絕技,有些會唱“花兒”,有的還會口技,模仿蟲鳴鳥叫簡直惟妙惟肖,蘇麗班上有三個逗趣的孩子還借來了村里的一口破鑼,表演了個三句半,引得臺下觀眾陣陣叫好。 雖然人少,每個年級的孩子們也在暗暗較勁,希望自己班上能讓別人大開眼界。 直到張小虎提著個嗩吶跳上臺,這場“歡送會”學生表演部分終于達到了高//潮。 嗩吶本來就聲音嘹亮,有“樂器流氓”之稱,張小虎的嗩吶聲一響起,整個多媒體教室里坐著的人齊齊打了個哆嗦,而后大笑了起來。 張小虎的功夫不到家,雖然花了三天的時間認真地練了這曲“鳳還巢”,但有些地方還很糙,經不起推敲,可坐著的大部分人本身也就不懂嗩吶,聽他吹得熱鬧,也就叫喚的熱鬧。 在黛文婷他們的心目中,嗩吶吹出來的曲子通常是很悲涼的聲音,偶有熱鬧的,只會覺得吵鬧,可張小虎吹得嗩吶不但熱鬧,還有趣,嗩吶模擬著百鳥擁簇著鳳凰回林的聲音,即便有些音吹得氣息不穩,可這部分明顯是下了大功夫的。 一時間,教室里全是孩子們充滿驚喜地聲音。 “是黃鸝,黃鸝!” “畫眉!” “鷯哥!” “麻雀,麻雀??!” 負責直播這場“歡送會”的是江昭輝,他用放盆的架子做了個放手機的臺子,此時正站在舞臺正對面的地方錄播著現場,從張小虎跳出來的時候,直播間的屏幕就被一眼望不到頭的“666666”、“哈哈哈哈哈”給刷了屏,等到百鳥入林的聲音響起時,更是滿屏都是“牛批??!”、“這孩子有才”,江昭輝看著別人夸獎張小虎的話,猶如夸的是自己一般,油然生出一股與有榮焉之感。 等一聲長長的鳳鳴聲劃破天際,張小虎放下嗩吶向所有人一鞠躬時,雷鳴山呼般的叫好聲和掌聲更是震動整個閱覽室,就連考察組的成員都站了起來拼命鼓掌。 張小虎沒想到自己一首亂七八糟的“鳳還巢”能引起這么多人的喜愛,拎著他的嗩吶,只知道張著大嘴笑。 等掌聲結束后,張小虎站在幕布前,又給臺下的人都鞠了一躬。 “謝謝黛老師,謝謝秦老師,謝謝蘇老師,謝謝杜老師,謝謝江老師,我永遠都不會忘記你們的,也不會忘記以前來支教過的王老師、胡老師、方老師、李老師?!?/br> 他用清亮的聲音說,“我們會好好讀書,天天向上,一定不辜負老師們千里迢迢來教我們讀書的用心!” 黛文婷的眼睛從頭到尾都是紅的,臉上的妝早就糊了,等聽到張小虎的話時,她終于沒有忍住,低下頭捂住了臉。 她覺得自己沒臉見這些孩子們,沒臉讓他們說“不辜負你的苦心”。 旁邊考察組的成員以為黛文婷是舍不得這些孩子,也不好過來安慰,只等著她自己情緒平復,不時擔心地扭過頭看幾眼。 蘇麗很快發現了這邊的情況,擠過來遞去一包紙巾。 “別哭了,你抬頭看看四周?!?/br> 黛文婷抬起一雙朦朧的眼,環顧四周。 所有人都在笑。 “杜若說,不要太把自己當回事,這世上沒有誰離了誰就過不下去。你現在會難受,是因為內疚,既然這樣,以后有時間的時候就回到紅星小學,把課上完就是了?!?/br> 蘇麗輕輕地安慰著,“我相信你會的,對吧?” 黛文婷擦干眼淚,重重點了點頭。 早上的所有節目結束后,就是“秦閣”集團和秦朗進行準備的“自助午餐”時間。 這一場“盛宴”從“歡送會”的前一天就開始準備,耗費了七八名廚師所有的心血,用的材料全是當地挑選的新鮮食材,譬如吃嫩草長大的小尾羊rou,吃草籽和小蟲長大的童子雞,黃牛rou、以及在老鄉們家里收來的黑豬rou等等。 粵菜原本就滋味豐富聞名,秦朗又特別囑咐這里天冷,盡量多選燉菜,所以“秦閣”的廚師們就從村里各家借來了小煤爐和土燉鍋,將精心烹制的“紅燒豬手”、“香芋豬尾煲”、“茶樹菇山藥牛柳”等燉菜用小火架在了小煤爐上保持著溫度。 怕以炭和煤為主要燃料的小煤爐引起中毒,這場自助餐被安排在廚房外面的走廊上,整個一層教室外長長的走廊里全是臨時搭起來的餐桌。 廚房門口還架起了一個碳烤爐,有廚師在準備著“炭烤牛仔骨”和“鹽焗烤雞”等烤rou菜,只要孩子們去要,他們就會熟練地切下一塊塊香嫩可口的烤rou,分給他們。 走廊外的階梯下則一字排開了另外的餐桌,上面擺滿了切好的各色水果、精致的甜品糕點,以及各種口味的冰淇淋。 當孩子們手拉手從二樓的閱覽室歡送會現場出來,聞到樓下傳來的陣陣香氣時,所有孩子都扒在了二樓的走廊往下看。 “有吃的!” “自助餐好啦!” “我看到了好多rou!” “啊啊啊啊啊??!老師說這些都隨便吃不要錢!” 根本就沒辦法維持住所謂的“秩序”,孩子們以歡快的小鹿發現了新鮮cao場的架勢,大聲歡呼著朝樓下飛奔而去! 第69章 歡送會(下) “秦閣”里的廚師,無一例外,都有自傲的資本。 來這里做自助餐的廚師,他們有的是得過各種廚師大獎的賽場派,有的是出身廚師世家浸yin幾十年廚藝的積累派,有的是出國學習過中西合璧的改良派,有的干脆就是兢兢業業將一道菜做到極致的經驗派,但無論是哪一種,都有一個共同的特點——還尚不能獨擋一面,成為一間“秦閣”分店的主廚。 秦朗在挑選西部各分店的人選時,刻意挑選出好幾位不同流派的廚師,并向他們許諾:誰的菜最受孩子們歡迎,誰就能得到晉升下一間“秦閣”主廚的機會。 “秦閣”每一間店的主廚,除了豐厚的薪資外,還能得到店內盈利百分之二十的分紅,而且不像經營酒店有風險,這百分之二十是旱澇保收的。 每一間“秦閣”的主廚,代表著“秦閣”對他的認可,也代表著名利雙收。 秦朗了解人性,他不會把希望寄托在廚師們對孩子的喜愛和同情上,而是直接用利益誘惑著他們,主動愿意到這偏僻山村來,為一群小孩子做什么“自助餐”。 也因為如此,所有的廚師都對自己做的菜下足了功夫,不但考慮到當地的人文環境和受眾群體,還根據天氣情況和飲食習慣進行了一系列的改變。 譬如其中一道“原味砂煲魚飯”,原本用的該是一種海鮮飯,但秦朗擔心孩子們對海鮮過敏,讓他們減少對海鮮的應用,其中一位擅長烹飪海鮮的廚師當即另辟蹊徑,將“砂煲海鮮飯”變成了“海鮮魚飯”,將五常大米與當地特有的冬季鯉魚湯搭配,凸顯了原料自身的特色,使米香與魚湯的鮮美充分散發出來,每一粒米都浸入了鮮美的魚湯,揭開鍋蓋后鮮香四溢,上面的米飯鮮美軟糯,而砂鍋底部的鍋巴卻焦黃香脆,口感截然不同。 這樣的一碗飯,即使不吃菜,只要揭開鍋蓋,也足夠吸引孩子們來選擇。 有些在外形上下功夫,將擺盤裝點成各種卡通形象; 有些考慮到孩子們沒什么條件吃rou,選擇做肥美多汁的rou菜; 有些考慮到rou食太多冬季蔬菜又少,選擇做爽脆解膩的素菜; 不用旁人提點,他們就主動使出渾身解數,力求自己做出的每一道菜都是最完美的,哪怕條件簡陋、受眾年幼,卻也更能凸顯出他們的能力。 所以莫說第一次見到這樣精致菜肴的孩子們,就連出身小康家庭的蘇麗幾人也忍不住齊齊咽了口口水。 江昭輝全程是帶著設備在直播的,為了直播效果,他刻意從每一個自助餐的攤位走過,遇見那種特別香的菜肴時還特別逗留一下,讓黛文婷問下廚師這是什么菜,順便直播下對這種菜的感受。 于是一檔好好的美女主播間,硬是變成了美食直播間。 “我艸,這是一條有味道的直播……” “66666,我剛剛好像看到了鮑魚?!?/br> “這到底是什么樣的神仙學校,居然還有這樣的大廚來做自助餐?” 剛剛還是感動和眼淚齊飛的“歡送會”場景,一下子變成了無數網友紛紛舔屏表示很餓,還有網友一邊丟打賞,一邊說自己正看著自助餐直播在吃外賣,感謝“加菜”云云。 黛文婷為了增加節目效果,適時丟下另一個重要信息:“這些自助餐的大廚都來自‘秦閣’,這間‘紅星小學’就是‘秦閣集團’贊助修建的,之前來這里考察水土的考察組也是‘秦閣’的企業研究所成員,因為這樣的關系,‘秦閣’決定派出一些廚師,為孩子們做一頓‘自助餐’,除了為了‘歡送會’的效果,也是慶?!t星小學’建成后第一學期的結束?!?/br> 黛文婷的解釋好比“一石激起千層浪”,關注她的粉絲不少本身就是小資的白領,一聽說這些自助餐的大廚是“秦閣”的廚師都懵了,還有一些粉絲沒聽說過“秦閣”,一個個上網去搜,搜完也沉默了。 這是接待過國賓的頂尖餐飲集團了,只在上海、北京、深圳、廣東及其省會城市開設有餐廳,大部分位于五星級酒店里面,一線城市的那些店幾乎都是米其林餐廳,一道菜往往要幾百甚至上千,就這樣要吃上還要提前預約…… 【這世界瘋了……】 【嚶嚶嚶,嫉妒使我質壁分離!】 【一定是作秀,作秀!】 【我也求這樣的作秀,請來對我作秀吧!有生之年能吃上這樣一頓米其林,阿不,能吃上這樣一排米其林,死而無憾了!】 對于中國人,哪怕美女都不是所有人都能審美一致的欣賞,但美食是。 沒一會兒,黛文婷傳到微博里的美食截圖和視頻就被瘋狂評論并轉發,鄉間小學簡陋的條件和豪華的菜肴及擺盤形成了劇烈的反差,立刻掀起一波話題度,迅速傳播開來。 看到自己的目的已經達到,秦朗嘴角泛起一抹若有若無的微笑,將手機揣回了兜里,開始維持起孩子們吃飯的“秩序”。 “不要擠,不要擠!‘自助餐’是自己動手的,你想吃什么就盛什么,看到每個桌子下面的盤子和碗了嗎?自己拿一個,要吃就去盛,只有一個要求,不許浪費,吃多少拿多少,要是讓老師們發現盤子和碗里剩太多,等下就不準拿了!” 秦朗早有準備,掏出剛才活動力的話筒連上手機,大叫著。 “大家仔細看一下有哪些菜,再挑想吃的選,菜品有很多,你們的肚子很小,不要吃的太飽漲壞了!” 然而想不漲壞了是不可能的。 孩子們本就性格未定,什么新鮮食物都想嘗試,自助餐的餐桌上擺著的大部分菜肴更是他們平時聞所未聞的,一開始還矜持著觀察其他人盛什么跟著盛,等發現真是不要錢隨便拿以后,每個孩子盤子里的菜都被他們堆得滿滿的,直到根本找不到一處空隙才停手。 杜若和秦朗一樣,擔心孩子們吃太多漲壞了,跟在后面提醒:“吃不掉不要拿這么多,這個高蛋白,吃多了不消化?!?/br> “我們吃得掉的,老師你們放心!” “我吃的掉!” “我行的!” 一開始老師們還攔一攔,再一抬眼只見張校長一家跟考察組的成員已經拿著盤子躋身孩子們之中吃得不亦樂乎了,還攔個屁,直接抄起盤子也跟著上了! 事實證明他們的擔心都是多余的,長期處于饑餓和貧瘠狀態的孩子們對于“吃”都有自己的一套智慧: 他們會每一樣先來一點,每一種都嘗一嘗,然后再挑選自己喜歡的去吃,不喜歡的會互相比較和交換,絕不會浪費一旦糧食。 他們對于“rou”有著絕不同尋常的“固執”,盛菜時會先挑自己認識的各種rou菜,再挑自己不認識的各種rou菜,最后才選擇吃一些素壓壓油膩,而且以涼拌和白灼為優先。 即使肚子還有盈余,他們還是拋棄了粵菜中最為經典的各種“飯”,直奔粵菜里各種精致的點心而去,用剛從熱騰騰的蒸籠上取下的“水晶蝦餃”和“小豬奶黃包”、“花籃干蒸燒麥”等點心填飽自己快要爆炸的肚子。 只把那些使出渾身本領做出秘制蓋澆飯、煲仔飯、撈飯的廚師們看的眼淚都要下來了,要不是幾個老師捧場吃一點,簡直要創下“無人問津”的可怕業績。 食物的香氣和熱度蓋過了這里干冷蕭瑟的天氣,比食物的香氣和熱度更熱烈的是孩子們饜足的表情和興奮的精神,這種名為“自助餐”的吃法讓所有的孩子們都展露出燦爛的笑顏。 哪怕是在米其林餐廳里,你做出的食物再好吃,哪怕你面對的是個以食為生的饕客,他也不會露出這樣的表情。 仿佛這是他們人生中第一次的滿足,仿佛你滿足的不是他的胃,而是他的靈魂。 漸漸的,站在每一條餐桌后面的廚師,也被這樣的笑容所震撼。 那些一開始因為不被孩子們選擇或者被選擇的功利心與急切感漸漸淡去,所有的廚師到達這個“水準”都是對自己有追求的,他們也許能滿足最挑剔的食客,卻不明白自己為什么沒辦法滿足這些孩子。 于是有些甚至主動向著孩子們介紹起他們吃的是什么菜,怎么做的,用的是什么材料,詢問他們對自己的菜哪里滿意,哪里不滿意。 “我覺得太淡了?!?/br> 一個孩子有些羞澀地說,“不下飯?!?/br> “刺太多了,我不會挑刺啊?!?/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