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節
于是秦朗提著保溫桶,和杜若一起去了閱覽室。 杜若到閱覽室只是下意識跟著,畢竟那保溫桶是她的。等到了閱覽室后她才想起來自己應該順路去辦公室準備課案的,可是來了都來了,也只好留下,否則這時走也太刻意了。 閱覽室里果然沒有多少孩子,秦朗找個地方坐下,杜若想了想,干脆去整理孩子們丟下的書籍和弄亂的書架。 閱覽室里的書都是當年發動募捐時各方愛心人士捐贈的,有很多是低年級的繪本,也有一些工具書,但是也夾雜著許多奇怪的書。 秦朗旁邊的桌子上就丟著一本手掌大小的口袋書,看起來已經有些年頭了,杜若收拾的時候看到那本書就皺起了眉頭。 “怎么又被翻出來了?” 她捏著它,就把它丟到了書架最高的地方。 秦朗眼尖,書拿起時瞟了一眼,大致看到了“小嬌妻”三個字,估計是本言情小說。 “估計是五六年級的女孩子好奇看的?!?/br> 秦朗打著哈哈,“我記得我上初中時,班上女生都愛看這種?!?/br> “我就沒看過。這種書不適合小學生看?!?/br> 杜若硬邦邦地說,“應該把它們從閱覽室拿走?!?/br> 秦朗吃了口菜,心里想著杜若上學時應該也是那種“好學生”,忍不住笑瞇瞇地問: “杜若,你有男朋友沒有?” 杜若收拾著書架的手一頓,莫名其妙地回頭:“沒有,怎么了?” “別誤會啊,我只是中午和江昭輝聊天,有點有感而發?!?/br> 秦朗的臉白白胖胖,一笑起來兩只眼睛瞇成了彎彎的月亮,臉上還有酒窩,看起來特別討喜,也很難讓人產生反感。 他將自己和江昭輝中午的對話與杜若說了。 一邊吃飯,一邊含含糊糊地說:“后來我想了想,要是我有女朋友,恐怕也是不放心她去支教的,說不定也跟江昭輝一樣像是守寶貝一樣守著?!?/br> 杜若聽完了秦朗的話,眼神也有些復雜。 “其實,女老師支教,確實要承受很大的心理負擔……” 秦朗不解地看著她。 “我來支教之前,師兄師姐們都提醒過我要注意安全,不要穿暴露或艷麗的衣服,不要濃妝艷抹,要樸素低調,否則有可能遇到sao擾、甚至給其他同伴帶來麻煩?!?/br> 這些都是經驗之談,也是血淚之談,所以杜若聽取了意見,每天都穿著運動服,也從來不敢化妝。 但到了這邊以后,她才發現,無論自己再怎么低調、再怎么樸素,和當地的婦女還是有很大的區別。 這區別,大到哪怕再怎么不修邊幅,一眼看去,也知道她是“外來”的。 “因為黛文婷太漂亮了,所有人的目光都聚焦在她身上,無形中就讓我們少了很多麻煩。再加上黛文婷有江昭輝這個強勢的護花使者,也連帶著庇護了我們……” “從某種意義上,我感謝黛文婷和江昭輝?!?/br> 第33章 新聞vs故事 江昭輝平時身體很好,又是個年輕人,一身皮rou傷養了幾天也就好了,可以重新上課。 出了這么多事,雖然江昭輝也是個受害者,但許多孩子卻弄不明白其中的緣由,只知道這個老師讓村子里來了警察,而警察來是很可怕的事情,于是江昭輝就等同于可怕的人了。 好在江昭輝有些遲鈍,不少孩子對他疏遠了,他還以為是自己終于“鎮”的住場子了,沒有多少失落。 這一天,江昭輝給六年級孩子們上完體育課,單獨點名讓張小虎留了下來,就在張小虎以為自己哪里又做錯了要被罰時,江昭輝從口袋里摸出了那一沓錢,遞給了張小虎。 “這錢還你,我不能收你的錢,那個道歉我留下了?!?/br> 張小虎看江昭輝把錢遞過來,一張臉憋得通紅,連忙搖頭,死都不要。 “你和你的兄弟們救了我一條命,我的命就不值一雙鞋?”江昭輝假裝生氣,硬要把錢塞在小虎手里。 “那不一樣?!?/br> 張小虎扭著身子躲,“就算沒那個鞋的事,我們看到這種事也會去救人,但是鞋子確實是我弄壞的,弄壞了就要賠?!?/br> 張小虎把錢推了回去。 “我知道老師那個鞋很貴,我也賠不起,我們只湊到這么多,以后等我有錢了,我再想辦法還上?!?/br> 張小虎家的情況江昭輝也知道,他家男丁多,相對的沒有村子里其他人家那么困難,但說富裕也是不可能的,幾百塊錢對江昭輝來說就是一頓飯錢,對張小虎幾個兄弟來說可能就捉襟見肘了。 兩人推來擋去,最后張小虎把錢往地上一丟,吼了出來。 “我們農村人也是要臉的!又不是無賴,糟蹋了你的東西不賠錢!” 張小虎這么一吼,兩個人都愣住了。 這孩子性格倔強、又天不怕地不怕,平時惡作劇、調皮搗蛋太多了,江昭輝沒想到他竟然還這么有原則。 張小虎吼完了大概也覺得不好意思,腳一抬就想跑,被江昭輝拉住了。 江昭輝手長腿長,張小虎掙扎了幾下掙扎不開,憋屈地問:“又怎么了?” “你在這里等我會兒?!?/br> 江昭輝讓他等著,從地上撿起錢,回了屋。 沒一會兒,他從屋里出來,手里捧著一雙白鞋,正是他那雙綠尾。 鞋子被張小虎找的顏料染了不少,鞋帶和鞋尾都黑了,鞋面的黑色刷掉了不少,只是有點發暗,但總體看起來,比這里大部分人腳上的鞋還新一點。 “你賠了我錢,這鞋就是你的了。你穿大了點,看看你哪個兄弟能穿?!?/br> 江昭輝把鞋子給了張小虎。 “這鞋扎實,我才穿一個月?!?/br> 一千二一雙的鞋! 世界名牌的鞋! 張小虎捧著那雙鞋,光顧著低頭好奇一千二的鞋子是什么樣子了,等再抬起頭時,江昭輝已經走了。 打人的主謀沒抓到,但是抓到了從犯,有了報警的事,暫時再也沒多少人沒事在學校里晃了,紅星小學好像已經恢復了平靜。 秦朗他們就和之前允諾的那樣,沒有將這件事上報支教團,畢竟這種事情只是個例,并不能算作當地治安問題。 然而誰也沒有料到,江昭輝挨打的事情,僅僅只是個開始。 就在江昭輝恢復上課后沒有幾天,原本很少有外人來的紅星村里突然來了好幾個外人。 這些人一下車就找到了學校,因為老師們都在上課,他們就找到了張校長,出示了自己的記者證,自報家門是“心潮新聞”的人,指名道姓要采訪江昭輝關于“支教被搶劫未遂”的事情。 張校長本來心里就牽掛著這事,一聽到記者來采訪就“咯噔”一下,心里涼了一半。 張校長雖然是紅星小學的校長,可其實也沒什么城府,他原本只是高中畢業,為了教村里的孩子們回鄉開辦了個小學,教著教著附近的孩子們都來上學,村里就給他申請了一個民辦小學的名額,學生的數量到了一定數量后,上級教育部門也承認了這個學校。 他教了這么多年書,無論是后來教學點的新建、還是學校接受捐贈重新建設,所有的事情都是外面的支教老師幫著cao持的,對外接洽的事情也一直是支教團和支教老師們在幫忙。 但他再怎么沒見識,也知道這些“記者”的本事。 上一次有記者過來,還是李老師和方老師在這里接受捐贈的時候,也是來了兩個記者,只不過報道了一下,不但有人捐衣捐款,還讓愛心企業捐了一個新的學校。 這次有“記者”來報道,會不會讓一切都化為烏有? 那幾個記者也是人精,一看張校長這樣就知道他是不愿意接受采訪的,不過他們要采訪的主體本來就不是張校長,甚至還在心里打了“記者采訪該校校長設法阻攔”這樣的腹稿,和張校長在辦公室里打了半天的太極,等到下課鈴一響,幾個記者也不再繞圈子了,直奔下課后的教室。 張校長急的在后面追趕,結果就看到那幾個記者找上了剛下課的黛文婷。 這幾個記者只是未免節外生枝找到了最近的教室,卻沒想到迎面來了個明眸皓齒、窈窕動人的美女,當即眼睛一亮,就圍了過去。 “這位美女你好,你就是來這里支教的老師吧?我們是心潮新聞的記者,我姓劉……” 一個年紀大點的記者熟練無比地掏出一張名片,遞給黛文婷。 “我們聽說這里剛剛出了一起惡性搶劫事件,是有關支教老師的,請問方不方便接受采訪?” 黛文婷還沒反應過來發生了什么,手里已經被塞了一張名片,剛抬起頭來想問什么事,那邊在閱覽室整理完體育用品的江昭輝走出門,看到幾個“彪形大漢”圍著黛文婷,下意識喝了一聲: “什么人,上課時間,來學校干嘛?” 隨著他這一聲喝,張有田也聞聲走了出來,見這情況以為是黛文婷又被糾纏了,和江昭輝一起走上前去。 張校長跟下來,見這情況怕他得罪了記者,連忙解釋:“誤會誤會,江老師,這些不是閑雜人等,是來這邊采訪的記者!” 聽到“江老師”幾個字,幾個記者更高興了,這是找到了正主兒??! “江老師吧?請問前幾天紅星村鬧出的打人事件受害者就是您吧?請接受我們的采訪!” 老記者帶著徒弟們換了個目標,名片又開始分發。 “聽說主使者還沒有落網?請問你現在心情如何?” 江昭輝見圍攻的對象變成了自己,再見下課的孩子們都睜大了眼睛看著他們,下意識的眉頭一蹙,指了指樓上。 “這里不適合說話,我們去老師辦公室談吧?!?/br> 他怕干擾正常的教學秩序,給了黛文婷一個安撫的眼神,領著他們去了辦公室。 黛文婷已經從對話中的大致知道了發生了什么事,見江昭輝領著人上了樓,轉身就去找杜若和秦朗幾人商量。 江昭輝和張校長不一樣,他是當事人,記者們對他就要熱情的多,但是江昭輝是個不怎么喜歡多聊天的人,大多數時間是聽著,記者們想在他嘴里多聽點事情的真相,可到最后倒是江昭輝知道的東西更多。 說起來,這些記者原本也不是為了支教老師的事情來的,他們是互聯網新媒體的記者,原本是四處找素材的,這老記者聽說這里有一個連環殺人案件的犯人在鎮子上落了網,就跑過來找這個新聞,結果來的晚了,周邊傳統媒體的記者早就從當地警方得到了第一手資料,都刊發出去了。 他們不能無功而返,就在幾個派出所里踩點,想要找點有關殺人犯的新聞報道一下,最好是類似“可憐人必有可憐之處、殺人犯的傷心往事”之類的方向,結果傷心往事沒找到,找到了一個團伙搶劫支教老師的惡性案件。 這幾年來,大學生支教、支援西部感天動地的新聞屢見不鮮,可是支教之后的支教生活卻嫌少有人報道的,主流媒體也都是報喜不報憂,這幾個記者靈光一現,覺得這是個新鮮的題材,于是使出渾身解數和當地派出所探到了消息,為了擔心別人搶了這個新聞,他們第二天就問清了路,來了紅星村。 原本張校長還只是擔心,聽完這幾個記者的來意都不是擔心了,簡直就是壓力山大。 江昭輝只是沖動,又不是蠢,一聽就知道他們不是為了什么“伸張正義”來的,什么“報喜不報憂”既然屢見不鮮,那他們就是來“報憂不報喜”的,他只是來支個教,不想自己被人打的名聲傳揚出去,對待他們幾個就不咸不淡,沒怎么搭理。 沒一會兒,秦朗和杜若、蘇麗幾人來了,他們是老師,下了課本來就該回辦公室,回來也算合情合理。 比起江昭輝和杜若幾人,秦朗顯得格外干練,三言兩語和幾個記者寒暄過后,就熱絡起來了。 據秦朗說他上大學以后家里就不給他錢了,平時勤工儉學的,干過許多兼職,在社會上也算是磨練過的,和這些記者們周旋也不見生嫩。 那些記者也是人精,原本以為來了個熱情的終于可以多摸點消息,沒想到來個滑不留手的,好話說了不少,態度也誠懇,雙方你試探我,我試探你,那幾個記者誘著這年輕人說點不利于支教的話,可是秦朗說天說地,就是半點不說有關什么“窮鄉惡水出刁民”的話,半句支教苦的怨言都沒有,還夸這里民風淳樸孩子天真,能把人活生生憋死。 幾個老師早就見識過秦朗的本事,他們在那邊“采訪”的時候,一個個都推說自己害羞,不愿意接受采訪,讓江昭輝和秦朗接受采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