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節
…… 顧玄芝沒有猜錯,這雨是連陰雨,一直下了小半個月才停。 杜家的房子雖然是土坯蓋的,但好歹外面包了一層青磚,屋頂上還加了瓦片,所以這雨對杜家人來說,除了被困在家里不能出去之外,其它都沒啥,還能變著法兒在家里做好吃的呢! 杜老太知道今年收成好,連陰大雨也沒啥新鮮菜吃,她便咬牙讓杜振國、杜振黨和杜振民兄弟三個提前把那頭原先準備過年再宰的豬送上了西天,吃了一頓飄著油花花的殺豬菜,余下的rou只留了幾斤準備燉熟熬了油之后平時吃的,剩下就都做成了熏rou。 大雨連陰,杜家的日子過得滋滋潤潤,可好些人家都倒了霉。 這年頭,舍得蓋青磚瓦房的人家少之又少,多數人家都是用泥混著麥秸把墻給壘起來的,屋頂也是同樣的道理,就是中間多加了幾根木頭。 大雨連陰,幾乎時時刻刻都在剝那些土墻和土屋頂的皮。 才下了兩天雨不到,就有好些人家屋子里開始漏水,屋外下大雨,屋內下小雨,屋內擺滿了各種盆盆罐罐,都是用來接了雨水往外潑的。 又過了三四天,好些人家屋子里就變成了水簾洞,盆盆罐罐都接不過來了,好些人家已經開始收拾東西,聯系那些屋子比較瓷實的人家,準備去借助幾天。 等那大雨下了將近十天的時候,有的人家屋頂塌了個大洞,站在屋子里就能感受‘黃河之水天上來’的壯闊,還有的人家直接塌了墻,連‘家徒四壁’都湊不齊了,有些人家只有三壁,還有人家塌得只剩下個二點五壁的。 杜家屋子好,自然是很多人眼中的香餑餑,可惜杜家人口也多,原本還有一間閑置的空屋子,結果杜家嫁出門的閨女杜振英帶著男人孩子還有婆婆都搬來借住了,哪有別人的份? 這大雨天里,顧玄芝閑著沒事干,整天不是吃吃喝喝就是躺在炕上神游天外,一會兒把自己的意識沉入地底,附在附近那山上遠眺,一會兒就把自己的意識附在河流中,隨著河流奔騰向千里之外的大海,隨著海浪浪一會兒之后,再反遁回來。 土地爺、山神與河伯的傳承,她都已經坐到了融會貫通,剩下的就是那些聽起來幾乎不可能完成的任務。 土地爺安排的任務勉強還行,不算太難,就是有點耗時間,山神安排的任務就需要動腦子與托門路了,兜里還得有錢,承包一座山可不是鬧著玩的,至于河伯安排的那個任務,顧玄芝覺得最難了。 她得養什么魚才能達到那個要求? 一條價值百萬的魚……算下來比黃金都貴呢! 顧玄芝一時半會兒想不到解決的辦法,就暫時把這個問題擱到一邊了。 因為這場大雨的緣故,顧玄芝發現地下水位漲了很多,她決定搞水產養殖,借著涌河的便利,先將小龍蝦生意做大,然后再嘗試著做龍蝦、螃蟹、各種各樣淡水魚的生意。 得益于河伯傳承,她來回往返了幾遍海邊與涌河,已經嘗試著摸索到把海里一些生物引到涌河中來的方法了,不過因為涌河是淡水河,能夠在涌河中存活下來的海生生物少之又少。 半個月后,天氣總算放晴,人們都跟著松了口氣。 屋子塌了的人開始修補屋子,下雨前有糧食在地里還沒來得及收的人也都急匆匆地跑到了地里,不等地里稍微干一干就沖了進去,盡管結果早已料到,可是看著那些伏在地上、同泥水混在一起的麥秸,不少人還是失聲大哭了。 雖說現在不會餓死人了,花錢也能買到糧食,可這些糧食原本不用花錢??! 新時代購物中心縣城分店的經理早就已經打通了承包土地的渠道,只差同顧玄芝相看了實際土地之后,便能去同當地政。府溝通,確定承包土地的范圍了。 故而一等到雨停,那縣城分店的經理就尋上了門來,開車載著顧玄芝在這個縣城的好多個村子都轉悠了一圈,最后顧玄芝選擇了臨界下洼溝的三個村子。 一來是因為這些村子挨得比較近,她騎個自行車也方便跑,一個小時就能打來回,二來則是因為這些村子都緊挨著之前被她給搞崩掉的那座山,如果真按照縣里的計劃,把那座山給刨了,這三個村子的老百姓多多少少都會獲益。 在土地肥力相差無幾的情況下,顧玄芝自然愿意照顧一下這些人。 新時代購物中心縣城分店的經理姓趙,單名一個楊字,顧玄芝喊人家‘趙經理’。 見趙楊已經沒有再看土地的打算了,顧玄芝就問,“趙經理,是不是等這些土地都承包下來之后,新時代集團的施工隊就準備修農業種植基地了?” 趙楊點頭,“是啊,怎么了?顧女士,你是還有什么顧慮嗎?” “不是,我就是聽說新時代集團旗下的遠東建設口碑很好,蓋出來的房屋口碑過硬,想麻煩趙經理在中間做一個牽線搭橋的人,幫忙問問遠東建設,看能不能給我修個屋子,小二層就好,錢不是問題,只要質量過硬就成?!?/br> 趙楊還以為是別的什么事呢,一聽是這個,想都沒想就答應了下來,“顧女士你放心,遠東建設從來沒有說過只做大設計,不看小設計,只是不同的建筑要求有不同的收費標準?!?/br> “遠東建設的屋子蓋得好,用的材料也講究,所以價格會略微貴一點,一般的老百姓根本承受不起這樣的價格,要是你做了決定,就用遠東集團來建設并修造的話,我就幫你打個電話,讓那邊的人過來時直接找你,到時候你把人帶到村委給你批的宅基地上去?!?/br> “遠東建設蓋房子的速度是大家有目共睹的,就和放電影一樣快,幾乎就是一睜眼再一閉眼的工夫,屋子就蓋好了。當然,我這么說有點夸張,但既然你點名說要遠東建設來蓋,那肯定是知道遠東建設的口碑的?!?/br> 作者有話要說: 萬字更真是累死個人……大家多多關注一下文案,里面有驚喜彩蛋! 第26章 萬字更 趙楊的動作很快, 同顧玄芝選了農作物蔬果種植基地的農耕占地面積之后, 很快就同當地政。府把這件事情給落實了。 從占地范圍到給予農民的補助, 再到每年都需要支付給政。府的‘發展款項’……條條框框悉數確定下來,也不過是兩天工夫。 第三天一開始,縣政。府就派人到這三個村子來做村民的思想工作, 其中尤以占地面積最多的下洼溝為重。 豐厚的占地補助雖然比不上每年種植所得,但卻不需要農民再做農活,也不需要農民再cao心天氣與收成。 直接用土地換成了錢, 再加上新時代集團新成立了農業管理公司,還會在種植基地當地的老百姓中選擇一些年輕力壯地人來務工,負責澆水、除草、收割等事務…… 縣政。府派下來的人給村民們算了一筆賬,僅僅是拿了承包土地的補貼, 老百姓就不會比種地少多少, 如果能被新時代集團農業管理公司選中,成為了新時代集團的員工,還能拿到豐厚的工資,肯定比自個兒種地賺得多,關鍵是這樣更有保障,老百姓不用承擔種地的風險。 要是沒有被新時代集團農業管理公司選中, 那也可以想別的辦法去掙錢, 諸如開個小鋪子,或者是去縣城那些私營企業打工……甭管做什么, 肯定比原先賺錢,關鍵是能夠擺脫泥腿子的身份, 不用再面朝黃土背朝天了,算是半只腳跳出了農門。 新時代集團給的土地承包補貼是一簽合同就能領的,而且新時代集團家大業大,更是國內的龍頭企業,怎么可能坑老百姓? 故而縣領導派來的人稍稍一動員,村里的大多數人就都同意了,讓簽字簽字,讓按手印就按手印,比小學生還要聽話。 趙楊領著縣城分店的兩個員工就在旁邊對著這農民手里拿著的農業本登記,核實好占用土地畝數之后,噼里啪啦地摁一通新時代集團旗下新電子公司生產的計算器,麻溜地就算出來具體的錢數,老百姓們都開開心心地領著錢走了。 規劃好的土地全部入了賬,第二天整裝待發的遠東建設公司就趕來了,分出一小撮人去給顧玄芝建新房子,剩下的一大撮人去負責農業生產基地的建設。 甭管是自個兒住的屋子還是農業生產基地,顧玄芝都是嚴格按著土地爺傳承中那一套風水堪輿理論來指導建設的,將好端端一個農業生產基地建的和花園一樣,看著賞心悅目。 遠東建設的效率極高,從打地基到建設農產品倉庫,再到建設農業生產基地內的各種設施廠房……從頭到尾,僅僅用了半個月的時間就交工了。 顧玄芝自個兒蓋的那處小院子更快,沒到十天就已經建好了主體框架,粉刷白了墻,要不是因為新屋子不能直接裝潢,怕是等農業生產基地蓋好之后,顧玄芝的屋子都裝潢妥了。 遠東建設的人同顧玄芝約好裝潢的時間,當著趙楊的面同顧玄芝簽訂了交付合同,然后就收拾東西走人了。 次日,一大撮臨時從豫北農作物蔬果生產基地調過來的人就住進了農業生產基地新建好的宿舍樓。 屋子都是嶄新的,被褥床墊、洗漱用品也都是剛從新時代購物中心調撥過來的……總而言之,除了屋子略微有點潮之外,沒啥不好的。 這天兒正是最熱的天,敞開著窗戶用不了半個月,屋子絕對能夠干透。 那些調撥過來的農耕技術員開始著手修建一些澆水設施,給育苗用的玻璃溫室里安置溫度、濕度檢測設備等,還在農業生產基地最邊緣的一排小屋里安置了一些大型檢測設備,用來檢測土壤中的成分與營養物質,以及農作物中的營養物質。 據那些農耕技術員說,如果種植出來的農作物里出現了對人體有害的成分,諸如重金屬離子等,這些設備也都可以檢測出來。 顧玄芝好奇地在那檢測室轉悠了好幾圈,從那些農耕技術員口中得知了這些檢測設備的價格,然后她就再也沒進過這一排看著有些簡陋的檢測室。 她本以為這些設備用不了多少錢,撐死也就和醫院里那些檢測設備一個價,結果被負責實驗檢測的農耕技術員好好嘲諷了一通。 那農耕技術員說,“這些設備的殼子都是國外進口的,價格不菲,里面的檢測程序等等都是我們集團最大的股東衛添喜教授親自編寫的,還有很多關鍵性的檢測單元零部件,都是衛添喜教授的愛人洛書文教授帶著高新技術研究院的人研發制造的,性能遠遠優于原先的設備,價格自然不菲。日耳曼那些搞食品安全的研究員前一段時間從我們國內買走一臺,七千四百萬呢!” 顧玄芝想了想自個兒錢兜里的數,加上衛東征給她的補償金、杜振華交給她的夫妻共同財產,還有她自個兒賣菜攢下的錢,統共也沒有兩萬,這兩萬中還有四千多塊是需要付給遠東建設的尾款……人比人得死,貨比貨得扔。 顧玄芝問那檢測員,“既然這設備的關鍵部分是咱的,為啥還要從國外進口?咱能把那些復雜的東西生產出來,還搞不出一些簡單的?” 這個問題那檢測員也不懂,不過他記得衛添喜教授曾經在某次新時代集團大會上講過的一段話,當下就拿出來裝了個逼。 “未來的世界是互聯的,人與人之間、國與國之間、都將存在更加密切的關系。我們能夠完整地生產一臺設備,但這并不等同于我們需要完整地生產一臺設備?!?/br> “我們自己要賺錢,同樣也要給別人留條活路,自己只要做最賺錢的事情就好了,互相幫助、互相利用、以此來搭建命運共同體?!?/br> “我們對于自己的能力以及自己的底牌心知肚明。我們有能力生產全套設備,但生產全套設備太費工夫了,還費各種各樣的原材料,不經濟。我們只需要保證這些東西在應急的時候,不會成為卡住我們脖子的索命鉗就好?!?/br> “我們需要將有限的時間和有限的精力投入到更賺錢的事業中去!” 說出最后這句話的時候,那個檢測員還揮了揮拳頭,看得顧玄芝滿頭黑線。 就‘大豆育種問題’叮囑了一番農耕技術員之后,顧玄芝就恍恍惚惚地回家去了。 那檢測員說的話在她腦海里一遍又一遍地回蕩著,雖說她不能完全明白那些話的意思,但她覺得那些話有道理,并且她也準備將衛添喜說過的這些《致富秘訣》運用到自個兒的種地中去。 有些事情,只要自己會做就可以了,并不需要親力親為,自己要把有限的時間和精力投入到能掙更多錢的種地項目中去。 顧玄芝恍惚,杜家人更恍惚,因為打死杜老太等人都想不到,顧玄芝居然悄悄摸摸就把房子蓋好了,還蓋了一個那么大的! 朱春草倒是聽顧玄芝說過要蓋房子的事情,但她當時和顧玄芝約定說,二人一起去村委會批地,顧玄芝卻沒有喊她! 村西頭靠近涌河、緊挨著顧玄芝承包的那五十畝地的地方確實有人在蓋房子,這是整個下洼溝的人都知道的,可大家都以為那是新時代集團建的,誰能想到那房子居然是顧玄芝建的? 有哪家人把自個兒住的屋子給建的這么氣派? 錢多花不完就燒得慌嗎? 別人或許只是羨慕嫉妒恨,杜老太就變成了惶恐,她親眼看著顧玄芝一天比一天能賺錢,一天比一天有能耐,開始擔心杜家指不定哪天就留不住顧玄芝,被顧玄芝給拋棄了! “哎,要是老四走之前讓老四媳婦懷個娃兒該有多好!”杜老太氣得捶胸頓足。 等到了吃晚飯的時候,杜老太一個沒憋住,就同顧玄芝說了這件事,她語氣里略微帶著些埋怨,“老四媳婦,蓋房子這么大的事情,你怎么不同家里商量一下就蓋了呢?就算現在分了家,你不用和家里商量,可你總應該和老四商量一下吧?!?/br> “媽知道,老四不在家,所有的事情都由你做主,可蓋房子不是小事,你一個人怎么能做了這么大的主!” 顧玄芝眨眼,說得理所當然,“錢是我掙的,地是我托人幫我批的,蓋房子我沒花家里一分錢,振華攢的錢我也沒動一毛,我怎么就做不了主了?要是我做不了主,誰能給我做主?” 杜老太被顧玄芝的這一句話給頂了回去,半天緩不過氣來,她沒同顧玄芝爭論啥,回頭就抹著眼淚催杜振英給杜振華寫信。 杜老太倒不是眼紅顧玄芝蓋的那房子好,也不是想替顧玄芝掌管她賺得錢,而是擔心顧玄芝發達之后就想撇開杜家人獨自飛了。 杜老太也不是擔心顧玄芝自個兒飛了之后不管杜家其他人,而是擔心顧玄芝要同杜振華鬧離婚! 女人稍微有了點本事,家里的男人說話就不管用了,這是常理。 顧玄芝現在何止叫有本事啊,在杜老太眼里,顧玄芝都快能耐上天了! 她這個兒媳婦可是能同那新時代集團的大領導衛東征坐在一塊兒談生意的人! 而且杜老太覺得顧玄芝冷心冷情、心又狠又硬。 連娘家都說撇就能撇下的人,嫁出門將近半年都對娘家不聞不問,連個電話都不給家里打一通,這得有多狠的心? 杜老太越想越慌,帶著哭聲同杜振英說,“振英啊,媽說一句你寫一句,趕緊把信給咱老四遞過去,不然媽怕出亂子!” 杜振英覺得杜老太有些杞人憂天,“媽,你說你整天都瞎琢磨些啥?四弟妹每天規規矩矩的,不是在種地,就是在去往種地的路上,成天連個男人都見不著,你瞎擔心些啥?” “人家夫妻倆關系好著呢!萬一四弟回來把這件事同四弟妹說了,你讓四弟妹怎么想?往后的婆媳關系該怎么處?” 杜老太憂心忡忡地說,“媽倒不是懷疑她現在有什么,媽是懷疑她心不在老四身上了!” “你想想,她本來就是省里來的,還那么能賺錢,現在指不定是后悔了,準備掙錢回省城發展呢!” “她能同衛東征那樣的人搭上關系,心怎么可能在咱家老四身上?都說新婚夫妻離不開,你看看她同老四分開多久了,有表露出半點點對老四的想念嗎?” 杜振英想了想,這半年里,自個兒斷斷續續地回了好幾次娘家,四弟妹每天都樂樂呵呵,從沒表現出獨守空房的幽怨來,還真不像是對自家四弟有感情的! 要說顧玄芝對誰的感情最深,那一定是對承包的那五十畝地,她看見那些土地就和看到親兒子一樣,愛得深沉! 杜振英還是有些不大能接受杜老太的那一套說法,“萬一人家給四弟寫信了呢?或者是人家夫妻倆打電話了?你管那么多干啥,老四自己房里的事情,讓老四自個兒去處理。你個當婆婆的插手了,甭管最后結果是好是壞,你都里外不是人?!?/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