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4節
人疲馬倦的跑了一趟盛景祭祖,成功的對老家的父老鄉親們做了一次親切圓滿的訪查慰問;回來后就是輪軸轉的參加春節期間的大小祭祀宴會;緊接著又領著詹士府,翰林院等各部官員編撰《廣告法》的太子殿下,在這些都忙完以后,狠狠的大睡了三天。 太子妃心疼的瞅著他還是沒有長rou的小俊臉,特別想讓他再睡三天,“這些日子朝堂上沒有什么大事兒發生,要不我們讓皇上再給你休幾天假?我總覺得你還是沒有休息夠?!?/br> 太子殿下端起手邊的玻璃杯,把里面剩下的那口奶子茶喝完,一邊給他親自錄制的太子妃家常小短片做剪輯,一邊輕聲回答,“不用休假。既然沒有什么大事發生,那就不會忙碌,正常作息就好?!?/br> 提起來奶茶壺又給他添了小半杯溫熱的奶子茶后,太子妃猶豫了一下,終究是沒忍住,直接問了出來,“那請問太子殿下,忙完了“小仙丸”,下一步你打算讓太醫院折騰什么?” “太子妃如何猜到孤下一步要繼續研究醫術?”胤礽有些吃驚,停下手里的事兒,轉過頭看向她。難道自家太子妃已經和他心有靈犀一點通? 太子妃傲嬌的看了他一眼,不想回答他。 因為春節后開始在大清國內推廣普及的“優生優育”政策以及避孕藥物“小仙丸”,老百姓又嘿嘿嘿的把它們和太子殿下、太子妃聯系在一起。民間甚至已經有人開莊做局,賭太子殿下和太子妃將來會生幾個孩子。 瞧見她這個小羞澀的模樣,太子殿下輕輕笑了笑沒有說話,回過頭來繼續做他的剪輯。 他當然知道民間給他們開賭盤的事兒。只是這個事兒,就像自家皇阿瑪說的一樣,堵不如疏,朝廷如果插手,就是越描越黑。只能是暗中派人把這個事兒給慢慢壓下來。當然,按照皇阿瑪的意思,當然是生的越多越好。 作者有話要說: 嘿嘿嘿嘿嘿嘿嘿。 第160章 飛機 至于各種避孕措施的研究, 還有現在朝廷正在宣傳的各種“優生優育”、“愛護女兒家”等等政策, 并不是要實行嚴厲的條文去硬性規定一家只能生幾個孩子, 而是要提醒大清國的老百姓,注意一下女子們的身體健康,以及自己的家庭收支情況。 就算這些避孕方法的推廣宣傳, 都不能阻止各家各戶拼命生很多孩子的熱情,至少也可以讓他們有個選擇權, 要不要生?生三個還是五個?今年生還是明年生?而不是各種意外懷孕, 母嬰受難, 然后導致各種家庭困境和悲劇。 生完一個孩子后,間隔不到一年又再次有孕的情況, 很多很多;尤其是生了孩子養不起,看到生的是個女兒就直接溺死,或者賣了大的孩子養小的孩子的事兒,更多, 雖然根本原因是因為貧困,但是這些簡直是自殘一樣的行為,實在是讓胤礽看不過眼。 古華夏人幾千來都非常堅信多子多福,養兒防老;不孝有三, 無后為大等等說法, 想要老百姓可以根據自己的家庭現狀有計劃的生育孩子,只能是旁敲側擊的來, 只能是盡力而為。 況且,當前的社會現狀就是父系社會的男尊女卑, 各家各戶都想要生兒子的心情,其實也很好理解。 只是,他總想著多做一些事兒,讓老百姓的生活更自由一些,更健康一些,更有條理一些。生育權是人的基本權利中頗為重要的一個方面,拒絕頻繁生育也是女子們的一項基本人權。二者都需要得到保障。 至于他下一步要和太醫院研究的疾病,就是由于缺碘引起的甲狀腺腫,也就是當前老百姓口中的“大脖子病”。 至少在秦漢朝以前,古華夏人就發現了一種脖子上的病,為此,人們還專門創造一個字來形容它,也就是“癭”。因為在古文中“嬰”是指頸部的裝飾,“嬰”加病字旁就成了“癭”,特指頸部疾病。 “太子妃,你知道“智囊”二字的由來嗎?”太子殿下想到由大脖子病引發的各種趣事兒,就開口問道。 正在幫他整理剪輯室的太子妃,聽了問話就隨口答道:“知道。是有戰國時期,秦惠王的那個同父異母的弟弟樗里疾所引起?!?/br> “公子疾身患癭病,但是他先后輔佐秦國兩位帝王,戰功卓著,能力過人,為人又特別的滑稽多謀,秦人敬重他,就把他頸前長的那個大囊腫戲稱為“智囊”。后來“智囊”一詞的意思隨著秦統一六國,廣為人知,慢慢的轉變成對聰明忠心的下屬的稱呼?!?/br> “怎么,你要研究大脖子???” 太子妃微微皺起眉頭,大脖子病可不像天花和瘧病這樣人人害怕,有了藥物以后老百姓就歡天喜地的接受。大脖子病的病因和發病時間都是屬于特慢性,很多地方的老百姓壓根兒就不把它當成是一種病,甚至還把脖子上不長腫塊的正常人當成病。 “嗯,南方很多府縣地方官都發來請求,希望朝廷幫忙,根治他們治下的日益泛濫的大脖子病?!碧拥钕乱恍亩?,還能騰出來一只手端杯喝他的奶子茶。 “那這些地方官有沒有和你說,老百姓不光不想治,甚至還覺得他們父母官的細脖子才是有???” “太子妃猜到對極了。治理大脖子病確實是很難,我們要首先讓老百姓認識到,這不是一種特殊的美貌,而是一種很嚴重的,必須根治杜絕的疾病?!?/br> “一代腫,二代傻,三代四代斷根芽”,說的就是大脖子病的危險,因為它是一種遺傳病。宋代歐陽修先生曾有記載,“傴婦懸甕盎,嬌嬰包卵鷇”,就是說明在當時的河南一帶,無論老幼,大脖子病都十分明顯。 因為碘是合成甲狀腺激素的必需成分,如果人體缺少必須量的碘,甲狀腺激素就不能正常合成,導致促甲狀腺激素分泌過量,引起甲狀腺腫大。 患者自己或許沒有感覺,但是他們的后代往往一出生就會缺少甲狀腺激素,特別容易患有呆小癥,再下一代則會直接引起生殖系統發育不良。 而且,患大脖子的病人中,像樗里疾這樣樂觀的人并不多,大多數患者都有易怒的癥狀,特別容易情緒激動。 大詩人陸游曾經寫道,“常時念此氣生癭”。元代文學家楊維楨在《碎玉杯》中也說,“元城老臣怒生癭”。人們誤以為因為他們是經常生氣才得的大脖子病,實際上是因為得了大脖子才變得易怒。 但是世人因為不懂,又因為對大脖子已經司空見慣,有些發病率高的地方,老百姓不光不為自己的疾病擔憂,反而引以為榮,引以為美。為了自己的大脖子專門設計服飾不說,還認為細脖子才是奇怪。 北宋時期的官場上有三個“癭相”,王欽若、吳充和蔣之奇,都是著名的大脖子病患者。他們還都身居高位,一樣的心里陰暗,睚眥必報,極力阻止王安石變法。 心里郁悶的王安石先生在《汝癭歌》中諷刺道:“樗里既已聞,杜預亦不幸。秦人號智囊,吳瓠掛狗頭”。他還特地描述了大脖子病人的服飾,“女暫高掩襟,男大闊裁領?!?/br> 夔州行人、伊濱路上十有八九癭累累,見慣何曾羞掩衣、羞顧影。大詩人蘇軾在《別黃州》中更是寫道,“長腰尚載撐腸米,闊領先裁蓋癭衣”,明代的大教育家劉元卿在《南歧之見》中,對于人們的這個現象,又有更為詳細的記載。 “…其地之民無一人無癭者。及見外方人至,則群小婦人聚觀而笑之,曰:“異哉人之頸也,焦而不吾類?!蓖夥饺嗽唬骸盃栔廴煌钩鲇陬i者,癭病之也,不求善藥去爾病,反以吾頸為焦耶?”…” 有些地方的人們不知道自己得此病的危險和丑陋。就算知道了,也會說,我們這地兒人的脖子都是這樣的,何必要去治它?見怪不怪,反以為怪。用錯誤的標準看待正確的事物,就會認為正確的才是錯的。 至于當前大清國的很多地方,當然也是“婦女癭垂頸,衣裁常闊領”。 太子妃看到他面色有些沉重,也就沒在說話。就連山西、河北、陜西、山東等地都是大脖子病很多,更何況是那些更為偏遠的,飲用水和吃食都特別不好的山區?秦巴、豫西、中條王屋太行山、三峽、鄂西北這些地方,發病率都是高達一半以上。 更何況,這些山區大多道路不通,消息閉塞,就算是朝廷有心宣傳大脖子病的危險,也是很難。 “太子殿下,你是打算今年就開始,讓沿海人們大量的養殖海帶,或者其他海物?” 以前外科醫術不發達,腫塊割除手術成功率極低、死亡率高。民間老百姓都說“十人割癭十人死”。這也是他們寧可頂著一個大腫塊過一輩子,而不敢實施割除治療的一個原因。 就算是現在大清國的醫術一直在飛速進步,將來可以成功的割除這些大脖子不引發生命危險,要想根治,還是要靠食療。畢竟,這個病本就是因為人們的日常飲食不合理才得的。 《神農本草經》記載,“海藻,主癭瘤結氣”。東晉葛洪的《肘后方》中還記載了“海藻酒”治癭的方法。民間的有識之士也從生活實踐中找到了規律,明白“海岸咸物能除是疾”。 胤礽思索片刻,非常高興的回到,“太子妃提點的很是?!碧渝牭梦⑽⒁汇?,臉頰上又泛起紅暈。 自古以來,華夏人就大多缺碘,補碘勢在必行。但具體補多少、怎么補,卻是個大問題。像歷史上的后世一樣,把碘加入食鹽當中,是最好的辦法,因為食鹽是老百姓最離不開的日常飲食品。 但是要把碘研究出來,再成功的按照合適的劑量添加到食鹽里面,一時半會兒,太醫院還做不到。更何況,現在大清國的鹽業還是由朝廷和很多鹽商共同把控著。朝廷要收回來做統一管理,也是需要時間。 暫時,只能是以各種海帶食品為主。因為在碘元素發現以前,世界上最早記載用含碘物質治療甲狀腺腫的就是華夏,所以在民間老百姓的心里,對于海物治療大脖子病的結論,還是有一些認可的。更何況,要提取到足夠的碘,也是需要大量的海產品。 十分鐘后,太子殿下忙完,感覺有點兒小餓。一看時間,已經五點半了,趕緊拉著自家太子妃去用晚飯。 第二天早朝后,他去太醫院,和孫老御醫說明了大脖子病的問題以及碘的提取。孫老御醫對于如何治療大脖子病當然很是了解,難得是怎么推廣救治。聽到碘這個微量元素,就和青蒿素一樣,是可以提取出來,添加到食鹽里面,立馬興奮起來。 只要人活著,就要吃鹽,吃鹽就可以順便補碘,簡直不要太簡單。 胤礽把他寫的那張碘提取注意事項交給他,又把海帶中鉀,鈉等微量元素也都借此機會提取出來的事兒交代一番,就離開了太醫院,轉而去化學處和玩具處各逛了一圈,重點看了看太陽能熱水器的研制情況。 進到乾清宮的時候,恰巧康熙皇帝剛剛結束經筵講學,正在喝茶休息。胤礽做了下來,吃了點心,喝了奶子茶,感覺腹中不再有饑餓之感,才緩緩的把他的想法說了出來。 康熙皇帝聽到他說要動鹽政,嘴里那口碧螺春差點兒噴出來?!盁o知小子,你知不知道鹽業干系多么重大?” “食肴之將”的鹽,與“田農之本”的鐵,自古便是國家的兩大支柱命脈,“佐百姓之急,足軍旅之需”。其中鹽更是為國計民生所必需,不可一日或缺。其正常供應,關系到社會穩定與民心安定,豈可輕易動彈? 胤礽看到皇阿瑪這個震驚的模樣,沒有驚慌,而是不緊不慢的解釋道:“皇阿瑪別急,您聽兒臣解釋。古華夏的鹽政,可以追溯到春秋時期,齊國管仲先生興鹽鐵之利,規定鹽資源屬國家所有,國家對食鹽的生產買賣嚴加管理,可謂開中國鹽政之始?!?/br> “這兩千多年來,之所以歷朝歷代都一直未有更改。兒臣認為,原因只有一個,交通太不發達,食鹽的地域性太強,才導致運輸販賣食鹽的暴力?!?/br> “明朝萬歷四十五年,為疏銷積引,廢除宋朝的“中法”,立綱領為商專賣制的“綱法”。從此官不收鹽,只賣鹽綱給商人,由商人與煎鹽戶直接交易。收買、運銷之權悉數歸于商人不說,鹽綱還可以世襲傳承。 康熙皇帝眉心一跳,他就知道,寶貝兒子對于大清國很多事物都延續前朝舊制很是看不慣。尤其延續的還是前朝末年設立的制度。畢竟,前朝末年的時候,朝廷已經是屬于昏庸無用,出臺的政策當然也就是不怎么合理。 果然,他就聽到兒子接著說到大清的鹽政。 “我們目前,基本上就是承襲明朝的這套綱法,民制、商收、商運、商銷。戶部下轄的鹽官總理,鹽運使司、分司、鹽課司之設置及職掌都是一如前朝舊制?!?/br> 說到這里,胤礽也頓了頓,瞅了瞅康熙皇帝沒有任何表情的臉色,組織一下語言,繼續說道:“但是我們現在已經修好了南北瀝青官道,還有了拖拉機,再過幾年就有了飛機。那個時候的大清國,不管是什么事物,都沒有了地域限制?!?/br> “更何況,現在大清國的農業,工業,商業都是蒸蒸日上,我們今年的鹽稅,已經占不到全部稅收的一半,兒臣感覺,我們可以開始考慮改革鹽政了。當然,兒臣也明白,這個事兒很難。兒臣也就是和您說說,我們好先做準備?!?/br> “鹽引”也就是鹽綱,雖然是唐宋以后就已出現類似的鹽政模式,卻是一直到明末,到現在才逐漸成型。 清廷每年根據鹽業產銷量,確定鹽引定額,招商認購,額滿為止。有了鹽引,官府就可以從復雜的鹽業產銷流程中擺脫出來,不再干預微觀,而是用鹽引控制鹽商,收取鹽稅;鹽商用鹽引控制食鹽的產、運、銷全流程,牟取暴利。 一份小小的鹽引,成就了無數的鹽商豪紳,“鹽務歸商人十數家承辦…場價止十文,加課銀三厘有奇,不過七文,而轉運到漢口以上,需價五、六十不等”。如此高的純利潤,堪稱絕對的無本暴利。大清國的官商就這么勾結在一起,大肆的賺取老百姓的血汗錢。 商人只要能和負責頒發這個銷鹽許可證的官員打好關系,就可以獲得販賣食鹽的有價證券許可“鹽引”,就能去鹽產地運輸食鹽到規定地區販賣。 老百姓都說“兩淮鹽,天下咸”。幾乎是“躺著賺錢”的兩淮鹽商,就通過這么一張神奇的小紙片,變成了江南一帶實力最強的商幫,一個財富與權勢都不可低估的地方利益集團。 他們靠著朝廷的特許和地方官府的庇護,一個個富可敵國。不僅是朝廷財政的支持者和地域經濟的cao縱者,還對朝廷和地方各項政策的實施有著巨大的影響。原本的華夏歷史上,清末和民國時期的幾次鹽政改革,都是因為觸及到了這些鹽商的利益最后不了了之。 康熙皇帝也明白,隨著大清國的發展,鹽政必須要做出改變??墒蔷拖褙返i想到的一樣,兩淮鹽商的勢力,已經被朝廷養出來了。想要消滅一只成長起來的猛虎,即使是自己養出來的,知道它的脾性,也是非常的不容易。 當然,他更是明白,既然鹽商的勢力已經長成,那就更加不能再繼續養下去,養虎終究為患。 按照寶貝兒子的說法,把鹽引廢除,改為朝廷統一親自管理鹽政、按票收稅。鹽業向更多的商人開放,不讓他們抱團,更不讓他們世襲。 而那個時候,天下的商人只需要到官府領票,就可以把食鹽行銷到大清國各地;普通老百姓只要花少少的錢就可以買到家用的食鹽。朝廷、商人們、老百姓都便利。估計還可以很好的打擊一下私鹽販子的冒險動力。 廢除了鹽商的專營壟斷,推進鹽業的自由市場化價格競爭,幾乎是讓國家和老百姓直接交易,鹽商會因此從富商變乞丐,但是朝廷的收入卻是不會減少。而持有鹽票的商人越多,朝廷可以收上來的稅負,估計真的就是越高。 “但是這里還有一個問題,就是煎鹽法和曬鹽法。如果要降低出鹽成本,大量供鹽,首先要有足夠的鹽。曬鹽法對比煎鹽法,雖然有很多優點,卻有一個致命的弱點,那就是不好管理?!?/br> 胤礽聞言,靜默片刻,終于試著說道:“皇阿瑪,關于管理的問題,兒臣倒是有幾個想法。其一,我們如果能把鹽價大大的下調,那老百姓自己做私鹽、購買私鹽的動力就大大降低?!?/br> “其二,我們可以先著手開發其他的大型曬鹽場。據兒臣所知,除了渤海沿岸的長蘆鹽場以外,還有琉球島西南沿海的布袋鹽場,以及樂海南島的樂東西南海濱鶯歌海鹽場?!?/br> 康熙皇帝聽到這里終于動容,已經開發成熟的長蘆鹽場牽連太廣,不好動彈,但是其余兩個海鹽場,朝廷卻是無須有任何顧忌。 等到他再聽到兒子說琉球布袋一帶的海水含鹽度非常高,全年日照時間長,氣溫高,蒸發快,所產之鹽成本低、色澤純白,質量上也不輸給長蘆鹽場堪稱上品的時候,就更是興奮。 “可行?;拾斆鲀壕桶才湃说搅鹎蚝秃D峡疾?。你再說說井礦鹽的生產管理?!?/br> 胤礽一聽可行也是高興,當下就把他所指知道的,井礦鹽生產中的兩個主要環節采鹵和制鹽的不同方法都一一分說。當然,重點是當前的大清國有了蒸汽機和發動機??梢院芎玫墓澥∪斯?,降低成本。 康熙皇帝激動的屋里轉了幾圈,越想越是高興。只要保持這個發展勢頭,再過個幾年,大清國確實可以有這個實力,讓老百姓都吃上低價鹽。不過,他隨即又想到了一個事兒。 “小子,突然想要改革鹽政,原因何在?” 胤礽愣了楞,他這才想起來,自己沒有把食鹽加碘的事兒和自家皇阿瑪分說。 “兒臣昨兒聽到您說,因為長江地區大脖子病泛濫,當地的父母官紛紛上書請愿,朝中官員都不想去那里做官,就琢磨著怎么徹底根治大脖子病?!?/br> “考慮到讓家家戶戶天天吃海帶也不大現實,兒臣就想著,把太醫院把海帶里面可以治療大脖子病的碘元素給提取出來,添加到食鹽里面?!?/br> 反應過來的康熙皇帝噴笑,這個法兒也太過刁鉆了。不過,也確實需要這么著,大清國的大脖子實在是太多。 “那皇阿瑪問你,沒有大脖子的人,怎么吃鹽將來?就算那個碘再好,也不能多吃不是?難道你要把鹽一分為二?一份加碘,一份不加碘?” “皇阿瑪,沒有大脖子病,不代表就不缺碘,他們只是沒有病發而已。至于到底該在食鹽里面添加多少碘,可以根據地區的不同來劃分幾個大類。如果實在不好cao作,就在大清境內,統一按照最低標準添加碘,你覺得如何?” 短時間內只能是盡心盡力而為,等到大清國內大部分地區都基本解決溫飽問題,才是可以有大動作的時候。 康熙皇帝聞言,立刻就有了主意。 “等太醫院把碘提取出來的時候,你說的那兩個新鹽場估計也都建設的差不多了,倒時候朝廷就以治病救人的名號,先把碘鹽低價賣給大脖子病泛濫的地區?!?/br> 胤礽眼睛一亮,高興的夸贊道:“皇阿瑪您英明神武?!币赃@個名義開端,估計是阻力最小的方式。只要打開了碘鹽的市場,就不怕其他的鹽商不降價。只要他們一降價,慢慢的耗個幾年,怎么也能把鹽商這個大老虎給耗的皮包骨頭。 而那個時候,朝廷應該也準備的差不多了。 康熙皇帝被兒子捧得樂陶陶,催著兒子回毓慶宮午休后,越琢磨這個事兒越是抑制不住的高興的他,又端起茶盞細細的品了一口最愛的碧螺春。 建設兩個新的海鹽場;除掉鹽商這個漸漸成長起來的大患;順便把那些“閃瞎人眼”的大脖子給徹底根除,不管是哪一樣兒,都是值得非常開心的事兒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