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節
太皇太后問他,他還振振有詞的說,“太子二哥說過了,小木馬和小鴨子分給弟弟們玩,小狗狗都是給胤禛做的?!?/br> 上上次,大阿哥過生日,他居然就直接從武英殿拿了一本, 剛剛印刷出來的,打算給軍事學院當教材用的《唐宋兵事匯總》。 小孩子對于一直和他太子二哥嗆聲的大阿哥小有不滿,前段日子兩個人大吵了一架后, 聽說到現在還沒和好,兄弟倆一見面就互相的“哼”, “哼”。 不光小心眼, 還挺愛記仇。進了他手里的東西, 一般人很難能給掏出來,所謂的面子人情什么的,他才不吃那一套。 還好, 小孩子愛恨分明,對于疼他的貴妃,太子, 這幾個人,他從來都是非常的大方。自己有個好吃的好玩的,立刻就想著他的太子二哥,巴巴的朝毓慶宮送。 打小兒就立志幫他太子二哥做事兒,說什么做個巴圖魯看守國庫。他自己的個人小金庫,除了太子“有幸”進去參觀過一次外,其他人誰也甭想打主意。 哪怕是從小兒跟在他屁股后面轉悠,對他言聽計從的五阿哥,也沒有那個榮幸。 不過,話說起來,四阿哥的這個“遠大的志向”,好像,還是太子這個臭小子,當年給四阿哥啟蒙識字的時候,故意給引出來的吧? 這么一想,康熙皇帝瞬間感覺自己想通了這些前因后果。 合計著,臭小子五歲多的時候,就開始算計他這個皇阿瑪。 知道等國家財政收入富足的時候,他會對老臣手軟心軟,由著他們都伸手借錢不還,就從小兒教育最聽他話的四阿哥,長大了好好地守好國庫大門,誰也甭想從里面挪出來一文錢。 康熙皇帝這個氣啊,最喜歡的“嚇煞人香”碧螺春也不香了,“好你個小子,成功算計了你皇阿瑪,很開心是吧?” 胤礽眨眼,今兒皇阿瑪好奇怪?!盎拾?,這是從何說起?” “甭和你皇阿瑪裝傻。四阿哥打小就要做巴圖魯,看國庫門,不是你從小兒教他的?” 胤礽愣了一下,點了點頭。 這都多少年前的小事兒了,皇阿瑪居然才反應過來,翻查舊賬? 他當時只記得原來歷史上的記載的,雍正皇帝特別會攢錢充實國庫,又特別的喜愛這個干凈純真的四弟,就在一次教導他識字,解釋“志向”這個詞的時候,隨口說了那么一句。誰知道四弟居然記得那么牢實。 不過這也不是什么壞事兒,這不挺好的嗎? 康熙皇帝看到兒子一樣理應如此,很是贊成欣慰的模樣,直接氣得從椅子上蹦了起來,眼睛睜的大大的,瞪著太子。 小子忒沒有良心,居然這么算計自己的皇阿瑪。 記得那時候,皇貴妃把這個事兒,當做小孩子們之間的趣事兒講給他聽的時候,他還跟著樂的不行。 還跟皇貴妃感慨的說,等將來真的有那么一天,國庫滿了,私庫滿了,需要有人看守的時候,就派四阿哥這個巴圖魯去站大門。 沒辦法,那個時候實在是窮,窮的叮當叮當響的窮。 國庫里面連個耗子都沒有,國家財政連年赤字,今天花明天的稅錢,今年吃明年的口糧,年年入不敷出,惡性循環。每次哪個地方報來個天災人禍什么的,都愁的康熙皇帝夜夜翻來覆去的,睡不著覺。 戶部的官員們每天都精打細算,把一文錢掰成兩瓣兒花,拆了東墻補西墻,緊巴巴摳索索的湊活著過了一天又一天,一年又一年。 太皇太后和皇太后開始吃素,就是打那時候開始的。因為她們要給宮里頭大大小小的主子們做個好榜樣,勤儉節約?!耙恢嘁伙?,當思來之不易;半絲半縷,恒念物力維艱”。 他現在之所以對元皇后那么的愧疚懷念,其中一個原因就是,跟著他過了十年苦日子的元皇后,沒享受過他一天的輕松好日子就走了。 當年他們大婚的時候,因為鰲拜的阻攔和恐嚇,大婚的儀式都差點兒沒辦法按時進行,納采禮和聘禮都給的那么寒酸,每次一想起來這些,康熙皇帝的心就一抽一抽的痛,特別的內疚不安。 臭小子還說什么要“憶苦思甜”,這根本就不是什么憶苦思甜的事兒。 如果有可能,世間哪個男人,不想給自己心愛的女子一個最美好的婚禮?哪個做父親的,不想給自己最疼愛的兒子一個風風光光的大婚之禮?和天下人一起分享皇家要娶兒媳婦的喜悅和激動? 當然,臭小子除外。 不光讓自己每天過的無欲無求,質樸無華;現在又這么對待自己的媳婦兒,嫌棄人家嫁妝太多;將來肯定還會這么要求自己的兒子,他可愛的小孫孫們。 七想八想,思緒已經飛到天邊兒,還不自知的康熙皇帝,此時已經想到了,將來等太子有了兒子,一定要給抱過來,自己親自教養的事兒。 否則他可愛的小孫孫跟著這么一個對自己摳唆的爹親,還有一個心里只有太子,有情飲水飽的娘親,不知道背地里要受多少委屈。 胤礽疑惑不解的看著自己皇阿瑪臉上的神色不停變化,又看著他眉頭皺的緊緊的,圍著御書房焦躁不安的轉了一圈兒又一圈。 一會兒歡喜,一會兒生氣,一會兒愧疚懷念,一會兒擔憂···胤礽發現,他好像才知道自家皇阿瑪的情緒,原來是如此的生動多變? 奈何他雖然能感受到康熙皇帝細微纖小的情緒變化,卻沒有讀心的本事,猜不到康熙皇帝此時此刻那天馬行空般的想象力,豐富活躍,匪夷所思的內心戲。 當然,也幸好胤礽沒有讀心的本事,否則他真的沒法兒保持自己活了幾百年的冷靜自持。 其實,他也清楚,自己皇阿瑪這兩年特別念舊情的原因,尤其是對那些跟了他二十多年的老臣們。 皇阿瑪是想著,既然現在國家富裕了,國庫暫時不缺錢了,就松松手,讓他們的日子也都好過一些。 給這些老臣加薪酬漲俸祿,胤礽大力支持,國家不缺錢了,當然是大家一起花,總比讓他們跟老百姓伸手要銀子花,強吧? 經常給那些真正的清廉官員們,賞賜一些銀兩補貼,胤礽也大力支持。 比如湯斌大人,確實是克己奉公,清廉守法,一輩子沒拿過老百姓一根針,一個線頭。一家人清貧樸素的過日子,家里有誰生個小病就是天大的災難,朝廷當然應該幫忙解決他的家庭困難。 可是那些天天倚老賣老,經常跟皇阿瑪打秋風的老臣們,真的是很可惡有沒有。 明明不時的收受商人們的供養,吃得紅光滿面,肚大腰圓的,還天天故意穿著打補丁的衣服在他面前晃悠,學著湯斌大人的樣子,來和他哭窮。好似哭鬧一場后,他們就和湯斌大人一樣廉潔了似的。 真真是豈有此理。 胤礽不想慣著他們這些人,一開始還是好言好語的勸說解釋,或者是嚴詞拒絕,后來直接置之不理放任不管。 任由他們怎么鬧騰,就是不借錢。鬧的他煩了,影響他做其他事兒,就吩咐一聲刑部和大理寺,去查他們的家底兒。如果真的查出來誰家確實是沒米下鍋,可以,朝廷給銀子,不用打借條兒。 一次兩次的這么折騰下來,那些人可不就鵪鶉一樣,老實了嗎?真是苦日子熬過來了,好日子反而不想過了,才這么愚不可及的,可勁兒折騰。 不過他們想的也沒錯兒,皇阿瑪就是這樣的性子,就吃他們這一套。原來的歷史上,不就是這些人把國庫生生的給借空了嗎? 胤礽本來,就對自家皇阿瑪這個喜歡大手大腳花錢的壞毛病,一直存著點兒小意見,更何況是對那些開始變得奢靡無度,講排場,比富貴的臣子們? 所以,即使他現在感受到了,自家皇阿瑪對于他打算安排四弟進戶部的委屈郁悶,也大體能猜到其中的原因,卻是不想搭理,面無表情的繼續說著他對四阿哥的前途安排。 “皇阿瑪,兒臣這幾年發現,四弟變得有點兒話癆。如果讓他批復折子的話,估計每天要寫很多很多的字,會非常的勞累。而且他一坐下來寫字,就會忘記喝口水休息會兒?!?/br> 胤礽以前認為歷史上的四弟喜歡在折子上大肆“吐糟”,傾吐心聲,是因為高處不勝寒的寂寞,可是這兩年他已經可以確認,四弟他就是一個小話癆。 四阿哥練字的時候那個癡迷的勁兒,就和他熱愛各種研究一樣,專心致志,心無旁騖。 被兒子打斷了,自己奔騰飛馳在無邊無際的天空中的各種想法兒的康熙皇帝,回過神來,暫且擱置了剛剛對最疼愛的兒子膽敢“算計”他的悲憤氣怒,隨著兒子的話頭,問道:“那你打算怎么安排四阿哥?” “兒臣覺得,既然戶部,內務府,理藩院,刑部,四弟都可以勝任,那就讓四弟自己來選好了,看他喜歡呆在哪個地方?!?/br> “哦,不舍得讓你四弟批折子,那誰來批?”總不能等他四五十歲了,該頤養天年了,還天天辛苦勞碌的批折子吧? 一個兩個的都有自己那什么“個人自由”的興趣愛好,一個喜歡兵事,一個喜歡搞研究,一個喜歡做翻譯,一個喜歡看守國庫,沒一個喜歡天天上朝聽政批折子。 剩下的那幾個小阿哥,五阿哥太笨,六阿哥畫畫方面太有靈性,天天一副不事生產,不食人間煙火的樣兒,估計將來就一個皇家的“容若大人”,壓根兒不能指望他們什么。 七阿哥和八阿哥還太小,雖然瞧著挺聰慧的,可暫時也看不出來他們有什么天賦,九阿哥還在吃奶。 胤礽慢條斯理的喝了一口奶子茶,神色從容的說道:“皇阿瑪您不用擔心,暫時還是兒臣幫您批折子,兒臣的速度最快。至于將來嘛,看看有哪個弟弟合適再說。如果都不喜歡也沒有關系,兒臣天天幫您就是?!?/br> 康熙皇帝被兒子的厚臉皮,噎得說不出話來。 瞧瞧臭小子那一副大義凜然的模樣,批復折子本來就是身為太子應該做的事兒吧?怎么到他身上,就成了幫忙的了? 還大言不愧的說自己的速度最快。 當然就屬你的速度最快,一目十行,過目不忘這種專門欺負正常人的天賦就不說了,朕寫好一句話的字數,你能用來批復一本折子。你這速度再不快,簡直就是沒天理了好吧? 喝完了手里的這杯奶子茶,發現自家皇阿瑪又在鬧情緒耍別扭的胤礽,只有在心里暗自無奈的嘆氣。 “皇阿瑪,您安心就是,兒臣不會耽誤進學和處理國事的?!闭f著話,胤礽就起身,把御案上的另外一摞還沒批復的折子,搬到自己的小桌子上,開始認真的一本本翻看回復。 看到兒子瞬間就收斂情緒,把心思都放到了看折子,批折子上面,比小姑娘家還清雋靈秀的小臉上,滿滿的都是認真專注。本來氣悶不已的康熙皇帝,不由的搖了搖頭,舒心愉悅的笑了起來。這個臭小子! 第103章 飛機 父子二人不在說話, 一起專心安靜的批復今天的折子。一時間御書房里頭只有沙沙的寫字聲音,和紙張翻動的聲音。 瓜爾佳府上, 倭黑大人接待了騎著小電瓶車,神色匆匆的從宮里趕來的李德全小公公, “公公,你這是有什么事兒?這么著急?” 小李公公笑起來和他干爹梁九功一樣,瞇瞇著本來就不大的小細眼,臉上的每一個皺紋,每一根眉毛都好似也充斥著歡樂恭敬一樣,不管是仇敵還是冤家見到了,都覺得特別的親切舒心。 “見過倭黑大人?;噬戏愿琅沤o倭黑大人傳個話?!?/br> 倭黑大人聞言, 立刻拱手肅立,聆聽圣訓。 “為了不助長最近京城的大cao大辦,鋪張浪費之不良風氣, 特將聘禮數額改為黃金一萬五千兩,白銀五千兩, 鞍具俱全的駿馬三十匹···” 小李公公唱完康熙皇帝的原話, 倭黑大人不管內心怎么嘀咕, 面上還是恭敬無比,誠心誠意的對著皇宮的方向磕頭謝恩。 行完大禮,倭黑大人站起身來, 輕輕的一個抬手,一個薄薄的紅封就及不可見的遞進了小李公公的袖子里。 小李公公瞇縫著快要看不到的小眼睛,笑的更為真心了, 眉毛一根根的抖動。倭黑大人就是會來事兒。 “倭黑大人,您看您就是愛客氣,咱們倆誰跟誰?” 倭黑大人嘿嘿笑,“公公,就是因為咱們倆不見外,投脾氣?!?/br> 小李公公也笑,“既然倭黑大人看得起奴才,咱家就和倭黑大人多說幾句?!?/br> 小李公公傾著身子,朝倭黑大人身邊靠了靠,聲音壓得低低的,口型微張,保證倭黑大人能聽清,還不會給其他人聽到一絲半點兒。 “納采禮的馬匹,馬鞍,馬鞭是九套?!?/br> 強行壓下心里的浪翻波涌,面上不露一點兒聲色的倭黑大人,反應過來皇上的真實意圖后,只覺得心臟砰砰的跳個不停,似乎要從嗓子眼兒里蹦出來。 隨即就感激不已的給小李公公抱拳施禮,“多謝公公指點迷津?!?/br> 小李公公麻溜的避開倭黑大人的這個鄭重的一禮,這可是太子殿下的準岳父,未來的承恩公,他可不敢接下這個禮。 “倭黑大人,切勿如此,您可是要折煞咱家了,咱家焉能當的起您的這一禮?再說了,不是明天就是后天,皇上和禮部擬定的章程就會公布出來?!?/br> 倭黑大人還是嘿嘿笑,“公公的心意,倭黑這心里明白?!?/br> 眼見和未來的承恩公大人的關系又親近了一步,小李公公內心非常滿意歡喜。兩個人又彼此恭維寒暄了幾句,就告辭回宮。 覺得這些年隨情隨性的和小李公公打好了關系,關鍵時刻看到顯著效果的倭黑大人,心里也是非常的滿意歡喜。 鈕鈷祿福晉和阿茹娜格格,聽到倭黑大人偷偷摸摸告訴的她們的這個消息,齊齊睜大了眼睛,張大了嘴巴,簡直不敢相信她們自己的耳朵聽到的。 “這,···爺,這可是真的?” “阿瑪,這個消息可靠嗎?” 雖然房間里就他們一家三口,房門也關的嚴嚴的,倭黑大人還是把聲音壓得低低的,“當然是真的,完全可靠?!?/br> “小李公公說,本來皇上只是想踢開禮制規矩,大辦特辦一場。誰知道太子殿下今天看到禮部遞上去的大婚儀式章程,大為不滿,認為太過奢侈鋪張,要求大量刪減?!?/br>